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107
1
作者 张瑞芳 许红璐 +1 位作者 周雪梅 区咏夏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高龄病人
原文传递
骨科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赫秀芬 郝凌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如何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取骨科病人下肢骨折及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对其进行系统的预防、治疗.结果:骨科对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经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疗效标准达优.结论:对骨科病人并发下肢...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如何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取骨科病人下肢骨折及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上对其进行系统的预防、治疗.结果:骨科对易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经物理及药物治疗后疗效标准达优.结论:对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对发病率的控制及治疗疗效的提高,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预防肺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霞 郭涌泉 +1 位作者 季媛 郭昌莹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2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相关检验指标在预防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接受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和TEG检查。根据患者术后是...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相关检验指标在预防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接受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和TEG检查。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VT将150例患者分为DVT组(14例)和非DVT组(136例),比较2组患者的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及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α值)、最大振幅(MA值)]。结果DVT组和非DVT组PT、APTT、T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TEG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DVT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指标相比,TEG更能准确全面地评估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凝血状态,有助于预防肺癌患者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栓弹力图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探讨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安扬 陈文阁 +4 位作者 吴军 孙洋 刘海艳 刘敦花 赵昱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研究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7年9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研究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7年9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采取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厘散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血浆黏度(C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凝血指标:FIB、D-二聚体、血流变学:RCAI、CP等指标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七厘散穴位贴敷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建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两者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方法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效,无副作用,是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深静脉血栓 溶栓液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4
6
作者 丁中 李志群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 ,对 5 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 5 3例患者 ,男 2 7例 ,女 2 6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 ,对 5 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 5 3例患者 ,男 2 7例 ,女 2 6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8例 ,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5例 ,右侧下肢受累 12例 ,左侧下肢受累 4 1例。彩超检查均可探及典型声像图特征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患者 彩超检查 无创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左侧 结论 方法 特点
原文传递
超声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宇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急性血栓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2周内为患者进行患侧下肢和健侧下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患侧下肢和健侧下肢的深...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急性血栓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2周内为患者进行患侧下肢和健侧下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患侧下肢和健侧下肢的深静脉内血栓的回声情况,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以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急性血栓中的具体价值。结果患者健侧股总动脉内径平均为(0.48±0.07)cm;股浅静脉均为(0.62±0.13)cm;腘静脉均为(0.71±0.16)cm;胫后静脉均为(0.31±0.03)cm;患侧股总动脉内径平均为(1.42±0.11)cm;股浅静脉均为(0.98±0.06)cm;腘静脉均为(0.99±0.11)cm;胫后静脉均为(0.53±0.09)cm,健侧血管内径均小于患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1=3.145、t_2=4.325、t_3=6.566、t_4=6.235,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上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急性血栓的一种有效手段,为血栓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骨折 深静脉急性血栓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洪丹 高吉国 陈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的护理干预模式。术后对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肿发生率、患侧肢体肿胀发生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3、5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为10%,患侧肢体肿胀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和23.3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腔内置管治疗中,整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VAS评分、患侧肢体血肿发生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置管
下载PDF
葱白提取物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兔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晨 赵亮 +2 位作者 熊昌军 曹力佳 熊昌源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兔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分为模型对照组、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按照赵学凌的方法构建兔DVT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葱... 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兔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分为模型对照组、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按照赵学凌的方法构建兔DVT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葱白治疗组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葱白防治组于造模前持续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造模后同葱白治疗组给药。检测造模前后SOD和MDA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后,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弥散性肿胀,其中葱白防治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及葱白治疗组;造模7天后拆除石膏,各组动物均无明显的肿胀,其皮下淤血面积以葱白防治组为小。与造模前比较,两治疗组血清SOD水平明显增加,MDA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3、7天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SOD水平明显增加,MDA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葱白防治组优于葱白治疗组(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其防治DVT机制可能与减少抗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葱白提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及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亚群 覃修福 薛新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60-62,共3页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内文献报告较少。本文报道13例经静脉造影证实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了本病的病因,介绍了非手术治疗方法。除3例病程超过3个月来诊,疗效不显著外,另1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缩短了血栓再...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内文献报告较少。本文报道13例经静脉造影证实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了本病的病因,介绍了非手术治疗方法。除3例病程超过3个月来诊,疗效不显著外,另1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缩短了血栓再通的自然病程,为手术重建静脉通路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病因 术后
下载PDF
前列腺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若衡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7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5例,12例痊愈,3例好转;行髂股静脉取栓术2例均痊愈;4例伴有肺栓塞,其中2例死亡,2例治愈。结论前列腺切...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5例,12例痊愈,3例好转;行髂股静脉取栓术2例均痊愈;4例伴有肺栓塞,其中2例死亡,2例治愈。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高凝血状态和血管收缩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内因,而围术期处理不当是促使血栓形成的外因。围术期采用抗高凝血和血管收缩措施,进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可较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切除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杨柏柳 张震宇 郭淑丽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采取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与低分子肝素(LMWH)等预防措施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妇科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IPC与LMWH预防后,分... 目的研究采取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与低分子肝素(LMWH)等预防措施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妇科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IPC与LMWH预防后,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应用IPC与LMWH预防后,抗凝血酶-III(AT-II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LMWH使术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IPC与LMWH可以改善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深静脉形成 妇科外科手术 预防和控制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建航 朱瑞婷 +2 位作者 唐恭玉 刘文泉 刘伟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两者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方法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效,无副作用,是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液 创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解毒活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东平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解毒消肿通络 解毒活血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