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立平
党英侨
+3 位作者
张彦龙
王小艺
杨忠岐
赵建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1-847,共7页
为了探讨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于室内分别用鞘翅目的Zophobas morio蛹、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幼虫作为寄主,统计和分析花...
为了探讨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于室内分别用鞘翅目的Zophobas morio蛹、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幼虫作为寄主,统计和分析花绒寄甲的发育历期、成虫产出数、成虫个体大小和过冷却点。结果发现: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的成虫产出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体长、成虫体重和过冷却点有显著影响。寄生Zophobas morio蛹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10.58 d)和蛹历期(30.17 d)均最长,成虫体长最长(8.68 mm),体重最重(360.22 mg),过冷却点最低(-18.81℃);而寄生麻竖毛天牛幼虫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8.94 d)和蛹历期(22.84 d)均最短,成虫体长最短(6.33 mm),体重最轻(184.38 mg),过冷却点最高(-16.50℃)。相比麻竖毛天牛和松褐天牛的幼虫,Zophobasmorio蛹所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体型更大且耐寒性更强,Zophobas morio蛹是繁育更为健壮和耐寒的花绒寄甲种群的理想替代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替代寄主
麻竖毛天牛
松褐天牛
过冷却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麻竖毛天牛繁育花绒寄甲的可行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馨玥
李寿银
+4 位作者
文全民
周杨
卢旭
谈家金
郝德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2,153,共5页
为解决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问题,提高繁殖数量,寻找适宜的替代寄主,研究了与花绒寄甲原始寄主亲缘关系更为接近的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作为替代寄主的可行性和最适接种比例,并比较了其与目...
为解决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问题,提高繁殖数量,寻找适宜的替代寄主,研究了与花绒寄甲原始寄主亲缘关系更为接近的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作为替代寄主的可行性和最适接种比例,并比较了其与目前常用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大麦虫(Zophobas morio)、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几种寄主繁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幼虫可在麻竖毛天牛上完成发育,其最适接种比例为3∶1,此时初羽化成虫平均体质量为25.82 mg,平均每头寄主上的花绒寄甲成虫的羽化数为1.54头,繁育出成虫所需时间仅为37.66 d,显著短于其余几种寄主,且寄生率、结茧率及羽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麻竖毛天牛
生物防治
替代寄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锦
曹利军
+2 位作者
耿涌鑫
魏丹峰
陈敏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目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是研究昆虫系统发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测定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Faldermann,1835)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天牛科Cerambycidae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进而初步探讨麻竖毛天牛系统发育地位和天牛科部...
【目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是研究昆虫系统发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测定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Faldermann,1835)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天牛科Cerambycidae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进而初步探讨麻竖毛天牛系统发育地位和天牛科部分类群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采用引物步移法测定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参照Gen Bank收录的16种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注释;采用在线软件t RNAscan-SE Search Server对转运RNA(t RNA)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对16种天牛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重新注释,结合本研究获得的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天牛科17种天牛的系统发育树。【结果】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505 bp,A+T含量为74.07%,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和一个长度为872 bp的控制区,未发现基因重排。通过比对17种天牛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现长翅暗天牛Vesperus conicicollis一个t RNA(trn P)基因的移位。17种天牛的t RNA中,trn S1(AGN)的D臂均缺失,其余t RNA都具有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大部分种类的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为典型的ATN(ATA、ATT、ATC、ATG),只有部分种类的Nad1、COI、ATP8基因存在特殊的起始密码子(TTG、AAC、AAT、GTG),终止密码子均为常见的TAR(TAA、TAG)或不完全的T和TA。系统发育树中,6个亚科分别单独分支,其中,麻竖毛天牛与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聚为一支。【结论】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符合天牛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除少数t RNA基因存在重排外,天牛科线粒体基因排列相对稳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天牛科6个亚科的单系性,麻竖毛天牛和云斑白条天牛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竖毛天牛
天牛科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三种天牛幼虫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丽娜
肖颖
+2 位作者
陈开琴
唐艳龙
牟云芳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寻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麻天牛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水平,为其食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幼虫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总糖的含量。【结果】星天...
【目的】探寻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麻天牛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水平,为其食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幼虫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总糖的含量。【结果】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含水率分别为61.60%、60.90%和55.57%;蛋白质含量分别为干质量的38%,41%和45%;脂肪含量分别为干质量的38%,33%和32%;它们之间的总糖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39.23,10.02,28.13 mg/g。【意义】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具有高蛋白,高脂肪,含水率较高等特点,因此,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天牛
星天牛
粗鞘双条杉天牛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立平
党英侨
张彦龙
王小艺
杨忠岐
赵建兴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1-847,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8ZB001,CAFYBB2018SZ006-3)
文摘
为了探讨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于室内分别用鞘翅目的Zophobas morio蛹、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幼虫作为寄主,统计和分析花绒寄甲的发育历期、成虫产出数、成虫个体大小和过冷却点。结果发现: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的成虫产出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体长、成虫体重和过冷却点有显著影响。寄生Zophobas morio蛹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10.58 d)和蛹历期(30.17 d)均最长,成虫体长最长(8.68 mm),体重最重(360.22 mg),过冷却点最低(-18.81℃);而寄生麻竖毛天牛幼虫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8.94 d)和蛹历期(22.84 d)均最短,成虫体长最短(6.33 mm),体重最轻(184.38 mg),过冷却点最高(-16.50℃)。相比麻竖毛天牛和松褐天牛的幼虫,Zophobasmorio蛹所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体型更大且耐寒性更强,Zophobas morio蛹是繁育更为健壮和耐寒的花绒寄甲种群的理想替代寄主。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替代寄主
麻竖毛天牛
松褐天牛
过冷却点
Keywords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substitutive
host
thyestilla
gebleri
Monochamus
alternatus
supercooling
point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麻竖毛天牛繁育花绒寄甲的可行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馨玥
李寿银
文全民
周杨
卢旭
谈家金
郝德君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2,15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200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50,31170606)。
文摘
为解决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问题,提高繁殖数量,寻找适宜的替代寄主,研究了与花绒寄甲原始寄主亲缘关系更为接近的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作为替代寄主的可行性和最适接种比例,并比较了其与目前常用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大麦虫(Zophobas morio)、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几种寄主繁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幼虫可在麻竖毛天牛上完成发育,其最适接种比例为3∶1,此时初羽化成虫平均体质量为25.82 mg,平均每头寄主上的花绒寄甲成虫的羽化数为1.54头,繁育出成虫所需时间仅为37.66 d,显著短于其余几种寄主,且寄生率、结茧率及羽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寄主。
关键词
花绒寄甲
麻竖毛天牛
生物防治
替代寄主
Keywords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thyestilla
gebleri
Biocontrol
Substitute
host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锦
曹利军
耿涌鑫
魏丹峰
陈敏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出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No.2018ZX08021001)
文摘
【目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是研究昆虫系统发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测定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Faldermann,1835)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天牛科Cerambycidae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进而初步探讨麻竖毛天牛系统发育地位和天牛科部分类群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采用引物步移法测定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参照Gen Bank收录的16种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注释;采用在线软件t RNAscan-SE Search Server对转运RNA(t RNA)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对16种天牛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重新注释,结合本研究获得的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天牛科17种天牛的系统发育树。【结果】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505 bp,A+T含量为74.07%,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和一个长度为872 bp的控制区,未发现基因重排。通过比对17种天牛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现长翅暗天牛Vesperus conicicollis一个t RNA(trn P)基因的移位。17种天牛的t RNA中,trn S1(AGN)的D臂均缺失,其余t RNA都具有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大部分种类的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为典型的ATN(ATA、ATT、ATC、ATG),只有部分种类的Nad1、COI、ATP8基因存在特殊的起始密码子(TTG、AAC、AAT、GTG),终止密码子均为常见的TAR(TAA、TAG)或不完全的T和TA。系统发育树中,6个亚科分别单独分支,其中,麻竖毛天牛与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聚为一支。【结论】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符合天牛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除少数t RNA基因存在重排外,天牛科线粒体基因排列相对稳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天牛科6个亚科的单系性,麻竖毛天牛和云斑白条天牛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麻竖毛天牛
天牛科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Keywords
thyestilla
gebleri
,
Cerambycidae,
mitochondrial
genome,
phylogeny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种天牛幼虫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丽娜
肖颖
陈开琴
唐艳龙
牟云芳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昌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132)
遵义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遵师BS[2017]05号)。
文摘
【目的】探寻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麻天牛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水平,为其食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幼虫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总糖的含量。【结果】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含水率分别为61.60%、60.90%和55.57%;蛋白质含量分别为干质量的38%,41%和45%;脂肪含量分别为干质量的38%,33%和32%;它们之间的总糖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39.23,10.02,28.13 mg/g。【意义】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具有高蛋白,高脂肪,含水率较高等特点,因此,星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和麻天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麻天牛
星天牛
粗鞘双条杉天牛
营养成分
Keywords
thyestilla
gebleri
Faldermann
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
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
罗立平
党英侨
张彦龙
王小艺
杨忠岐
赵建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麻竖毛天牛繁育花绒寄甲的可行性
龚馨玥
李寿银
文全民
周杨
卢旭
谈家金
郝德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麻竖毛天牛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天牛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杨锦
曹利军
耿涌鑫
魏丹峰
陈敏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4
三种天牛幼虫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王丽娜
肖颖
陈开琴
唐艳龙
牟云芳
《生物灾害科学》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