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TiC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邱小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2,共4页
采用自动送粉模式在碳钢表面原位激光熔覆TiC金属基陶瓷涂层。测试了涂层的温度场并模拟计算了光斑能量分布。用XRD表征了粉末和涂层的物相,用SEM分析了涂层表面和横截面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光斑直径大小对熔覆涂层温度分布和涂层微观... 采用自动送粉模式在碳钢表面原位激光熔覆TiC金属基陶瓷涂层。测试了涂层的温度场并模拟计算了光斑能量分布。用XRD表征了粉末和涂层的物相,用SEM分析了涂层表面和横截面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光斑直径大小对熔覆涂层温度分布和涂层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显著。当光斑直径为2.8mm时,能量分布为“尖顶帽状”模式,涂层为均匀的枝晶组织且致密,其显微硬度最高可以达到128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c 金属基陶瓷 光斑 显微组织
下载PDF
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越 于宝海 +2 位作者 王镇波 关德慧 毕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 Ti C颗粒含量的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讨论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特点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 Ti C颗粒含量增加 ,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在本试验条件下 ...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 Ti C颗粒含量的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讨论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特点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 Ti C颗粒含量增加 ,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在本试验条件下 ,当 Ti C颗粒体积分数为 6 7%左右时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佳 ;其磨损失效机制主要是在磨损过程中 Ti C颗粒以显微脆断方式剥落产生磨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合金 金属陶瓷 摩擦磨损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TiC-Al金属陶瓷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的显微组织转变 被引量:9
3
作者 肖国庆 范群成 +1 位作者 顾美转 金志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96-2101,共6页
用燃烧波淬熄法研究了TiC Al金属陶瓷自蔓延高温合成中显微组织的转变 ,淬熄试样中保留了未反应区、反应区及反应完成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反应中的显微组织转变过程 ,用能谱仪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 ,测量了燃烧温度和燃烧... 用燃烧波淬熄法研究了TiC Al金属陶瓷自蔓延高温合成中显微组织的转变 ,淬熄试样中保留了未反应区、反应区及反应完成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燃烧反应中的显微组织转变过程 ,用能谱仪分析了各微区的成分变化 ,测量了燃烧温度和燃烧波蔓延速度 ,并用XRD分析了反应产物相的组成。结果表明 ,Ti C Al系燃烧反应起始于铝粉熔化后与固态钛粉反应生成Al3 Ti,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TiC颗粒从溶有钛和碳的铝熔体中析出 ;当Al3 Ti熔化后 ,从熔体中也析出TiC颗粒 ,最终产物组织中除大量的TiC颗粒分布于铝基体中外 ,还发现有少量的Al3 Ti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l 金属陶瓷 自蔓延高温合成 组织转变
下载PDF
SHS-PHIP法制备TiC-Ni(Mo)金属陶瓷 被引量:8
4
作者 栾振涛 周丽 +1 位作者 殷凤仕 李树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6,共2页
采用 Ti粉、碳黑、Ni粉和 Mo粉的混合物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结合准等静压 (PHIP)方法制备了Ti C- Ni(Mo)金属陶瓷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材料由 Ti C相和 Ni合金粘结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 ,球形的 Ti 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 Ni... 采用 Ti粉、碳黑、Ni粉和 Mo粉的混合物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结合准等静压 (PHIP)方法制备了Ti C- Ni(Mo)金属陶瓷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材料由 Ti C相和 Ni合金粘结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 ,球形的 Ti 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 Ni合金粘结相中 ,Ti C颗粒尺寸约为 2~ 4 μm,在局部较大的 Ti C颗粒之间存在微孔缺陷。SHS- PHIP法制备的 Ti C- Ni(Mo)金属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自蔓延高温合成 致密化 tic
下载PDF
TiC金属陶瓷/钢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和连接强度 被引量:9
5
作者 冯吉才 靖向萌 +1 位作者 张丽霞 刘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BAg45CuZn钎料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的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进行了真空钎焊连接,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接头的界面结构和室温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Ag45CuZn钎料可实现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的连接;... 采用BAg45CuZn钎料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的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进行了真空钎焊连接,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接头的界面结构和室温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Ag45CuZn钎料可实现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的连接;接头的界面结构为TiC金属陶瓷/(Cu,N i)固溶体/Ag基固溶体+Cu基固溶体/(Cu,N i)固溶体/(Cu,N i)+(Fe,N i)/中碳钢;在连接温度为850℃保温10 m in的钎焊条件下,接头的抗剪强度可达1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金属陶瓷 真空钎焊 界面结构 连接强度
下载PDF
Zn元素含量对AgCuZn钎料在TiC金属陶瓷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雷敏 张丽霞 +1 位作者 李宏伟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4,115,共4页
在AgCu共晶钎料中添加不同量的Zn元素熔炼成AgCuZn钎料,并在陶瓷表面进行润湿试验.结果表明,当Zn元素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钎料在陶瓷表面润湿角最小,为23.5°;从近钎料外表面到钎料/陶瓷界面,组织依次为(Cu,Ni)+Ag(s.s)+Cu(s.s)/... 在AgCu共晶钎料中添加不同量的Zn元素熔炼成AgCuZn钎料,并在陶瓷表面进行润湿试验.结果表明,当Zn元素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钎料在陶瓷表面润湿角最小,为23.5°;从近钎料外表面到钎料/陶瓷界面,组织依次为(Cu,Ni)+Ag(s.s)+Cu(s.s)/Ag(s.s)+Cu(s.s)/(Cu,Ni)/Ag(s.s)+Cu(s.s)+TiC金属陶瓷/TiC金属陶瓷.随着钎料中Zn元素含量增加,钎料/TiC金属陶瓷界面处(Cu,Ni)固溶体形态由块状弥散分布变为层状分布;Zn元素在真空中挥发能促进界面元素的溶解和扩散,从而使固液界面张力减小、钎料表面张力增大,最终导致润湿角随着钎料中Zn元素含量增加而出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tic金属陶瓷 钎料 界面组织
下载PDF
Ti-Nb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不锈钢脉冲加压扩散连接(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佳 盛光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2-887,共6页
采用Ti-Nb中间层对TiC金属陶瓷和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了脉冲加压扩散连接,以实现缩短焊接时间并缓解界面产物对接头的有害作用的目的。连接温度890℃,脉冲压力2~10 MPa工艺条件下,在4~12 min时间内即实现了陶瓷与不锈钢的有效连接,与... 采用Ti-Nb中间层对TiC金属陶瓷和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了脉冲加压扩散连接,以实现缩短焊接时间并缓解界面产物对接头的有害作用的目的。连接温度890℃,脉冲压力2~10 MPa工艺条件下,在4~12 min时间内即实现了陶瓷与不锈钢的有效连接,与传统扩散焊相比连接时间大幅缩短。对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发现在反应界面处存在溶解了少量Nb的σ相以及溶解了Ni的α+β-Ti固溶体。在连接时间为10 min时得到了最大的剪切强度110 MPa。在剪切载荷下,接头沿着剩余的Ti/α+β-Ti界面扩展至陶瓷内部断裂。结果表明,脉冲加压扩散连接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焊接时间,中间层Ti/Nb的合理选择能很好的抑制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陶瓷 扩散连接 脉冲压力 TI-NB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Ti/Nb作中间层脉冲加压扩散连接TiC金属陶瓷与不锈钢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佳 盛光敏 黄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9,共6页
用Ti/Nb作中间层,在温度890℃、时间4~12min、脉冲压力2~10MPa、频率f=0.5Hz、恒压10MPa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304SS)进行脉冲加压与恒压扩散焊,获得了牢固的固相扩散焊接头。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与剪切性能... 用Ti/Nb作中间层,在温度890℃、时间4~12min、脉冲压力2~10MPa、频率f=0.5Hz、恒压10MPa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304SS)进行脉冲加压与恒压扩散焊,获得了牢固的固相扩散焊接头。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与剪切性能测试,对接头的显微组织、界面产物与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接头的界面物相相似,主要有σ相,(β-Ti,Nb)与α+β-Ti固溶体。连接时间10min时,恒压下的TiC/304SS接头抗剪强度为55.6MPa,而脉冲加压下的接头抗剪强度达110MPa。恒压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断裂,而脉冲压力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与界面产物间交替进行的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金属陶瓷 扩散焊 脉冲压力 Ti/Nb 微观组织
下载PDF
一种纳米改性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友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研究了一种以TiC为基,纳米TiC和WC为改性剂,另加入Ni、Mo、Fe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耐磨材料,对该材料的强度、硬度和磁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相同成分的未加改性剂的TiC粒径≥2.4μm粗颗粒金属陶瓷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起到了... 研究了一种以TiC为基,纳米TiC和WC为改性剂,另加入Ni、Mo、Fe为粘结相的金属陶瓷耐磨材料,对该材料的强度、硬度和磁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相同成分的未加改性剂的TiC粒径≥2.4μm粗颗粒金属陶瓷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起到了明显的优化作用,经纳米改性后的金属陶瓷,既提高了强度、密度,也提高了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金属陶瓷 纳米改性
原文传递
Effect of V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iC cermet fusion welding interface
10
作者 魏炜 徐莹 +2 位作者 王旭 黄智泉 刘胜新 《China Welding》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The effects of vanadium(V)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C cermet fusion welding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V in the self-developed flux-cored wires using metal inert... The effects of vanadium(V)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C cermet fusion welding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V in the self-developed flux-cored wires using metal inert gas arc(MIG)welding for surfacing on the TiC cerme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V content promotes the element diffusion between TiC cermet and weld metal.There are no de-fects observed in the interface,and the diffusion of elements refers to excellent metallurgical bonding.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fusion zone initially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V content.The maximum shear strength of the TiC cermet/weld interface,reaching 552 MPa,occurred when the V content reached 0.65%.Meanwhile,the average hardnes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reached 488.2 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cermet MIG welding INTERFACE V content shear strength
下载PDF
Electron-beam Treatment of Tungsten-free TiC/NiCr Cermet Ⅰ:Influence of Subsurface Layer Microstructure on Resistance to Wear during Cutting of Metals 被引量:3
11
作者 V.E.Ovcharenko BaohaiYU S.G.Psakhi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7-429,共3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effect of the impulse electron-beam irradiation upon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and on wear resistance of a cutting tool for sintered TiC/NiCr cermet. The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ere performed on the effect of the impulse electron-beam irradiation upon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and on wear resistance of a cutting tool for sintered TiC/NiCr cerm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electron-beam treatment of the TiC/NiCr cermet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composition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powder composite and there are optimal regimes of electron-beam treatment, which ensur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resistance of the cermet to wear during cutting of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met tic/NiCr Electron-beam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Wear resistance
下载PDF
20钢表面双辉渗镀TiC陶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莉平 姚正军 +3 位作者 朱晓林 缪强 张平则 徐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0-984,共5页
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源极结构,运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20钢表面实现了Ti,C二元同时共渗并获得表面渗镀层.对渗镀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形貌、成分、物相和硬度的检测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渗镀层厚约21μm,表面呈颗粒状分布,主要由Ti... 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源极结构,运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20钢表面实现了Ti,C二元同时共渗并获得表面渗镀层.对渗镀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形貌、成分、物相和硬度的检测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渗镀层厚约21μm,表面呈颗粒状分布,主要由TiC陶瓷相构成,其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结合力为42N;源极钛靶与工件的极间距对渗镀层厚度及表面硬度值的影响较大,极间距在12~16mm时渗镀效果佳,该条件下所形成的渗镀层表面硬度较基体提高了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 20钢 陶瓷 tic 渗镀
下载PDF
SHS/PH IP技术制备TiC-Al_2O_3-Fe金属陶瓷及其微观组织分析
13
作者 张卫方 韩杰才 +1 位作者 张化宇 杜善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出了致密的TiC-Al2O3-Fe 金属陶瓷。分析了合成产物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金属Fe 相的加入,TiC颗粒尺寸变小,颗粒趋于均匀,且消除了TiC与Al2O3 颗粒之间的微孔。粘... 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出了致密的TiC-Al2O3-Fe 金属陶瓷。分析了合成产物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金属Fe 相的加入,TiC颗粒尺寸变小,颗粒趋于均匀,且消除了TiC与Al2O3 颗粒之间的微孔。粘结相中Fe 与Al2O3 之间的界面光滑,与TiC之间有一薄的扩散层。Fe 粘结相中有少量胞状有序结构,它可能是以Fe3Al为基的DO3 型合金相。由于SHS/PHIP过程中的快速加压,合成产物的TiC颗粒中存在高密度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PHIP 金属陶瓷 碳化钛颗粒 铁粘结相
下载PDF
EFFECT OF BRAZING TIME ON TiC CERMET/IRON JOINT BRAZED WITH Ag-Cu-Zn FILLER METAL 被引量:1
14
作者 L.X.Zhang J.C.Feng +1 位作者 Z.R.Li H.J.Li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The brazing of TiC cermet to iron was carried out at 1223K for 5-20min using Ag-Cu-Zn filler metal. The formation phase and interface 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s... The brazing of TiC cermet to iron was carried out at 1223K for 5-20min using Ag-Cu-Zn filler metal. The formation phase and interface 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joint strength was tested by shear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occurred three new formation phases, Cu(s.s), FeNi and Ag(s.s) in TiC cermet/iron joint.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was expressed as TiC cermet/Cu(s.s)+FeNi/Ag(s.s)+a little Cu(s.s)+a little FeNi/Cu(s.s)+FeNi/iron, With brazing time increasing, there appeared highest shear strength of the joints, the value of which was up to 252.2MPa when brazing time was 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ZING tic cermet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iC cermet/iron joint brazed with Ag-Cu-Zn filler metal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霞 张池平 吉才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2期30-34,共5页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s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rmal stress of TiC cermet/iron joint brazed with Ag-Cu-Zn filler metal during cool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300K, the maxi...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s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rmal stress of TiC cermet/iron joint brazed with Ag-Cu-Zn filler metal during cool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300K, the maximum values of shear stress and tensile stress on TiC cermet/iron interface both appear on the tip of Ag-Cu-Zn/iron interface, which makes Ag-Cu-Zn/iron interface become weak zone of the interface. Tensile stress on iron undersurface relaxes to the inner of iron, and the compression stress on iron undersurface concentrates on the side of iron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so cracks appear easily at the site where tensile and compression stress cr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tic cermet IRON BRAZING TAPPET
下载PDF
TiC纳米线/Mo-Al_(2)O_(3)金属陶瓷的制备与电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昊 张雪萍 +2 位作者 黄宗玥 陈甜甜 魏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1770,共10页
Mo-Al_(2)O_(3)金属陶瓷具有热震稳定性好、耐高温、低电阻等优点,已经作为特高压(UHVDC)运输过程中的核心部件。但由于电阻率可控性差、渗流阈值较高及机械强度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特高压运输中的广泛应用。采用碳化钛纳米线(TiCN... Mo-Al_(2)O_(3)金属陶瓷具有热震稳定性好、耐高温、低电阻等优点,已经作为特高压(UHVDC)运输过程中的核心部件。但由于电阻率可控性差、渗流阈值较高及机械强度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特高压运输中的广泛应用。采用碳化钛纳米线(TiCNW),制备了具有桥连结构的TiCNW/Mo-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CNW、Mo与Al_(2)O_(3)之间构建的桥连结构,对金属陶瓷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陶瓷电阻率稳定的基础上的渗流阈值降低。当TiCNW含量为13wt%时,Mo-Al_(2)O_(3)金属陶瓷的渗滤阈值降低到10wt%,当TiCNW和Mo含量分别为8wt%和30wt%时,金属陶瓷弯曲强度和硬度可分别达到95 MPa和1283 kg/mm^(2),并观察到金属陶瓷桥联结构。研究结果对于制备高性能Mo-Al_(2)O_(3)金属陶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纳米线 陶瓷 渗流阈值 桥连结构
原文传递
Cu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扩散连接(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佳 盛光敏 黄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560,共6页
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实验,并采用Ti/Nb/Cu中间层以实现活性连接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目的。对焊后接头进行详细的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焊接工艺。分析发现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明显的转变过渡... 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实验,并采用Ti/Nb/Cu中间层以实现活性连接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目的。对焊后接头进行详细的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焊接工艺。分析发现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明显的转变过渡区,界面反应产物为(Ti,Nb)、剩余Nb、剩余Cu以及Cu(s.s)。连接温度925℃,保温时间20 min,压力8 MPa下得到的接头剪切强度达84.6 MPa,此时脆性断裂发生在靠近界面处的陶瓷内部。结果表明,中间层Ti/Nb/Cu的合理选择能很好的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性能的有害作用,而且Nb对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接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tic陶瓷 Ti-Nb-Cu中间层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SPS烧结温度对WCoB-TiC金属陶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星宇 潘应君 +3 位作者 张恒 柯德庆 郑世恩 杨岭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1,36,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WCoB-TiC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oB-TiC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金属陶瓷密度和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1300℃时,WCoB-TiC金属陶瓷组织致密性最佳,密度达到9.33...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WCoB-TiC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oB-TiC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金属陶瓷密度和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1300℃时,WCoB-TiC金属陶瓷组织致密性最佳,密度达到9.33g/cm^(3),并且硬度及抗弯强度最大,分别为92HRA和824 MPa。烧结温度从1100℃增加至1300℃时,金属陶瓷断裂方式逐渐由解理断裂转变为准解理断裂。当烧结温度达到1400℃时,晶粒长大导致金属陶瓷各项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WCoB-tic 烧结温度 组织结构 金属陶瓷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制备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形貌及耐高温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将栋 刘伟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6-419,共4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H586合金表面制备了一层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研究了TiC含量对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显微组织及耐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陶瓷颗粒与Co基粉体有良好的润湿性,呈现相互包裹的结构,涂层结合紧密无缺陷;TiC...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H586合金表面制备了一层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研究了TiC含量对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显微组织及耐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陶瓷颗粒与Co基粉体有良好的润湿性,呈现相互包裹的结构,涂层结合紧密无缺陷;TiC的加入,提高了Co基TiC金属陶瓷涂层的耐磨性,但当TiC含量过高时,团聚现象严重,导致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降低;TiC质量分数为10%时,TiC颗粒在涂层中分布较为均匀,此时涂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和耐磨性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金属陶瓷涂层 tic 耐高温腐蚀性能
下载PDF
TiC/NiCrMoAlTi金属陶瓷烧结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丽娟 唐猛 +3 位作者 于宝海 刘越 田彦文 翟玉春3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化学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用 DTA方法研究了 Ti C/ Ni Cr Mo Al T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体系烧结过程 ,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到 5 90~ 6 6 5℃ ,Al与 Ni发生反应 ,生成 Ni Al3,Ni2 Al3,Ni Al和 Ni3Al,继续升温到体系出现液相时 ,除 Ni Al外的其它产物均以[Al]和 [Ni]... 用 DTA方法研究了 Ti C/ Ni Cr Mo Al T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体系烧结过程 ,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到 5 90~ 6 6 5℃ ,Al与 Ni发生反应 ,生成 Ni Al3,Ni2 Al3,Ni Al和 Ni3Al,继续升温到体系出现液相时 ,除 Ni Al外的其它产物均以[Al]和 [Ni]形式溶于液相中 ,在随后冷却阶段 ,在粘结相基体中沉淀析出金属间化合物 Ni3Al。该金属陶瓷体系真空烧结液相出现温度约为 1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A 金属陶瓷 烧结 NI3AL 复合材料 碳化钛 烧结 热分析 tic/NiCrMoAlT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