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式拖线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肖莉 张天佑 何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 目的:探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与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2 d、7 d、14 d,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蹄型肛周脓肿行隧道式拖线引流术后,患者疼痛较轻,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瘢痕面积较小,疗效优于切开挂线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型肛周脓肿 隧道式拖线引流术 切开挂线引流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青军 郭修田 +6 位作者 胡德昌 王琛 张旗 付军伟 王明华 张永安 曹永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价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主要临床症... 目的:评价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取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肛门功能,及瘢痕面积、创面长距、创面宽距、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在疼痛、出血、渗出物、肛缘肿胀、排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瘢痕面积、创面长距、创面宽距均小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出血及创面渗出,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小术后瘢痕,有效地缓解肛门坠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式拖线术 低位复杂性肛瘘 多中心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国内拖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青军 梁宏涛 +7 位作者 姚一博 潘一滨 张强 殷立新 王琛 郭修田 曹永清 陆金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拖线或拖线联合辅助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2005—2012);VIP、社科期刊数据库(2005—2012);Wan Fang Data、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2005—20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2005...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拖线或拖线联合辅助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2005—2012);VIP、社科期刊数据库(2005—2012);Wan Fang Data、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2005—20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2005—2012)数据库,查找拖线术为主治疗肛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拖线术能有效提高肛瘘的治疗效果,减少肛门失禁,保护肛门功能,与传统肛瘘切开和/或切开挂线术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拖线术能有效地保护肛门功能,提高肛瘘的一次性治愈率。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拖线术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隧道式拖线术结合九一丹对大鼠体表瘘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琛 陆金根 +2 位作者 曹永清 郭修田 梁宏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结合九一丹治疗大鼠体表瘘管的愈合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方法:72只体表瘘管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隧道式拖线术+九一丹)、对照组(瘘管切开+九一丹)和空白组。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瘘管的愈合情况,分阶段检测... 目的: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结合九一丹治疗大鼠体表瘘管的愈合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方法:72只体表瘘管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隧道式拖线术+九一丹)、对照组(瘘管切开+九一丹)和空白组。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瘘管的愈合情况,分阶段检测各组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及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值。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6.25±1.96)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3.75±0.96)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第5天大鼠血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血bFGF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P<0.01),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第7天和14天对照组的血清BUN、Scr均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P<0.01),在愈合时各组间血清BUN、Scr和ALT值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隧道式拖线法配合使用九一丹可以提高内源性bFGF含量,加速创面愈合;且隧道式拖线术为非开放性创面,九一丹吸收量相对小,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式拖线术 九一丹 瘘管大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肾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