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耳穴联合经穴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璐 张小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揿针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老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揿针组和针刺组各34例。揿针组采用日本清铃株式会社制造的揿针,根据部位选择适宜型号针具,耳穴选取... 目的:观察新型揿针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老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揿针组和针刺组各34例。揿针组采用日本清铃株式会社制造的揿针,根据部位选择适宜型号针具,耳穴选取神门、交感、心、脾、垂前,两耳交替使用,配合躯干部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埋针,左右交替治疗;针刺组取穴选择双侧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行传统针刺治疗。两组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各因子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结果:总有效率揿针组91.18%,针刺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PSQI评分和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揿针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心脾两虚证 失眠症 针灸治疗
下载PDF
揿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树丽 施益农 +1 位作者 高志妹 李晓倩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2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儿童AR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揿针组(45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揿针组予揿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2周...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儿童AR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揿针组(45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揿针组予揿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2周评估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1β、IL-4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揿针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揿针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周,揿针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揿针组显效率为20.9%,优于对照组的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揿针组血清免疫学指标IgE、IL-1β和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周,揿针组血清免疫学指标IgE、IL-1β和IL-4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治疗可改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调节其免疫功能,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针疗法 揿针 鼻炎 变应性 儿童 免疫球蛋白E 白介素-1Β 白介素-4
下载PDF
督脉揿针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姚志城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观察督脉揿针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脉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督脉揿针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脉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及椎-基底动脉Vm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ESCV评分及椎-基底动脉V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揿针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减轻CV患者眩晕症状、加强颈部活动功能及改善颈部血流运行方面具有良好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针刺疗法 揿针 督脉 针药并用
下载PDF
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以及肿胀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丽萍 周中 +2 位作者 计俊林 李南南 阮明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以及肿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行膝关节镜术的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患者74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均采用膝关节镜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以及肿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行膝关节镜术的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患者74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均采用膝关节镜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康复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治疗,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手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时、术后72 h记录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肿胀值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78%(31/37)与观察组97.29%(36/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肿胀值及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4 hVAS评分为(1.81±1.12)分、(1.08±0.86)分,肿胀值为(1.15±0.34)cm、(0.89±0.31)cm,血清TNF-α为(556.33±48.91)ng/L、(520.24±50.11)ng/L,血清CRP为(28.03±6.54)mg/L、(22.65±7.46)mg/L,术后48 hVAS评分为(1.32±0.68)分、(0.77±0.51)分,肿胀值为(0.74±0.28)cm、(0.48±0.27)cm,血清TNF-α为(510.04±42.18)ng/L、(475.26±43.57)ng/L,血清CRP为(19.86±5.27)ng/L、(14.59±5.34)ng/L,术后72 hVAS评分为(0.91±0.56)(0.52±0.41),肿胀值为(0.53±0.23)cm、(0.31±0.20)cm,血清CRP为(10.24±4.03)mg/L、(7.35±3.12)m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膝关节镜术后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疼痛和肿胀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子午流注时辰法 膝关节镜术后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皮部埋针治疗肥胖型糖耐量低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静华 冯臻谛 +2 位作者 冯胜奎 鲍树德 王可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皮部埋针疗法与西药对比治疗肥胖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肥胖型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50例。两组均给予临床标准化诊疗方案进行降压、降脂、减肥、运动治疗,并行科学膳食管... 目的:探讨皮部埋针疗法与西药对比治疗肥胖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肥胖型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50例。两组均给予临床标准化诊疗方案进行降压、降脂、减肥、运动治疗,并行科学膳食管理。西药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25 g,每日3次。埋针组行皮部埋针治疗,主穴选取双侧胃脘下俞、肝俞、脾俞、天枢、足三里,并随证加减,36~48 h后揭去揿针。每周一、四各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干预两年。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血糖发生率、肥胖指标[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及中医症候积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2型糖尿病发病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 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埋针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均P<0.05)。埋针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病率为0.7%(1/150),西药组为1.3%(2/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及BMI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埋针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UA、ALT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埋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针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P<0.01)。埋针组总有效率为98.0%(147/150),西药组为92.7%(13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针组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2.0%(3/150),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 糖耐量低减 埋针 皮部
原文传递
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袁文贝 刘一灿 +1 位作者 李忠卓 孔祥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期102-105,11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换药及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疗...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换药及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及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在术后第1、3、5、7 d的疼痛评分,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对比。结果:两组术后第1 d疼痛评分对比,未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5、7 d疼痛评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揿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可靠,明显优于高锰酸钾熏洗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揿针 八髎穴 混合痔术后疼痛
下载PDF
揿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笑艳 周欢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孕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且不选择行静脉麻醉的初次妊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治疗。...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孕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且不选择行静脉麻醉的初次妊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治疗。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中疼痛程度、宫颈口扩张程度、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口扩张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工流产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能有效扩张宫颈口,减轻患者术中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皮内针疗法 流产 人工 镇痛
下载PDF
揿针配合夏枯草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清LD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韩杰 马秀娟 贾运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揿针配合夏枯草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夏枯草汤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揿针配合夏枯草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接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夏枯草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2组均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血清LDH水平、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mDBP)、24 h平均收缩压(mSBP)、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血清LDH水平、MAP和HR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揿针结合夏枯草汤能有效降低并稳定患者的血压,减轻病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夏枯草汤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清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揿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慧 火龙 +3 位作者 朱凌宇 李凯 费晓燕 叶青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0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4例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4例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利兹消化不良问卷调查表(LD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Q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LDQ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揿针联合莫沙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抑郁情况,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针疗法 揿针 消化不良 抑郁 利兹消化不良问卷调查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揿针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亚 马诚 +4 位作者 罗艳 聂志娟 张沛 陈静 芦景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4期3908-3912,共5页
目的探讨揿针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昆山市康复医院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治疗均以康复训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 目的探讨揿针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昆山市康复医院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治疗均以康复训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7.14±2.31)分、(4.02±2.27)分,FMA评分分别为(34.16±11.13)分、(45.82±12.07)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9.74±10.37)分、(68.32±11.41)分,血浆黏度分别为(2.45±0.97)mPa·s、(1.31±0.89)mPa·s,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8.35±3.24)mm/h、(5.27±3.10)mm/h,血细胞比容分别为(40.58±4.35)%、(36.97±4.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治疗比较,揿针对脑梗死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更显著,能提高病人神经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且病人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揿针 上肢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揿针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荣华 蒋蕴智 +1 位作者 蒋兴燕 蔡靓羽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观察术前揿针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将行髋部骨折手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术前行揿针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术前揿针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将行髋部骨折手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术前行揿针治疗,对照组在术前行假揿针治疗。比较患者术前2 d(T0)、术后1 d(T1)、术后3 d(T2)以及术后5 d(T3)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的评分,记录并统计术后补救镇痛的情况以及POCD的发生率。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检测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Tau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T1、T2、T3时间点,两组NR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T0时间点(P<0.05);试验组术后T1、T2时间点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2、T3时间点补救镇痛事件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T1时间点,两组MMSE评分均为最低;试验组术后T1、T2、T3时间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2、T3时间点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2、T3时间点血清NSE、TNF-α、Tau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1、T3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揿针治疗可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降低疼痛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下调神经损伤相关标记物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针疗法 揿针 骨折 疼痛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揿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纪岳军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1期3200-3202,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52例)和针刺组(48例),揿针组取穴双侧腹结、关元、天枢、阴陵泉及左下腹部压痛点、条索状反应物,针刺组取穴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目的探讨揿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52例)和针刺组(48例),揿针组取穴双侧腹结、关元、天枢、阴陵泉及左下腹部压痛点、条索状反应物,针刺组取穴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分别干预2个疗程,每疗程结束记录中医症状积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2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干预1个疗程及干预2个疗程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 <0. 05),与干预1个疗程后相比较,揿针组干预2个疗程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 <0. 05)。与针刺组相比较,干预2个疗程后揿针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 <0. 05)。结论本次揿针治疗及取穴方案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澼 揿针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艳芳 朱秋谊 +1 位作者 韩小玉 蓝安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对患者...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病情检测、指导其正确用药及饮食护理等。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如:中医饮食调护、中医传统护理技术操作揿针治疗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没有明显差异,而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出现并发症,但是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以看到患者在得到了正确中医护理指导后,疾病不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白内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白内障 中医治疗 遵医行为 治疗依从性 前瞻性研究 揿针 并发症
下载PDF
耳穴揿针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璐璐 熊琦 陈沛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假耳穴揿针治...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假耳穴揿针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揿针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记录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 d和术后3 d的深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耳穴揿针疗法可以显著降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针疗法 揿针 耳穴 鼻外科手术 疼痛 睡眠
下载PDF
正念心理疏导护理干预联合揿针皮内埋针对失眠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小丽 王娟 浦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5期1498-1500,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正念心理疏导护理联合揿针皮内埋针在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12月本院中医护理门诊收治的7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揿针皮内埋针治疗,在... 目的探究正念心理疏导护理联合揿针皮内埋针在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12月本院中医护理门诊收治的7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揿针皮内埋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对策,实验组实施正念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策,在干预前、干预15天后,借助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明疲惫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等,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疲劳程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正、负情绪(PAN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负性情绪(NA)、正性情绪(PA)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安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总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疲惫程度(BF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采取揿针皮内埋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策,促使患者负性情绪正向转化、改善睡眠质量的同时,减轻患者疲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揿针皮内埋针 正念心理疏导护理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疲劳程度
下载PDF
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佳明 左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视疲劳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施图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揿针联合施图伦疗法,疗程均为10 d。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 目的观察和分析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视疲劳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施图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揿针联合施图伦疗法,疗程均为10 d。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治疗视疲劳方面疗效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视疲劳
下载PDF
揿针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倩颖 童青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揿针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FC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乳果糖口服液20 ml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刺激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穴,每3 d... 目的:研究揿针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FC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乳果糖口服液20 ml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刺激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穴,每3 d更换1次揿针;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结束治疗后1个月的1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并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0%(32/35),高于对照组的80.00%(25/35,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以及便秘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便秘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改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乳果糖治疗FC疗效优于单纯乳果糖口服,并有一定的疗效持续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揿针 乳果糖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揿针疗法联合商调音乐在中重度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崔友晶 周芳芳 +2 位作者 严雪芹 阎蕾 曹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揿针疗法联合商调音乐对中重度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156例接受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黏膜悬吊术治疗的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揿针疗法联合商调音乐对中重度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156例接受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黏膜悬吊术治疗的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5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手术后实施常规疼痛护理措施并聆听非五行音乐,研究组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应用揿针疗法联合商调音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及术后3 d内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次数。结果 研究组术后6、24、72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47±0.70)、(2.72±1.31)、(1.08±0.63)分,对照组分别为(0.56±0.81)、(3.17±1.17)、(1.59±1.03)分。术后6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 d内,研究组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次数为(0.64±0.46)次,对照组为(0.97±0.54)次,研究组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手术后疼痛的防治中,可以应用揿针疗法联合商调音乐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疗法 湿热下注证 商调音乐 中重度混合痔 疼痛
下载PDF
揿针联合耳穴疗法对第一产程潜伏期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建凤 黄彩梅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5期179-182,共4页
目的:采用揿针联合耳穴疗法治疗第一产程潜伏期疼痛,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孕产妇,按住院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导乐一对一陪伴,指导拉玛泽呼吸法,进行自然分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采用揿针联合耳穴疗法治疗第一产程潜伏期疼痛,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孕产妇,按住院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导乐一对一陪伴,指导拉玛泽呼吸法,进行自然分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揿针联合耳针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经阴道自然分娩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6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中分娩率为15.00%,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产钳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耳穴疗法可缓解第一产程潜伏期分娩疼痛,提高水中分娩率,对产程及妊娠结局未发现有较大影响,给孕产妇提供了一种相对舒适安全的分娩过程,提高分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产程潜伏期 揿针 耳穴疗法 镇痛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温洪樱 李秋霞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谷氨酸(Glu)水平,并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产妇PPD发生率。结果:宫口开4、6、8、10 cm时,2组VAS评分降低(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口开10 cm时,2组血清β-EP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Glu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Glu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EPDS评分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d,观察组P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PP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缓解分娩疼痛、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揿针 硬膜外分娩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