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西北缘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国辉
杨光
+5 位作者
李莉
李楠
戴鑫
陈双玲
周红飞
苑保国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天井山古隆起的关注还不够。近年,在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发现了双鱼石二叠系及泥盆系气藏,为此开展了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研究。基于地面地质、...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天井山古隆起的关注还不够。近年,在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发现了双鱼石二叠系及泥盆系气藏,为此开展了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研究。基于地面地质、钻井、地层及沉积、构造演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1)早寒武世早期,天井山古隆起即具水下隆起特征,在早寒武世晚期隆升成陆,形成于志留纪末;(2)泥盆纪—中三叠世,天井山古隆起相对平静,晚三叠世始,由于龙门山推覆作用使古隆起再度活跃,遭受抬升剥蚀,侏罗系超覆在寒武系—三叠系不同层位上;(3)古隆起的形成动力源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挤压的应力传导和板块西、北边缘刚性杂岩体阻挡共同作用,而古隆起再度活跃的动力则源于松潘—甘孜洋关闭及龙门山构造带的推覆抬升作用;(4)在晚三叠世前,现今的川西拗陷为联合古隆起下斜坡,有利于烃类聚集,而现今龙门山构造带则位于联合古隆起顶部或上斜坡。结论认为:龙门山构造带推覆体下部具有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古隆起
龙门山构造带
形成与演化
控藏作用
勘探潜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井山古隆起的“前世今生”:论古隆起的构造复原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何登发
伍顺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101,共16页
古隆起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正向构造单元,是该时期地球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复原其构造-沉积面貌,将为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及资源、能源矿产的赋存规律奠定重要基础。文中以龙门山北段的天井山古隆起为例,分析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其...
古隆起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正向构造单元,是该时期地球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复原其构造-沉积面貌,将为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及资源、能源矿产的赋存规律奠定重要基础。文中以龙门山北段的天井山古隆起为例,分析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其演化、改造特征,探讨古隆起复原的思路、方法及意义。天井山古隆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被人们发现并提出,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天井山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天井山地区的地层与构造分布,文中建立其浅表地质结构模型,应用构造复原方法重建其形成与演化过程,恢复出天井山古隆起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天井山古隆起发育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第四系等5套构造地层层序,沿构造走向划分为北、中、南3段。天井山古隆起北段总体表现为两背斜夹一向斜构造,中段表现为一紧闭的背斜构造,南段表现为一逐渐倾伏的背斜构造;天井山古隆起经历了寒武纪—志留纪幕式隆升、泥盆纪—石炭纪持续隆升、二叠纪—三叠纪整体埋藏与侏罗纪—现今为破坏改造等4个演化阶段;天井山古隆起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古隆起核部呈现出向南东迁移的特征。天井山古隆起为改造残余古隆起,反映了龙门山北段的多幕伸展-挤压构造事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天井山古隆起
地质结构
构造复原
伸展-聚敛旋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山前带松木咀区域构造解析
3
作者
田贤东
赵德军
童馗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7,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是连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陆内挤压造山带,带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及地震活动强烈,恢复龙门山构造带形成与演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东缘隆升和生长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门山北段松木咀...
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是连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陆内挤压造山带,带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及地震活动强烈,恢复龙门山构造带形成与演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东缘隆升和生长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门山北段松木咀“飞来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精细解译,揭露研究区地腹构造特征,恢复松木咀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松木咀“飞来峰”系松木咀断层围限的古生界地层,其地层单元源于天井山古隆起南缘的原地系统,并非外来地层单元。松木咀地区的地表及地腹特征表明松木咀断层为一组独立的同倾向断层,不符合龙门山北段滑覆型飞来峰特征。据此将研究区松木咀构造界定为“楔状冲断体”,并提出“褶皱破裂-背冲冲断-挤压递进变形”的构造成因模式,这一模式合理解释了松木咀构造的独特性。松木咀楔状冲断体系龙门山造山带前锋部位准原地系统形成与演化的产物,属造山带中的楔形挤出构造,体现出构造层次转换与递进变形效应引起的构造变形作用,对造山带形成及演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构造带
楔状冲断体
准原地系统
天井山古隆起
原文传递
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晓亮
杨光
+6 位作者
周刚
郭鸿喜
孙豪飞
罗鑫
王晶
邓思思
聂晶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94,I0006,I0007,共15页
为探究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来源及其地质意义,采集研究区寒武系、泥盆系和二叠系20块野外露头沥青样品,通过固体沥青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学物、碳同位素等分析测试,结合构造演化史,建立研究区沥青动态演...
为探究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来源及其地质意义,采集研究区寒武系、泥盆系和二叠系20块野外露头沥青样品,通过固体沥青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学物、碳同位素等分析测试,结合构造演化史,建立研究区沥青动态演化形成模式。结果表明: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是古油藏遭受严重生物降解而形成的,寒武系和泥盆系沥青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二叠系沥青来源于筇竹寺组和二叠系烃源岩的混合。天井山古隆起经历大面积古油藏聚集,沥青封堵保存条件较好的翼部是古油藏的有利勘探目标。该结果为川西北地区天井山构造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类似的构造演化复杂地区沥青形成与油气演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井山古隆起
固体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沥青成因与来源
地质意义
川西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西北缘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国辉
杨光
李莉
李楠
戴鑫
陈双玲
周红飞
苑保国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新区新领域勘探目标评价"(编号:2016E-0601)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编号:2016E-0602)
文摘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天井山古隆起的关注还不够。近年,在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发现了双鱼石二叠系及泥盆系气藏,为此开展了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研究。基于地面地质、钻井、地层及沉积、构造演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1)早寒武世早期,天井山古隆起即具水下隆起特征,在早寒武世晚期隆升成陆,形成于志留纪末;(2)泥盆纪—中三叠世,天井山古隆起相对平静,晚三叠世始,由于龙门山推覆作用使古隆起再度活跃,遭受抬升剥蚀,侏罗系超覆在寒武系—三叠系不同层位上;(3)古隆起的形成动力源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挤压的应力传导和板块西、北边缘刚性杂岩体阻挡共同作用,而古隆起再度活跃的动力则源于松潘—甘孜洋关闭及龙门山构造带的推覆抬升作用;(4)在晚三叠世前,现今的川西拗陷为联合古隆起下斜坡,有利于烃类聚集,而现今龙门山构造带则位于联合古隆起顶部或上斜坡。结论认为:龙门山构造带推覆体下部具有油气勘探潜力。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井山古隆起
龙门山构造带
形成与演化
控藏作用
勘探潜力
Keywords
Sichuan
Basin
tianjingshan
paleo
-
uplift
Longmenshan
structure
bel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Reservoir-controlling
effect
Explorafion
pofenfia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井山古隆起的“前世今生”:论古隆起的构造复原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何登发
伍顺利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101,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316)
文摘
古隆起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正向构造单元,是该时期地球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复原其构造-沉积面貌,将为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及资源、能源矿产的赋存规律奠定重要基础。文中以龙门山北段的天井山古隆起为例,分析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其演化、改造特征,探讨古隆起复原的思路、方法及意义。天井山古隆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被人们发现并提出,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天井山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天井山地区的地层与构造分布,文中建立其浅表地质结构模型,应用构造复原方法重建其形成与演化过程,恢复出天井山古隆起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天井山古隆起发育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第四系等5套构造地层层序,沿构造走向划分为北、中、南3段。天井山古隆起北段总体表现为两背斜夹一向斜构造,中段表现为一紧闭的背斜构造,南段表现为一逐渐倾伏的背斜构造;天井山古隆起经历了寒武纪—志留纪幕式隆升、泥盆纪—石炭纪持续隆升、二叠纪—三叠纪整体埋藏与侏罗纪—现今为破坏改造等4个演化阶段;天井山古隆起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古隆起核部呈现出向南东迁移的特征。天井山古隆起为改造残余古隆起,反映了龙门山北段的多幕伸展-挤压构造事件的作用。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天井山古隆起
地质结构
构造复原
伸展-聚敛旋回
Keywords
northern
segment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tianjingshan
paleo
-
uplift
geological
structure
structural
restoration
extension
and
compression
cycle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山前带松木咀区域构造解析
3
作者
田贤东
赵德军
童馗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30310)
马角坝实习基地建设专项(项目编号:20Z06)。
文摘
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是连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陆内挤压造山带,带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及地震活动强烈,恢复龙门山构造带形成与演化过程对理解青藏高原东缘隆升和生长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门山北段松木咀“飞来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精细解译,揭露研究区地腹构造特征,恢复松木咀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松木咀“飞来峰”系松木咀断层围限的古生界地层,其地层单元源于天井山古隆起南缘的原地系统,并非外来地层单元。松木咀地区的地表及地腹特征表明松木咀断层为一组独立的同倾向断层,不符合龙门山北段滑覆型飞来峰特征。据此将研究区松木咀构造界定为“楔状冲断体”,并提出“褶皱破裂-背冲冲断-挤压递进变形”的构造成因模式,这一模式合理解释了松木咀构造的独特性。松木咀楔状冲断体系龙门山造山带前锋部位准原地系统形成与演化的产物,属造山带中的楔形挤出构造,体现出构造层次转换与递进变形效应引起的构造变形作用,对造山带形成及演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构造带
楔状冲断体
准原地系统
天井山古隆起
Keywords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Longmenshan
structural
belt
wedge-shaped
thrusting
body
para-autochthonous
system
tianjingshan
paleo
-
uplif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晓亮
杨光
周刚
郭鸿喜
孙豪飞
罗鑫
王晶
邓思思
聂晶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94,I0006,I0007,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4-005)。
文摘
为探究川西北地区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来源及其地质意义,采集研究区寒武系、泥盆系和二叠系20块野外露头沥青样品,通过固体沥青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学物、碳同位素等分析测试,结合构造演化史,建立研究区沥青动态演化形成模式。结果表明: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是古油藏遭受严重生物降解而形成的,寒武系和泥盆系沥青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二叠系沥青来源于筇竹寺组和二叠系烃源岩的混合。天井山古隆起经历大面积古油藏聚集,沥青封堵保存条件较好的翼部是古油藏的有利勘探目标。该结果为川西北地区天井山构造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类似的构造演化复杂地区沥青形成与油气演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天井山古隆起
固体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沥青成因与来源
地质意义
川西北
Keywords
tianjingshan
paleo
-
uplift
solid
bitume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rigin
and
source
of
bitumen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Northwest
Sichua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TE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西北缘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李国辉
杨光
李莉
李楠
戴鑫
陈双玲
周红飞
苑保国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井山古隆起的“前世今生”:论古隆起的构造复原
何登发
伍顺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山前带松木咀区域构造解析
田贤东
赵德军
童馗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川西北天井山古隆起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白晓亮
杨光
周刚
郭鸿喜
孙豪飞
罗鑫
王晶
邓思思
聂晶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