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ossible Cause for Different Diurnal Variations of Warm Season Rainfall as Shown in Station Observations and TRMM 3B42 Data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6
1
作者 CHEN Haoming YUAN Weihua +1 位作者 LI Jian YU Ruco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3-200,共8页
In this study, records from a 3-yr intensified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at eight stations along the hillside of Seqilashan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records at 28 routine ob... In this study, records from a 3-yr intensified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at eight stations along the hillside of Seqilashan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records at 28 routine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station location on the different diurnal rainfall variations between station records and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data produc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warm season rainfall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cation of stations. The prevailing nocturnal rainfall peak in observations at routine stations can be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lower location of the stations, which are mostly situated in valleys. The records at Seqilashan stations on hillsides revealed an evident diurnal afternoon peak of warm season rainfall, similar to that indicated by TRMM data. The different diurnal phases between valley and hillside st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rographically induced regional circulations caused by the complex topograph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prevailing nocturnal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ively lower location of routine observation stations can partially explain the diurnal rainfall variations between observation station records and TRMM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urnal cycle tibetan Plateau station location TRMM
下载PDF
基于CRF的藏文地名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头旦才让 仁青东主 尼玛扎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11-115,共5页
藏文地名识别是藏文命名实体识别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藏文地名的特点及识别难点,阐述了藏文地名的音节、触发词、地名后续词和格助词等特性适用基于CRF模型的地名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6种特征对藏文地名识别的有效性。实验结... 藏文地名识别是藏文命名实体识别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藏文地名的特点及识别难点,阐述了藏文地名的音节、触发词、地名后续词和格助词等特性适用基于CRF模型的地名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6种特征对藏文地名识别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藏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达到了96.12%、81.92%和88.45%,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系统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模型 藏文地名 地名识别
下载PDF
芒康县藏族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特色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雨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8,共8页
藏族民居基于西藏高原高海拔、高寒、高辐射等恶劣自然条件,在技术相对落后与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结合藏族本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形成的一种适应高原地理和气候的生态适应性民居,它实现了... 藏族民居基于西藏高原高海拔、高寒、高辐射等恶劣自然条件,在技术相对落后与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结合藏族本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形成的一种适应高原地理和气候的生态适应性民居,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本次研究以西藏芒康县的藏族民居为例,基于生态民居设计原理和对芒康县地域民居的特色挖掘,提出了藏居的生态营造理念即营造观、风水观、生长观等,并结合芒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从选址环境、构筑方式、空间布局、色彩及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应用性研究,总结出了尊重自然、合理营造、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尊重使用者等特色,在民居的生态性和地域性方面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期望为国内外相关地域性生态民居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民居 生态观念 选址条件 构筑方式 色彩及装饰 芒康县
下载PDF
Location of Tibetan earthquakes──a nonlinear approach by a simplex optimized technique
4
作者 赵珠 丁志峰 +1 位作者 易桂喜 王建格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2期273-281,共9页
An advanced earthquake location technique presented by Prugger and Gendzwill (1988)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1) adop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 value by observed arrival times an... An advanced earthquake location technique presented by Prugger and Gendzwill (1988)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1) adop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 value by observed arrival times and the mean value by calculated travel times as the original reference time of event to calculate the traveltime residuals, thus resulting in the 'true' minimum of travel-time residuals; 2) choosing the L1 norm statistic of the residuals that is more suitable to earthquake location; 3) using a simplex optimized algorithm to search for the minimum residual value directly and iteratively, thus it does not require derivative calculations and avoids matrix inversions, it can be used for any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network systems and can solve out hypocentral parameters (λ, ,h) rapidly and exactly; 4) original time is further derived alone, so the trade-off between focal depth and original time is avoided. All these prominent features make us obtain more accurate Tibetan earthquake locations in the rare network condition by using this method.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these schemes for our mobile and permanent networks in Tibet with artificial data sets,then using these methods, we determined the hypocentral parameters of partial events observed in the field work period of this project from July 1991 to September 1991 and the seven problematic earthquakes during 1989 - 1990. The hypocentral location errors may be estimated to be less than 3. 6 km approximately. The events with focal depth more than 40 km seem to be distributed in parallel to Qinghai-Sichuan-Yunnan arc structural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earthquake location average value normalization L1 norm simplex optimized technique
下载PDF
Location and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using 3D Green's functions in models with rugged topography: application to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5
作者 Li Zhou Wei Zhang +2 位作者 Yang Shen Xiaofei Chen Jie Zh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6年第3期139-151,共13页
With dense seismic arrays and advanced imaging methods, regional three-dimensional (3D) Earth models have become more accurate. It is now increasingly feasible and advantageous to use a 3D Earth model to better loca... With dense seismic arrays and advanced imaging methods, regional three-dimensional (3D) Earth models have become more accurate. It is now increasingly feasible and advantageous to use a 3D Earth model to better locate earthquakes and invert their source mechanisms by fitting synthetics to observed waveform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 an approach to determine both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source mechanism from waveform information. The observed waveforms are filtered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and separated into windows for the individual phases. Instead of picking the arrival times, the traveltime differences are measured by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synthetic waveforms based on the 3D Earth model and observed waveforms.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is determined by minimizing the cross-correlation traveltime differences. We then fix the horizontal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and perform a grid search in depth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mechanism at each point by fitting the synthetic and observed waveforms. This new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synthetic test with noise added to the synthetic waveforms and a realistic station distribution. We apply this method to a series of Mw3.4-5.6 earthquakes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LMSF) zone, a region with rugged topography betwee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solutions result in improved waveform fits compared to the source parameters from the catalogs we used and the location can be better constrained than the amplitude-only approach. Furthermore, the source solutions with realistic topography provide a better fit to the observed waveforms than those without the topography, indicating the need to take the topography into account in regions with rugged top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mechanism inversion Seismic location 3D strain Green's tensors tibetan plateau TOPOGRAPHY
下载PDF
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MS5.6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6
作者 李宗旭 贺日政 +2 位作者 冀战波 李娱兰 牛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2-1010,共19页
文中收集了由西藏地震台网和同期流动观测台网记录到的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M5.6地震的波形数据,应用Hypo2000方法对该地震开展了绝对到时精定位。因定位所使用的台站分布均匀,与仅使用固定台站数据的定位结果(31.30°N, 86.10... 文中收集了由西藏地震台网和同期流动观测台网记录到的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M5.6地震的波形数据,应用Hypo2000方法对该地震开展了绝对到时精定位。因定位所使用的台站分布均匀,与仅使用固定台站数据的定位结果(31.30°N, 86.10°E)相比,我们得到的尼玛地震的精定位结果(31.08°N, 86.05°E)更为可靠,该结果与通过矩张量定位方法(GCMT)获得的结果(31.05°N, 86.10°E)较为一致。在获得震中定位结果的基础上,使用CAP方法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深度(海拔高度为0m起算)为19.3km,该地震具有走滑断裂性质。结合地震所处的应力场特征对本次地震的2个节面(节面Ⅰ,走向为220°,倾角为82°,滑动角为-17°;节面Ⅱ,走向为314°,倾角为73°,滑动角为-171°)的剪应力和正应力进行计算,发现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区域内SN向挤压、 EW向扩张的应力场特征相吻合。参考震中所在位置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该区EW向窝藏断裂和NWW向扎拉断裂所限定的近EW向走滑断裂带的特征推断,该地震具有EW向右旋走滑性质。根据区域地表地质及区域地球物理揭示的深部结构特征推测,该地震发生在当惹雍错裂谷西侧约30km处的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岩混杂岩带下方中上地壳间的低速软弱层(即壳内脆韧性转换带)顶部,暗示了晚中生代形成的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岩混杂岩带在高原快速隆升过程中以EW向走滑方式再次活化。这一解释对理解青藏高原EW向伸展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SN向裂谷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 蛇绿岩混杂带
下载PDF
昌都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地域性特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雨枫 高洪波 +3 位作者 王颂 季翔 梁鑫斌 郭娜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2-666,共5页
以昌都地区丰富的佛教建筑及文化为依托,构建一个藏传佛教建筑地域文化体系,通过对其佛教的建筑发展史、选址要素、空间形态布局、建筑色彩运用等方面比较性研究,并以昌都噶玛寺、孜珠寺为例,归纳出藏传佛教寺院布局受地理因素和多元文... 以昌都地区丰富的佛教建筑及文化为依托,构建一个藏传佛教建筑地域文化体系,通过对其佛教的建筑发展史、选址要素、空间形态布局、建筑色彩运用等方面比较性研究,并以昌都噶玛寺、孜珠寺为例,归纳出藏传佛教寺院布局受地理因素和多元文化因素等方面影响,为昌都现代藏传寺院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地域性特色 选址要素 空间形态布局 建筑色彩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古代藏族天文观测探析
8
作者 王春英 张吉会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17,共3页
古代藏族的天文知识大多偏重于实际应用,为了确定方位、定季节和计量时间,他们非常注意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并因地制宜地发明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观测方法和工具。
关键词 藏族 方位和时段 观测方法与工具 物理
下载PDF
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风变异及其对中国西南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颖 李栋梁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0-924,共15页
利用1951—2012年逐月NECP/NCAR-Ⅰ再分析资料和1960—2012年逐月中国西南地区116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夏季600 hPa涡度场特征,定义了新的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指数,讨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对中国西... 利用1951—2012年逐月NECP/NCAR-Ⅰ再分析资料和1960—2012年逐月中国西南地区116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夏季600 hPa涡度场特征,定义了新的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指数,讨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季风强度整体增强,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弱,与北半球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位置变化相对独立。夏季青藏高原季风强度和中心经度位置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有显著影响。当青藏高原季风偏强时,西南地区水汽异常辐合,以阴天为主,日照偏短,蒸发减弱,气温日较差明显减小,降水偏多;上升运动在川渝地区发展深厚,云贵地区仅限于600 hPa以下,川渝地区气象要素变化更显著。当青藏高原季风位置偏东时,西南全区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气温偏高,四川中、西部和贵州、广西等地出现较强的水汽异常辐散,气温显著偏高,相对湿度偏低,降水偏少。进入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季风强度和中心经度的反位相叠加,加剧了西南地区的干旱化。新的青藏高原季风指数不仅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的季风环流特征,而且对中国西南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为中国汛期气候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夏季风 强度指数 位置指数 中国西南气候
下载PDF
剪切波分裂揭示的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铁龙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5-1103,共19页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然而由于地震观测数据不足,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本研究使用西藏地区的地震台网(2009年5月—201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然而由于地震观测数据不足,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本研究使用西藏地区的地震台网(2009年5月—201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由于青藏高原固定地震台站分布稀疏,可用于进行剪切波分裂研究的近场地震事件记录稀少,本研究采用地震事件的单台定位技术,对公开的地震目录里没有震源深度数据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约束,并引入微震模板匹配定位方法,对连续地震波形进行检索,识别出地震目录里遗漏的新的微震(小地震)事件波形.微震识别获得的新地震事件记录是地震目录里报告的地震事件记录的大约6倍,用于补充研究区的剪切波分裂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快波偏振方向,证实微震识别获得的数据极大地增加了有效数据的数量,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班公—怒江缝合带之间的拉萨地块东部地区,台站的快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主要受区域应力场影响,快波偏振方向主要是NS或NNE方向,表明了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但个别地震台站(当雄台)快波偏振方向受原地主压应力影响,其快波偏振方向既不平行于断裂走向也不平行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揭示出地壳介质的局部变形导致的局部应力方向不同于青藏块体里的其他地区.研究区西部的改则、普兰和研究区北部的双湖,快波偏振方向显示与断裂等构造走向一致的特点.研究区东部的昌都和察隅,快波偏振方向除了与断裂走向(或构造线)一致,还与地表运动的方向相同,揭示了青藏块体东部的深部物质可能的运移方向.这个现象虽然还需更多的研究证实,但这个发现的重要启示是,地震各向异性结合地表变形可用于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各向异性 上地壳 剪切波分裂 微震识别 地震单台定位
下载PDF
从德令哈地震分析青藏高原北缘东段的深部构造活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姜枚 许志琴 +2 位作者 钱荣毅 王亚军 张立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8-274,共7页
在祁连山南北布设的10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器记录到了2003年4月发生在仪器台阵范围内的6.7级地震及其数十次余震,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深部构造的新资料,对3级以上震源的定位和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左行走滑断裂... 在祁连山南北布设的10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器记录到了2003年4月发生在仪器台阵范围内的6.7级地震及其数十次余震,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深部构造的新资料,对3级以上震源的定位和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左行走滑断裂东段的宗务隆山逆冲断裂在南北挤压作用下引发了此次地震活动,是陆陆碰撞和内陆俯冲的结果,青藏高原北缘的走滑断裂在浅部呈缓倾斜,深部往往以较陡的产状向下延伸。震源区的构造分析证实了印度板块岩石圈的超深俯冲作用对高原北缘的影响,受南北向应力作用影响形成的走滑断裂近东西向的位移目前仍很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 青藏高原北缘 地震 精确定位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基于客观识别技术的高原低涡近30 a气候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博 李国平 +3 位作者 段炼 袁敏 李晴璐 熊一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1,119,共9页
根据人工识别高原低涡的基本标准,结合高原气象学和几何学的相关知识,确定并编程实现了一种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标准,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数据构建了1981-2010年出现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涡的气... 根据人工识别高原低涡的基本标准,结合高原气象学和几何学的相关知识,确定并编程实现了一种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标准,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数据构建了1981-2010年出现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涡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客观识别出的全年高原低涡频数总体呈减少趋势,而其气候倾向率则减少4个/10 a;低涡年平均为60.57个.全年客观识别高原低涡无明显突变现象,且具有准4 a、准9 a的周期;低涡源地大部位于西藏阿里西部、改则、双湖和青海扎仁克吾一带,中西部涡为717个,占总数的39.4%;中部涡632个,占总数的34.7%;东部涡468个,占总数的25.7%;近30 a客观识别的高原低涡主要消散地位于那曲东北部、青海格尔木、唐古拉山、沱沱河附近,日喀则、川西高原西北部均有高频消散中心;全年低涡生成频数的高发月为5-8月,该时期生成的低涡总数达1 144个,占全年总数的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客观识别 气候特征 生成频数 生消地
下载PDF
西藏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沿线雷电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13
作者 赵多青 谷山强 +3 位作者 王宇 李健 王佩 李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90-3101,共12页
为了对西藏电网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雷工作,基于电网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了西藏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沿线区域和受雷害影响严重的220 kV“虎墨线”线路走廊区域内的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 为了对西藏电网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雷工作,基于电网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了西藏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沿线区域和受雷害影响严重的220 kV“虎墨线”线路走廊区域内的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沿线地闪密度分布呈“东西多–中部少”的特征。线路沿线主要有3个地闪密度高值区域,依次是拉萨地区、昌都以东地区和加查地区,而林芝地区地闪密度最低。输电线路沿线每年约95%地闪发生在4—9月,峰值主要出现在6、7月份。地闪活动总体存在先自东向西发展,再向东回退的过程。东部昌都地区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5—9月,西部拉萨地区地闪则集中在6—8月。地闪活动峰值普遍出现在当地时间15—18时,西部拉萨、日喀则地区正地闪峰值滞后于地闪峰值,而东部昌都地区则超前地闪峰值。输电线路附近以单回击地闪为主导,负地闪强度明显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输电线路附近东西两端负地闪平均电流强度分别约为–40 kA和–20 kA。220 kV“虎墨线”线路建成投运后,西部区段出现较大的地闪活动增幅,地闪密度从B1级(0.8次/(km^(2)·a)≤NG<2次/(km^(2)·a))增长到B2级(2.0次/(km^(2)·a)≤NG<2.8次/(km^(2)·a));且线路走廊内的正地闪活动明显增强,正地闪密度和占比分别平均提升2.7倍和2.3倍,这可能和线路杆塔引雷特性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海拔地区 地闪 雷电监测系统 时空分布 输电线路
下载PDF
西藏古代石碑和石刻文化——访著名藏族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西饶果恰(采访) 直贡朗杰 平措塔杰(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3-39,共7页
著名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採.巴桑旺堆先生的采... 著名学者巴採.巴桑旺堆先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藏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从事藏族古代史、吐蕃墓葬、古代石碑、古藏文写本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巴採.巴桑旺堆先生的采访,我们对古代藏文石碑或石刻文字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古代石刻文字 坐落位置 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