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贾新颜 甘欣锦 +4 位作者 宗明 杨文忠 黄薇 马建伟 孙立山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9期1490-1491,153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组加服补肾健脾止血中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症状减轻、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加快;血小...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组加服补肾健脾止血中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症状减轻、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加快;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频率和输注量明显减少,无不良反应。两组血清中IL-11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IL-11受体α(IL-11Rα)基因的表达接近。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配合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可减轻出血症状,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中药 补肾健脾 化疗 血小板减少 干预
下载PDF
rh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桂华 梁婷 +3 位作者 李璐娜 刘德宜 张超 于新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5-377,3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促血小板生成素(humanthrombopoietin,hTPO)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QE30表达质粒T5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区,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pQ... 目的:探讨人促血小板生成素(humanthrombopoietin,hTPO)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胎肝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QE30表达质粒T5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区,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pQE30-TPO的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纯化。将表达产物给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血小板量的改变。结果: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诱导培养,该工程菌可以产生单一特异性的高表达蛋白条带。将纯化后的表达蛋白注射小鼠,结果显示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高效表达了重组hTPO,该产物具有促血小板生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 分子克隆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90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亮亮 梁燕 方美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亚型α、β、τ、ρ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的关系。方法初诊ITP患者40例。28例患者接受泼尼松治疗,根据...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亚型α、β、τ、ρ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的关系。方法初诊ITP患者40例。28例患者接受泼尼松治疗,根据疗效分为糖皮质激素敏感(GCS)组(22例)和GCR组(6例)。以29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Rα、GRβ、GRγ、GRp和HSP90mRNA表达。分析患者组与正常组、GCS组和GCR组GRα、GRβ、GRγ、GRp、HSP90mRNA和HSP90/GRa的组间表达差异。结果ITP患者组HSP90mRNA的表达[0.91(0.48—2.21)]低于正常对照组[1.41(0.83—2.61)](P〈0.05)。GRdmRNA在GCS组明显高于GCR组(P〈0.05),GRβ、GRγ、GRp、HSP90mRNA的表达和HSP90/GRα在GCS组和G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ITP患者存在HSP90mRNA表达的减少。ITP患者的GC抵抗与GRd表达减少有关;GRβ含量极低,可能不介导G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糖皮质激素 HSP90热休克蛋白质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抵抗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致药品不良反应39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舒冰 方玉婷 +1 位作者 张圣雨 沈爱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共39例替罗非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重点对替罗非...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共39例替罗非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重点对替罗非班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情况给予分析和总结。结果39例ADR中,男33例,女6例,男女比为5.5∶1;70~80岁病人最多13例(33.33%);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血液系统29例(64.44%),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32例(71.11%)和血小板减少8例(17.78%)等;出血不良反应类型以牙龈出血和鼻衄居多,分别为13例(占28.89%)和7例(占15.56%)。5例严重的ADR中,1例严重的胃肠道出血,1例红细胞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结论临床应加强替罗非班用药安全性监测,尤其应重点监测替罗非班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的发生,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血小板减少 出血 药物毒性 药物监测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血小板光学检测技术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纠正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民 丁宁 +2 位作者 臧思思 刘善凤 王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BC6800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光学检测技术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纠正性能。方法选取我院门诊53例EDTA-PTCP标本作为实验组,另选25例无血小板聚集标本作为对照组。标本采集20 min后,将EDTA-K_(2)抗凝的静脉血用迈... 目的探讨BC6800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光学检测技术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纠正性能。方法选取我院门诊53例EDTA-PTCP标本作为实验组,另选25例无血小板聚集标本作为对照组。标本采集20 min后,将EDTA-K_(2)抗凝的静脉血用迈瑞BC6800 CDR模式进行检测,分别得到血小板电阻抗法(impedance platelet counts,PLT-I)和血小板光学法(optical platelet counts,PLT-O)的计数值;同时用未抗凝的静脉血进行人工显微镜计数,记为PLT-M;将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镜下血小板的聚集颗粒数又将实验组分成5组:PLT<6颗、PLT 6颗~10颗、PLT 11颗~15颗、PLT16颗~20颗、PLT>20颗,以PLT-M值为靶值,CV≤12.5%为判断标准,统计各组PLT-O纠正计数合格率,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另随机选取10份纠正合格的标本,分别放置40 min、60 min后再统计仪器纠正计数合格数及涂片镜检。结果对照组PLT-M与PLT-O、PLT-I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PLT-I与PLT-M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O与PLT-M无统计学差异(P=0.317)。5组不同聚集颗粒数标本PLT-O纠正计数的合格率分别为:88.7%、88.7%、81.8%、80%、22.2%。与纠正合格标本相比,PLT≤20颗纠正计数不合格标本镜下血小板之间聚集更致密,呈块状,各血小板界限模糊。放置40 min、60 min后,纠正合格率分别为70%、50%,新增纠正失败标本血小板聚集颗粒数均>20颗。结论BC6800血液分析仪光学检测技术可以用来纠正患者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标本的计数,但要结合血涂片镜下血小板聚集的大致颗粒数及血小板之间黏附的致密程度来确定纠正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光学检测技术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纠正性能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诱导血小板减少73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白春梅 赵永强 +2 位作者 韩少梅 邹晓阳 单渊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73例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均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 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6~24h皮...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73例完全缓解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均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 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1·d-1,连续用药最长14d。实验室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分别为20.8×109和16.3×109·L-1(P>0.05);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226.9×109和144.9×109·L-1(P<0.001),用药周期明显高于对照周期。用药周期和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0.9和12.8d(P<0.05)。用药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和≥100×109·L-1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2.0和24.1d,明显短于对照周期25.0和27.8d(P分别<0.01和<0.001)。用药周期血小板输注次数及剂量少于对照周期(P<0.05)。2个周期相比,化疗后血红蛋自(Hb),白细胞(WBC)及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1例患者产生低滴度血清抗rhTPO抗体。不良反应有发热、关节痛、头晕和头痛。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减少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促进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不良反应 抗rhTPO抗体
下载PDF
儿童Kasabuch—Merritt综合征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大看 董长宪 +1 位作者 马王春 雷红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儿童Kasabuch—Merritt综合征(Kasabuch—Merritt svndrome,K—M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K—M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4例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血小板最... 目的评价儿童Kasabuch—Merritt综合征(Kasabuch—Merritt svndrome,K—M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K—M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4例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血小板最低值为3~29×10^9/L。均先采取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而转手术切除瘤体。结果瘤体完整切除8例,部分切除6例。手术后1周,9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3例为70~100×10^9/L,1例为58×10^9/L。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13例存活患儿随访6个月至5年,患儿血小板均恢复并保持正常。5例肿块部分残留者肿块逐渐消退。结论对瘤体巨大、药物治疗难以维持血小板正常的K—M综合征患儿,如病变部位及全身状况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完整或部分切除瘤体,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外科学 血小板减少/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