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两版《小城之春》看中国两代电影导演的民族文化传承 |
蒋韵平
吴熙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2
|
一种守望 两种意向——新旧《小城之春》比较研究 |
冯宜萍
冯皓
|
《保山师专学报》
|
2007 |
3
|
|
3
|
影像的复魅:纪录片《德拉姆》中的生态美学观 |
蔡贻象
叶琦琪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4
|
信仰的力量:田壮壮电影论 |
韩琛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2
|
|
5
|
意生于境:影像语言的人文精神——以田壮壮八十年代电影为例 |
贾宏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1
|
|
6
|
电影的本义:满足人类对动态影像与纵轴观看之本能——阿城对话田壮壮 |
阿城
田壮壮
商野(整理)
|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
2020 |
0 |
|
7
|
困惑、反思、神圣、抑或诗意的栖居——镜头后“静默伫立”的田壮壮 |
姚新勇
翟崇光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8
|
困境下精神的绝唱——对电影《吴清源》深层含义的解读 |
刘文文
徐晓村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