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功能与时空观的高校体育改革思路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冬兴 龚建林 许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1,共7页
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时空观理论,分析高校体育系统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整个高校体育的系统,构建基于"大体育观"的普通高校体育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互动、互认的生态模式。研究认为,体育课主导体育规律认... 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时空观理论,分析高校体育系统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整个高校体育的系统,构建基于"大体育观"的普通高校体育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互动、互认的生态模式。研究认为,体育课主导体育规律认知与智力支持的功能;体育社团主导运动体验,提升身体素质的功能;运动会与体育节主导参与体验,繁荣校园文化的功能。该模式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与体质健康主体,摈弃学科课程观的片面性,倡导做强高校体育各要素的核心功能,拓展传统高校体育理念中的时空范畴,形成体系多元互联、互通、互动、互认,从体验与约束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为扭转高校体育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困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改革 系统理论 结构功能 时空观 四位一体模式 体质健康 时空资源 核心功能
原文传递
论大健康理念形成的立论基础和根据 被引量:13
2
作者 雷顺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61-1265,共5页
大健康理念的产生和形成有其重要的立论基础和根据,认为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时空观是大健康理念萌芽的奠基石,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是大健康理念草创的重要条件,《黄帝内经》孕育和催生了我国古代大健康思想的雏形,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盼... 大健康理念的产生和形成有其重要的立论基础和根据,认为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时空观是大健康理念萌芽的奠基石,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是大健康理念草创的重要条件,《黄帝内经》孕育和催生了我国古代大健康思想的雏形,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盼是大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时空观 多学科交叉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中医证的时空观 被引量:2
3
作者 芦文娟 史光伟 +2 位作者 梁永林 张李香 张禄璐 《中医康复》 2024年第2期52-54,59,共4页
“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体系是时空观的基础,深刻影响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诸多领域。《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于中医理论、临床诊疗的各个方面,为“证”作为中医特色辨证论治理论提供依据。因此... “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体系是时空观的基础,深刻影响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诸多领域。《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于中医理论、临床诊疗的各个方面,为“证”作为中医特色辨证论治理论提供依据。因此,以《内经》中“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础,对时空性深刻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探讨“证”的时空性,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医证 时空观
下载PDF
以时率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探研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彬 童淑媛 《新建筑》 2011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提出对建筑中的时间问题进行思考,尝试通过分析时空、天时、时序、时感、时义五个传统时间词汇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得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境形成的关键在于"以时率空"的时空关... 提出对建筑中的时间问题进行思考,尝试通过分析时空、天时、时序、时感、时义五个传统时间词汇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得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境形成的关键在于"以时率空"的时空关系,并相信研究这种时空关系对营造当代中国特色建筑空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观 中国传统建筑 以时率空 时空融合
下载PDF
传统武术四时观的文化形成与现代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守培 米晓宇 +1 位作者 孙富强 向春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为加快提炼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精髓,融通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时间生物学,对传统武术四时观展开深入剖析。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四时观在战国时期已初步形成,其不断发展受习武者对四时的生活感知和文化承袭、对康养之法与技击之道的孜孜追... 为加快提炼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精髓,融通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时间生物学,对传统武术四时观展开深入剖析。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四时观在战国时期已初步形成,其不断发展受习武者对四时的生活感知和文化承袭、对康养之法与技击之道的孜孜追求、对天地之理乃至生命本源的终极追问所影响,展现出人性与天道贯通的哲学本质,以及顺天应时的生命和谐观、以时统空的生命时空观、无往不复的生命变易观、契之以节的生命节律观等内涵。时间生物学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较好论证传统武术四时观的合理性,提出精准化、层次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弘扬传统武术四时观,可从知识重建的维度发掘深层文化内涵,助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从伦理教育的角度彰显其内在精神追求,塑造习武者新的生命秩序;从置身世界的方式体验其安身安心之道,助力现代人找回内心安宁;从天人和谐的视野激活其文化认同价值,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生命关怀的立场承续其生命文化观念,促进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四时观 时间生物学 和谐观 时空观 变易观 节律观
下载PDF
从神话时空观念的符号化管窥早期中国建筑文字“形-意”同构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斌 王鹏程 陈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3期147-154,共8页
符号学的跨学科研究动态使建筑符号的“形—意”本原研究或可从早期人类以原始神话思维为起点建立的“宇宙生成模型和时空观念”出发进行源流推演性解读,找寻一种根植于人类文化符号系统“形—意”同构的原型性解释。本文从梳理形式符... 符号学的跨学科研究动态使建筑符号的“形—意”本原研究或可从早期人类以原始神话思维为起点建立的“宇宙生成模型和时空观念”出发进行源流推演性解读,找寻一种根植于人类文化符号系统“形—意”同构的原型性解释。本文从梳理形式符号原型研究的理论范式出发,以甲骨文、金文出现的建筑类文字“宅、空、室、楹、阑、坛、台”等为研究对象,以象形文字字形特征的普遍解读方式结合建筑学本体思考,阐释早期中国建筑在类型、形态上的发展以及建筑符号象征表意功能传承实现的过程。管窥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崇天—通天”时空观念象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探析我国早期建筑类型与形态发展中的文化隐喻与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思维 时空观 甲骨文字 符号 原型 土木之功
下载PDF
以时空观、民族观、形质观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华 《南海学刊》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明交流互鉴既指文化走出去,也指文化引进来。文化贸易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是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一体的过程,其中,文化输入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是文化扬弃。以时空观、民族观、形质观作为文化扬弃的过滤器,... 文明交流互鉴既指文化走出去,也指文化引进来。文化贸易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是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一体的过程,其中,文化输入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是文化扬弃。以时空观、民族观、形质观作为文化扬弃的过滤器,可以引进适合中国实际的世界优秀文化,在多元交流互鉴的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观 民族观 形质观 文化输入 文化扬弃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文学创作中时空观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子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时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时空观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深刻揭示出作为艺术重要载体的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本质诉求,对于文学创作...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时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时空观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深刻揭示出作为艺术重要载体的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本质诉求,对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时空观 美学
下载PDF
不“固化”历史,而是“活化”历史--沈阳东贸库改造设计
9
作者 郑艺林 朱玲 《时代建筑》 2022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文章尝试从空间场域、更新观念、审美意趣等方面研究剖析建筑师王辉完成的沈阳东贸库改造项目,从空间体验感看项目对城市、文化、社会的理解与呼应,从空间原型、时空同构理解设计师的更新理念,从空间美学、结构美学、自然美学分析作品... 文章尝试从空间场域、更新观念、审美意趣等方面研究剖析建筑师王辉完成的沈阳东贸库改造项目,从空间体验感看项目对城市、文化、社会的理解与呼应,从空间原型、时空同构理解设计师的更新理念,从空间美学、结构美学、自然美学分析作品的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贸库改造 更新设计 时空观念 美学
下载PDF
论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的时空观差异
10
作者 庄学英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谢灵运和谢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大家。谢灵运诗大多外放扩展,时空不断流动;而谢胱的诗则内敛凝固,时空偏重于收缩静止。形成这种差异一方面是因为两人个性机遇皆不同;另一方面是受晋宋、齐梁之时发展变化的“情性”说的影响。
关键词 谢灵运 谢朓 山水诗 时空观
下载PDF
周昂《增订金批〈西厢〉》的戏曲时空观
11
作者 孟宪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5-78,共4页
清代中期的重要戏曲批评家周昂在其西厢评本《增订金批〈西厢〉》中,展现了其以传奇美学时空观切入杂剧文本的独特视角,即时间上衔接的合情和空间上转换的合理。周昂的这一独特的批评视角是了解戏曲时空观由写意向写实嬗变的典型窗口。
关键词 周昂 《增订金批〈西厢〉》 时空观
下载PDF
线上教学时空变化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刘文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比较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功能区域设置和场景表达、教师的肢体动作的不同,探讨师生关系在线上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构建“教学创新设计五部曲”,创新高校各专业中小型班级在线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线上教学 肢体语言 时空观
下载PDF
人水关系学的时空观及研究方法
13
作者 左其亭 《人民珠江》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人水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人水系统,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必然会遇到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问题,因此,研究和明确人水关系学的时空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研究成果,结合经常遇到的实例,阐述人水关系研究的时空... 人水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人水系统,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必然会遇到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问题,因此,研究和明确人水关系学的时空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研究成果,结合经常遇到的实例,阐述人水关系研究的时空尺度问题;提出人水关系学的时空观,论述其主要论点及应用途径;介绍人水关系时空分析的研究方法,包括三大类(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空间演变分析方法、时间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并对进一步开展其研究提出展望,可为人水关系学处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问题奠定基础,也可为类似尺度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关系学 人水关系 时空观 尺度问题 人水关系科学
下载PDF
基于藏象时空观探析“脾主时”的内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若冲 马淑然 +5 位作者 孙一珂 秦雨筱 温佳雨 张亚雯 高冉 刘雷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脾主时”理论存在不同的观点,至今仍为藏象学说研究的热点。基于藏象时空观发现脾主时理论形成的思维方式为时空逻辑,认为不同脾主时的时间观均是基于脾属土居中央的空间观而形成,并发展出时空逻辑统一的脏时理论。以藏象时空观为指导... “脾主时”理论存在不同的观点,至今仍为藏象学说研究的热点。基于藏象时空观发现脾主时理论形成的思维方式为时空逻辑,认为不同脾主时的时间观均是基于脾属土居中央的空间观而形成,并发展出时空逻辑统一的脏时理论。以藏象时空观为指导,对脾属土居中央的方位特性进行溯源,结合四时五脏论、五时五脏论、六时六脏论、八时八脏论,探析不同时空逻辑下脾主时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时空观 《黄帝内经》 脾主四时 脾主长夏 运气学说
原文传递
论儒家视域下唐代意象本体时空观的建构
15
作者 初娇娇 《理论界》 2024年第8期71-78,共8页
从文化溯源上说,儒家思想文化对唐代意象时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以“物”本体视域打开时空思维之链,通过主体生命的安放来对审美意象时空世界进行真实感知与情境传达,展现了唐人的生命情怀和宇宙观念。在此影响下的意象时间关注的是... 从文化溯源上说,儒家思想文化对唐代意象时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以“物”本体视域打开时空思维之链,通过主体生命的安放来对审美意象时空世界进行真实感知与情境传达,展现了唐人的生命情怀和宇宙观念。在此影响下的意象时间关注的是时间的生命历程以及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因,蕴含一定人文时间色彩。在审美意象体系的时间场域中,意象主体与客体都处于互动消长的格局之中,意象时间的本质在于变易,即在绵延之流的时间体验中把握意象存在的根基。而“绵延”的时间之流本质则是一种“物”本体的彰显,通过物化思维对万事万物的意象时空本质予以真正理解。从意象空间方面看,唐代所开启的学术思潮中儒家文化依旧占据一定影响力,也合乎正统。在整体学术思维、社会形态以及意象空间中,建构了一种天地尊卑关系,社会制度与思想艺术按照一定伦理秩序进行,理想的意象本体空间必然是合乎礼乐文明的秩序空间、变动不居的生生不息空间以及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空间,亦即一种“物”本体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意象 本体时空观 以“物”观时 空间秩序 节奏情感
原文传递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茹月 金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视角把自然时空和社会历史时空加以区分,超越了传统时空观对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同质性理解,实现了马克思对时空观的创造性改造,形成了一种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时空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qu... 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视角把自然时空和社会历史时空加以区分,超越了传统时空观对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同质性理解,实现了马克思对时空观的创造性改造,形成了一种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时空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持久发展、纵深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对各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凸显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在现时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时空观 “一带一路”
下载PDF
新传媒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时空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必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公众时空观的变化,这构成了学术界和业界一直关注的新传媒生态的根本话题。以电视新闻节目为研究的具体对象,从新媒介语境下时空观的变化入手,并以电视新闻报道节... 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公众时空观的变化,这构成了学术界和业界一直关注的新传媒生态的根本话题。以电视新闻节目为研究的具体对象,从新媒介语境下时空观的变化入手,并以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实践为参考,从理论而后实践的维度系统地考察了新传媒语境下时空观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 新传媒语境 媒介时空观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的出场、结构及拓新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晶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使命,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何以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性关怀。发现新研究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总括其基本要义、本质所指、内容结构,并提出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真正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助力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 立德树人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文化时空观视域下中国文化创意发展研究
19
作者 王梦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85-90,共6页
文化的“时空观”要求既要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纵向关系,也要重视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横向关系,文化创意的发展也要在文化时空观的视域下遵循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结合的规律。“空”的视角要求更加关注我国的“文化折扣”现象,... 文化的“时空观”要求既要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纵向关系,也要重视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横向关系,文化创意的发展也要在文化时空观的视域下遵循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结合的规律。“空”的视角要求更加关注我国的“文化折扣”现象,“时”的视角要求克服和消除中国文化心理定式问题。基于此,中国文化创意发展不能仅仅停滞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而是必须大胆解构与重建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提取方式,加强中国文化创意与世界文化交流,以提升我国文化创意的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时空观 文化折扣 文化心理定式 中国文化 创意发展
下载PDF
推导相对论两个关系的新途径
20
作者 郑树文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6年第5期614-619,共6页
洛仑兹变换是相对论时空观的定量表述,质量-速度关系是建立狭义相对论动力学体系的关键.本文另辟蹊径简捷地推证了这两个关系。
关键词 时间空间观 质量-速度关系 相对论 洛仑兹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