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鸿 韩云竹 蔡国徽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多个领域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并且其新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本文就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支架材料以及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培养 二维培养 三维培养
下载PDF
三维及二维培养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的体外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旭春 程颖 +2 位作者 杨蕾 李弘 刘永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722-726,共5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培养模式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PD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及传统二维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连续传代,纯化PDSC,比较动力性三维培养及传统二维培养细胞间连接... 目的观察在不同培养模式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PD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及传统二维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连续传代,纯化PDSC,比较动力性三维培养及传统二维培养细胞间连接及细胞凋亡周期的差异。结果动力性三维培养的大鼠PDSC在培养第2天即可沿三维支架贴壁生长,在第7天即可形成细胞团,并沿三维支架多向贴壁生长;二维培养的PDSC在培养第5天贴壁生长。三维培养与二维培养相比,二维培养的细胞间连接少见,三维培养的细胞连接结构丰富。三维培养与二维培养相比,三维培养的G1期细胞增多,G2期细胞相对减少(P<0.01),三维培养早期自发凋亡细胞比例相对减少(P<0.05),晚期自发凋亡与坏死细胞比例两种培养方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较传统二维细胞培养,在细胞贴壁时间、细胞连接以及细胞凋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细胞培养 二维细胞培养 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亚油酸对二维和三维培养模式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媛媛 李大彪 +1 位作者 李子南 金亚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67-467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亚油酸(LA)对二维(2D)和三维(3D)培养模式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形态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P3代的BMECs接种在铺有基质胶(Matrigel)的6孔板中,培养至第3天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亚油酸(LA)对二维(2D)和三维(3D)培养模式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形态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P3代的BMECs接种在铺有基质胶(Matrigel)的6孔板中,培养至第3天时,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0、40和80μmol/L)的LA作用48 h。在2D和3D培养模型的BMECs中添加相同浓度的LA,比较2D和3D培养模型中BMECs的细胞形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BMECs在2D培养模型中呈现鹅卵石的形态,而在3D培养模型中呈现腺泡样结构。2)BMECs中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在3D培养模型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2D培养模型中的表达量(P<0.05)。3)α-酪蛋白(CSN1S1)、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5(STAT5A)、真核翻译启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IF4EBP1)和核糖体p70s6激酶(RPS6K1)的基因表达量在2D和3D培养模型中的变化趋势一致,而κ-酪蛋白(CSN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的基因表达量在2D和3D培养模型中却呈现相反的趋势。综上,对于CSN3、mTOR和AKT1的基因表达量的研究,3D培养模型为更适宜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三维细胞培养模型 亚油酸 乳蛋白合成
下载PDF
三维培养内皮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豪 李庚山 +3 位作者 李建军 王晋明 尹丽娅 李晓艳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三维培养内皮细胞在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作用下血管样结构的形成。方法 :制备三维培养胶原基质和细胞培养。结果 :对照组内皮细胞在胶的表面呈单层生长 ,未见其向深层生长及管腔... 目的 :观察三维培养内皮细胞在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作用下血管样结构的形成。方法 :制备三维培养胶原基质和细胞培养。结果 :对照组内皮细胞在胶的表面呈单层生长 ,未见其向深层生长及管腔结构形成。PDGF组内皮细胞在胶内呈多层浸润生长 ,伸展、变形呈扁平状 ;内皮细胞与胶原纤维之间以半桥粒连接 ,内皮细胞之间以桥粒连接 ,形成毛在管样管腔结构 ,管腔样结构大小不一 ,其间有多个散在的内皮细胞 ;部分内皮细胞内可见空泡样变 ,边界由胞质与胞膜组成 ,细胞核变形 ,凹陷 ,可见切迹 ,或呈薄片状 ,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在形成管状结构的内皮细胞中尤为明显 ;内皮细胞管腔面及游离面内皮细胞均有微绒毛突起。结论 :三维培养技术简单易行 ,是揭示在体血管形成的最简单模型 ;PDGF有利于三维培养内皮细胞在有展性的胶原基质面形成血管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培养 内皮细胞 PDGF 血管样结构 实验
下载PDF
基于三维细胞培养的组织工程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乔鑫 王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3-89,4,共7页
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始终伴随着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环境中诸多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调控了肿瘤最终的命运与转归。肿瘤在适应和利用微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微环境进行结构与功能的重塑。传统的二维(2D)细胞培养体外模型及动物整体模... 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始终伴随着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环境中诸多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调控了肿瘤最终的命运与转归。肿瘤在适应和利用微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微环境进行结构与功能的重塑。传统的二维(2D)细胞培养体外模型及动物整体模型无法很好地模拟肿瘤与微环境之间复杂的生物事件。基于三维(3D)细胞培养的组织工程肿瘤实验体系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模拟肿瘤细胞在体生长状态,有望作为2D培养模型和动物整体模型之间的桥梁,成为肿瘤研究模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基于3D细胞培养技术的组织工程肿瘤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肿瘤
下载PDF
层层叠加制备三维静电纺纳米纤维结构
6
作者 刘俊 常梦洁 张玉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148,154,共6页
以通孔金属片为静电纺丝的负极制备了通孔阵列纳米纤维薄膜,将多层纳米纤维薄膜在溶剂中叠加构建了三维纳米纤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对于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己内酯3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均可形成带有规则有序通孔结... 以通孔金属片为静电纺丝的负极制备了通孔阵列纳米纤维薄膜,将多层纳米纤维薄膜在溶剂中叠加构建了三维纳米纤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对于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己内酯3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均可形成带有规则有序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孔的大小可以通过模板的选择进行调节。在水中将聚苯乙烯纤维薄膜层层叠加形成了三维纳米纤维结构。在叠加四层聚苯乙烯纤维薄膜的三维结构上培养NIH3T3细胞,细胞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生长,三维纤维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层层叠加 三维结构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