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门菌细聚合菌毛作为新型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片段
被引量:
3
1
作者
部小霞
Aaron White
+1 位作者
王玲
刘树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4-978,共5页
目的用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菌株的细聚合菌毛(thin aggregative fim- briae)构建表达HIV-1 2F5抗原表位的载体。方法通过两步重叠PCR法(two step overlap extension PCR)构建重组体agfA::2F5,将重组体克隆至具有分...
目的用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菌株的细聚合菌毛(thin aggregative fim- briae)构建表达HIV-1 2F5抗原表位的载体。方法通过两步重叠PCR法(two step overlap extension PCR)构建重组体agfA::2F5,将重组体克隆至具有分离缺陷的温度敏感性低拷贝质粒pHSG415中,构成重组质粒pHSGAgfA2F5,然后经电穿孔法转化入ST14028-3b菌株中,经温度和抗生素选择压力进行等位基因置换,通过PCR筛选出含有外源基因的突变株,测序验证其序列的正确性。最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菌毛蛋白的表达,黏附试验来证明含有外源基因的菌株Bu96的黏附能力。结果序列分析表明基因置换后的突变株在菌毛基因上含有外源基因2F5,且不含有质粒pHSG415的复制子序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菌毛蛋白表达,黏附试验表明了菌株Bu96的黏附能力。结论利用具有分离缺陷的温度敏感性低拷贝质粒pHSG415,在ST14028-3b的细聚合菌毛编码基因agfA上插入表达2F5或其他外源基因的方法可行。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专门的菌株或抗生素抗性标记重组基因来进行位点特异性基因置换,同时也避免了在染色体上非目的DNA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置换
外源基因的表达
沙门菌
细聚合菌毛
质粒pHSG415
原文传递
以沙门氏菌菌毛为载体的重组HIV-1 447-52D表位疫苗的构建和毒力检测
2
作者
金刚
于璐
+4 位作者
岳超
李海宁
杨全
李庆海
刘树林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构建菌毛上表达HIV-1 447-52D表位的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 aroA-44752D,并对其毒力进行检测.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447-52D表位整合至沙门氏菌细聚合菌毛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通过刚果红结合实验分...
目的 构建菌毛上表达HIV-1 447-52D表位的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 aroA-44752D,并对其毒力进行检测.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447-52D表位整合至沙门氏菌细聚合菌毛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通过刚果红结合实验分析外源表位对菌毛吸附能力的影响.感染动物后检测重组菌的毒力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重组菌的嵌合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和嵌合蛋白的表达分析表明,重组菌菌毛上成功表达外源447-52D表位.重组菌携带外源表位后对刚果红吸附的能力没有改变,不影响菌毛的正常生物学活性.动物感染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菌灌胃感染BALB/c小鼠的LD50为1.45×10^9 CFU,与野生型减毒株相似,且重组菌可以有效地分布于感染小鼠的派氏淋巴结和脾脏中.结论 成功构建菌毛携带HIV-1 447-52D表位的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 aroA-44752D.菌毛携带外源表位后不影响减毒菌的毒力和并在体内分布,有望作为为口服HIV-1疫苗的候选并对其他病原体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447-52D表位
重组沙门氏菌
细聚合菌毛
原文传递
题名
沙门菌细聚合菌毛作为新型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片段
被引量:
3
1
作者
部小霞
Aaron White
王玲
刘树林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微生物学系
出处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4-978,共5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77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30001029)
文摘
目的用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菌株的细聚合菌毛(thin aggregative fim- briae)构建表达HIV-1 2F5抗原表位的载体。方法通过两步重叠PCR法(two step overlap extension PCR)构建重组体agfA::2F5,将重组体克隆至具有分离缺陷的温度敏感性低拷贝质粒pHSG415中,构成重组质粒pHSGAgfA2F5,然后经电穿孔法转化入ST14028-3b菌株中,经温度和抗生素选择压力进行等位基因置换,通过PCR筛选出含有外源基因的突变株,测序验证其序列的正确性。最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菌毛蛋白的表达,黏附试验来证明含有外源基因的菌株Bu96的黏附能力。结果序列分析表明基因置换后的突变株在菌毛基因上含有外源基因2F5,且不含有质粒pHSG415的复制子序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菌毛蛋白表达,黏附试验表明了菌株Bu96的黏附能力。结论利用具有分离缺陷的温度敏感性低拷贝质粒pHSG415,在ST14028-3b的细聚合菌毛编码基因agfA上插入表达2F5或其他外源基因的方法可行。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专门的菌株或抗生素抗性标记重组基因来进行位点特异性基因置换,同时也避免了在染色体上非目的DNA的出现。
关键词
基因置换
外源基因的表达
沙门菌
细聚合菌毛
质粒pHSG415
Keywords
Gene
replacement
Expression
of
foreign
genes
Salmonella
thin
aggregative
fimbriae
Plasmid
pHSG415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沙门氏菌菌毛为载体的重组HIV-1 447-52D表位疫苗的构建和毒力检测
2
作者
金刚
于璐
岳超
李海宁
杨全
李庆海
刘树林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
出处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3-338,共6页
基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410226040)
哈尔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2012RFXXS035)
文摘
目的 构建菌毛上表达HIV-1 447-52D表位的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 aroA-44752D,并对其毒力进行检测.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447-52D表位整合至沙门氏菌细聚合菌毛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通过刚果红结合实验分析外源表位对菌毛吸附能力的影响.感染动物后检测重组菌的毒力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重组菌的嵌合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和嵌合蛋白的表达分析表明,重组菌菌毛上成功表达外源447-52D表位.重组菌携带外源表位后对刚果红吸附的能力没有改变,不影响菌毛的正常生物学活性.动物感染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菌灌胃感染BALB/c小鼠的LD50为1.45×10^9 CFU,与野生型减毒株相似,且重组菌可以有效地分布于感染小鼠的派氏淋巴结和脾脏中.结论 成功构建菌毛携带HIV-1 447-52D表位的减毒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14028-3b aroA-44752D.菌毛携带外源表位后不影响减毒菌的毒力和并在体内分布,有望作为为口服HIV-1疫苗的候选并对其他病原体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HIV-1
447-52D表位
重组沙门氏菌
细聚合菌毛
Keywords
HIV-1
447-52D
epitope
Recombinant
Salmonella
thin
aggregative
fimbriae
分类号
R392-33 [医药卫生—免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门菌细聚合菌毛作为新型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片段
部小霞
Aaron White
王玲
刘树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原文传递
2
以沙门氏菌菌毛为载体的重组HIV-1 447-52D表位疫苗的构建和毒力检测
金刚
于璐
岳超
李海宁
杨全
李庆海
刘树林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