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阴阳理论阐述《伤寒论》三阴三阳病两种主要传变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建恒 李国臣 +1 位作者 胡海波 孙义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1883-1888,共6页
伤寒论之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和少阴病简称为三阴三阳病较六经病恰当,因后者易引起歧义。三阴三阳病是伤寒病的6个不同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病人体质、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的差异所导致。进展路径为“三阳病之太阳→少阳→阳明,... 伤寒论之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和少阴病简称为三阴三阳病较六经病恰当,因后者易引起歧义。三阴三阳病是伤寒病的6个不同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病人体质、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的差异所导致。进展路径为“三阳病之太阳→少阳→阳明,再至三阴病之太阴→厥阴→少阴”,这其中,少阳、厥阴病分别为三阳病、三阴病的枢纽,阳明、厥阴病为伤寒六病的2个极期。这2个极期是六病传变中热伤津路线的基点,也是后来明清温病学继承与发展的节点。由太阳进入少阳,少阳病热化伤津进入阳明、厥阴,最后发展成阴竭(阳闭)呈现出神昏、痉厥、动风、动血诸症,与病人内在体质偏热有关,进一步恶化进入少阴而亡阳;而另一条寒伤阳路线自少阳病寒化始(体质偏寒之故),最后进展为太阴→少阴,甚者厥脱。向愈路径分两种情况,三阳病阶段,阳明病转归少阳而愈;而三阴病阶段,要么太阴厥阴回转阳明少阳,要么厥阴少阴回转至太阴而愈。疾病是否传变以及如何传变皆是邪正交争的结果,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邪盛入里既伤阴津又损阳气,故仲景既扶助阳气又保护津液,其中尤以护阳为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三阴三阳病 传变 合病 并病 温化 寒化 温病 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