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基于分解直方图的三维Otsu分割算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青 范九伦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1期119-122,126,共5页
Otsu是图像处理领域一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三维Otsu法时间复杂度高、抗噪性低等缺点,提出了利用直方图投影技术和直方图分解技术对三维直方图降维,将其拆分成一个一维直方图和一个二维直方图,分别用一维Otsu法和二维... Otsu是图像处理领域一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三维Otsu法时间复杂度高、抗噪性低等缺点,提出了利用直方图投影技术和直方图分解技术对三维直方图降维,将其拆分成一个一维直方图和一个二维直方图,分别用一维Otsu法和二维曲线型Otsu法求阈值,再用获得的阈值确定图像点的归类。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割效果较好,运行时间短,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直方图 分解 投影 图像分割 OTSU法
下载PDF
融合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的三维Otsu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凤 范九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3期30-33,39,共5页
为了提高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Otsu)对于图像噪声的鲁棒性,提出融合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的三维Otsu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像素的灰度信息、邻域中值灰度信息和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进行直方图统计,构建新颖的三维直方图,采用最大类间方差... 为了提高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Otsu)对于图像噪声的鲁棒性,提出融合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的三维Otsu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像素的灰度信息、邻域中值灰度信息和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进行直方图统计,构建新颖的三维直方图,采用最大类间方差作为阈值选取准则。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对于噪声的鲁棒性要优于原始三维Otsu法,能够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空间灰度信息 三维直方图 OTSU法 阈值分割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三维Tsallis熵图像分割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浩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3年第3期41-48,共8页
针对二维Tsallis熵图像分割不精确以及优化图像阈值分割函数的元启发式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以及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引入均值、中值、梯度三种因素,构建出三维直方... 针对二维Tsallis熵图像分割不精确以及优化图像阈值分割函数的元启发式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以及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引入均值、中值、梯度三种因素,构建出三维直方图,并结合Tsallis熵理论提出了一种三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为了避免粒子群优化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引入综合学习策略并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迭代方式,提出了综合学习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提出的三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与综合学习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进行图像分割。与其他元启发式算法相比,综合学习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在低维环境下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二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三维Tsallis熵阈值分割法分割效果更好,且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由此可以表明综合学习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三维Tsallis熵进行图像分割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TSALLIS熵 图像分割 综合学习策略 三维直方图
下载PDF
三维网格柱状图制图表达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黄煌 王金茵 +2 位作者 杨柳 吴嘉逸 王结臣 《现代测绘》 2016年第3期27-30,共4页
数字地图的发展使人们对地图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三维地图显示成了数字地图主要的发展方向。据此,研究了三维网格柱状图的制图方法。该方法以网格地图为基础,易于进行多种数据源的融合及数据分析,同时对制图要素通过三维... 数字地图的发展使人们对地图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三维地图显示成了数字地图主要的发展方向。据此,研究了三维网格柱状图的制图方法。该方法以网格地图为基础,易于进行多种数据源的融合及数据分析,同时对制图要素通过三维柱状图实现三维表达,取得较好的实用效果和视觉效果。以南京市KTV及酒吧分布为例,利用三维网格柱状图制图(设定网格单元大小为300m×300m,网格属性为酒吧KTV数量)生成三维网格柱状图,分析了该制图方法的优点,探讨了三维网格柱状图在社会经济要素制图、三维动态监测、多尺度网格制图等多方面的应用。相较传统制图,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易于进行不同数据源融合,突破传统社会经济制图基于行政界限的限制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格 三维柱状图 三维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渊 江泉 +4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顾晓鸣 章健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恶性98例,良性108例)患者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及直方图血管容积参数的采集与分析,直方图指数包括平均灰度、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血流指数。结果单因素...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恶性98例,良性108例)患者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及直方图血管容积参数的采集与分析,直方图指数包括平均灰度、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血流指数。结果单因素分析以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体积及血管各项指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病灶良恶性以肿瘤体积参数的准确性最高(80.2%),以血流指数的敏感性最高(73.8%),以血管指数、血管-血流指数的特异性为最高(均为90.3%)。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包括患者的年龄、体积及血流指数)是对乳腺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的最佳模型,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充分评估乳腺肿瘤的血管及血流情况,可以提高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能量多普勒 三维 乳腺肿瘤 直方图指数
下载PDF
基于三维直方图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旻旻 钟小莉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6,173,共5页
由于立体图像噪声强度与边界信息的不确定性,若仅考虑图像局部或全局信息会导致过分割现象,影响图像处理效果。为改善立体图像分割效果,提出三维直方图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算法。根据模糊集特性,将图像表示为模糊矩阵形式,计算加权平均... 由于立体图像噪声强度与边界信息的不确定性,若仅考虑图像局部或全局信息会导致过分割现象,影响图像处理效果。为改善立体图像分割效果,提出三维直方图的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算法。根据模糊集特性,将图像表示为模糊矩阵形式,计算加权平均值,构造模糊中值图像;采用自适应阈值小波方法,获取噪声方差和一级尺度参数对图像进行划层次去噪;定义图像局部对比度与局部梯度,在亮度级与边缘级基础上,对不同像素类别进行划分,获取像素同一性特征;通过三维直方图方式,获得三维单元频率,将其分割为八个立方体区域,找出与目标、背景对应部分,结合评价函数选取最佳阈值,完成立体图像层次化分割。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抗噪性能良好,边缘贴合度较高,可提供更多关于背景与目标的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直方图 立体图像 层次化分割 模糊中值图像 一级尺度参数 同一性特征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性肺炎风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朱向帜 王绿化 +7 位作者 王颖杰 姬巍 王小震 张莉 曹建中 章众 张可 殷蔚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1-426,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别评估≥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107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平均60(26-74)Gy的3DCRT,其中42例单纯放疗,65例序贯...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分别评估≥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107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平均60(26-74)Gy的3DCRT,其中42例单纯放疗,65例序贯放化疗。记录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RP)和≥3级的放射性肺炎(SRP)。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结果107例共发生放射性肺炎39例,其中2级26例,3级10例,5级3例,SRP标准的13例。对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MLD、CMLD、IV20-IV35、CV10、CV15、CV40、CV50及V10-V35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0.047、0.010、0.008、0.014、0.031、0.022、0.016、0.023、0.026、0.048、0.006、0.002、0.027、0.032、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V20是惟一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05)。对SRP单因素分析显示MLD、IV20、IV25、IV30、CV5、CV10、V10、V15、V20、V30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V10是惟一SRP发生的预测因子(P=0.028)。结论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明显相关,其中V20、CV10分别是预测RP、SRP的剂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 放射性肺炎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崔彦莉 祝淑钗 +4 位作者 刘志坤 苏景伟 李娟 沈文斌 王玉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NSCLC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全程三维适...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NSCLC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全程三维适形放疗48例,59例前程行传统常规放疗,后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均为根治性放疗,处方剂量60~78 Gy,中位剂量66 Gy.结果 全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62.6%,≥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8.3%,其中2级23例占21.5%,3级14例占13.1%,4级4例占3.7%.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照射野个数、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双肺V5~V40对≥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双肺平均剂量、双肺V20、疗前伴慢性阻塞性肺病为影响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性因素.结论 NSCLC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者,应严格限制双肺接受的平均剂量和双肺V20,尤其对放疗前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更应高度重视避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原文传递
PET/CT减轻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的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巩合义 于金明 +3 位作者 李建彬 李宝生 付政 刘同海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勾画中的作用及其对NSCLC的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预测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34例NSCLC行PETCT检查。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勾画中的作用及其对NSCLC的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预测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34例NSCLC行PETCT检查。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肉眼靶区(GTV),原发灶GTV外放15mm作为计划靶区1(PTV1),转移淋巴结GTV外放7mm作为PTV2,分别制定3D-CRT计划。选择VPTV(PTV体积,VPTV=VPTV1+VPTV2)、受照量≥20Gy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射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射剂量(Ds)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ETCT对靶区勾画及RP预测的影响。结果PETCT使13例(38.2%)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8例,下降者5例。10例(29.4%)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1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14例,假阴性、假阳性各1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3.3%,准确性为87.5%。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与CT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之间VPTV(P=0.019)、V20(P=0.000)和MLD(P=0.000)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TCT对NSCLC的临床分期、靶区勾画及其治疗计划有重要影响;与CT比较,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PETCT勾画靶区可明显减小PTV、V20和MLD,从而可有效降低RP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再次CT定位对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兰卫光 王振光 +3 位作者 刘长民 宁方玲 马隆波 郝延璋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过程中再次CT定位及相应放疗计划修改对肿瘤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再次定位,根据肿瘤及肺体积变化,修改放疗计划,通过拟合两次计划,分析叠加的剂量体积参数,与不修改的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结果放疗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为(20.0±4.2)次,计划修改后GTV缩小了(71.98±34.6)cm3,且GTV变化与计划修改前照射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497,P=0.006。最初设计的总计划与再次CT设计的计划拟合后患侧肺和全肺的平均受量分别下降了(4.6±10.1)%、(4.1±8.7)%,P值分别为0.03和0.02。拟合叠加计划与初次总的计划比较,心脏的V30受照射剂量下降了(2.68±1.3)%,脊髓的Dmax下降了(12.4±2.8)%。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中肿瘤体积发生退缩,可以适时地修改放疗计划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从而可以推量照射以提高肿瘤的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体积参数 计划修改
下载PDF
三维旋转估计及其在医学影像配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妙韵 周武 戴培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542-549,共8页
目的:针对基于迭代优化的影像配准方法在迭代初始值离目标值较远的情况下普遍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或者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梯度信息统计相关的三维旋转估计方法。方法:首先通过构建三维高斯梯度滤波器求出影像的局... 目的:针对基于迭代优化的影像配准方法在迭代初始值离目标值较远的情况下普遍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或者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梯度信息统计相关的三维旋转估计方法。方法:首先通过构建三维高斯梯度滤波器求出影像的局部梯度,然后根据局部梯度计算出影像的方向分布直方图,最后由两幅影像对应的方向分布直方图相关匹配的结果估计旋转差异。将该方法应用于基于优化的医学影像刚体配准中,比较在没有初始值估计和由该方法提供初始值估计的两种不同情况下配准迭代所需的时间以及配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当虚拟旋转的角度不是很大时(比如在20°以内),该方法估计的结果与虚拟变换设定值之间的偏差通常不会超过3°,一般在2°以内。同时,该方法在医学影像配准中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迭代所需的时间,且相比较由于不了解迭代初始值的信息而将其假设为零的情况,通过应用该方法来估计初始值有效降低了优化在迭代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结论:当影像之间的旋转差异不是太大时(比如不超过20°),可以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来估计旋转,并且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估计结果。此外,该方法在医学影像刚体配准中的应用提高了迭代优化的效率,也有助于进一步避免局部最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旋转估计 梯度方向 直方图匹配 医学影像配准 迭代优化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谨 庄婷婷 +8 位作者 何智纯 彭芳 马红莲 周琦超 张黎 何振宇 包勇 邓小武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评价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临床因素对非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重度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47例病例资料。对有无SARP的剂量学参数行成组t检验... 目的评价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临床因素对非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重度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47例病例资料。对有无SARP的剂量学参数行成组t检验,对有差异的和临床因素行Logistic法多因素预测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剂量学因素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剂量学数据间相关性并从剂量学参数中提取有代表性因子。结果全组患者SARP发生率为9.5%。平均肺剂量(MLD)、V20、V30、V40、V50与SARP发生相关(X2=4.87—6.84,P=0.009—0.025)。控制SARP发生率≤5%时的界值分别为MLD≤16.77Gy,V20≤34.15%,V30≤23.62%,V40≤18.57%,V50≤13.02%,其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0%、48.1%、0.678,42.9%、82.0%、0.661,78.6%、52.9%、0.667,71.4%、61.7%、0.677,57.1%、67.7%、0.651。因子分析显示可考虑选取MLD、V20、V30中的1个或2个,V40、V50中的1个用于预测SARP。肿瘤位于右中下肺者SARP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22.2%:6.7%,x2=6.19,P=0.023)。结论MLD、V20、V30、V40、V50可用于放射性肺炎预测,但单个预测价值不佳,要多种参数联合使用。肿瘤位于右肺中下叶者放疗后发生SARP危险性较肿瘤位于其他部位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放射性肺炎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正常肺V5、V10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付和谊 卢冰 +6 位作者 徐冰清 胡银祥 甘家应 欧阳伟炜 苏胜发 王刚 粟蕙芹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正常肺低剂量体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Ⅲa期14例,Ⅲb期36例,Ⅳ期50例。鳞癌49例,腺癌48例,腺鳞癌3例。初...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正常肺低剂量体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Ⅲa期14例,Ⅲb期36例,Ⅳ期50例。鳞癌49例,腺癌48例,腺鳞癌3例。初治79例、术后复发8例,术后残留12例,术后辅助1例。单纯放疗9例,放化疗91例。放疗剂量60—80Gy,60—69Gy24例,≥70Gy76例。化疗方案采用紫杉类+铂类一线方案。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正常肺V5、V10、V20、V30和平均肺剂量(MLD)。肺损伤评估根据CTC3.0标准。结果全组V,为37%~98%,中位值65%;V10为27%~78%,中位值47.5%;V20为17%-54%,中位值31%;V30为9%~31%,中位值24%。100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RP)1级34例,2级27例,3级8例,4级1例,5级1例。75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化1级46例,2级14例,3级2例。V5、V10、V20、MLD与≥1级RP相关,V5、V20、V30、MLD与≥2级RP相关,V5与≥3级RP相关。V5、V20、V30分别〉65%、31%、24%时发生≥2级RP概率增加,V5、V20分别〉65%、31%时发生≥3级RP概率增加,V20〉31%时发生≥1级RP概率增加。大体肿瘤体积、计划靶体积与≥1级RP、≥2级放射性肺纤维化相关。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处方剂量、照射野数目与各级放射性肺损伤无关。结论剂量体积参数V5、V10与RP发生相关,可能成为放射性肺损伤有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后程加速超分割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剂量体积直方图 放射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三维量化颜色直方图在彩色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秀新 贾克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1-32,40,共3页
针对目前基于内容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中存在的对色彩轻微变化较敏感、运算量大、检索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首先,将HSV分量非均匀量化;然后,为了消除量化误差,将相邻量化区间对应的直方图值求和,从而构造出... 针对目前基于内容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中存在的对色彩轻微变化较敏感、运算量大、检索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首先,将HSV分量非均匀量化;然后,为了消除量化误差,将相邻量化区间对应的直方图值求和,从而构造出一种三维量化颜色直方图;针对该直方图,提出对应的三维直方图相交匹配方法来实现图像的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彩色图像的检索效果好、运算量小、对于颜色变化鲁棒性强,可用于彩色图像的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量化颜色直方图 三维直方图相交 彩色图像检索 图像检索
下载PDF
基于三维直方图的改进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覃跃虎 支琤 徐奕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期29-33,37,共6页
经典的连续自适应均值漂移算法Camshift通过HSV空间的色调Hue分量建立一维直方图,在有光照变化及有相似颜色目标或背景的干扰下,跟踪效果不好。提出一种融合HSV空间中色调、饱和度以及反应物体形状信息的边缘梯度的三维直方图特征,并基... 经典的连续自适应均值漂移算法Camshift通过HSV空间的色调Hue分量建立一维直方图,在有光照变化及有相似颜色目标或背景的干扰下,跟踪效果不好。提出一种融合HSV空间中色调、饱和度以及反应物体形状信息的边缘梯度的三维直方图特征,并基于背景模型自适应调整特征直方图三种分量的权重值,提高了算法的跟踪准确度。通过与传统Camshift跟踪实验比较,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光照变化及相似颜色目标/背景干扰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同样也满足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CAMSHIFT算法 边缘梯度 三维直方图
下载PDF
三维最大Renyi熵的灰度图像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巍 申铉京 +1 位作者 千庆姬 李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3-1088,共6页
针对现阶段的阈值分割算法(如最小误差法、Otsu法、Renyi熵法等)在灰度、邻域均值或中值构成的二维或三维直方图上进行分割而造成的误分和低抗噪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邻域均值和邻域加权中值三维直方图的最大Renyi熵阈值分割... 针对现阶段的阈值分割算法(如最小误差法、Otsu法、Renyi熵法等)在灰度、邻域均值或中值构成的二维或三维直方图上进行分割而造成的误分和低抗噪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邻域均值和邻域加权中值三维直方图的最大Renyi熵阈值分割算法。相比目前多种阈值分割算法,新加入的邻域加权中值既能很好地过滤噪声,又能保留一定的图像边缘细节。经过对多幅图像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无论在精度上还是抗噪性上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阈值分割 RENYI熵 三维直方图 邻域加权中值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3~5个脑转移瘤优选调强放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银祥 卢冰 +5 位作者 韩蕾 甘家应 欧阳伟炜 苏胜发 洪卫 付和谊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5个脑转移瘤的优势。方法选择30例已完成IMRT的非小细胞肺癌1~5个脑转移病例,设计全脑放疗(WBRT)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WBRT加立体定向放疗(S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5个脑转移瘤的优势。方法选择30例已完成IMRT的非小细胞肺癌1~5个脑转移病例,设计全脑放疗(WBRT)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WBRT加立体定向放疗(S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3种技术之间的优势并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全组患者IMRT计划靶体积(PTV)肩部的D99%明显高于WBRT+3DCRT和WBRT+SRT(Z=-4.72、P=0.000和Z=-4.72、P=0.000);对3—5个脑转移瘤的13例患者IMRT的胛V斜坡的D10%和尾部的D5%明显低于WBRT+3DCRT与WBRT+SRT[(35.1±1.42)Gy、(36.5±2.86)Gy与(36.2±2.57)Gy(Z=-3.18、-3.18,P=0.001、0.001)和(37.7±2.91)Gy、(39.1±3.56)Gy与(38.7±3.67)Gy(Z=-4.11、-3.02,P=0.000、0.002)]。全组患者WBRT+SRT总机器跳数比IMRT减少达38.7%,IMRT、WBRT+3DCRT与WBRT+SRT的分别为14756.3、9614.8、9043.2MU(Z=-4.78、-4.78,P:0.000、0.000)。3种技术对1—2个转移瘤的周围脑组织剂量相似,3—5个转移瘤的则调强技术最优。结论IMRT技术能提高靶区最小剂量和降低周围脑组织受量,特别对3~5个转移瘤的优势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转移 脑/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全脑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轴距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光亚 曾水玲 +2 位作者 张书真 邓小飞 徐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2-559,共8页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邻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在3维直方图的基础上定义图像的3维轴距,分析无噪声及椒盐噪声影响下图像3维轴距的分布特点,提出基于3维轴距的去噪算法。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沿扩展,再利用3维轴距来检测噪声,最后用非噪声中值...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邻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在3维直方图的基础上定义图像的3维轴距,分析无噪声及椒盐噪声影响下图像3维轴距的分布特点,提出基于3维轴距的去噪算法。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沿扩展,再利用3维轴距来检测噪声,最后用非噪声中值滤波来消除噪声。仿真比较了3维轴距去噪算法与中值滤波、自适应开关中值、快速自适应均值滤波、修正方向加权中值滤波和自适应模糊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去噪性能,结果证明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噪 椒盐噪声 3维直方图
下载PDF
三维放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变化与心脏体积剂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秀平 李红军 +1 位作者 李宝生 王冬青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三维放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改变与心脏体积剂量的相关性。方法102例胸部肿瘤患者(肺癌68例、食管癌34例)放疗前后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三维放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改变与心脏体积剂量的相关性。方法102例胸部肿瘤患者(肺癌68例、食管癌34例)放疗前后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放疗前后各种酶水平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心脏接受≥x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x)]评价心脏体积剂量,各种酶与DVH参数相关性行Pearson法分析。结果放疗后血清AST、CK-MB、LDH、α-HBDH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增高(19.42:27.89、14.72:19.57、178.80:217.57、140.32:176.25,t=-3.39- -6.92,P均=0.000)。调强放疗前后AST变化与V孙V扑V30相关(r=0.302—0.431,P=0.039~0.003),CK变化与V30相关(r=0.345,P=0.013),CK—MB、LDH、a-HBDH变化与V孙V30均相关(r=0.465—0.376,P=0.001—0.005);三维适形放疗前后CK-MB、LDH变化与V30相关(r=0.330、0.274,P=0.014、0.033),d-HBDH变化与V孙V孙V35相关(r=0.270~0.331,P=0.046~0.014)。当放疗剂量〉50Gy时AST、LDH、α-HBDH变化与V扑V30相关(r=0.256—0.359,P=0.019—0.006),CK—MB变化与V30相关(r=0.233,P=0.037);≤50Gy时仅V5、V45与CK变化相关(r=0.581、0.536,P=0.023、0.043)。结论心脏体积剂量与三维放疗前后心肌酶水平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心脏DVH参数有助于评价放疗诱导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三维放射疗法 心肌酶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鉴别诊断卵巢肿物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丽娟 吴青青 +3 位作者 马玉庆 姚苓 杨文娟 李晓菲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定量测量卵巢肿物血管参数,并评价其鉴别诊断卵巢肿物良恶性的价值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术前1周内对57例卵巢肿物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肿物内实性部分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 目的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定量测量卵巢肿物血管参数,并评价其鉴别诊断卵巢肿物良恶性的价值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术前1周内对57例卵巢肿物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肿物内实性部分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比较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物之间血管参数的差异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57例患者中共检出卵巢肿物62个(双侧卵巢肿物5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物22个(良性组),恶性肿物40个(恶性组,包括交界性肿瘤8个)。恶性组肿瘤VI(6.3±5.9)%、FI(32.0±8.6)和VFI(2.4±2.7)测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肿物VI(2.1±3.3)%、FI(21.0±12.5)和VFI(0.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VI>2.1%为界值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73.0%;卵巢癌FIGO分期Ⅰ、Ⅱ期肿瘤与Ⅲ、Ⅳ期肿瘤VI、FI和VFI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是术前评估卵巢肿物良恶性的新方法,可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不能术前评估卵巢癌分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三维直方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