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海星 朱燚宁 +2 位作者 王琦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53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评价“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交界面的精确性,和对扩大切除确保安全切缘宽度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采用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3例。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显示结节累及段间静脉。根据三维重建设计手术,扩大切除结节所属的优势肺段或亚段,无法确定优势肺段、亚段时,选择较为简单的肺段、亚段切除方式。术中切断靶段血管、支气管后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或亚段间交界面,应用切割缝合器距离膨胀萎陷交界线2 cm-3 cm扩大切除部分相邻肺段或亚段肺组织。观察标本中膨胀萎陷交界线与结节的关系,测量切缘宽度,收集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扩大肺段切除术56例,扩大肺亚段切除术27例,肺结节平均直径(0.9±0.3)cm。出现清晰可辨膨胀萎陷交界线79例,交界线形成时间(13.6±6.5)min。解剖标本观察发现,结节累及膨胀萎陷交界线55例,其余24例结节距交界线的最小距离(0.6±0.3)cm,平均切缘宽度(2.1±0.3)cm。无术后30 d死亡和重大并发症。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可有效界定肺段间、亚段间交界面,以此为标准可确保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段间、亚段间小肺癌的安全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改良膨胀萎陷法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切除术 扩大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卫强 裴迎新 赵京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在胸外科实习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胸外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60人,分为实验组(30人)与对照组(30人),授课内容为肺癌诊断和手术治疗。实... 目的研究应用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在胸外科实习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胸外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实习生60人,分为实验组(30人)与对照组(30人),授课内容为肺癌诊断和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与3D胸腔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结合三维重建的肺血管支气管模型讲解肺解剖和诊断,参观3D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普通胸腔镜肺癌手术。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和临床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临床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教学方法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理解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3D胸腔镜手术联合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教学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胸腔镜手术 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 胸外科 临床实习
原文传递
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星 林铿强 +4 位作者 马晨晖 代祖建 张楠 许德新 黄仁杰 《微创医学》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 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辅助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早期NSCLC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3D-C... 目的 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辅助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早期NSCLC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3D-CTBA联合3D打印组(简称3D打印组,30例)、3D-CTBA组(29例)、CT薄扫组(22例)。记录和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复杂程度、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变术式的患者。术前定位:CT薄扫组术前Hookwire定位11例;3D-CTBA组、3D打印组均行三维重建无创定位,定位成功率100.0%(59/59)。3D-CTBA组术前规划与术中实际符合率为96.6%(28/29),3D打印组符合率100.0%(30/30)。(2)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将以上4项指标按手术难度进行分层比较,各难度级别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术后住院时间方面,3D打印组各难度级别的指标水平均优于CT薄扫组(均P<0.017);3D打印组复杂难度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及各难度级别的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3D-CTBA组(均P<0.017);3D-CTBA组一般、中等难度手术的手术时间及中等难度手术的术中出血量优于CT薄扫组(均P<0.017)。3组患者结节直径、术后引流量、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D打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薄扫组(均P<0.017)。结论 个体化应用3D-CTBA规划导航联合3D打印建模辅助早期NSCLC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能够使手术更安全、精准、便捷,促进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 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3D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赖志伟 张珂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3-608,共6页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直径<2.0 cm)的手术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解剖性肺段切除与传统肺叶切除术具有同等疗效。相比而言,肺段切除术更具技术难度。如今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的推动下,3D技术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其... 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直径<2.0 cm)的手术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解剖性肺段切除与传统肺叶切除术具有同等疗效。相比而言,肺段切除术更具技术难度。如今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的推动下,3D技术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其具有术前模拟、术中定位、术中导航、临床教学等优势。尤其是在发现肺段局部解剖变异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目前3D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简单阐述3D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3D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3D重建技术 3D打印 3D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张前 陈亮 杨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58.75±6.81)岁,肿瘤长径(1.39±0.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龄(58.22±6.35)岁,肿瘤长径(1.36±0.31)cm。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精准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5.77±7.96)min]、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48±0.81)d]均短于对照组[(140.05±8.77)min、(4.52±0.74)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对照组少[(129.83±11.65)ml比(150.02±10.23)ml、(541.23±41.78)ml比(720.22±56.66)ml],淋巴结清扫个数比对照组多[(11.86±2.44)个比(9.26±2.31)个](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724、CE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29.88±6.15)U/ml、(11.75±7.08)U/ml、(15.55±5.67)µg/L]均低于对照组[(36.78±5.42)U/ml、(18.35±6.24)U/ml、(21.22±6.45)µg/L](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均较术前下降,但研究组[(2.95±0.58)L、(1.68±0.19)L、(4.73±0.59)L/s]均高于对照组[(2.72±0.65)L、(1.50±0.33)L、(4.50±0.57)L/s](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9%(7/68),低于对照组的29.85%(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05)。结论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中,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对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724 癌胚抗原 肺功能 改善
下载PDF
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前定位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淼 武文斌 +4 位作者 王晓靖 张辉 李敏 杨敦鹏 王其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207例。其中男78例、女129例,年龄27~93(57.4±11.7)岁,肺结节最大径0.2~4.3(1.1±0.6)cm。依据术前3D-CTBA影像解剖的定位和设计进行手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2)评价3D-CTBA无创定位肺结节的可靠性。结果(1)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R0切除,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1.4±59.7)min,术中出血量(92.6±76.6)mL。引流管留置时间(4.5±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12/207),其中持续肺漏气(>7 d)6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乳糜胸2例、迟发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30 d无二次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34(16.1±7.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2)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3D-CTBA对比,切除的肺结节所在肺段或肺亚段的血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均与影像所示的解剖结构匹配。所有靶区肺结节完整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影像定位相符。结论3D-CTBA用于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的手术前定位精准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 解剖性肺亚段切除术 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右上肺后段(S2)和前段(S3)之间肺结节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琦 张伟 +5 位作者 潘相龙 何志成 许晶 李志华 吴卫兵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6-672,共7页
目的:探讨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右肺上叶后段(S;)和前段(S^(3))之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肺结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本中心2015—2020年肺段切除术资料,分析接受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的患者结节特征及围术期资... 目的:探讨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右肺上叶后段(S;)和前段(S^(3))之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肺结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本中心2015—2020年肺段切除术资料,分析接受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的患者结节特征及围术期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获取年龄、性别、结节病理直径相当的右肺上叶切除术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共有46例S^(2)b+S^(3)a切除术病例和与之匹配的46例右上叶切除术病例。右上叶组的结节病理恶性程度较S^(2)b+S^(3)a组高(P=0.037),TNM分期更晚(P=0.026),结节深度较S^(2)b+S^(3)a组更深(P=0.005),淋巴结采样站数及采样总数大于S^(2)b+S^(3)a组(P<0.001)。S^(2)b+S^(3)a组的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小于右上叶组。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随访终点无复发及死亡。结论:在合理规划下,S^(2)b+S^(3)a联合亚段切除术是治疗右上肺S;和S^(3)之间早期低度恶性非小细胞肺癌等肺结节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亚段切除术 S^(2)b+S^(3)a切除术 3D-CTBA 非小细胞肺癌 肺结节
下载PDF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assisted by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for lung cancer in a patient living with situs inversus totalis: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8
作者 Yun-Jiang Wu Yang Bao Ya-Li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2期3844-3850,共7页
BACKGROUND 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is a rare congenital condition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plete mirror image of the typical arrangement of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viscera.Performing thoracoscopic segmentec... BACKGROUND 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is a rare congenital condition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plete mirror image of the typical arrangement of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viscera.Performing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for a patient with lung cancer and SIT is an extremely skilled and challenging surgical procedure.CASE SUMMARY A 41-year old woman with a medical history of dextrocardia since childhood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 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in her left lung field,discover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during her health checkup.In order to facilitate surgical orientation,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was preoperatively carried out.The result of 3D-CTBA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SIT and an mGGO in the posterior segment of the left upper lobe(LS2).Surgery wa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reoperative 3D-CTBA and designed surgical procedure,combined with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Fin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in situ adenocarcinoma.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ndition was uneventful and 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 We present the first case of lung cancer in a patient with SIT who successfully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assisted by 3D-CTBA.This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covers precise confirmation and dissection of targeted structures and intersegmental demarcation,and can help achieve a meticulous anatomical segmen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us inversus totali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THORACOSCOPIC SEGMENTECTOMY Lung cancer CASEREPORT
下载PDF
3D-CTBA技术在肺部小结节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谢金标 陈鹏飞 +2 位作者 杨天宝 王武 陈博扬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3-27,共5页
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技术在肺部小结节外科治疗中的应用。选取120例行外科治疗的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3D-CTBA和CT组,观察结节在重建模型上的符合率,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显示,3D... 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技术在肺部小结节外科治疗中的应用。选取120例行外科治疗的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3D-CTBA和CT组,观察结节在重建模型上的符合率,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显示,3D-CTBA组结节位置及与血管、支气管关系在重建模型上符合率分别为95.2%、92.8%、94.8%;3D-CTBA组术中出血量减少19.2mL、手术时间缩短26.5min、术后住院天数缩短1.4d(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3D-CTBA技术应用于肺部结节外科治疗,可行精准肺段切除,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 肺部结节 胸腔镜 肺段切除
下载PDF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41
10
作者 陈亮 王俊 +6 位作者 吴卫兵 朱全 闻伟 许晶 何志诚 徐心峰 潘相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早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精准的手术是肿瘤学疗效和肺功能保护的前提。精准肺段切除术的目标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锥式肺段切除术"作为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代表术式,其理念...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早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精准的手术是肿瘤学疗效和肺功能保护的前提。精准肺段切除术的目标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锥式肺段切除术"作为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代表术式,其理念是以病灶为中心结合患者的解剖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且完全解剖性切除靶段,其核心技术包括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手术路径规划、肺段间交界的精准界定和肺段间交界的解剖性分离。本文旨在探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以期肺段切除术在肿瘤学根治和微创原则的指导下愈来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间交界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采用3D-CTBA模拟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冉 韩金利 +1 位作者 侯建彬 耿明飞 《安徽医学》 202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采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模拟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采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模拟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拟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模拟组在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模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切除情况、围术期指标、肺功能和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肺段切除部位多位于肺上叶及下叶背段,模拟组左、右肺肺段简单切除部位少于常规组,复杂切除部位多于常规组(P<0.05)。模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常规组(P<0.05),闭合器使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L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模拟组FVC、FEV_(1)、MVV、TLCO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的差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模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肺部感染、咯血、心律失常、肺漏气)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术前采用3D-CTBA模拟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的治疗
12
作者 陆世民 常江华 +2 位作者 荣君 张帅 胡江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切除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3D-CTBA引导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行3D-C... 目的:分析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引导下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对肺结节切除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3D-CTBA引导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行3D-CTBA引导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边距宽度、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4、2.862、10.03、3.27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胸漏气、肺部感染、咯血的发生数分别为3、1、1和2、1、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BA引导下的胸腔镜亚节段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中气管和血管损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 肺结节 亚节段切除术 胸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