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传佛教慈悲伦理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14
1
作者 才让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40,158,共10页
“慈爱众生”、“利乐有情”是藏传佛教伦理思想的纲要。“慈爱众生”的伦理观具有生态道德的价值,也是佛教生态伦理的重要内容。挖掘和梳理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的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藏传佛教传统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伦理 生态
原文传递
论当代藏传佛教的发展路向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永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8-96,共9页
认识和研究当代藏传佛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当代藏传佛教对藏区和国家的战略意义;阐明了研究当代藏传佛教的指导思想;揭示了当代藏传佛教的战略方向(发展路向);提出了引导当代... 认识和研究当代藏传佛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当代藏传佛教对藏区和国家的战略意义;阐明了研究当代藏传佛教的指导思想;揭示了当代藏传佛教的战略方向(发展路向);提出了引导当代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路向 战略意义 战略理论 战略方向 战略对策
下载PDF
略说青海都兰出土的吐蕃石狮 被引量:17
3
作者 汤惠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2-88,共7页
Tubo period stone lions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style were unearthed from the Tubo cemetery at Kexiaotu in Dulan,Qinghai,and Tubo king tombs in Qionggyai and the Chamuqin cemetery in Lhaze,Tibet.In form and style the... Tubo period stone lions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style were unearthed from the Tubo cemetery at Kexiaotu in Dulan,Qinghai,and Tubo king tombs in Qionggyai and the Chamuqin cemetery in Lhaze,Tibet.In form and style they differ from the Tang period stone lions in the Central Plains,and,as is generally believed,seem to bear elements of the West Asian or Indian style.In the early Tubo period,there existed lion figures in two artistic styles,which were brought ab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an and the Six Dynasties and Tang period Central Plains styles respectively.The stone lions from Kexiaotu and other localities must belong to the latter categ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石狮 艺术风格 藏传佛教 都兰县 雕塑艺术
原文传递
论藏族社会中的藏传佛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16
4
作者 钟玉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142,共5页
仪式是“行动的宗教”在藏族社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吸收了本教部分仪式的藏传佛教仪式对藏族个人和社会具有心理慰藉和社会整合功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调适的方面。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宗教仪式 社会功能 心理慰藉 社会调适
下载PDF
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一般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鹏举 高旭 《新建筑》 2013年第1期152-157,共6页
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资料的系统立档,归纳了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共性特征,即类型丰富、布局多元、藏式为母、规制式微、技艺粗放和近地域性。并初步分析了其形态的成因,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基本的现象基础。
关键词 内蒙古 藏传佛教 建筑形态 一般特征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文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东.华尔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0,共4页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宗教特色。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充满活力,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但在15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藏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对藏族文化进行了反思,...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宗教特色。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充满活力,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但在15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藏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对藏族文化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这种文化的优缺点,认为应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积极寻求与现代化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文化 藏传佛教 现代化
下载PDF
也谈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班班多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2-56,共5页
长期以来 ,藏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与藏传佛教形成了密切的联系 ,丰富了藏传佛教的内涵。文章分析了藏族文化体系中诸要素的关系 ,并通过中外学者对文化与宗教关系的理解 ,对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关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藏族文化 藏传佛教 宗教 文化 关系 五明
下载PDF
藏传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探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亚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藏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目前对藏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多集中在反映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实体性景观上 ,而对各种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开发不够。本文从旅游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出发 ,探讨如何挖掘藏传佛教的旅游文化价值 ,开发出具有地方... 藏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目前对藏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多集中在反映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实体性景观上 ,而对各种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开发不够。本文从旅游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出发 ,探讨如何挖掘藏传佛教的旅游文化价值 ,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藏区旅游文化品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藏传佛教 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
下载PDF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被引量:11
9
作者 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9-56,共8页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佛教界对蒙古王室的积极传教及藏传佛教密法的特色等对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密法 传教 藏文化 元朝统治者 佛教信仰
下载PDF
河湟文化圈的形成历史与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丁柏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8-71,共4页
在历史的演进中河湟地区作为中原与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族文化建构出河湟文化多元鼎立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多元性文... 在历史的演进中河湟地区作为中原与周边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伸缩进退、相互消长的中间地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族文化建构出河湟文化多元鼎立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多元性文化维护了河湟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河湟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进步,最终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创造了河湟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地方文化 藏传佛教 伊斯兰教
下载PDF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欣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2-73,共12页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受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民俗影响,具有显著的民族"属性"。同时,根据藏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其文化内容和审美特征又蕴涵了中华传统母文化的"共性"。通过分析藏民族装饰图案的取材...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受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民俗影响,具有显著的民族"属性"。同时,根据藏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其文化内容和审美特征又蕴涵了中华传统母文化的"共性"。通过分析藏民族装饰图案的取材内容、艺术表现方式,从图案的起源、图案的寓意等角度,阐释西藏民族装饰图案审美的"属性"和"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图案 藏传佛教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雪梅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11,共7页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近年来,区内藏传佛教复兴的趋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对宗教的需要程度明显更高。在世俗化趋势下,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主要集中在生老病...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近年来,区内藏传佛教复兴的趋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对宗教的需要程度明显更高。在世俗化趋势下,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主要集中在生老病死等人生事务上,民俗信仰的成分很大。它能解决的不是社会发展,而主要是通过补偿、整合和世俗干预等机制来解决个体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藏传佛教现状 社区参与 世俗化
原文传递
作为“转轮王”和“文殊菩萨”的清帝——兼论乾隆帝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安海燕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从历史背景来看,藏传佛教赋予中原统治者的"转轮王"和"文殊菩萨化身"称号只是一种尊称和象征性符号。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悦纳,它们对于清帝的核心意义在于确认其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乾隆帝制作御容佛装... 从历史背景来看,藏传佛教赋予中原统治者的"转轮王"和"文殊菩萨化身"称号只是一种尊称和象征性符号。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悦纳,它们对于清帝的核心意义在于确认其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乾隆帝制作御容佛装像的基点在于以传统王朝的皇帝面对蒙藏族群,在此前提下融入个人的宗教趣味,形成了以"转轮王"兼"文殊菩萨化身"呈现的皇帝形象。如果说这种形式有什么更多的含义,那也不外乎是增加他对蒙藏高层的亲和力和他身为清帝的神圣性。新清史学者所主张的乾隆帝以藏传佛教的转轮王、菩萨身份治国的观点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乾隆帝 藏传佛教 转轮王 文殊菩萨化身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心理学内涵与文化更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桑杰端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藏传佛教是由一种心理范畴、伦理范畴和认识范畴所组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它的教义思想不少学者将其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心理学。与其他宗教和哲学理论相比教,藏传佛教对人类精神或心性的探索有着许多独到之处。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教义思想 心性 心理学 伦理范畴 哲学理论 宗教 文化价值体系 内涵 学者
下载PDF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0
15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6,212,共19页
佛教的中国化无论对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既是本来的历史,也是古贤理解和诠释的历史,其中隐含着历史演进的必然性。当一位学人撰写中国佛教史时,他不仅要叙述史实,还要揭示其内在的必然性,这就必须有确定的学理依据与阐释方法,而随着... 佛教的中国化无论对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既是本来的历史,也是古贤理解和诠释的历史,其中隐含着历史演进的必然性。当一位学人撰写中国佛教史时,他不仅要叙述史实,还要揭示其内在的必然性,这就必须有确定的学理依据与阐释方法,而随着这个问题的展开,史实的叙述便顺理成章、迎刃而解。文章尝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以汉传佛教为参照,运用中西哲学诠释学的理念,集中探讨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在此理论的观照下,论述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应用维度,由此提出了“共殊本体诠释学”的概念,体现了作者在探讨佛教中国化课题过程中的一种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中国化 诠释学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 被引量:7
16
作者 文忠祥 《青海民族研究》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本文通过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和文化整合的叙述,揭示了目前民和土族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成分的来源与表现形式。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民和土族 传播 文化整合
下载PDF
藏传佛教的生态哲学 被引量:9
17
作者 文厚泓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藏传佛教哲学以万物普圣(依正不二)为自然观和社会观,以众生一体平等、因果轮回为生命观和自我观,以超越生死为终极价值取向,是一种反破坏、轻发展、重和谐的生态哲学。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它对... 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藏传佛教哲学以万物普圣(依正不二)为自然观和社会观,以众生一体平等、因果轮回为生命观和自我观,以超越生死为终极价值取向,是一种反破坏、轻发展、重和谐的生态哲学。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它对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和谐观具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生态哲学 价值取向 发展观 和谐观
下载PDF
藏传佛教中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莉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8-45,共8页
藏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藏传佛教复杂的神灵谱系中存在着大量特色鲜明、地位显赫的女性神灵。千百年来,她们被藏族人民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神圣功能。以丰实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追溯藏传佛教女性观... 藏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藏传佛教复杂的神灵谱系中存在着大量特色鲜明、地位显赫的女性神灵。千百年来,她们被藏族人民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神圣功能。以丰实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追溯藏传佛教女性观的思想渊源,并通过女性神灵信仰阐释藏传佛教中蕴含的复杂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女性主义文化理念对现实生活中藏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女性神灵 女性主义
下载PDF
阿底峡在西藏传法历史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6-62,共7页
文章从历史学角度,把迎请阿底峡来藏的经过、阿底峡来藏后著书立说、厘清藏传佛教修习次第、以其著名的"道次第"理论影响藏传佛教各教派等的脉络置于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中进行考察,分析了阿底峡来藏传法的社会背景,从不同角... 文章从历史学角度,把迎请阿底峡来藏的经过、阿底峡来藏后著书立说、厘清藏传佛教修习次第、以其著名的"道次第"理论影响藏传佛教各教派等的脉络置于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中进行考察,分析了阿底峡来藏传法的社会背景,从不同角度评述和分析了阿底峡在西藏开展的弘法活动及其对藏传佛教产生的影响,并对作为历史人物的阿底峡及其独特理论予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底峡 后弘期 道次第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藏区边缘的宗教:雅安硗碛藏族乡宗教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东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硗碛是雅安市宝兴县唯一的藏族自治乡,处于藏区东部边缘,与汉、羌地区相交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藏区的边缘,当地民众的信仰呈现一种多层次及多种信仰交织的复杂状况,藏传佛教信仰不仅与当地的民间信仰、道教及汉地其他信仰相并存,... 硗碛是雅安市宝兴县唯一的藏族自治乡,处于藏区东部边缘,与汉、羌地区相交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藏区的边缘,当地民众的信仰呈现一种多层次及多种信仰交织的复杂状况,藏传佛教信仰不仅与当地的民间信仰、道教及汉地其他信仰相并存,且各种宗教信仰之间相互兼容、并行不悖,呈现出十分和谐的局面。此现象在文化边缘地区颇具典型意义。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硗碛藏族乡宗教信仰及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硗碛藏族乡 藏传佛教 道教 苯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