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香玲 陈红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流速为1.2 m 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流速为1.2 m 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结果天麻素、欧前胡素、阿魏酸、胡薄荷酮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检测浓度分别在1.25~25.00,0.50~10.00,10.00~200.00,0.50~10.00,0.50~10.00μg·m L-1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9.4%,99.1%,98.9%,98.6%,RSD分别为1.33%,1.38%,0.79%,3.12%,1.2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天麻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头痛片 天麻素 欧前胡素 阿魏酸 胡薄荷酮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HPLC测定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成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7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建立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5:9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天麻素在3.42~170mg·L^-1(r=0.9998,n=6)范围内线性关... 目的建立天麻头痛片中天麻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5:9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天麻素在3.42~170mg·L^-1(r=0.9998,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2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有效用于天麻头痛片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头痛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麻素
下载PDF
UPLC法测定天麻头痛片中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丹 杨林 张景勍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00-501,共2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天麻头痛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 L·min^-1,检测波长248nm。结果...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天麻头痛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 L·min^-1,检测波长248nm。结果 1.305~26.10μg·m L^-1欧前胡素、0.596~11.92μg·m L^-1异欧前胡素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1.3448×104X+952(r=0.9999)、Y=1.0331×104X+588(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8%、99.07%,RSD分别为0.87%、1.09%。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快速、可靠,可用于测定天麻头痛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头痛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含量测定 梯度洗脱
原文传递
天麻头痛片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杨清洁 孙根 +1 位作者 刘松灿 嵇朋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840-843,共4页
目的 研究天麻头痛片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佐米曲普坦... 目的 研究天麻头痛片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佐米曲普坦片,2.5 mg/次,1次/d。如首次服药后头痛症状持续,可于2 h后再服2.5 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天麻头痛片,4片/次,3次/d。如症状改善不佳,可增1片/次,每次口服剂量不超过6片,每日不超过18片。两组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载脂蛋白(L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5-羟色胺(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PA、TNF-α、ET-1、NO水平低于对照组,5-H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头痛片联合佐米曲普坦能够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头痛片 佐米曲普坦片 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次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