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E云平台的三江源湖泊面积提取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祁昌贤 任燕 +3 位作者 彭海月 魏加华 王永强 李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9-185,190,共8页
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和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等多个指数的综合水体识别算法,提取三江源区1990—2020年大于1 km^(2)的... 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和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等多个指数的综合水体识别算法,提取三江源区1990—2020年大于1 km^(2)的湖泊面积,结合气象、冰川编目、冻土分布等数据分析了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三江源区湖泊增加了46个,湖泊面积从10811.8 km 2增加到12449.53 km^(2),增长了15%;其中,黄河源区湖泊面积增长了10%,长江源区湖泊面积增长了29%,长江源区较黄河源湖泊面积增幅更明显。平均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是湖泊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和冻土退化,使得冰川补给型湖泊和冻土区湖泊面积增加更快,这就是长江源区湖泊增长更为明显的主因,而黄河源湖泊面积增长与降水变化联系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GEE遥感云计算平台 湖泊面积 湖泊动态变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藏贡嘎县吉纳村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贯锋 余成群 +2 位作者 孙维 苗彦军 沈振西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典型农业村-吉纳村为代表,以该村农户以及村民入股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样本,采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农户分散种养和合作社集中管理两种模式下的能值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分散种养...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典型农业村-吉纳村为代表,以该村农户以及村民入股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样本,采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农户分散种养和合作社集中管理两种模式下的能值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分散种养模式下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总能值投入中辅助能值投入较多,但并没有带来高的能值产出。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粮食大量过剩,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面临严重饲草短缺,农牧业生产结构亟需调整。而合作社模式下,生产方式较为集约,辅助能值投入少,充分利用了可更新的环境资源,能值投入少而产出多,农牧业结构较为合理。本文对以吉纳村为代表的"一江两河"地区提出如下建议:草地农业应得到大力发展;发展时空拓展技术,充分利用余热和宜草荒地;农牧业应走合作化发展之路,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两河地区 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能值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林慧龙 郑舒婷 王雪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2,共12页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特征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降雨侵蚀力因子年际浮动变化较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土壤可蚀性因子呈斑块化分布特征,较高可蚀性类占到总面积的95.66%;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受海拔显著影响;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在研究区自西北向东南呈现空间异质性特点,过度放牧是引起下垫面侵蚀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2)对RUSLE模型的验证显示相关系数和平均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9和75.29%,RUSLE模型估算存在一定的高估,在没有形成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机理模型前,应用RUSLE模型仍然是较好的现实选择之一。3)利用RUSLE模型估算的三江源2001-2012年平均侵蚀量为3.1×109 t/年,侵蚀强度分级重心转移分析表明中度侵蚀、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重心相对集中,侵蚀程度最高的3个地区为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治多县和兴海县。4)由土壤流失量结合市场价值法,估算出研究区2001-2012年平均有机质经济损失价值为114354元/km2,总年均经济损失达399亿元,整个研究区受土壤侵蚀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创新发展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分类、分级、分段、分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草地 ^(137)Cs示踪法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评价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忠俊 王立东 +4 位作者 郭琳娜 杨继刚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晶 何忠俊 +4 位作者 王立东 龙兴智 和顺荣 王建忠 洪常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腐殖质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立东 何忠俊 王晶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7期864-868,共5页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 采集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8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第三纪古红土和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全铁含量较高,铁游离度较低,活性铁和铁活化度也较低。不同类型土壤全铁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山草甸土<紫色土<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棕壤<红壤<石灰土<暗棕壤。棕壤、石灰土的土壤铁富集明显,处于富铁化阶段;红壤、紫色土、黄棕壤的土壤铝富集超过铁,铁的游离度很高,已进入富铝化阶段;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的土壤风化发育尚停留在脱盐基的硅铝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土壤氧化铁 富集迁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明涛 韦方强 +2 位作者 王欢 苏鹏程 谢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域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择了能够反映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灾害主控因素的8个影响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植被、地层岩性、断裂带密度、河流切割密度、降雨量和道路网密度。聚类分析算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子类,分别对应极低、低、中等和高危险区,其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的点密度值相吻合。从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即使在极低危险区域附近,可以看到有高危险区域的存在,因此,这一分区图可以用来寻找危险区中的防灾避灾安置点(即小块的低危险区);从危险性分区图中还可以发现一点,在高危险区域和中等危险区,以及高危险区与极低危险区分界线附近,泥石流灾害点分布比较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洪常青 何忠俊 鱼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7-864,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并流区典型暗棕壤剖面5种酶活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三江并流区生态系统中土壤质量特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土壤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地区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为0.26 ~ 12.17 mg/g;土壤脲酶活性为0.052 ~0.93 mg/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199~2.156 mL/g;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1~1.264 mg/g;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081 ~0.553 mg/g.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与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1,是影响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该区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暗棕壤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与环境演化 研究进展 科学价值 现实意义 纵向岭谷区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例
10
作者 刘嘉纬 《旅游研究》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以三江并流地区进入严格保护和加速发展时期为背景,以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案例,在分析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应从传统文化的鉴定和分类、传统文化的... 以三江并流地区进入严格保护和加速发展时期为背景,以怒江州丙中洛乡重丁村为案例,在分析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应从传统文化的鉴定和分类、传统文化的保护规划、村寨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旨在为新农村建设在特殊地域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举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区 少数民族村寨 传统文化保护 重丁村
下载PDF
三江并流地区聚落生态适应性传递规律研究
11
作者 石若利 袁晓蝶 张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8-74,81,共8页
通过对三江并流区域内有代表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打分体系,构建聚落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出三江并流区域聚落适应性总体水平没有达到4分(满分5分),有待加强.同时,采用聚落适应性平衡... 通过对三江并流区域内有代表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打分体系,构建聚落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出三江并流区域聚落适应性总体水平没有达到4分(满分5分),有待加强.同时,采用聚落适应性平衡定律对三江并流区域的生态进行了相应的调研,并做出进一步的宏观和微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三江并流地区 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聚落适应性平衡定律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水源供给服务时空变化 被引量:176
12
作者 潘韬 吴绍洪 +1 位作者 戴尔阜 刘玉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水源供给和涵养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受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水源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本文探讨了1981—2010年三江源区降水和径流系数的变化规律,基于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1980—2005年三江...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水源供给和涵养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受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水源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本文探讨了1981—2010年三江源区降水和径流系数的变化规律,基于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1980—2005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水源供给量,分析了不同时期水源供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981—2010年,三江源区的降水量整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降水径流系数的递减趋势比较显著,表明区域地表产流能力下降;潜在蒸散发有减少趋势,但并不明显,其变化趋势为-0.226mm·a-1.1980—2005年,三江源区水源供给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黄河源区的下降趋势最明显.三江源区水源供给量的时空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因子主要通过改变降水和潜在蒸散来影响水源供给量;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及下垫面改变可能是三江源区水源供给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供给 InVEST模型 三江源区
原文传递
近30年三江源地区湖泊变化图谱与面积变化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晖 肖鹏峰 +3 位作者 冯学智 万玮 马荣华 段洪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2-873,共12页
以近30年的40景Landsat MSS/TM/ETM+、CBERS CC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植被指数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分为四个时期对三江源地区湖泊进行了遥感水体检测.选取面积在15km2以上、总面积占研究区湖泊总面积的90%左右的24个湖泊作为典型湖泊,... 以近30年的40景Landsat MSS/TM/ETM+、CBERS CC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植被指数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分为四个时期对三江源地区湖泊进行了遥感水体检测.选取面积在15km2以上、总面积占研究区湖泊总面积的90%左右的24个湖泊作为典型湖泊,建立该地区湖泊的变化图谱,并引入湖泊萎缩强度指数对湖泊的面积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第三时期(1999-2002年)为界,这24个湖泊总体上经历了先萎缩后扩张的过程,且萎缩的程度大于扩张的程度,近30年来湖泊总面积缩小了65.76km2.本文研究结论可为三江源地区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湖泊变化图谱 面积变化 遥感 湖泊萎缩强度指数
下载PDF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体系及分类恢复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董全民 马玉寿 +5 位作者 许长军 施建军 王苑 王彦龙 盛丽 李世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野外调查数据的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和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在野外调查结合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和等级下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发展趋势,即20年间轻、中度退化草地演变为重度退化草地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针对黑土滩的类型和植被恢复后的利用目标,提出不同类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定义、适宜草种组合及相应的农艺措施,总结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的3种模式和与之相关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 分类分级 分布区域 分类恢复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牧草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郭连云 赵年武 田辉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8-625,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兴海县基准气候站气象资料和1999-2010年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兴海地区年和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整体... 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兴海县基准气候站气象资料和1999-2010年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兴海地区年和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整体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明显增多,日照时数极显著(P<0.01)减少;21世纪以来,牧草生长季平均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极显著增多,日照时数微弱增多。西北针茅返青期、抽穗期、成熟期和黄枯期均呈逐年提前的变化趋势,其中黄枯期提前趋势显著。牧草开花期则呈延迟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3月平均气温和0℃至返青日的累计温度对返青期的影响较大;5月平均气温和牧草返青-抽穗期累计降水量对抽穗期的影响较大;5月平均气温对开花期影响最大;4、7月平均气温对成熟期影响最大;≥5℃终日日数、7月平均气温和成熟-黄枯期累计日照时数对黄枯期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西北针茅 生育期 三江源区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尚占环 姬秋梅 +4 位作者 多吉顿珠 后源 郭旭生 丁路明 龙瑞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1-146,共6页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适应未来西藏农牧业产品的优质、大量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在一年两收农作制度中,采用饲草体系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和"一江两河"的水热高效分配,既有利于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为畜牧业生产提...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适应未来西藏农牧业产品的优质、大量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在一年两收农作制度中,采用饲草体系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和"一江两河"的水热高效分配,既有利于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牧草饲料;又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植被盖度和减小风速,控制水土流失。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的兴起,能减轻天然草地目前承受的巨大压力,减轻草地退化。发展饲草生产和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西藏成为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能加快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增长步伐。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对促进西藏"一江两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一江两河 农区草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启刚 周万村 +2 位作者 张宝雷 黄志勤 江晓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158,162,共4页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800~4500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江源并流区 LUCC 格局
下载PDF
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模式的构思与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逯庆章 王鸿运 《青海草业》 2007年第3期18-22,共5页
青海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面积已达490.90×10^4hm^2,占三江源区草地面积的22.94%。总结业已实施的科研项目,分析以往治理“黑土滩”的经验教训和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坡度〈7°、土层厚度≥30cm、≥... 青海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面积已达490.90×10^4hm^2,占三江源区草地面积的22.94%。总结业已实施的科研项目,分析以往治理“黑土滩”的经验教训和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坡度〈7°、土层厚度≥30cm、≥0℃积温1000℃以上的重度“黑土滩”改建为人工饲草基地;对坡度〈7°、土层厚度〈30cm、≥0℃积温〈1000℃的重度“黑土滩”改建为放牧型人工草地;对坡度在7-25°的中、重度“黑土滩”施以人工补播,改建为放牧型半人工草地的技术治理模式。同时,还提出了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的实施模式,其中心内容是成立以牧户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合作社,通过合同管理,实现种草、管理、利用各环节的协调运作,使国家生态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建设 “黑土滩”治理 人工种草
下载PDF
光稃茅香典型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19
作者 吕亮雨 蔡宗程 +2 位作者 施建军 雷莎清 王琛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文章以5种不同土壤含水率下的光稃茅香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5个群落共有15种植物,属11科14属,植物群落优势种分别为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 文章以5种不同土壤含水率下的光稃茅香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5个群落共有15种植物,属11科14属,植物群落优势种分别为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冷蒿(Artemisia frigida)+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光稃茅香(Anthoxan-thum glabrum)+赖草(Leymus secalinus)+冷蒿(Artemisia frigida)。该研究选取的样地3的光稃茅香群落丰富度指数Ma、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达到最大,分别为1.53、0.58、1.38,明显高于其他4个样地(P<0.05);样地5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优势度指数d最大,分别为0.63、1.78。样地1的地上生物量最大,达到857.3g·m^(-2),较样地2、样地3、样地4、样地5分别高46.47%、112.35%、192.27%、506.60%,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土壤含水率的不同可能是驱动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光稃茅香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伟 钟祥浩 周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990-2008年间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总量和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不断集中的态势。局部自相关分析揭示"一江两河"地区开始显现以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为中心的两个显著的人口高密度区,显示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对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和乃东县为中心的区域密度函数进行拟合。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江两河"地区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90年代单中心(拉萨市城关区)阶段,向目前的多中心向心集聚阶段转变,除拉萨市城关区外,日喀则市和乃东县集聚能力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格局 动态演变 人口的集聚与扩散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