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81
1
作者 孙月华 龚伟华 +2 位作者 朱振安 陈永强 戴尅戎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介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2 5例。AO分型 :4 3A型 15例 (A2型 6例 ,A3型 9例 ) ,4 3B型 6例 ,4 3C型 4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 ,第 ... 目的 介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2 5例。AO分型 :4 3A型 15例 (A2型 6例 ,A3型 9例 ) ,4 3B型 6例 ,4 3C型 4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 ,第 2天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 2 5例 ,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 ,无畸形愈合 ,平均临床愈合时间 15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 ,优良率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插入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 被引量:66
2
作者 朱奕 罗从风 +3 位作者 杨光 仲飚 高洪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并与传统Schatzker分型进行比较,证实三柱分型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三柱分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切口和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从304例(323...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并与传统Schatzker分型进行比较,证实三柱分型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三柱分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切口和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从304例(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抽取50例,选择4位未参与该项手术的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每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评估。评估结束后使用Kappa值计算4组相关度,以比较评价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差别。结果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0柱骨折4膝(1.2%),单柱骨折181膝(56.0%),双柱骨折108膝(33.4%),三柱骨折30膝(9.3%)。在单柱骨折中,外侧柱114膝(63.0%),内侧柱53膝(29.3%),后侧柱14膝(7.7%)。在双柱骨折中,外侧柱合并内侧柱36膝(33.3%),内侧柱合并后侧柱34膝(31.5%),外侧柱合并后侧柱38膝(35.2%)。三柱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766(0.706"-0.890),属于基本可信程度;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567(0.513-0.589),属于中度可信程度。结论基于CT和三维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直观明了,具有较高可信度,建议作为新的分型系统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扩髓对局部血供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范卫民 王道新 李翔 《中华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时 ,扩髓对胫骨血流量和骨折愈合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用杂种犬 2 0只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10只。所有动物模拟右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一组扩髓后行交锁髓内钉固定 ,另一组髓内钉...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时 ,扩髓对胫骨血流量和骨折愈合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用杂种犬 2 0只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10只。所有动物模拟右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一组扩髓后行交锁髓内钉固定 ,另一组髓内钉固定前不扩髓。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仪 ,测量髓内钉固定前后骨折端血供情况 ,术后 2 ,6 ,12周再次测量骨折端血供情况。每次测量后摄片检查。第 12周处死动物 ,取出髓内钉 ,以胫腓骨标本做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1)髓内钉固定后 ,非扩髓组骨折端平均血流量为 (4 6± 9)mV ,扩髓组为 (2 3± 6 )mV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此后扩髓组血供恢复缓慢 ,至第 12周血供仍未恢复到骨折前水平。 (2 )X线片显示 ,扩髓组骨折均愈合不良或不愈合 ;而非扩髓组除 1只外 ,均愈合良好。 (3)生物力学测试显示 ,扩髓组骨折愈合强度较非扩髓组差。 结论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时 ,扩髓对骨折端的血供和骨折愈合强度有明显影响。建议临床上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钉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双切口双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骨折的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世芳 孙健 周道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6期4179-4184,共6页
背景:SchazkerⅤ、Ⅵ型骨折常造成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部位的损伤,且塌陷移位严重,若仅采用一侧锁定钢板,则较难支撑及满意复位。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背景:SchazkerⅤ、Ⅵ型骨折常造成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部位的损伤,且塌陷移位严重,若仅采用一侧锁定钢板,则较难支撑及满意复位。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后的效果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纳入76例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n=38)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n=38)进行治疗,通过X射线正、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对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膝内翻畸形多项并发症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多项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后Rasmussen分级明显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锁定钢板内固定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5
5
作者 陈红卫 赵钢生 +7 位作者 张根福 潘骏 吴立军 陈旭宏 金国华 陈欣 赵胜春 鲍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按Khan骨折分型:后内侧骨折7例,后外侧骨折8例,同时累及后内及后外侧骨折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8例,后内外联合人路6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3~30分,平均24.2分,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6分,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术后1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二期关节镜下松解并行功能锻炼后改善;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合适的内固定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43
6
作者 袁光华 郑啸 陈康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Schatzker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3...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Schatzker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8~67岁,平均34.9岁;左侧19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1例,Ⅴ型15例,Ⅵ型8例。按三柱分型:双柱骨折23例,三柱骨折11例。记录X线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1.6±8.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4.5±3.6)周;膝关节活动度105°~135°,平均(121.5±5.5)°。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分别为(84.3±1.8)°,(85.1±1.3)°和(85.6±1.6)°;后倾角分别为(7.8±1.6)°,(7.8±1.3)°和(7.7±2.3)°;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1.4±1.4,76.7±1.7和81.6±1.2;术后3、6、12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例早期膝关节僵硬,经积极功能锻炼,术后1年膝关节伸直受限范围6°;1例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4例天气变化时出现疼痛。末次随访,无膝关节不稳、膝关节外翻、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结论: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骨折,同时对塌陷平台进行足量植骨,从而恢复了关节面的平整性,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植入物内固定修复中3D打印技术的辅助应用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龙 王建吉 +5 位作者 孙琦 李靖 张俊标 马敏先 李江伟 叶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04-1910,共7页
背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过程中,由于骨折形式多样化、解剖变化复杂、X射线片或三维CT平扫受到二维平面的局限,使得医生在术前计划和修复治疗时难度增大。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已引起重视。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计... 背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过程中,由于骨折形式多样化、解剖变化复杂、X射线片或三维CT平扫受到二维平面的局限,使得医生在术前计划和修复治疗时难度增大。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已引起重视。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计划和修复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纳入3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经三维CT扫描,以DICOM格式储存,经Mimics软件处理,转换数据为可打印STL格式,通过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制作出1∶1实体大小的骨折模型,参照3D骨折模型制定修复方案。对照组患者常规参照影像学资料制定修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于治疗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患者通过对1∶1等比例的3D打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骨折类型后均顺利完成术前制定的修复方案。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3个月。治疗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3D打印骨折模型有助于精确制定内固定修复方案,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的修复治疗更加精确、个性和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个性化手术 术前计划 三维重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吴昊天 侯志勇 +6 位作者 张奇 赵海涛 陈伟 吴文娟 薛鹏 潘进社 张英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1685例成人胫腓骨骨干骨折,对其性别、年龄构成、骨折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这种有规律的特殊类型骨折的致伤原因、损伤机制等进... 目的探讨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1685例成人胫腓骨骨干骨折,对其性别、年龄构成、骨折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这种有规律的特殊类型骨折的致伤原因、损伤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胫腓骨骨干骨折病人男女比例4.5:1,31—4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26.0%,A型骨折居多,占57.7%。胫骨螺旋形骨折病人男女比例3.0:1,41—50岁年龄层人数最多,占32.6%。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占胫骨螺旋形骨折的9.7%(28/288),占全部胫腓骨骨干骨折的1.7%(28/1685),男女比例6.0:1(24/4),41—50岁年龄层人数最多,占50%(9/18),放射科漏诊率67.9%(19/28),临床骨科医师漏诊率53.6%(15/28)。结论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骨折,发生率较高。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是低能量损伤所致而非医源性损伤。胫骨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漏诊率高,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关节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39
9
作者 周武 曹发奇 +7 位作者 刘国辉 邵增务 杨述华 刘梦非 夏天 米博斌 刘毅 刘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治疗41例(48膝)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3D打印技术分为3D打印辅助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3D打印辅...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治疗41例(48膝)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3D打印技术分为3D打印辅助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3D打印辅助手术组18例(22膝),男12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45.5±7.2)岁;骨折SehatzkerⅤ型12膝,SchatzkerⅥ型10膝。传统手术组23例(26膝),男15例,女8例;年龄19-69岁,平均(46.2±6.8)岁;骨折Schatzker Ⅴ型14膝,SchatzkerⅥ型12膝。术后对比两组单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结果术后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5个月。3D打印辅助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SchatzkerⅤ型(81.4±6.3)min,SchatzkerⅥ型(90.6±1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SchatzkerⅤ型(200.4±72.3)ml,SchatzkerⅥ型(280.6±101.6)ml;术后6个月影像学Rasmussen评分:优1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90.9%(20/22);HSS评分:优15膝,良5膝,可2膝,优良率90.9%(20/22)。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SchatzkerⅤ型(100.4±15.3)min,SchatzkerⅥ型(111.5±2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SchatzkerⅤ型(450.4±173.3)ml,SchatzkerⅥ型(500.5±247.2)ml;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优14膝,良8膝,可2膝,差2膝,优良率84.6%(22/26);HSS评分:优13膝,良8膝,可2膝,差3膝,优良率80.8%(21/26)。3D打印辅助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Rasmussen及HSS评分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手术相比,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胫骨 骨折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斌 汪志中 张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91-2095,共5页
背景:解剖钢板作为传统的内固定方法仍有诸多不足,近年来锁定钢板内固定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如何在有效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同时尽量减少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所重视。目的:对比观察锁定加压... 背景:解剖钢板作为传统的内固定方法仍有诸多不足,近年来锁定钢板内固定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如何在有效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同时尽量减少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所重视。目的:对比观察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对Pilon骨折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内固定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和内固定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延迟愈合与不愈合例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内固定后恢复优者26例,对照组22例,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内固定后恢复的放射学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相对于解剖钢板,锁定加压钢板置入修复Pilon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内固定后恢复时间,减少内固定后不愈合与延迟愈合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8
11
作者 胡勇 尹宗生 +1 位作者 张辉 刘必全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8-1144,共7页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0.4岁。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止...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0.4岁。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后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3例。后外侧柱伴内侧柱骨折6例,采用后外侧+前内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内侧柱、外侧柱骨折7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人路(其中2例辅以前内侧小切口);后内侧柱伴外侧柱骨折11例,采有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后外侧柱骨折3例,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入路2例、单纯后内侧入路1例;后内侧柱、后外侧柱伴外侧柱骨折5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人路3例及后内侧、后外侧+前外侧人路2例。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结果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5.9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8.1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3.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对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经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人路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钢板固定可有效重建胫骨平台后柱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有限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32
12
作者 庞桂根 王宏川 +1 位作者 忻大明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共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26~67岁,平均41岁.按照Schatzker分类法,I型9例,Ⅱ型5例,Ⅲ型13例,Ⅳ型3例,V型6例,Ⅵ型6例.对...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共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26~67岁,平均41岁.按照Schatzker分类法,I型9例,Ⅱ型5例,Ⅲ型13例,Ⅳ型3例,V型6例,Ⅵ型6例.对胫骨平台骨折中劈裂骨折块采用闭合复位,塌陷骨折块采用经皮空心钉导针撬拨复位,复位后均用直径6.5 mm空心钉固定,对不稳定性骨折加用Bastiani单臂外固定器.结果术后随访37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在12周内愈合,无一例术后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本组37例患者中有21例解剖复位,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为优8例,良11例,可2例;16例非解剖复位均属SchatzkerⅡ、V、Ⅵ型,其疗效评定为优5例,良9例,可2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ilzoxon检验,P>0.05).所有病例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膝稳定.结论闭合复位有限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对膝关节创伤小,可恢复患肢的正常力线及患膝的稳定,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肢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有限固定 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Bastiani单臂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53例Pilon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也白 李晓阳 +2 位作者 李悦 陈利宁 林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比较 ,探讨如何提高其疗效。方法 1988~ 1999年共治疗Pilon骨折 5 3例 ,其中保守治疗 (包括石膏固定或跟骨牵引 ) 2 5例 ,另 2 8例行解剖重建、坚强内固定和植骨的方法 ,根据每例患者各自的... 目的 通过对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比较 ,探讨如何提高其疗效。方法 1988~ 1999年共治疗Pilon骨折 5 3例 ,其中保守治疗 (包括石膏固定或跟骨牵引 ) 2 5例 ,另 2 8例行解剖重建、坚强内固定和植骨的方法 ,根据每例患者各自的骨折形态及参照健侧胫骨内侧面的弧度 ,设计相应长度的特制钢板。 结果 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优良率由 36 .8%提高至 89.3% ,术后并发症也有明显减少。 结论 术前周密设计、特制钢板的应用 ,以及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重度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2
14
作者 曾宪铁 庞贵根 +4 位作者 马宝通 梅晓龙 孙翔 王佳 贾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开放性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收治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21例,骨折按AO/OTA分类,均为C型,C2型17例,C3型4例;软组织损伤程度按照Gustilo标准,Ⅱ度18例,ⅢA... 目的探讨重度开放性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收治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21例,骨折按AO/OTA分类,均为C型,C2型17例,C3型4例;软组织损伤程度按照Gustilo标准,Ⅱ度18例,ⅢA度2例,ⅢB度1例。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受伤时间的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GustiloⅡ度C2型16例,GustiloⅡ度C3型2例,GustilomA度C2型1例,采用创面清创胫骨有限内固定结合支架外固定术;GustilomA度C3型1例,GustiloⅢB度C3型1例,采用创面清创跟骨牵引、延期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48个月的随访,平均24个月。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评估结果(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复位~般14例,复位差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5-11个月,平均4.7个月,其中骨折延迟愈合2例,延迟愈合率9.5%。创面皮肤浅表坏死2例,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1例,感染率14.3%。早期出现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8例,发生率38.1%。按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66-94分,平均8512分。主要并发症包括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结论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要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受伤时间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正确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骨与软组织血运的保护是治疗关键。严格的清创、合理应用抗生素、酌情植骨、适时的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研究Ⅳ级
原文传递
手术时机选择对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郑荣强 周静怡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评估伤后手术时机选择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有随访记录的65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42例,女23例;年龄15~62岁,平均(37.53±6.32)岁。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30例,伤后3~7d行切... 目的:评估伤后手术时机选择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有随访记录的65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42例,女23例;年龄15~62岁,平均(37.53±6.32)岁。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30例,伤后3~7d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B组35例,采用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于伤后7~24d软组织肿胀消退后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两组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参照Bourne对胫骨Pilon骨折的愈合评价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6.23个月。A组3例并发感染,4例刀口裂开,1例内固定物外露,1例骨髓炎;B组2例表浅感染,其余全部Ⅰ期愈合,B组在伤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A组。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3±3.2)周,B组为(15.7±2.5)周,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参照Bourne对胫骨Pilon骨折的愈合评价:A组优12例,良10例,差8例,优良率为73.3%;B组优21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为82.9%,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采用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内固定植入物与外固定支架修复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策略及辅助治疗 被引量:32
16
作者 洪帆 谢加兵 丁国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946-3952,共7页
背景:骨不连是胫骨骨折预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修复方法广泛,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胫骨骨折骨不连,应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案。目的:总结胫骨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植入物与外固定支架的修复策略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背景:骨不连是胫骨骨折预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修复方法广泛,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胫骨骨折骨不连,应该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案。目的:总结胫骨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植入物与外固定支架的修复策略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由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有关骨不连原因及修复方法的文献,以"tibial fracture nonunion,reason,treatment,implant,external fixation"或"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原因,植入物,外固定支架"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排除重复研究及时间跨度较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1共选择了35篇文章纳入分析;2胫骨骨不连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针对胫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同时针对骨不连有无感染,应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以获得最佳疗效。治疗时需要兼顾到引起骨延迟愈合的生物性和结构性方面的多种因素;3结构上的固定治疗分为外固定及内固定。髓内钉及加压钢板等内固定治疗可以给予无感染的胫骨骨折骨不连稳定性,很好地解决结构问题;而外固定可用于感染性的胫骨骨折骨不连;4对于解决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问题(如骨缺损等),可以应用各种不同的植骨材料与植骨技术来解决。一般需要固定结合植骨来治疗有缺损的胫骨骨折骨不连。近年来生物材料也逐渐被应用到解决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问题中。电刺激及超声波等辅助治疗虽然被证明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但是还未被临床证实可以应用于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愈合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骨折 骨不连 内固定 植入物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137例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仲前 张耀明 +1 位作者 袁加斌 吕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 方法 对137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其中胫腓骨多段骨折 89例 ,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 2 7例 ,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2 1例。有 118...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 方法 对137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其中胫腓骨多段骨折 89例 ,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 2 7例 ,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2 1例。有 118例获得 10个月~ 5年 2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3个月。 结果 胫腓骨多段骨折治疗中 ,以Ender钉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最少 ,Ⅰ期闭合伤口同时行减张切口减压组 ,皮肤发生坏死及感染机会最少。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治疗中 ,以外固定支架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最少 ,软组织缺损修复以局部带蒂肌皮瓣及交腿肌皮瓣成活率最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组无肢体坏死发生。全部 118例中 ,仅 7例有膝关节功能障碍。 结论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与骨折本身的处理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任何治疗措施的选择都要以能避免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为前提。骨折以Ender钉及外固定支架治疗为首选 ,软组织缺损以局部带蒂肌皮瓣及交腿肌皮瓣修复为主要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损伤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内侧和外侧锁定钢板固定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宗酉 程晓东 +5 位作者 朱炼 王博 郑占乐 陈伟 赵昌平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通过对Schatzker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探讨内侧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将志愿者双下肢cT扫描图像资料导入NX9.0软件,制作左侧胫骨平台外侧劈裂及干骺端斜... 目的通过对SchatzkerV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探讨内侧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将志愿者双下肢cT扫描图像资料导入NX9.0软件,制作左侧胫骨平台外侧劈裂及干骺端斜形骨折以模拟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对内、外侧固定模型的钢板及螺钉进行虚拟三维模型重建后,进行装配。利用Ahaqus软件,设定边界条件,加载500N纵向静态载荷模拟60kg成人正常行走时单侧胫骨平台受力以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块、内固定物的受力分布及位移大小。结果内侧固定模型整体最大应力值为81.7MPa,位于上胫腓关节面;外侧固定模型的整体最大应力值为487.4MPa,位于近端螺钉与钢板接触处。内侧固定模型中钢板及螺钉的应力分布均匀且应力明显小于外侧固定模型,而腓骨应力大于外侧固定模型。内侧固定模型整体最大位移为1.15mm,内、外侧胫骨平台位移量均等.夕F侧固定模型整体最大位移为3.44mm,以内侧平台位移为主,内侧平台位移明显大于外侧。结论SchatzkerVI型胫骨平台骨折行平台内侧固定较外侧固定具有更佳的生物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固定术 骨板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Ⅲ型骨折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刚 郑文标 +2 位作者 陈滔 黄杨 阮建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骨折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治疗的30例胫骨平台Schatzker 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骨折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治疗的30例胫骨平台Schatzker 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微创组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男8例,女7例;年龄20~50(35.0±1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5(11.0±4.1) d。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男7例,女8例;年龄18~48(33.0±13.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14(10.0±3.4)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后3 d、6及12个月时检查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1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80.3±9.7) min、(4.2±1.0) cm、(102.2±26.4) ml、(30.0±10.0) d、(70.0±5.0) d、0例,对照组分别为(90.3±9.1) min、(10.5±1.1) cm、(221.1±46.8) ml、(50.0±15.0) d、(90.0±6.0) d、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Lysholm评分89.2±5.1高于对照组80.1±3.1;术后6个月微创组Lysholm评分中肿胀、下蹲、疼痛评分高于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Lysholm各单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6个月时微创组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分别为[(52.1±20.1) pg/L、(0.9±0.1) pg/L],[(56.1±20.1) pg/L、(1.1±1.3) pg/L],[(28.3±2.5) pg/L、(8.4±1.5) pg/L],对照组分别为[(64.8±9.1) pg/L、(8.1±2.1) pg/L],[(65.8±12.3) pg/L、(9.1±5.3) pg/L],[(38.5±2.3) pg/L、(26.5±1.4) pg/L];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IL-1β、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骨折固定术 胫骨骨折 炎症介导素类
下载PDF
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黄海 张喜才 +3 位作者 史伯玮 潘华 许丽江 左海强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式。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75例,男112例,女63例;年龄60~83岁,平均71.3岁。其中采用胫前减...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式。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75例,男112例,女63例;年龄60~83岁,平均71.3岁。其中采用胫前减张切口结合LCP治疗89例,男62例,女27例;年龄(71.8±6.4)岁。采用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经皮LCP治疗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70.3±6.7)岁。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患肢AO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胫前减张切口结合LCP治疗组与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经皮LCP治疗组的术前消肿治疗时间分别为(5.6±1.3)d、(9.7±2.1)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2±1.4)个月、(5.4±1.9)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分别为3例、1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胫前减张切口结合LCP治疗组AOFAS评分为89.0±9.7,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经皮LCP治疗组87.9±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