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9
1
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2 位作者 黄雷 应江炜 孙韶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8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内固定 双钢板 经皮复位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邢势 金旭红 +2 位作者 王和杰 卓泽铭 陈侠甫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03-507,共5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应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应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7例;右膝10例,左膝6例;平均年龄43.44岁(21~65岁),其中60岁以下非老年组13例,60岁(含60岁)以上老年组3例;术后1、3、6个月及1年门诊摄患膝正侧位X线片复查进行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评估并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膝功能;采用Fisher率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单因素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31±2.36)个月门诊随访,术后平均(3.94±1.12)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共14例,可2例,优良率87.5%。单因素Fisher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单因素中非老年组优良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而不同骨折类型(P=1.000>0.05)、关节内合并伤(P=0.083>0.05)等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胫骨平台预后的主要因素(P=0.03<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有效的微创方法,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危险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复位 固定 预后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邢仲杰 韩玮 李煜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743-745,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关节镜组),30例采取...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0例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关节镜组),30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关节镜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1年VA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组术后1例(3.33%)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对照组8例(26.67%)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疼痛伴僵硬,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老年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口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的临床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崔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83-1488,共6页
胫骨平台骨折后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膝关节失稳,远期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遵循骨折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全修复理念,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基础,同时应全面评估关节内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创伤,及时进行修... 胫骨平台骨折后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膝关节失稳,远期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遵循骨折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全修复理念,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基础,同时应全面评估关节内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创伤,及时进行修复,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注重利用各种复位技术对平台关节面塌陷和矢状面成角的精细复位,钢板螺钉选择依据骨折形态与特性,外固定架的使用需掌握好适应证。对于半月板,应尽量保留修补,对于韧带损伤应一期修复,必要时二期重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因此必须全面评估骨折、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同时借助三维CT与MRI表现去诠释其损伤模式及相关机制,遵循整体治疗原则,采取个性化方案,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 固定 韧带 半月板
原文传递
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鹏 李成亮 +2 位作者 陈芳建 闫文山 王文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9例外伤致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36.9岁。左侧8例,右侧11...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9例外伤致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36.9岁。左侧8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根据CT三柱分型标准均为波及后侧柱的劈裂塌陷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均为Ⅱ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均为41-B3.1.2型。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平均9 d。采用后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入同种异体人工骨,桡骨远端T形钢板行支撑内固定;前外侧入路下取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劈裂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69.0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0个月,平均18.2个月。X线片及CT扫描复查均显示胫骨平台高度和关节面恢复良好;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无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1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对于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经后内侧入路能较好显露胫骨后外侧、后内侧平台,允许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骨内固定,经前外侧入路植入LISS钢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内侧入路 前外侧入路 内固定 复位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超平 许关富 +1 位作者 吕松浩 万云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2期2101-2102,共2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8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 目的 比较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8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9~14个月(平均11.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关节面平整度、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关节镜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 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检查示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关节镜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能避免切开膝关节囊,提高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下载PDF
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2
7
作者 祖波 汪建军 +1 位作者 刘金锐 陈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9月,采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男11例,女8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岁。... 目的探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9月,采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男11例,女8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根据Schatzker分型标准:Ⅱ型9例,Ⅲ型4例,Ⅴ型4例,Ⅵ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3 d,平均8.5 d。合并骨质疏松2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5~13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2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5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优13例、良4例、中1例、差1例。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获优14例、良3例、中1例、差1例。膝关节活动度达90°~135°,平均113.4°。结论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具有创伤小、安全、复位及固定可靠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柱 骨折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裴璇 汪国栋 +4 位作者 钱胜龙 程翼鹏 方志勋 柯烯 刘曦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采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 目的探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采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伤2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5例,Ⅵ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8 d,平均5.9 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及6个月后外侧柱关节面塌陷深度、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inclination angle,PSA),采用Rasmussen解剖评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术后2 d及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95 min,平均152.8 min;术中出血量50~175 mL,平均109.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3.7周。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失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膝关节活动度10°~100°;其余患者膝关节活动度0°~125°。术后2 d及6个月的后外侧柱关节面塌陷深度、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个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2 d(P<0.05)。结论对于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具有充分显露后外柱骨折块、关节面复位效果佳、术中充分植骨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截骨 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再德 刘丹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07-209,21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被分为18对,每对性别和骨折类型相同、年龄差距<5岁、手术时间间隔<1周。各对经随机分配后分别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被分为18对,每对性别和骨折类型相同、年龄差距<5岁、手术时间间隔<1周。各对经随机分配后分别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8个月测量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结果关节镜组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切开复位组。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贵清 徐立录 +2 位作者 许勐宇 蔡显义 朱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3-44,5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7~ 2 0 0 2年对 38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护下进行小切口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术中不切开关节囊 ,在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 1~ 3年 ...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7~ 2 0 0 2年对 38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护下进行小切口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术中不切开关节囊 ,在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 1~ 3年 ,所有骨折均在 3个月内愈合 ,按相关标准评定疗效 ,总优良率 89.5 %。结论 关节镜监护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 ,操作安全 ,复位固定满意 ,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平台骨折 复位 固定 关节镜
下载PDF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宗南 刘守正 +2 位作者 张敬贤 舒莉 孙荣鑫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6)与微创组(n=26)。常规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微创组采...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6)与微创组(n=26)。常规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微创组采用双反牵引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并对其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活动时间、负重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微创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均低于常规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Tegner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 微创 牵引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雪飞 张诗剑 +8 位作者 赵保双 刘其鑫 吴磊 杜博松 李思源 祁超 杨超群 翁能源 张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29-2835,共7页
背景:精准、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下外科手术追求的目标,伴随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骨折的精准、微创治疗也成为了必然趋势。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 背景:精准、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下外科手术追求的目标,伴随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骨折的精准、微创治疗也成为了必然趋势。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采用机器人辅助和传统透视辅助内固定治疗单纯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组22例,传统组2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闭合、新鲜胫骨平台骨折。统计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螺钉一次性成功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在末次随访时记录膝关节活动度,采用Rasmussen影像学及临床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①术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传统组相比,机器人组在术中失血、切口长度、透视次数、置入固定螺钉总钻孔次数、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固定螺钉一次置入成功率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种方式的手术时间相当(P=0.932);③机器人组对比传统组在膝关节活动度及Rasmussen临床功能评分反面亦具有优势(P<0.05);④另外机器人组术后有更少的并发症;⑤提示机器人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其在微创手术、精准复位、坚强固定、加速术后康复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Ⅱ SchatzkerⅢ 经皮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后外侧倒“L”形入路、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和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建春 何俊薇 郭亮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13-518,共6页
目的比较后外侧倒“L”形入路、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和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27~45岁,平... 目的比较后外侧倒“L”形入路、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和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27~45岁,平均36.7岁。Schatzker分型Ⅱ型42例,Ⅲ型28例。按不同入路分为3组: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n=24)、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组(n=22)和腓骨颈截骨入路组(n=24)。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膝关节屈曲度,伤口不愈合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利用DeCoster分级标准对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比较术后1周关节的恢复水平。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9~16个月随访,平均12.56个月。3组一般基准资料如性别、年龄、BMI、Schatzker分型和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F=1.293,0.794;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74,1.928,3.203,1.228;P>0.05),术后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2;P>0.05)。3组术后DeCost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的优良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3组术后1个月皮肤不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5),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与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17;P=0.012<0.05);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与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49;P=0.295>0.05)。3组术后1个月骨折不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4;P<0.05),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与腓骨颈截骨入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29;P=0.035<0.05);后外侧倒“L”形入路组与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14;P=0.393>0.05)。结论针对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入路 解剖复位
下载PDF
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奇 徐晓峰 +4 位作者 黄永辉 曹兴兵 孟晨 曹学书 魏长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7例以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4例以常规打... 目的探讨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7例以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4例以常规打开关节囊直视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后至入院时间、损伤侧别以及骨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甲级愈合率,评价手术安全性。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胫股角和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手术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综合评价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切口缩短(P〈0.05);但手术时间以及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试验组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20.4个月;对照组为12-31个月,平均18.2个月。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愈合,初步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73)。两组术后12个月胫股角及末次随访时关节面塌陷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HSS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1,P=0.003)。结论采用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利用关节囊的软组织牵拉复位,可以更好地恢复并协助维持塌陷的关节面,避免关节僵硬,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关节囊 骨折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光辉 杨太明 +4 位作者 朱裕成 王博 王杨 史航 马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复位固定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1月-2013年6月36例涉及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愈合时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平台的后倾角,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复位固定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1月-2013年6月36例涉及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愈合时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平台的后倾角,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平均随访(16.5±3.0)个月。骨愈合时间平均(8.8±1.3)个月。术后3 d复查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分别为:85.3°±3.3°(78.0°-93.5°)、10.6°±3.1°(5.0°-17.0°)、6.8±3.6°(2.0-13.0°),终末随访时上述各角度分别为:83.7±4.2°(79.0°-95.0°)、11.5±2.4°(6.0°-16.5°)、7.6°±2.8°(2.5°-14.0°),终末随访时各角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随访时HSS评分:优44.4%(16例),良38.9%(14例),一般11.1%(4例),差5.6%(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根据胫骨平台后髁主要骨折的位置、形态及血管损伤情况,确定适宜的切口和骨折复位固定的先后顺序,能够实现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髁 手术入路 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操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璐兵 阿依丁·夏哈太 +1 位作者 李飞 韩然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手术复位及操作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收治的9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手术复位及操作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收治的9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模拟组(术前CT扫描数据导入Minics软件内进行三维重建模拟骨折复位、手术入路等操作)、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各46例。3D模拟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6~62岁,平均42.2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1.1岁。患者分别于术后4、6个月到门诊接受膝关节功能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术后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3D模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08.6±16.2)min vs.(119.4±20.0)min、(180.5±36.1)mL vs.(224.3±40.6)mL、(90.6±11.7)min vs.(102.5±14.3)min,P<0.05],3D模拟组患者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93.48%vs.78.26%,P<0.05);术后4个月,3D模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78.33±8.61)分vs.(74.18±9.25)分,P<0.05],术后6个月,3D模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即刻、术后4、6个月,3D模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TPA、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模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与对照组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D数字化技术模拟手术复位及操作有利于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解剖复位率,促进早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3D数字化技术 模拟复位 关节功能
下载PDF
Frosch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江龙海 陈思春 覃健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Frosch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8~57岁,平均39.3岁;摔伤3例,道路交通伤5例。采用外侧Frosch... 目的探讨Frosch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8~57岁,平均39.3岁;摔伤3例,道路交通伤5例。采用外侧Frosch入路治疗,骨折复位固定,对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半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直视下复位,6例采用后外侧钢板固定,骨折愈合顺利,无复位丢失,无感染和神经损伤。2例因骨折线纵裂,超过胫前动脉分叉处,未能从后外侧固定。功能恢复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优6例(评分>27分),良1例(26~20分),中1例(19~10分),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外侧Frosch入路可以直视观察,有效复位骨折,确切固定,预防术后复位丢失,促进愈合,恢复功能,适合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 入路 复位固定
下载PDF
前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宰庆书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80例,分为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前外侧组)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 目的对比分析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80例,分为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前外侧组)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外侧组)。前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22例,Ⅵ型9例;后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20例,Ⅵ型1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外侧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χ2=4.0897,P=0.0431〈0.05。结论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以保护后外侧骨折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奕 王伟力 +1 位作者 韩晓峰 李晓淼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6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3(13.5±2.7)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10(4.6±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6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3(13.5±2.7)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10(4.6±1.4)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Letenneur评估标准:优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的Hoffa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FFA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切开复位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维强 王小燕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闭合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活血通络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术后治...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闭合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活血通络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术后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4.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治疗前,2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天、术后7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僵硬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关节僵直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辅助活血通络方熏洗可以让患者明显受益,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早期具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中药熏洗 活血通络方 切开复位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