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微合金钢的合金化工艺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吉刚 缪新德 +1 位作者 任英 张立峰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含钛钢冶炼采用钛铁、钛线合金化冶炼实践及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氧化反应造成钛收得率降低,钢液中一定的Al含量可提高钛收得率。通过48炉次试验分别对两个钢种、两种合金化方式和两种工艺路径(EAF和BOF)进行钛收得率考察,钛总收得率72.... 含钛钢冶炼采用钛铁、钛线合金化冶炼实践及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氧化反应造成钛收得率降低,钢液中一定的Al含量可提高钛收得率。通过48炉次试验分别对两个钢种、两种合金化方式和两种工艺路径(EAF和BOF)进行钛收得率考察,钛总收得率72.66%~87.17%,目标钛含量高的钢种(钢种Ⅱ,0. 05%Ti)钛总收得率(79.84%~84.66%)高于含量低的钢种(钢种Ⅰ,0.02%Ti)钛收得率(72.66%~87. 17%);钛铁合金加入钛的收得率67.34%~72.76%,低的出钢氧化性可以提高钛的收得率;钛线喂入钛的收得率78.62%~85.12%,钛铁加钛线合金化方式由于喂线前炉渣中钛化合物抑制了钛的渣-钢钛氧化反应,喂线环节钛收得率(83.49%~85.12%)明显高于单独加钛线合金化钛收得率(78. 62%~79.54%);熔渣中的钛在真空处理环节可以部分还原进入钢水,由于VD环节渣-钢还原动力学条件有利于钛的还原,钛还原率(28.05%~44.04%)明显高于RH真空处理顶渣钛还原率(<4%)。钢种Ⅰ及钢种Ⅱ冶炼钛合金化采用LF喂钛线+VD工艺路线较其它方式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钛合金化 工艺路线 EAF-LF-VD BOF-LF-RH 收得率
下载PDF
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横裂纹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学禹 程玉君 +2 位作者 王伟 李艳峰 黄春华 《连铸》 2011年第S1期370-375,共6页
根据承钢大板坯连铸含钒、钛微合金钢的生产实践,发现在生产含钒、钛钢种时易发生表面横裂、角部结疤等缺陷,经过统计并研究其产生原因,重点从结晶器振动、结晶器冷却、流场、保护渣的影响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微合金钢铸坯表面横... 根据承钢大板坯连铸含钒、钛微合金钢的生产实践,发现在生产含钒、钛钢种时易发生表面横裂、角部结疤等缺陷,经过统计并研究其产生原因,重点从结晶器振动、结晶器冷却、流场、保护渣的影响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微合金钢铸坯表面横裂得到显著控制,角部结疤完全杜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微合金钢 横裂纹 参数优化 保护渣
原文传递
V-Ti微合金钢形变奥氏体的连续冷却相变研究
3
作者 韩杰 王爱伟 《莱钢科技》 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
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术、OM、SEM及TEM,并结合宏观硬度测试,研究了V—Ti微合金钢形变奥氏体的连续冷却相变和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实验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探讨了第二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冷速下,实验钢获得了不同的微观... 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技术、OM、SEM及TEM,并结合宏观硬度测试,研究了V—Ti微合金钢形变奥氏体的连续冷却相变和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实验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探讨了第二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冷速下,实验钢获得了不同的微观组织,同时第二相的形貌、尺寸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微合金钢 连续冷却 相变
下载PDF
EAF-LF-CSP流程Ti微合金化钢炼钢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新平 陈学文 +5 位作者 李烈军 钟志永 庄汉洲 许传芬 刘义军 张金星 《河南冶金》 2006年第S1期96-99,共4页
基于珠钢EAF-LF-CSP流程,研究深脱O、深脱S、低N钢等生产技术,使[O]<25×10-6、[N]<70×10-6、[S]<50×10-6,解决了Ti微合金收得率低、性能不稳定和连铸过程堵水口的问题,Ti铁的回收率稳定控制在67%左右,并在此基... 基于珠钢EAF-LF-CSP流程,研究深脱O、深脱S、低N钢等生产技术,使[O]<25×10-6、[N]<70×10-6、[S]<50×10-6,解决了Ti微合金收得率低、性能不稳定和连铸过程堵水口的问题,Ti铁的回收率稳定控制在67%左右,并在此基础开发出屈服强度为450~700MPa的高强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F-LF-CSP ti微合金化钢 炼钢工艺
下载PDF
Ti-Mo全铁素体基微合金高强钢纳米尺度析出相 被引量:38
5
作者 段修刚 蔡庆伍 武会宾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利用OM,SEM,TEM,EDS和SAEDP等方法对4种不同Ti含量的低碳Ti-Mo全铁素体基体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的尺寸、形貌、分布特征和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2种尺寸差异明显的析出相:一种为纳米尺度粒子,是Ti和Mo的复合碳氮化物,尺寸小于10... 利用OM,SEM,TEM,EDS和SAEDP等方法对4种不同Ti含量的低碳Ti-Mo全铁素体基体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的尺寸、形貌、分布特征和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2种尺寸差异明显的析出相:一种为纳米尺度粒子,是Ti和Mo的复合碳氮化物,尺寸小于10 nm,呈球形,主要为晶内析出,呈链状或弥散分布,位错节点和位错网是纳米尺度析出相的优先形核位置:另一种为大颗粒析出相,是Ti的碳氮化物,数量很少,尺寸为200 300 nm,呈方形,带有"帽口".常温和高温拉伸实验表明,全铁素体纳米尺度析出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中No.4钢在600℃屈服强度仍然维持在约300 MPa,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全铁素体 纳米尺度析出相 形貌 成分 析出规律 高温性能
原文传递
含钛微合金钢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行为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波涛 张泽峰 +3 位作者 邢立东 王敏 曾凡政 包燕平 《连铸》 2021年第3期28-34,共7页
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了低碳含钛微合金钢凝固过程选分结晶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液相线温度以上不会有TiN析出;由于凝固过程凝固前沿Ti、N元素富集,凝固分数达到0.377时,凝固前沿固相中开始析出TiN;凝固末期... 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了低碳含钛微合金钢凝固过程选分结晶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液相线温度以上不会有TiN析出;由于凝固过程凝固前沿Ti、N元素富集,凝固分数达到0.377时,凝固前沿固相中开始析出TiN;凝固末期,Ti和N的富集程度进一步增大,固液相中均有TiN析出。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凝固过程TiN夹杂物的尺寸显著增加,当冷速高于50K/s时,TiN的理论半径为5.5μm,当冷速低于5K/s时,TiN的理论半径在17.5μm以上;固相中析出的TiN为纳米级别。铸坯中TiN析出物主要尺寸为1~5μm,且大尺寸夹杂主要在铸坯厚度方向的1/4处和中心处析出,这表明铸坯中的大尺寸夹杂物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凝固 氮化钛 热力学 动力学 析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