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庆云 陈佩玲 +1 位作者 魏霞 谢伦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30-733,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1]。TTP的病因未明,可能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1]。TTP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妊娠、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骨髓移植和遗传有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神经精神表现和病理改变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明伟 王鲁宁 钟定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1-1033,F003,共4页
报道 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中 1例的脑病理结果 ,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联系。2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 ,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 ,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语言表达困难、尖叫、谵语、偏瘫以... 报道 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中 1例的脑病理结果 ,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联系。2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 ,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 ,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语言表达困难、尖叫、谵语、偏瘫以及意识障碍 ,都表现为急进性过程。例 1仅给予激素等治疗 ,于发病 4天后死亡 ,另 1例及时给予血浆置换加激素治疗 ,临床症状和和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例 1的脑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广泛分布的中小血管透明样血栓形成 ,海马、颞叶等皮层神经元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改变。研究表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系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灌注不良、缺血缺氧而非脑实质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神经精神表现 病理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 脑病理状态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瑞雪 李娜 +3 位作者 韩冬冬 杨惊 于学忠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至2017年6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至2017年6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17例(28.3%,17/60),女性43例(71.7%,43/60),平均年龄(41±15)岁。28例患者(46.7%,28/60)表现为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降低三联征,23例(38.3%,23/60)表现为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降低、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异常五联征,其余9例(15.0%,9/60)无典型三联征/五联征表现。28例患者接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motif,member 13,ADAMTS13)活性检测,其中23例ADAMTS13活性<10%,阳性率为82.1%(23/28);20例患者检测了ADAMTS13抑制物,阳性率为90.0%(18/20);20例同时行ADAMTS13活性及其抑制物检测,二者均为阳性者占90.0%(18/20)。根据是否有血源、患者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采用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不同治疗方案,42例患者(70.0%,42/60)病情缓解,18例(30.0%,18/60)死亡。在血浆置换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将缓解率由57.1%提高至85.2%(P=0.032)。未发现导致患者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TTP多表现为三联征或五联征,ADAMTS13活性降低及抑制物检测阳性率高,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儿童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小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92-1295,共4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中的经典类型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危重症肾小球疾病,90%见于...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中的经典类型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危重症肾小球疾病,90%见于儿童。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目前分为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和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两大类。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反复,急性期病死率高。补体旁路途径的过度激活在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关注。现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艳 张川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TTP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9年5月—2011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2014年4月实施整体护理的3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TTP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9年5月—2011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2014年4月实施整体护理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前1d HAMA、SAS评分为(14.19±1.39)分和(35.27±8.5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8±0.34)分和(9.56±0.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期间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显著缓解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整体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文 何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318,共5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因严重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导致大量富血小板血栓堵塞血管,最终引发终末器官衰竭。血浆置换作为TTP治疗的基石,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对TTP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因严重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导致大量富血小板血栓堵塞血管,最终引发终末器官衰竭。血浆置换作为TTP治疗的基石,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对TTP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探索,逐渐涌现了其它类型的替代疗法、新型免疫抑制剂、靶向拮抗剂、基因治疗等新兴手段,有望进一步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本文就TTP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ADAMTS13 免疫抑制剂 靶向疗法 基因治疗
下载PDF
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石茂静 高伟波 +1 位作者 黄文凤 朱继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溶血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又称ADAMTS13)。根据离院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浆置换的差异。计算PLASMIC评分,与ADAMTS13分组比较,判断PLASMIC评分预测ADAMTS13的准确性。结果:61例TTP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48±17)岁。五联征表现者48例,仅有三联征者9例,其余4例无神经精神症状。死亡27例(44.3%),存活34例(55.7%)。61例TTP患者的血小板(12.9±9.5)×109/L,血红蛋白(66.5±20.7)g/L,外周血破碎红细胞3%(2%,7%),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为360(200,457)mg/L,乳酸脱氢酶1508(811,2134)U/L,出凝血方面基本正常。30例患者的ADAMTS13值49.0(40.8,61.3)μg/L,10例患者ADAMTS活性<5%,其余21例未查。PLASMIC评分为6~7分者58例,5分者2例,4分者1例。PLASMIC预测ADAMTS13减少或活性降低的灵敏度高达97.5%。死亡组NLR较存活组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X)总量和次数均较存活组显著减少,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X能明显提高TTP患者存活率。PLASMIC评分可方便、快捷地预测ADAMTS13活性降低的可能性,利于TTP的及早诊断和PEX治疗。NLR可反映全身炎症过程,但在TTP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浆置换
下载PDF
一例两种新的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芳 金洁 +2 位作者 董宁征 王云贵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3的活性和抑制物水平。用PCR方法扩增ADAMTS13的29个外显子及外显子邻近处的内含子,并直接测序检测突变。对其亲属的基因组DNA在患者突变区域扩增并测序。结果患者ADAMTS13活性降低,未发现抑制物存在。测序显示患者的ADAMTS13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基序重复区第21外显子碱基2708处和25号外显子碱基3283处出现C→T的错义突变(均为纯合子),分别导致该碱基参与编码的丝氨酸密码子(TCG)变为亮氨酸密码子(TTG)(S903L),精氨酸密码子(CGG)变为色氨酸密码子(TGG)(R1095W)。患者父母上述突变位置处的基因均呈杂合状态,其兄的该段碱基序列正常,并且在采集的25位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1名上述突变位点的正常携带者。结论该患者是由于ADAMTS13基因纯合子错义突变导致翻译发生错误所致的遗传性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遗传性 vWF裂解蛋白酶 基因突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遗传性 患者父母 凝血酶敏感蛋白 碱基序列 动态检测
原文传递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茜 何杨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急性、潜在和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该病诊断主要通过其临床表现如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此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切割蛋白酶ADAMTS13活性低于10%是一项国际认可的诊... 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组急性、潜在和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该病诊断主要通过其临床表现如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此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切割蛋白酶ADAMTS13活性低于10%是一项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临床上TTP的准确诊断和尽早的初始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该病主要通过血浆输注或置换、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增加ADAMTS13活性;以及清除或抑制ADAMTS13抗体。抑制vWF-血小板相互作用、重组人ADAMTS13的应用,以及减少人中性粒细胞肽释放等措施,有望成为TTP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TT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金属蛋白酶 血栓性微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忠俊 卢来春 +3 位作者 滕本秀 陈幸华 罗娟 陈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728-1728,174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并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7%(11/12),1例患者死亡。结论血浆置换治疗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并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7%(11/12),1例患者死亡。结论血浆置换治疗结合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治疗是TTP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下载PDF
5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伟波 石茂静 +1 位作者 黄文凤 朱继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9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 目的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9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免疫学、溶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等检查。纳入标准为临床符合TTP诊断,具有三联征或五联征,部分患者检测ADAMTS13活性。依据预后存活与否分组,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59例TTP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6.8岁,55例表现为三联征,46例表现为五联征;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减低,外周血破碎红细胞升高,ADAMTS13值或活性明显降低,PLASMIC评分57例为6~7分;59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41例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X),28例存活;18例未行PEX,6例存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者,4例存活。结论PLASMIC评分可以较好地预测TTP患者的ADAMTS13活性;PEX能提高TTP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PLASMIC评分 血浆置换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的护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丽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行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TTP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做好血浆置换、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行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TTP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做好血浆置换、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3例因各种原因未坚持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例均缓解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TTP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下载PDF
57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翠翠 孙甜甜 +9 位作者 鞠满凯 吕明恩 付荣凤 薛峰 刘晓帆 刘葳 黄月婷 陈云飞 杨仁池 张磊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57-960,9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结果:57例患者中,男16例,女41例,中位发病年龄38岁,49例表现为三联征...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结果:57例患者中,男16例,女41例,中位发病年龄38岁,49例表现为三联征,22例表现为五联征。血小板、血红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均值分别为(16.83±13.79)×109/L,(65.11±19.01)g/L和(1 169.69±668.27)U/L。外周血红细胞碎片比例为1.3%~31.0%。使用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及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有效率分别为71.43%(25/35)和100%(13/13);9例难治或复发的患者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率为100%(9/9)。57例患者中,9例死亡,11例复发。死亡组与存活组在血红蛋白(P=0.027)、乳酸脱氢酶(P=0.024)、尿素氮(P=0.004)、年龄(P=0.009)、严重神经系统症状(P=0.037)、昏迷(P=0.023)和神经系统症状不断加重(P=0.00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神经系统症状不断加重是TTP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TTP患者多数以三联征起病,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是其标准治疗方案。对于难治复发的患者,利妥昔单抗可以提高有效率。神经系统症状不断加重是TTP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政 杨光 +4 位作者 任红旗 杜宏 王金泉 刘志红 黎磊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11-715,i001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TT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TT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TTP在临床上应与溶血尿毒综合征鉴别;在病理学方面则需排除恶性高血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硬化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结果:2例SLE合并TTP患者均有少尿(无尿)、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药物是SLE合并TTP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下载PDF
von 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维强 苏健 +4 位作者 邢秀萍 王京华 白霞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6-729,共4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WF cp)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金属蛋白酶 ,其活性在多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发生改变。为了研究von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用ELISA法检测了vWF cp酶解前及裂解后血清 (浆 )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WF cp)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金属蛋白酶 ,其活性在多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发生改变。为了研究von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用ELISA法检测了vWF cp酶解前及裂解后血清 (浆 )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胶原结合能力 ,两者之比作为该待测血清 (浆 )的相对vWF cp活性水平。同时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患者与肿瘤患者体内vWF cp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测出了87名健康成人和 79例患者血样的残余胶原结合力 (R CBA) ,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分别为 3.6 0 % (n =9)和 8.35 %(n =5 )。 5 3名健康成人血清vWF cp活性水平为 (79.4 7± 10 .78) % ,30名健康成人血浆vWF -cp活性水平为(78.79± 9.17) %。 6例TTP患者中 5例血浆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2 5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vWF cp水平轻度降低 ,4 9例恶性肿瘤患者则明显下降 (P值分别小于 0 .0 0 1,0 .0 3和 0 .0 0 1)。结论 :以R CBA检测vWF cp活性水平简单易行 ,可应用于临床检验。恶性肿瘤患者 ,尤其是TTP患者血浆 (清 )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残余胶原结合试验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纯兴 张忠强 +1 位作者 潘巧玲 杨建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0-72,82,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4例确诊为TTP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深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用贝朗Diapact CRRT机及费森尤斯P2S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 目的进一步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4例确诊为TTP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深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用贝朗Diapact CRRT机及费森尤斯P2S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血浆置换量35~40 mL/kg,置换速度15~20 mL/min,血流速度120~150 mL/min,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浆置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观察血液检验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例TTP患者每例完成3~5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上升,尿素(BUN)、总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降低,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随访6个月全部治愈。结论血浆置换治疗TTP效果明显,TTP病人应争取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质激素 疗效
下载PDF
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病机制及分类新认识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宛兵 陈楠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HUS又分感染后HUS和非典型HUS,现认为HUS发病主要与补体旁路途径的过度激活相关。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原文传递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Pregnancy Presented with Stroke at 29 Weeks: A Case Report
18
作者 Shamsa Kassam Jodie Lam Gabrielle Baptiste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3期359-364,共6页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is a rare but acute,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which may be precipitated by pregnancy. This disorder that pres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haemolytic anemia, and clinical cons...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is a rare but acute,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which may be precipitated by pregnancy. This disorder that pres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haemolytic anemia,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microvascular thrombosis such as stroke. The exact cause is not known but it is associated with a deficiency of ADAMTS13 enzymes. Immune mediated TTP is more common and can present in pregnancy. The aim of this case is to bring awareness as many clinicians are unaware of this condition in pregnancy, its diagnosis may be missed or delayed, leading to fetal loss or serious maternal implications. In this case the patient presented at 29 weeks with strok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referred to delivery suit for Obstetric review, with suspicion of Pre-eclampsia/HELLP. The diagnosis of TTP was achieved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who worked tirelessly together.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a Specialist Tertiary Care Centre for further management. The pregnancy continued until 33 weeks and 5 days. She underwent an emergency caesarean section for fetal distress. Steroids and Rituximab were continued postnatally. The outcome was favourable due to fast and efficient multidisciplinary care. Awareness of this rare but important condition can lead to recognition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prompt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REGNANCY Ischemic Stroke Caesarean Section
下载PDF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婉莹 肖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5-898,905,共5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和血小板严重消耗性减少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神经系统损伤、肾功能损害和发热症状。TTP的发病率为3/百万~13/百万,多数为女性,获得性TTP发病率较高[1]。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卡普赛珠单抗 重组人ADAMTS13 N-乙酰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妊娠及产后血栓性微血管病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扬玉 姜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栓塞为病理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血小板血栓引起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受累[1]。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血栓性血小板减...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栓塞为病理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血小板血栓引起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受累[1]。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TTP和HUS均有溶血及肾脏受累的症状,且血浆置换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其病理变化均为内皮细胞损伤、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将两种疾病合称为TTP-HUS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妊娠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