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胸腺上皮肿瘤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被引量:57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 王洁 +6 位作者 程颖 高树庚 宋启斌 袁双虎 王志杰 仲佳 谭锋维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胸腺肿瘤是胸部肿瘤相对罕见的一种肿瘤类型,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分类将其划分为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4.09/100万,略高于欧美国家。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优先推荐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或辅助... 胸腺肿瘤是胸部肿瘤相对罕见的一种肿瘤类型,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分类将其划分为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4.09/100万,略高于欧美国家。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优先推荐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或辅助以放化疗。而晚期不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治疗方式以放化疗为主,但是缺乏标准的一、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胸腺上皮肿瘤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前景。目前,中国胸腺上皮肿瘤的诊疗尚无指南发布,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胸腺上皮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对胸腺上皮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制定中国胸腺上皮肿瘤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胸腺瘤 胸腺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胸腺上皮肿瘤MSCT影像与WHO组织学分型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英 于铁链 +1 位作者 李东 曹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与WHO组织学分型及其简化分型[低危胸腺瘤(A、AB、B1型)、高危胸腺瘤(B2、B3型)和胸...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与WHO组织学分型及其简化分型[低危胸腺瘤(A、AB、B1型)、高危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C型)]进行对比。结果胸腺癌的长、短径均大于低、高危胸腺瘤(P均<0.05);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非局限、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在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均较在低危胸腺瘤中更常见(P均<0.05)。结论MSCT能够反映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其组织学类型和判断预后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组织学分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谷志涛 傅剑华 +19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刘媛 方文涛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59-464,共6页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ka-Koga分期Ⅰ期、Ⅱ期且术前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胸腺切除程度,分为胸腺切除组及胸腺瘤切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共有1,04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胸腺切除组入组796例患者、胸腺瘤切除组入组251例患者。对于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胸腺切除组术后的MG的缓解率明显优于胸腺瘤切除组(91.6%vs 50.0%,P<0.001)。胸腺切除组的10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90.9%,胸腺瘤切除组的10年OS为89.4%,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2)。胸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3.7%,胸腺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6.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9)。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对于Masaoka-Koga Ⅰ期患者,胸腺切除组和胸腺瘤切除组在复发率上没有差异(3.2%vs 1.4%,P=0.259);然而在Masaoka-Koga Ⅱ期患者中,胸腺切除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胸腺瘤切除组的复发率(2.9%vs 14.5%,P=0.001)。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胸腺上皮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Masaoka-Koga Ⅱ期及合并MG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胸腺瘤切除
下载PDF
胸腺上皮性肿瘤简化病理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明霞 虞崚崴 +2 位作者 蔡静 徐蕾 李惠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简化病理分型的CT表现特征及术前CT预测TET简化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8例TET的CT表现,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后简化分为三组:低危组(A、AB、B1),高危组(B2、B3)和胸腺癌组;各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简化病理分型的CT表现特征及术前CT预测TET简化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8例TET的CT表现,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后简化分为三组:低危组(A、AB、B1),高危组(B2、B3)和胸腺癌组;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低危组11例,高危组42例,胸腺癌组15例。胸腺癌肿块更大,呈灌注式生长,更加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并更多侵犯周围组织、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转移及胸膜转移(P<0.05)。重症肌无力更多见于胸腺瘤(P<0.05)。跨中线生长、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提示胸腺癌或高危胸腺瘤(P<0.05),胸痛症状更常见于胸腺癌组(P<0.05)。钙化、平扫CT值、胸腔积液在各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TET简化病理分型间的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良好的术前CT增强检查可较好预测其分型,帮助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组织学分型
下载PDF
海藻糖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晶 赵婧 +5 位作者 杨秀文 赵军 王玉琦 赵伟光 孙世宏 李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海藻糖 (trehalose)作为一种生物保护剂 ,其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通过对酵母中提取的海藻糖进行最大耐受量、急性毒性及过敏性等的研究 ,证明海藻糖对动物无毒无害 ,无副作用 ,从而推测出海藻糖在人体使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 海藻糖 (trehalose)作为一种生物保护剂 ,其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通过对酵母中提取的海藻糖进行最大耐受量、急性毒性及过敏性等的研究 ,证明海藻糖对动物无毒无害 ,无副作用 ,从而推测出海藻糖在人体使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即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毒性 保护剂 安全性 过敏性 最大耐受量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章雪飞 吉春宇 +1 位作者 谷志涛 方文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9-52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中尚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9例胸腺肿瘤... 背景与目的胸腺肿瘤中尚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9例胸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在不同分期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差异,研究术前及术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在局部晚期(T4期)(P<0.001)、胸腺癌(P<0.001)患者中,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显著升高,且当术前Cyfra 21-1≥1.66 ng/m L时,其对术后复发有提示意义。分析患者随访的血清Cyfra 21-1,将2.66 ng/m L作为cut-off值时,提示胸腺肿瘤复发的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925,阳性预测值为0.462,阴性预测值为0.966。结论术前患者血清Cyfra 21-1水平较高,有助于提示肿瘤分期较晚、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或可提示术后复发的风险升高。在随访时结合血清Cyfra 21-1检测,将可能有助于提高复发患者的检出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肿瘤分期 组织学类型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Masaoka-Koga分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辛永康 施耀军 +2 位作者 胡玉川 崔光彬 贺延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Masaoka-Koga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TETs患者的CT图像,根据Masaoka-Koga分期将TETs分为早期(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提取CT平扫及增强图像上肿瘤各... 目的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Masaoka-Koga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TETs患者的CT图像,根据Masaoka-Koga分期将TETs分为早期(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提取CT平扫及增强图像上肿瘤各期的纹理参数,对纹理参数进行降维后求得加权Rad-score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纹理特征的预测效能。结果114例TETs患者中包括男58例,女56例;早期61例,进展期53例。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早期和进展期TETs时CT平扫参数V_(14)(Kurtosis)、V_(462)(Correlation_angle90_offset9)、V_(481)(Sum Entropy)等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V_(16)(Histogram Energy)、V_(32)(Percentile70)、V_(481)(Sum Entropy)等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V_(148)(GLCM Entropy_offset3_SD)、V_(469)(Inertia_angle135_offset9)、V_(966)(LRE_offset9)等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ad-score值在鉴别早期和进展期TETs方面: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的AUC值分别为0.692(0.595,0.789)、0.878(0.813,0.944)和0.685(0.603,0.767)。结论CT图像纹理分析在术前预测TETs的Masaoka-Koga分期中具有潜在价值,有助于对TETs患者进行个性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Masaoka-Koga分期
下载PDF
胸腺上皮性肿瘤成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春海 李婷 +3 位作者 杨晓棠 杜笑松 辛磊 赵致楷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常见,尤其是自开展低剂量肺癌筛查以来,其发现越来越多。TET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分型复杂,不同类型侵袭性程度不同,导致在制定临床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上存在差异。因此,准确预测TET的侵袭性,甚至... 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常见,尤其是自开展低剂量肺癌筛查以来,其发现越来越多。TET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分型复杂,不同类型侵袭性程度不同,导致在制定临床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上存在差异。因此,准确预测TET的侵袭性,甚至病理分型,对于临床有重要意义。多种影像检查手段能够发现TET,并各具优势,就其各自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新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胸腺上皮肿瘤MSCT分期及Masaoka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娣 孔杰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TET)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确诊为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根据Masaoka分期分组,将肿瘤大小、形态、轮廓、密度、强化特...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TET)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确诊为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根据Masaoka分期分组,将肿瘤大小、形态、轮廓、密度、强化特点以及周边组织受累、远处转移情况等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胸腺上皮肿瘤CT分期与Masaoka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Masaoka I期20例(41.7%),Masaoka II期7例(14.6%),Masaoka III期18例(37.5%),Masaoka IV期3例(6.2%),Masaoka I期和II期肿瘤体积相对较小,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整、密度均匀、中等强化均匀;Masaoka III期和IV期肿瘤体积相对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纵隔脂肪层消失、周围组织受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 MSCT能明确显示TET肿块的内部结构、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并能将TET III、IV期和I、II期区分出来,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肿瘤Masaoka临床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与WHO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屈艳娟 陈鑫 +3 位作者 廖美焱 胡慧娟 周素军 杨桂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与WHO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胸腺上皮肿瘤采用2004年WHO分类法进行病理分型。利用CT资料统计肿瘤大小、形状、钙化、坏死或囊变、包膜完整性、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胸水,对不同病理类...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与WHO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胸腺上皮肿瘤采用2004年WHO分类法进行病理分型。利用CT资料统计肿瘤大小、形状、钙化、坏死或囊变、包膜完整性、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胸水,对不同病理类型胸腺瘤的CT表现进行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分析其CT表现间的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05例中男性52例,女性53例;年龄18-75岁,平均(47.98±12.54)岁。不同病理类型胸腺肿瘤中大小、形状、坏死或囊变、包膜完整性、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胸水差异有显著性(P<0.05)。B2型、B3型及胸腺癌较其它型瘤体大,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超过50%瘤体大于10cm。A、AB及B1型多为圆形或类圆形,B3型胸腺瘤75%及胸腺癌85%瘤体不规则。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出现坏死或囊变分别为67%、57%。B3型胸腺瘤83%、胸腺癌100%包膜破坏。随着恶性程度增高瘤周组织侵犯率升高,B2型为33%、B3型为75%、胸腺癌为81%。B3型50%、胸腺癌48%出现胸水。钙化多见于B型胸腺瘤。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胸腺上皮肿瘤有不同的CT表现,CT表现能反映胸腺肿瘤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胸腺 胸腺上皮肿瘤 胸腺癌 病理
原文传递
胸腺上皮肿瘤微环境异常与自身免疫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佳惠 黄月雨 +10 位作者 姚其峰 杨绪萍 应江华 高成根 周斌 余昶 刘俊平 叶雪梅 王长春 赵安 毛伟敏 《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及T细胞受体形成的重要器官,在适应性免疫和中枢耐受建立中发挥关键作用。祖T细胞在早期发育阶段由骨髓迁移至胸腺,经过与皮质及髓质区的胸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先凭借阳性选择再通过阴性选择分化为成熟T淋巴细胞,共... 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及T细胞受体形成的重要器官,在适应性免疫和中枢耐受建立中发挥关键作用。祖T细胞在早期发育阶段由骨髓迁移至胸腺,经过与皮质及髓质区的胸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先凭借阳性选择再通过阴性选择分化为成熟T淋巴细胞,共同形成了胸腺独特的微环境。胸腺上皮肿瘤是前纵隔中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异常增殖的上皮细胞常伴随大量的未成熟的淋巴细胞,造成自身免疫性临床症状,但其确切的分子调控机制与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全文综述胸腺上皮肿瘤微环境异常与自身免疫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免疫 前纵隔 异常增殖 原发性肿瘤 环境异常 T淋巴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阴性选择
原文传递
CT影像特征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
12
作者 赵静 黄晓媚 +5 位作者 杨俊 罗振东 曾伟雄 张妮 秦耿耿 文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36-84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及CT影像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21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资料,包括临床信息、CT影像和病理结果,并...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及CT影像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21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资料,包括临床信息、CT影像和病理结果,并根据简化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低危型(A、AB、B1型)和高危型(B2、B3、胸腺癌)。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59)和验证集(n=62);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危组和高危组临床及CT特征的差异性,应用逐步回归和LASSO回归进一步降维筛选特征,构建4种机器学习模型(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验证集中通过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221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中105例为低危型(训练集74例,验证集31例),116例为高危型(训练集85例,验证集3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性别、胸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回归法选取3个CT影像特征(肿瘤强化程度、心包或大血管侵犯、胸膜侵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8个临床及CT影像特征构建随机森林、决策树及支持向量机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上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854、0.761、0.816,在验证集上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742、0.710、0.811。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泛化性优于其他3个模型。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上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望协助临床早期无创性识别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临床特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学分型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辰 孙利 +5 位作者 李囡 王雪鹃 于江媛 林保和 黄川 杨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294-297,309,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对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学简化分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根据WHO简化组织学分型法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对其18F-FDG PET-CT影像进... 目的 探讨术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对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学简化分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根据WHO简化组织学分型法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对其18F-FDG PET-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分析PET-CT的半定量指标与胸腺肿瘤WHO简化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联合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PET-CT预测WHO简化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中,低危组10例(22.2%),高危组35例(77.8%).18F-FDG 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SUVmax与肿瘤最大径比值(SUVmax/T)与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分型相关(r值分别为0.577和0.621,均P< 0.000 1);SUVmax、SUVmax/T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的诊断效能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和0.917,均P< 0.000 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WHO简化分型相关,对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恶性度分级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组织学分型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多 曹宝霞 吕平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前纵隔肿瘤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病理证实的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18F-FDG符合线路图像及CT资... 目的观察前纵隔肿瘤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病理证实的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18F-FDG符合线路图像及CT资料。记录肿块最大径、目测分级、术后病理及胸腺肿瘤的Masaoka分期。结果前纵隔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1cm(3.0~14.0cm)。前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证实:霍奇金淋巴瘤5例,胸腺癌6例,胸腺瘤2例,其他良性病变7例(囊性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脂肪瘤1例,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病变目测分级0级4例,1级3例,2级2例,3级11例。肿块最大径与目测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7,为低度相关。良性病变组目测分级低于霍奇金淋巴瘤及胸腺癌(P<0.01),良性病变与胸腺瘤的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21),胸腺癌目测分级高于胸腺瘤(P=0.03),胸腺癌与淋巴瘤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36)。以目测放射性摄取低于纵隔为标准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5%,仅1例假阳性病例为巨淋巴结增生症。目测分级1级的胸腺瘤为MasaokaⅠ期胸腺瘤。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当前纵隔肿瘤FDG摄取程度低于纵隔时提示为良性病变或可以直接手术切除的低危胸腺瘤;胸腺癌与淋巴瘤均为高FDG摄取病变,因此当前纵隔病变FDG摄取程度明显高于纵隔,结合CT鉴别胸腺癌与淋巴瘤有困难时,需要穿刺活检以取得病理诊断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137例胸腺上皮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晨 尹邦良 +4 位作者 魏启幼 胡建国 喻风雷 袁运长 赵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寻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心胸外科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胸腺上皮肿瘤病例137例,记录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于术后进行随访,按照Masaoka病理分期将所有病例分为Masao... 目的:通过对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寻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心胸外科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胸腺上皮肿瘤病例137例,记录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于术后进行随访,按照Masaoka病理分期将所有病例分为MasaokaI/Ⅱ期和Ⅲ/Ⅳ期两组,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将所有病例分为WHOA/AB/B1组和B2/B3/C组,应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等寻找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中124例(90.5%)行全切手术,9例(6.6%)行姑息性切除,4例(2.9%)行活检术。MasaokaⅠ/Ⅱ期病例中手术全切率(100%)明显高于Ⅲ/Ⅳ期病例的全切率(分别为67.9%和63.6%,P<0.001)。137例病例中总的5年、10年总生存率为71.4%和50.1%。MasaokaI/Ⅱ期病例生存率明显高于Ⅲ期、Ⅳ期病例(P<0.001);按照WHO分型,A/AB/B1型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2/B3/C型病例(P<0.001);完全切除病例术后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不完全切除和活检病例(P<0.001)。COX回归分析发现,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完全切除及手术时年龄与预后相关。结论: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完全切除及手术时患者年龄是胸腺上皮肿瘤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Masaoka病理分期 WHO组织学分型 预后
下载PDF
增强CT熵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征象对胸腺上皮性肿瘤危险程度的鉴别诊断
16
作者 苏秀芳 徐坤财 +5 位作者 段晓蓓 冯宝 陈业航 李坤炜 李荣岗 陈相猛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545-554,共10页
目的探讨增强CT熵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征象的组合模型鉴别诊断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危险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178例TET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增强CT熵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征象的组合模型鉴别诊断胸腺上皮性肿瘤(TET)危险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178例TE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3例、女性95例;年龄(52.7±12.4)岁,范围26~83岁],按照组织病理学亚型分为低危组(A、AB和B1型)和高危组(B2和B3型)。将全部患者进一步分为训练集(n=86)、内部验证集(n=51)、外部验证集(n=41),其中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合称为全部验证集(n=92),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预测模型的过程构建和效能评价。记录TET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病灶的传统CT征象。应用MATLAB R2016平台的开发软件,在增强CT静脉期图像上定量提取、筛选熵特征。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有鉴别价值的熵特征,采用极限学习机(ELM)分类算法计算熵特征权重和熵标签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模型、熵模型和组合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3个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178例TET患者中,低危组83例[男性38例、女性45例;年龄(52.8±12.4)岁,范围26~83岁];高危组95例[男性45例、女性50例;年龄(52.0±12.0)岁,范围27~8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CT征象中周围侵犯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共提取初始熵特征1680个,最终筛选到21个核心熵特征,通过ELM计算得出训练集中低危组熵标签值为0.519±0.21,明显低于高危组(0.997±0.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7,P<0.001)。熵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和全部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95%CI:0.876~0.983)、0.832(95%CI:0.723~0.941)、0.802(95%CI:0.666~0.939)、0.803(95%CI:0.715~0.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侵犯(OR=6.343;95%CI:1.009~36.604;P=0.039)和熵标签值(OR=20.145;95%CI: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程度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关业兰 顾晓栋 +2 位作者 郝月 孙燕 宋正波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542-549,共8页
胸腺上皮肿瘤(TET)是一种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因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国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早期TETs首选手术切除,对于手术难以切除、复发或转移的晚期TETs主要采取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 胸腺上皮肿瘤(TET)是一种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因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国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早期TETs首选手术切除,对于手术难以切除、复发或转移的晚期TETs主要采取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对TETs生物学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在TETs中的应用,但由于TETs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免疫治疗会带来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ICIs治疗晚期TETs的临床研究及个案报道,重点关注ICIs在TETs中的疗效及irAEs,以期为晚期TETs的治疗提供更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郑璇 徐加利 +1 位作者 刘浩 谢宗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TETs,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32例与验证集33例。于静脉期图像手动勾...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TETs,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32例与验证集33例。于静脉期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数据降维筛选出有效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公式,计算每位患者的得分(radscore)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纳入多个CT特征,经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特征并构建CT特征模型。联合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CT特征及radscore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训练集中,纵隔脂肪浸润与radscore共同构建了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2(95%CI:0.838~0.947),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824(95%CI:0.652~0.934)。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于TETs WHO简化分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术前评估工具辅助临床决策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胸腺上皮性肿瘤 增强CT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非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张梦琪 玉苏甫·肉孜 +1 位作者 洪悦 陈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87-692,714,共7页
目的:基于非增强CT(NE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2例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TET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48例、高危组(B2、B3、C型)44例;按照... 目的:基于非增强CT(NE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风险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2例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TET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48例、高危组(B2、B3、C型)44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64例)和测试集(28例)。勾画病灶ROI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降维和筛选后,选择最优特征,构建9种机器学习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对TET风险进行预测;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临床特征建立临床模型。结合临床评分、影像组学评分构建联合模型,以列线图进行可视化;使用ROC曲线、DeLong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共提取影像组学特征1834个,降维、筛选后获得11个组学特征。选取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选取纵隔肿大淋巴结、胸膜/心包肥厚建立临床模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12、0.812、0.875,绘制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预测TET病理分型中,基于所选临床特征及NECT影像组学特征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WHO病理分型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New findings on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Something is changing
20
作者 Rossana Berardi Francesca Morgese +1 位作者 Marina Chiara Garassino Stefano Cascin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5年第5期96-98,共3页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 are uncommon neoplasms with a wide range of anatomical, clinical, histological and molecular malignant entities. To date the management of TETs within clinical practice is based on a mul...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 are uncommon neoplasms with a wide range of anatomical, clinical, histological and molecular malignant entities. To date the management of TETs within clinical practice is based on a multimodal therapeutic strategy including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with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Masaoka staging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Therefore novel strategies are needed, especially for refractory and/or recurrent TETs and for thymic carcinomas that present a poor prognosis. Personalized approaches are currely being developed and molecular targets are emerging from recent integrated genomic analyses. Targeted therapy will represent an important treatment option for TETs with an aggressive histology. To date, data indicate tha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olecul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as targeted biological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HYMOMA thymic carcinoma Targeted therapy Programmed cell death-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