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的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春君 李政甜 杜刚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凹、胫骨髁间嵴、胫骨后倾角等解剖因素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L损伤患者(ACL损伤组)和42例无ACL损伤的关节疼痛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计算股骨髁间凹指数;通过正侧位X线片测量两组患...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凹、胫骨髁间嵴、胫骨后倾角等解剖因素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L损伤患者(ACL损伤组)和42例无ACL损伤的关节疼痛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计算股骨髁间凹指数;通过正侧位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的内外侧胫骨髁间嵴高度和胫骨髁间嵴宽度,并通过MRI图像测量两组患者的股骨髁间凹宽度、股骨内外侧髁宽度以及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结果ACL损伤组胫骨髁间嵴宽度、胫骨髁间嵴宽度与股骨髁间凹宽度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胫骨内外侧髁间嵴高度、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股骨髁间凹宽度及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狭窄的胫骨髁间嵴、较大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较小的胫骨髁间嵴宽度与股骨髁间凹宽度的比值可能与ACL损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解剖因素 胫骨髁间嵴 胫骨后倾角 股骨髁间凹
下载PDF
胫骨假体后倾角对单髁关节置换术后近中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颖斌 卢伟杰 +3 位作者 李之琛 谢慧锋 唐林 潘恩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讨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对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近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采用UKA治疗的55例(61膝)前内侧膝关节骨关节... 目的探讨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对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近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采用UKA治疗的55例(61膝)前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45例;年龄49~83岁,中位年龄68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7.63~52.26 kg/m^(2),平均40.04 kg/m^(2)。左膝28例,右膝21例,双膝6例。病程7个月~12年,平均4.33年。分别于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X线片上测量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及TCPSA,根据术后TCPSA按四分位法分为TCPSA<4°组(A组)、4°≤TCPSA<9°组(B组)、TCPSA>9°组(C组)。比较3组年龄、性别、BMI及患膝侧别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术后5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72个月,平均36个月。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感染、胫骨平台塌陷、半月板衬垫脱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PTS为(7.38±3.37)°,术后TCPSA为(6.25±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74)。根据术后TCPSA分组,A组12膝、B组32膝、C组17膝。3组年龄、性别、BMI、患膝侧别及术前HSS评分、ROM、VA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HSS评分、ROM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治疗前内侧KOA近中期疗效较好;术后TCPSA在推荐范围内时对近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远期结果尚需延长随访时间及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单髁关节置换术 胫骨后倾角 胫骨假体后倾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