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rigolactone Biosynthesis Gene Contributed to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Rice 被引量:32
1
作者 Yuexing Wang Lianguang Shang +25 位作者 Hong Yu Longjun Zeng Jiang Hu Shen Ni Yuchun Rao Sanfeng Li Jinfang Chu Xiangbing Meng Lei Wang Ping Hu Jijun Yan Shujing Kang Minghao Qu Hai Lin Tao Wang Quan Wang Xingming Hu Hongqi Chen Bing Wang Zhenyu Gao Longbiao Guo Dali Zeng Xudong Zhu Guosheng Xiong Jiayang Li Qian Qia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923-932,共10页
Plant architecture is a complex agronomic trait and a major factor of crop yield,which is affected by several important hormones.Strigolactones(SLs)are identified as a new class hormoneinhibiting branching in many pla... Plant architecture is a complex agronomic trait and a major factor of crop yield,which is affected by several important hormones.Strigolactones(SLs)are identified as a new class hormoneinhibiting branching in many plant species and have been shown to be involved in variou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Genetical and chemical modulation of the SL pathway is recognized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modify plant architecture.However,whether and how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SL pathway could be utilized in breeding still remain elusive.Here,we demonstrate that a partial loss-of-function allele of the SL biosynthesis gene,HIGH TILLERING AND DWARF 1/DWARF17(HTD1/D17),which encodes 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 7(CCD7),increases tiller number and improves grain yield in rice.We found that the HTD1 gene had been widely utilized and co-selected with Semidwarf 1(SD1),both contribut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plant architecture in modern rice varieties since the Green Revolution in the 1960s.Understanding how phytohormone pathway genes regulate plant architecture and how they have been utilized and selected in breeding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the rational approaches toward improving crop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TRIGOLACTONES tiller number Green Revolution
原文传递
内生真菌感染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宇 陈世苹 +1 位作者 高玉葆 任安芝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1-626,共6页
内生真菌是生活在健康植物的茎叶内 ,形成不明显感染的一类真菌。以黑麦草 (LoliumperenneL .)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 (Neotyphodiumlolii)侵染对其叶片延伸生长、分蘖数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非感染... 内生真菌是生活在健康植物的茎叶内 ,形成不明显感染的一类真菌。以黑麦草 (LoliumperenneL .)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 (Neotyphodiumlolii)侵染对其叶片延伸生长、分蘖数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非感染种群相比 ,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叶片延伸速率无明显促进作用 ;内生真菌感染种群具有明显较多的分蘖数 ;在重度胁迫并经过恢复期后 ,内生真菌感染种群具有较高的根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感染 干旱胁迫 黑麦草 生长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茎蘖数的发育遗传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康迳 林文雄 +5 位作者 王雪仁 陈志雄 郭玉春 梁义元 陈芳育 李亚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33-1039,共7页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 2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茎蘖数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中 ,茎蘖数均以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为主 ,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会影响茎蘖数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 ,而对...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 -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 2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茎蘖数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中 ,茎蘖数均以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为主 ,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会影响茎蘖数加性效应基因的表达 ,而对显性效应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明显 ;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茎蘖数在生长中期的杂种优势最强 ;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在茎蘖数发育的全过程中有选择地表达。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茎蘖数与有效穗数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优势强的群体紧密相关的时期提早 ,反之 ,则推迟 ;利用分蘖中期的杂种优势会导致最终生物产量的提高而降低成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茎蘖数 发育遗传学 遗传方痉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光照强度和肥力变化对垂穗披碱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银山 杜国祯 张世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08-3916,共9页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光照和肥力变化影响下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参数进行测定,评估垂穗披碱草对异质环境的适应特性。光照分为高光照(100%光照强度)、中度光照(43.5%光照强度)与低光照(6.74%光照强度);肥力分为施肥与不施肥。结果...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光照和肥力变化影响下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参数进行测定,评估垂穗披碱草对异质环境的适应特性。光照分为高光照(100%光照强度)、中度光照(43.5%光照强度)与低光照(6.74%光照强度);肥力分为施肥与不施肥。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在光照强度由高光照(100%)向中度光照(43.5%)变化情况下,地上生物量、分蘖数无变化,株高增大,光照强度减小到6.74%时,地上生物量、分蘖数、株高均减小。比叶面积(SLA)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加,相对生长率(RGR)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施肥对SLA和RGR无影响。根冠比在中度光照和低光照下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高光照(100%)下增加肥力,根冠比增大。施肥时,叶分配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加,繁殖分配减小,不施肥时,叶分配与繁殖分配在高光照(100%)和中度光照(43.5%)下无差异,低光照(6.74%)下,叶分配增大,繁殖分配减小。施肥时茎分配在中度光照强度(43.5%)下最大,高光照强度(100%)下次之,低光照强度(6.74%)下最小,不施肥时,茎分配在高光照(100%)和中度光照(43.5%)下无差异,低光照(6.74%)下减小。研究表明:垂穗披碱草是一个光照耐受型物种,光照强度减小到全光照一半时仍可正常生长。在低光环境中,垂穗披碱草通过增加株高和大而薄的叶片,来适应环境,资源主要在叶分配、茎分配、繁殖分配之间进行了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肥力 分蘖数 地上生物量 比叶面积 垂穗披碱草
下载PDF
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水稻分蘖数QTL的非条件和条件定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芳明 刘桂富 +5 位作者 朱海涛 丁效华 曾瑞珍 张泽民 李文涛 张桂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2-330,共9页
【目的】了解各个发育时期控制水稻分蘖数QTL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方法】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分蘖数QTL同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定位分析。【结果】(1)水稻分蘖数至少受14个QTL影响,它们分布在第1、2... 【目的】了解各个发育时期控制水稻分蘖数QTL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方法】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分蘖数QTL同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定位分析。【结果】(1)水稻分蘖数至少受14个QTL影响,它们分布在第1、2、3、4、6、7和8号共7条染色体的相应代换片段上;(2)各个时期影响水稻分蘖数的QTL数量(变动在6~9之间)和效应(变动在1.49~3.49之间)均不相同;(3)水稻分蘖数QTL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时序性,主要集中在移栽后0~7d(有6个正表达),14~21d(有9个随机表达)和35~42d(有6个负表达)3个时间段内,正、负表达分别决定了最高分蘖和有效分蘖的数量;(4)每个QTL在整个生育期至少表达1次,有些可多次表达;(5)某个时期的分蘖数量取决于所有QTL的累积效应,而某个时间段内分蘖数的增减量则取决于所有QTL的净效应。【结论】用单片段代换系和条件QTL定位方法对发育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非常有效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段代换系 非条件QTL定位 条件QTL定位 分蘖数 水稻
下载PDF
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莉 王婧 +4 位作者 逄焕成 张珺穜 郭建军 董国豪 丛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70-1778,共9页
为明确秸秆颗粒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常规粉碎还田(CCSI)和秸秆颗粒还田(GSI)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 为明确秸秆颗粒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常规粉碎还田(CCSI)和秸秆颗粒还田(GSI)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穂数13.23%和16.64%。同时,GSI处理显著提高灌浆期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开花后旗叶光合性能,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提高19.65%和14.75%,籽粒产量显著提高9.69%和10.71%。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有效穂数的提高是秸秆颗粒还田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秸秆颗粒还田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还田方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颗粒还田 土壤养分 冬小麦 茎蘖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志伟 邹磊 +5 位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何婷 杜志钊 张艳敏 黄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变异为: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分蘖数>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氮素利用率>相对苗高。相关分析表明,低氮胁迫下分蘖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苗高和成熟期相对籽粒产量间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相对值中可以看出,大麦品种BI-04表现最好,具有较强的耐低氮性,BI-45表现最差,对低氮胁迫相对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低氮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单株吸氮量 分蘖数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肥调控对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丽燕 黄影华 +7 位作者 张善炫 郭之瑶 洪瑞霞 王轶林 夏丽莎 付璐 李艳大 陈青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33-37,共5页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栽品种粤农丝苗和合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进行开展了氮肥施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水稻植株的总茎蘖数、无效分蘖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栽品种粤农丝苗和合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进行开展了氮肥施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水稻植株的总茎蘖数、无效分蘖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施氮量、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三者之间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适当的施氮量能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促进其生长发育,但过量增施氮肥会增加无效分蘖数,降低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数 叶面积指数 施氮量
下载PDF
节灌条件缓释肥对水稻株高、分蘖、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军 常元莉 +3 位作者 李雪蓉 邱娇 吴贺林 郝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为研究水稻节水灌溉条件施用缓释肥的适宜性,于2014年水稻种植期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桶栽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对植株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的最终促进作用均明显强于常规肥,对株高的促进也并不比常规肥弱。淹灌缓释肥处理产... 为研究水稻节水灌溉条件施用缓释肥的适宜性,于2014年水稻种植期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桶栽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对植株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的最终促进作用均明显强于常规肥,对株高的促进也并不比常规肥弱。淹灌缓释肥处理产量最高达15542kg/hm^2,间歇灌溉常规肥次之为11408kg/hm^2,间歇灌溉缓释肥最低仅为6074kg/hm^2。施用缓释肥水稻总干物质积累量平均高出常规肥处理164.7%。水稻传统间歇灌溉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缓释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灌溉 水稻 缓释肥 株高 分蘖数 叶绿素 产量
下载PDF
涝渍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因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梦华 俞双恩 胡秀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39,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位调控下不同生育阶段涝渍胁迫对作物生长指标(茎蘖数、株高、冠层叶面积指数(CLAI)及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分蘖期涝渍胁迫使小麦茎蘖数增多,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则使小麦茎蘖数迅速下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位调控下不同生育阶段涝渍胁迫对作物生长指标(茎蘖数、株高、冠层叶面积指数(CLAI)及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分蘖期涝渍胁迫使小麦茎蘖数增多,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则使小麦茎蘖数迅速下降,而乳熟期涝渍胁迫则对小麦茎蘖数影响不明显;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控水对株高影响最为明显,应尽量避免在拔节孕穗期受涝渍胁迫;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涝渍胁迫不利于叶片生长,导致冠层叶面积指数下降,抽穗开花期受渍胁迫导致小麦晚熟,冠层叶面积指数增大,乳熟期受涝胁迫加速了叶片的衰老,导冠层叶面积指数迅速下降;考虑到小麦地上干物质量的积累,应避免在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且应以较大的地下水降落速度排出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位调控 茎蘖数 株高 CLAI 地上干物质量
下载PDF
基于4波段作物光谱测量仪的小麦分蘖数预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猛 孙红 +2 位作者 李民赞 Zhang Qin 郑立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1-347,共7页
使用4波段(550 nm、650 nm、766 nm和850 nm)便携式作物反射光谱测量仪对泰农18型冬小麦分蘖状态进行自动监测与建模,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分蘖数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对分蘖数的建模预测。首先利用仪器获得小麦冠层在4个波段的反射信号,计算... 使用4波段(550 nm、650 nm、766 nm和850 nm)便携式作物反射光谱测量仪对泰农18型冬小麦分蘖状态进行自动监测与建模,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分蘖数的相关关系实现了对分蘖数的建模预测。首先利用仪器获得小麦冠层在4个波段的反射信号,计算对应波段的作物冠层反射率,经校正后计算得到OSAVI、MSAVI、SAVI、EVI2、TVI、NDGI、NDVI、RVI和DVI 9种多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然后分析以上9种植被指数与小麦分蘖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了可用于该类型小麦分蘖状态监测和评价的植被指数类型。2013—2014年在山东省淄博市和桓台县开展了田间试验,计算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泰农18型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分蘖数以及其两个生育期分蘖数与9种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OSAVI(650,850)指数与返青期茎蘖数相关系数最高,决定系数最高为0.85,均方根误差为118.93;EVI2(650,850)指数与起身期茎蘖数相关系数最高,决定系数最高为0.84,均方根误差为73.04;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利用OSAVI(650,850)和EVI2(650,850)两种植被指数可以快速预测小麦分蘖状态,可为田间精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数 冠层反射率 OSAVI EVI2
下载PDF
作物株型与产量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文广 王永红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6-1375,共10页
作物株型主要包括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和穗部形态等,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作物株型的驯化或改良已在作物产量的突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作物株型分子调控网络的不断解析,为通过分子设计改良作物株型、进一步提高作物... 作物株型主要包括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和穗部形态等,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作物株型的驯化或改良已在作物产量的突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作物株型分子调控网络的不断解析,为通过分子设计改良作物株型、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关注水稻等模式作物株型调控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对株型改良和产量的贡献,并对作物株型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针对我国未来粮食增产面临的瓶颈,提出了应对策略,为面向2035年进行了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型 产量 分蘖数 分蘖角度 穗型
原文传递
水稻(Oryza sativa L.)分蘖数和株高的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桂富 徐海明 +1 位作者 杨剑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4,共8页
水稻分蘖数和株高是两个重要的农艺性状.为剖解它们的遗传结构,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籼粳组合IR64×Azucena的DH群体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表型数据来源于两个生长季节,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主要... 水稻分蘖数和株高是两个重要的农艺性状.为剖解它们的遗传结构,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籼粳组合IR64×Azucena的DH群体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表型数据来源于两个生长季节,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主要由普通遗传因素和互作遗传因素控制(呈现61.7%的普通遗传率和17.2%的互作遗传率),共有19个QTLs与分蘖数有关,其中9个和6对QTLs分别具有单位点的遗传效应和2位点的互作效应,QTL1-8和QTL1-12的上位性效应由于在春季的贡献率达21.6%,因而认为是一对主效.株高主要由普通遗传因素控制,普通遗传率为92.6%,共受到15个QTLs的影响,其中8个QTLs具有加性效应,1个QTL具有加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4对上位性QTLs具有加性与加性互作效应.QTL1-15被认为是主效QTL,而其余的是微效QTLs.两个性状表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相关,然而,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仍需做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分析 分蘖数 株高 QTL 水稻
下载PDF
农田水位调控对水稻茎蘖动态和株高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原晓明 俞双恩 +1 位作者 谢俊英 王艳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以稻田水位为调控指标进行水稻全生育期试验,研究了受涝、受旱和涝渍3种控水条件下水稻茎蘖数和株高的变化规律,并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农田水位管理可以改变水位茎蘖数和株高的变化趋势,分蘖期内这2个指标对控水条件的敏... 以稻田水位为调控指标进行水稻全生育期试验,研究了受涝、受旱和涝渍3种控水条件下水稻茎蘖数和株高的变化规律,并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农田水位管理可以改变水位茎蘖数和株高的变化趋势,分蘖期内这2个指标对控水条件的敏感性最大,其次为拔节孕穗期。受涝、受旱、涝渍处理均不利于水稻茎蘖数和株高的增加,3种控水处理中,受旱对这2个指标的不利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涝渍处理,受涝胁迫对其影响最弱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位调控 分蘖 株高
下载PDF
“绿色革命”新进展:赤霉素与氮营养双重调控的表观修饰助力水稻高产高效育种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美玲 谭茹姣 晁代印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以半矮秆育种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带来氮营养利用效率降低的严重问题。“绿色革命”主要基于调控赤霉素的代谢和信号转导而实现。前期的研究发现,赤霉素信号转导关键因子DELLA蛋白通过调控GRF4而负调控氮素... 以半矮秆育种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带来氮营养利用效率降低的严重问题。“绿色革命”主要基于调控赤霉素的代谢和信号转导而实现。前期的研究发现,赤霉素信号转导关键因子DELLA蛋白通过调控GRF4而负调控氮素的吸收利用,为半矮秆品系氮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最近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GA信号途径与氮响应交叉互作的新机制。该研究发现水稻(Oryza sativa)NGR5是氮素调控分蘖数目的一个关键基因,其表达受氮诱导。通过招募PRC2,NGR5对D14和OsSPL14等分蘖抑制基因所在位点进行H3K27me3甲基化修饰,从而抑制其表达。而在半矮秆背景下超表达NGR5可以提高低氮水平下的水稻产量。NGR5同时也被发现为赤霉素受体GID1的一个新靶标,受到其负调控。该研究发现了调控赤霉素信号通路的新机制,并对高产高效的新一代“绿色革命”育种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数 氮利用效率 组蛋白修饰
原文传递
密度和分蘖对超甜玉米‘晶甜8号'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戴惠学 胡俏强 陈舜权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密度和分蘖对超甜玉米‘晶甜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甜8号'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穗长、鲜果穗重和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密度增加... 研究了密度和分蘖对超甜玉米‘晶甜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甜8号'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穗长、鲜果穗重和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晶甜8号'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与分蘖去除与否无关。同一种植密度下保留分蘖导致鲜果穗重和产量下降、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和秃尖长变短,但差异不显著。‘晶甜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应在6.0万株/hm^2左右,生产上不必去除分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晶甜8号’ 种植密度 分蘖数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QTL Mapping for Tiller Numbers at Various Stages with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in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6
17
作者 ZHAO Fang-ming LIU Gui-fu ZHU Hai-tao DING Xiao-hua ZENG Rui-zhen ZHANG Ze-min LI Wen-tao ZHANG Gui-qu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7-265,共9页
Till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which influences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ffective panicles and finally influences yield in ric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tatic" and "dynamic" informati... Till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which influences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ffective panicles and finally influences yield in ric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tatic" and "dynamic" information of the QTLs for tillers in rice. This work was the first time to simultaneously map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QTLs for tiller numbers at various stages by using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in rice. Fourteen QTLs for tiller number, distributing on the corresponding substitution segments of chromosomes 1, 2, 3, 4, 6, 7 and 8 were detected. Both the number and the effect of the QTLs for tiller number were various at different stages, from 6 to 9 in the number and from 1.49 to 3.49 in the effect, respectively. Tiller number QTLs expressed in a time order, mainly detected at three stages of 0-7 d, 14-21 d and 35-42 d after transplanting with 6 positive, 9 random and 6 negative expressing QTLs,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 QTLs expressed one time at least during the whole duration of rice. The tiller number at a specific stage was determined by sum of QTL effects estimated by the unconditional method, while the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number in a given time interval was controlled by the total of QTL effects estimated by the conditional metho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accurate for mapping of the QTLs by using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and the conditional analysis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unconditional QTL mapping conditional QTL mapping tiller number RICE
下载PDF
YNEC坪床改良剂对4种草坪草越冬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有国 孙吉雄 +1 位作者 王元素 刘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进行了不同施量的YNEC坪床改良剂对 4种草坪草的越冬性状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草坪草绿期延长 ,再生速度增大 ,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低施量时 ,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 ,草坪草分蘖数呈增加趋势 ,但增加到较高施量时 ,随施用量... 进行了不同施量的YNEC坪床改良剂对 4种草坪草的越冬性状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草坪草绿期延长 ,再生速度增大 ,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低施量时 ,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 ,草坪草分蘖数呈增加趋势 ,但增加到较高施量时 ,随施用量的增加 ,分蘖数呈减少趋势 ;各处理土壤表层 (0~ 30cm)的根重 ,在1~ 2kg/m2 低施量时 ,总体上随施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到达一定施量后 ,地下生物量反而迅速下降 ;能有效改善草坪品质 ,特别是使盖度和绿度提高 1~ 3个分值 ;2kg/m2 为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NEC坪床改良剂 草坪草 越冬性状 施用量 生物量 分蘖数 再生速度
下载PDF
缓释肥条件节水灌溉对水稻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军 钟盛建 +6 位作者 张宇航 何天楷 赵树君 程磊 陈扬 马一航 陶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探明缓释肥在水稻间歇灌模式下的适宜性,在2019年开展了间歇灌、淹灌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水稻的株高、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产量及黄熟期干物质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淹灌缓释肥处理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 为探明缓释肥在水稻间歇灌模式下的适宜性,在2019年开展了间歇灌、淹灌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种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水稻的株高、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产量及黄熟期干物质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淹灌缓释肥处理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黄熟期达117.5 cm,比最弱的间歇灌缓释肥处理高4.7 cm,不同水肥处理SPAD值各个生育期相差均在3.8以内,淹灌缓释肥处理对分蘖的促进效果最好,分蘖后期至拔节期之间最大达20.4个,在黄熟期为15.3个;间歇灌缓释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0505 kg/hm^2,其次是淹灌缓释肥处理,为10386 kg/hm^2,淹灌传统肥处理最低,仅为9679 kg/hm^2。淹灌缓释肥处理的黄熟期干物质总量最高,13945.2 kg/hm^2,比最低的间歇灌传统肥处理高出33.6。缓释肥条件下,间歇灌是更为适宜的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株高 分蘖数 叶绿素 产量 干物质
下载PDF
GNP6,a novel allele of MOC1,regulates panicle and tiller development in rice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ying Zhang Xingming Sun +10 位作者 Xiaoqian Ma Bingxia Xu Yong Zhao Zhiqi Ma Gangling Li Najeeb Ullah Khan Yinghua Pan Yuntao Liang Hongliang Zhang Jinjie Li Zichao Li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The yield of rice is mostly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namely,panicle number,grain number and grain weight.Variation in panicle and grain numbers is mainly caused by tiller and panicle branches generated from axillary ... The yield of rice is mostly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namely,panicle number,grain number and grain weight.Variation in panicle and grain numbers is mainly caused by tiller and panicle branches generated from axillary meristems(AMs).MOC1 encodes a putative GRAS family nuclear protein that regulates AM formation.Although several alleles of MOC1 have been identified,its variation in germplasm resources remains unclear.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 novel mocl allele named gnp6 which has a thymine insertion in the coding sequence of the SAW motif in the GRAS domain.This mutation causes arrested branch formation.The SAW motif is necessary for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GNP6/MOC1 where it functions a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or co-regulator.Hapl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ding region of GNP6/MOC1 was conserved without any non-synonymous mutations in 240 rice accessions.However,variation in the promoter region might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it and its downstream genes.Joint haplotype analysis of GNP6/MOC1 and MOC3 showed that haplotype combinations H9,H10 and H11,namely MOC1-Hap1 in combination with MOC3-Hap3,MOC3-Hap4 or MOC3-Hap5 could be bred to promote branch formation.These findings will enrich the genetic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rice bree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plasm screening Grain number per-panicle tiller number Oryza satiu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