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杂质对节流温降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青 李玉星 李顺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安全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即CCS)的一个重要环节。当超临界管道压力过高时,一般采用节流方式泄放管内高压,节流过程产生的温降可以根据绝热假设进行预测。根据绝热假设及能量守恒关系...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安全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即CCS)的一个重要环节。当超临界管道压力过高时,一般采用节流方式泄放管内高压,节流过程产生的温降可以根据绝热假设进行预测。根据绝热假设及能量守恒关系,通过求解临界节流过程中出口速度与音速的关系式,建立临界节流比与绝热指数关系;烟气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会影响节流过程中产生的温降,根据伯努利方程及等温焓差迭代方法计算节流温降,并依据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混合规则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中杂质对节流温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硫时,有助于提高节流后的温度,并降低发生干冰堵塞的可能,然而当杂质为氮气时则会进一步降低节流后的温度。通过实例分析给出烟气二氧化碳节流具体操作建议:当采用多级节流时,较高的初始温度可以防止放空管出口处形成干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与封存 二氧化碳 管道输送 杂质 节流过程
下载PDF
管输CO_2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大同 滕霖 +2 位作者 李玉星 叶晓 顾帅威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CO_2管输过程中,为了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准确预测其节流特性,以防节流后管道发生冻堵。从分子角度分析了不同相态CO_2节流效应机理,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管输CO_2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包括3种相态的管输CO_... 在CO_2管输过程中,为了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准确预测其节流特性,以防节流后管道发生冻堵。从分子角度分析了不同相态CO_2节流效应机理,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管输CO_2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包括3种相态的管输CO_2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计算速度快,具有更好的工程利用价值。使用实验数据对经验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管输工况下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0.63%。该计算方法为CO_2管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的节流温降计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焦耳-汤姆逊系数 管输 节流过程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超高压气井井口节流工艺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鹏 王崇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超高压气井的节流系统对气井的生命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节流工艺,不但可以延长气井开采寿命,还可降低成本。对国内超高压气井使用的节流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川西北气矿产气井不同节流工艺内流场进行仿真,... 超高压气井的节流系统对气井的生命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节流工艺,不但可以延长气井开采寿命,还可降低成本。对国内超高压气井使用的节流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川西北气矿产气井不同节流工艺内流场进行仿真,运用流场分析软件对单级节流和两级节流工艺系统内部的压力、流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节流工艺系统合理CV值及开度,得到了不同节流工艺系统的最高流速,提出了现场不同节流工艺下的节流参数选择及使用建议。研究表明,3种节流工艺均可满足节流要求和现场生产情况,其中,单级节流工艺简单,但流速均在850 m/s以上,阀门冲蚀严重;一级固定二级可调节流的最大流速在550~600 m/s,低于单级节流,但最大产量受限;两级可调节流的最大流速与一级固定二级可调节流相仿,可实现按需调产,但成本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工艺 节流阀 笼套CV值 流速 节流系统
下载PDF
临汾致密气井口新型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刘永超 路天玥 +5 位作者 刘京 刘根 刘刚 何晓鹏 魏盛涛 高锡成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56-61,共6页
临汾致密气井采用排水采气工艺,井口高压节流易发生冰堵风险,目前采用真空加热炉加热后节流的解决方案。但是,致密气井压力衰减速度快,导致真空加热炉使用周期短、利用率低,且体积和质量大,设备搬迁困难。为此研究电磁加热、催化式红外... 临汾致密气井采用排水采气工艺,井口高压节流易发生冰堵风险,目前采用真空加热炉加热后节流的解决方案。但是,致密气井压力衰减速度快,导致真空加热炉使用周期短、利用率低,且体积和质量大,设备搬迁困难。为此研究电磁加热、催化式红外加热、涡流管加热、石墨烯加热等新技术在致密气井的适用性,首先对比分析了各项加热技术的优缺点,建立了以加热功率和温度为边界的选型图版。其次,提出了含水致密气加热功率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加热技术选型流程。最后结合现场生产工况,热毯式电磁加热技术覆盖5~160 k W、0~95℃的工况范围,能够满足现场加热需求,且设备体积和质量小、拆装便捷、加热效率高,可减小设备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的加热技术边界图版和选型方法流程,可为致密气井加热技术选型提供支撑,从而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井 井口节流 加热技术 应用边界 选型流程
下载PDF
气井井下节流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意如 周隆超 +1 位作者 白兴家 白建林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15-16,共2页
气井环境是天然气能否顺利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确保天然气的开采效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本文在对各种开采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节流器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目的,从而为优化采... 气井环境是天然气能否顺利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确保天然气的开采效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本文在对各种开采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节流器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目的,从而为优化采气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下节流 排水采气 工艺技术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Vortex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low Losses on a Transonic Compressor Stator 被引量:3
6
作者 KAN Xiaoxu WANG Songtao +1 位作者 LUO Lei SU Jiexia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1-60,共10页
For a transonic axial-flow compress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i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and the flow ... For a transonic axial-flow compress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i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and the flow loss in a compressor stator passage during the throttling process. The flow loss was divided accurately an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ingular points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vortex structures on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low loss was analyzed on a microscale scale. Thereafter, this paper provided the vortex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low loss, which was important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flow field in the compress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loss at the top of the stator tip is caused by the low-energy fluid clusters, which are transported and accumulated by the vortices from the endwall; the transport effect of the pressure separation vortex at the upper half-height only migrates the position of the flow losses, but there is new flow loss generated by its shear action to the endwall. The dominant flow loss during the throttling process concentrates upon the closed separation bubble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st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ONIC COMPRESSOR STATOR throttling process VORTEX structure flow LOSSES TOPOLOGICAL analysis
原文传递
苏里格气田桃7区块井下节流参数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春浦 唐华佳 +3 位作者 肖高棉 罗超 陈旭波 李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62-66,共5页
井下节流技术是苏里格气田实现高效开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桃7区块气井实测流压及温度数据,优选出适用于该区块产水气井的两相流压降和温降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节流前后气井临界携液流量、临界携液流速、举升压降等参数,并结合井筒... 井下节流技术是苏里格气田实现高效开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桃7区块气井实测流压及温度数据,优选出适用于该区块产水气井的两相流压降和温降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节流前后气井临界携液流量、临界携液流速、举升压降等参数,并结合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温度分布规律,对典型气井井下节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于产水气井,适当增加节流器下入深度,可有效地提高气井携液能力,且可有效地减小节流后形成水合物的可能性。该研究结果可为苏里格气田产液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参数设计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气井 井下节流 携液能力 工艺参数 桃7区块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优化研究及在港中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梅杰 刘一睿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9期9-12,共4页
为有效防止高压气井井口及集气管道频繁冻堵、提高高压气井生产时率,基于井下节流技术工艺原理,通过对高压气井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气嘴直径和下入深度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优化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参... 为有效防止高压气井井口及集气管道频繁冻堵、提高高压气井生产时率,基于井下节流技术工艺原理,通过对高压气井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气嘴直径和下入深度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优化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参数,并对其在港中油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井下节流技术能有效解决高压气井井筒水合物冻堵问题,降低气井开采成本,提高气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 高压气井 工艺流程 港中油田
下载PDF
节流过程热力学特性及工程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宫克勤 施微 +1 位作者 卢丽冰 李晓庆 《应用能源技术》 2014年第7期35-39,共5页
分析节流过程中系统储存能与流动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内位能变化对节流温度效应的影响,从能量转换与温度效应方面说明绝热节流与绝热膨胀过程之间的区别,给出实际流体节流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对过热水蒸气和未饱和水的绝热节流过程... 分析节流过程中系统储存能与流动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内位能变化对节流温度效应的影响,从能量转换与温度效应方面说明绝热节流与绝热膨胀过程之间的区别,给出实际流体节流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对过热水蒸气和未饱和水的绝热节流过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未饱和水节流气化相变导致过程的冷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过程 热力学特性 储存能 温度效应 水蒸气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两级增压阶段集气站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争芬 赵宝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5期44-47,共4页
随着大牛地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地面集输工艺也由初期的"高压进站、加热节流、低温脱水、轮换计量、注醇防堵"的高压集气工艺转变为"降压开采、集中脱水、增压外输"的增压集输工艺。为最大限度地延长气井寿命... 随着大牛地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地面集输工艺也由初期的"高压进站、加热节流、低温脱水、轮换计量、注醇防堵"的高压集气工艺转变为"降压开采、集中脱水、增压外输"的增压集输工艺。为最大限度地延长气井寿命、提高气田采收率,规划在大牛地气田一期集中增压的基础上,在集气站实施二期增压工程,最终实现两级增压集输系统。为降低二期增压工程投资、减少集气站能量损耗,有必要分析早期高压集输工艺在两级增压阶段的适用性,探索工艺优化简化的空间。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从两级增压设计参数入手,重点分析了加热节流工艺在两级增压阶段的适用性,确定出两级增压时期取消加热炉加热工艺的边界参数条件。通过对降低压缩机入口压力、加注甲醇抑制剂和加热炉加热工艺防止水合物措施的经济对比分析,指出两级增压早期集气站压缩机入口压力大于1.0 MPa阶段,加注甲醇抑制剂防堵是最经济的方案。最终提出两级增压阶段取消加热炉加热工艺、早期辅助甲醇防堵工艺运行的集气站工艺优化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两级增压 加热节流 水合物 甲醇抑制剂 集气站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弱简并理想气体节流过程的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先清 刘凤芝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6-47,58,共3页
讨论了弱简并理想气体的节流过程中量子关联效应对焦耳 -汤姆孙系数的影响 ,得出玻色气体的焦 -汤系数小于零 ,费米气体的焦
关键词 弱简并理想气体 节流过程 焦耳-汤姆孙系数 量子关联效应
下载PDF
九龙山异常高压气田地面节流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婷婷 李长俊 贾文龙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3期59-61,共3页
九龙山异常高压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井口压力常高达100 MPa以上,井口广泛采用多级节流降压的集输方式。为了简化节流工艺流程,综合考虑节流阀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差、节流后温度和节流过程中水合物生成条件,提出了九龙山气田异常高压... 九龙山异常高压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井口压力常高达100 MPa以上,井口广泛采用多级节流降压的集输方式。为了简化节流工艺流程,综合考虑节流阀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差、节流后温度和节流过程中水合物生成条件,提出了九龙山气田异常高压天然气地面多级节流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在节流阀能够满足大压差节流要求的情况下,可将龙16井茅口组目前的六级节流两级加热工艺简化为四级节流一级加热的工艺;将龙16井飞仙关组的四级节流两级加热工艺简化为三级节流一级加热的工艺。异常高压天然气地面工艺流程的简化可降低集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气田 节流 水合物 工艺流程
下载PDF
范德瓦尔斯气体热力学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清荣 赵建东 张国梁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推导出范德瓦尔斯气体准静态过程微分方程,指出范德瓦尔斯气体多方过程满足的条件是(C-CV)/R=常数,并推导出范德瓦尔斯气体节流过程致温致冷的判别条件.
关键词 范德瓦尔斯气体 多方过程 卡诺循环 节流过程
下载PDF
范德瓦尔斯方程的几点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荣彦 《物理通报》 2014年第9期32-35,共4页
分析了学生在范德瓦尔斯方程学习中容易产生误解或者忽视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加强学生对范德瓦尔斯方程的准确理解.
关键词 临界等温线 量子效应 节流过程
下载PDF
玻色气体节流过程的参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念武 周胜恩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考虑弱简并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系统的内能变化,导出弱简并非理想玻色气体的内能、配分函数和物态方程,再根据相关的热力学关系,推导出了系统的焦-汤系数.结果显示:弱简并非理想玻色气体系统的焦-汤系数要受到分子相互作用和系统的量... 考虑弱简并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系统的内能变化,导出弱简并非理想玻色气体的内能、配分函数和物态方程,再根据相关的热力学关系,推导出了系统的焦-汤系数.结果显示:弱简并非理想玻色气体系统的焦-汤系数要受到分子相互作用和系统的量子简并程度影响.若系统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排斥作用,经节流后,系统温度变化的方向以及临界状态都要受到分子相互作用大小和简并强度的影响;若系统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作用,经过节流过程后,系统温度的变化存在极限值,不能通过节流的方法使系统温度的改变达到该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简并非理想玻色气体 节流过程 参量分析
下载PDF
海上油田燃气系统稳定调节探索
16
作者 郭云冠 韩洋 +3 位作者 李泳志 陈宇 蒋定言 陈可营 《化工管理》 2022年第13期91-94,共4页
某海上油田在新增发电站调试过程中发现气源井生产不稳定,燃气系统压力调节方式不适合当前工况,导致燃气处理系统故障频发,经常出现压力波动高值超过系统保护值情况,给稳定生产和系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文章通过对影响燃气稳定调节的影... 某海上油田在新增发电站调试过程中发现气源井生产不稳定,燃气系统压力调节方式不适合当前工况,导致燃气处理系统故障频发,经常出现压力波动高值超过系统保护值情况,给稳定生产和系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文章通过对影响燃气稳定调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供气不稳定的根源以及目前燃气处理系统压力调节方式的局限性,通过气源井生产精细化管理,燃气处理流程压力控制系统优化改造等措施进行综合调整,成功解决燃气系统运行不稳定难题,保障了油田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系统 压力控制 节流 油泥 水合物 流程改造
下载PDF
超临界水射流焦汤系数计算与节流过程降温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晓东 宋先知 +3 位作者 李根生 沈忠厚 彭炽 朱斌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高温流体通过喷嘴是节流流动的过程,会引起流体内部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高温射流冲击力与热裂解效应等。应用超临界水物性方程与焦汤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出了射流通过喷嘴过程的焦耳汤姆逊系数的求解公式,并编制程序迭代求解,得到不同参... 高温流体通过喷嘴是节流流动的过程,会引起流体内部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高温射流冲击力与热裂解效应等。应用超临界水物性方程与焦汤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出了射流通过喷嘴过程的焦耳汤姆逊系数的求解公式,并编制程序迭代求解,得到不同参数条件下焦耳汤姆逊系数分布特性与变化规律,并采用焦汤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参数下过喷嘴节流过程中降低温度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5~65 MPa和650~1 000 K的条件下,焦耳汤姆逊系数为正,随着反应腔内温度的增加,焦耳汤姆逊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文中条件下的最大值为4.92;而随着反应腔内压力的增加,焦耳汤姆逊系数降低,在65MPa,650 K条件下取得最小值0.22。焦汤效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过热蒸汽区,且随着温度的增加,最大值偏离分界线。在射流喷射过程中,温度压力降低值不可忽略,文中条件下最大可达73.5 K,应当合理设置反应腔内温度压力值,降低高温射流通过喷嘴过程的温度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射流 节流过程 焦耳汤姆逊系数 温度降
下载PDF
CO_2节流及其应用于电子散热的探讨
18
作者 翁建华 刘腾辉 崔晓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5期53-54,57,共3页
基于CO_2气体绝热节流J-T系数实测值,计算了四种不同状态CO_2气体在绝热节流后所产生的温降。结果显示节流过程压降越大、节流前气体温度越低,节流产生的温降也越大。CO_2气体节流降温后产生的低温气体,与常温空气冷却相比具有散热效果... 基于CO_2气体绝热节流J-T系数实测值,计算了四种不同状态CO_2气体在绝热节流后所产生的温降。结果显示节流过程压降越大、节流前气体温度越低,节流产生的温降也越大。CO_2气体节流降温后产生的低温气体,与常温空气冷却相比具有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可应用于一些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是一项值得研究与开发的散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过程 散热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低温节流过程实验装置研制及初步实验验证
19
作者 吴栋梁 孙培杰 +3 位作者 张宏彬 李鹏 秦旭进 黄永华 《制冷技术》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了深入理解航天低温推进剂在热力排气系统中的节流特性,本文推导了过冷低温液体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与入口液体过冷度之间的热力学关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用于研究低温流体节流前后气液两相流状态特性的实验装置。以液氮为研究对象,测... 为了深入理解航天低温推进剂在热力排气系统中的节流特性,本文推导了过冷低温液体节流后气相质量分数与入口液体过冷度之间的热力学关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用于研究低温流体节流前后气液两相流状态特性的实验装置。以液氮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过冷液氮节流前后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以及质量流量。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质量分数和节流后空化区最大温降之间,空化数和压比之间均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在节流前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节流后的气相质量分数随着过冷度的增大逐渐减小,也近似呈线性关系,实验所得斜率与理论值误差1.3%,验证了热力学关系的正确性,实验装置功能满足设计目的和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流体 节流过程 过冷度 实验装置
下载PDF
关于节流过程中反转曲线方程的讨论
20
作者 王郅臻 李楠 《物理与工程》 2019年第3期37-40,46,共5页
节流过程是热力学的基本过程之一,它描述了实际气体在绝热等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变化趋势由反转曲线方程决定。本文首先回顾了反转曲线方程的一般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际气体的Onnes状态方程,推导了它的严格形式。进而,利用两种常用的状... 节流过程是热力学的基本过程之一,它描述了实际气体在绝热等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变化趋势由反转曲线方程决定。本文首先回顾了反转曲线方程的一般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际气体的Onnes状态方程,推导了它的严格形式。进而,利用两种常用的状态方程(van der Waals方程与Dieterici方程),得到了反转曲线方程的近似的具体形式。进而,以氮气为例,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发现由这两种状态方程得到的反转曲线分别在低温区及高温区与实验数据相符。最后,分别对两者产生偏差的区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过程 反转曲线方程 状态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