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甘景梨 段惠峰 +5 位作者 程正祥 高存友 祝希泉 史振娟 梁学军 赵兰民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912,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B...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BS组(21例)和伪刺激组(22例),2组患者均接受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150~ 300) mg/d治疗.TBS组接受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经颅磁刺激,伪刺激组线圈放置与头皮呈90度,其他参数的设置与研究组一致,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持续性操作测验(CPT)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结果 治疗前,TBS组与伪刺激组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7.1)vs.(37.5±6.8),t=0.314,P=0.754];治疗第2、4周末,TBS组HAMD评分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20.5±4.8)vs.(16.1±5.9),(30.3±5.2)vs.(26.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7,P=0.015;t=2.318,P=0.026).治疗第2周末,TBS组显效率(57.9%)高于伪刺激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8,P=0.037);治疗第4周末,TBS组显效率为和治愈率(94.7%和78.9%)均高于伪刺激组(65%和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4,P=0.021;x2=4.744,P=0.029).治疗第4周末,TBS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非持续性错误的改善优于伪刺激组,CPT1、CPT2、CPT3的改善也优于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一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应用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对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对健康受试者舌骨上肌群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力生 张婷 +4 位作者 林国桢 李洁 林拓 窦祖林 兰月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研究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TBS)对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双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对舌骨上肌群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24例,采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cTBS)刺激受试者左侧舌骨上肌群运动... 目的研究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TBS)对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双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对舌骨上肌群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24例,采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cTBS)刺激受试者左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采用间隔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iTBS)刺激受试者右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记录刺激前及刺激后即刻、15min、30min双侧舌骨上肌群的运动诱发电位(MEP),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刺激前、后不同时间点双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的变化。结果刺激前,左右两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分别为(375.29±176.09)μV和(368.17±149.02)μV,分别与同侧刺激后即刻、刺激后15min和刺激后30min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S可兴奋右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并能逆转左侧相应皮质被cTBS预处理的抑制效应。TBS可以影响两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的兴奋性,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舌骨上肌群 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强迫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月龄 陈璐 朱春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近年来安全无创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上取得一些新进展。研究发现,刺激靶点的选择对强迫症症状改善有一定影响,一般优先选择背外侧前额叶和辅助运动区。为提高标准方案的效果持续时间,发展了θ爆发式脉冲刺激模式,该模式对... 近年来安全无创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强迫症临床治疗上取得一些新进展。研究发现,刺激靶点的选择对强迫症症状改善有一定影响,一般优先选择背外侧前额叶和辅助运动区。为提高标准方案的效果持续时间,发展了θ爆发式脉冲刺激模式,该模式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足够安全但未必有效。与常规刺激方案相比,加速和维持型的增强方案具有更高的时间和临床效益。另外,新近发展的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尚可,前景可期。总体而言,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强迫症的效果良好,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评估治疗是否“有效”的统一标准,且研究对象局限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未来可结合增强方案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扩大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并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估及反馈机制,为强迫症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提供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经颅磁刺激 刺激靶点 刺激模式 增强方案 θ爆发式脉冲刺激 深部经颅磁刺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glial cells to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triggered by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1
4
作者 Susana A.Ferreira Nuno Pinto +2 位作者 Inês Serrenho Maria Vaz Pato Graça Baltaza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in different neurological diseases,and although most studies focus on its effects on neuronal cells,the contribution of nonneuronal cells to t...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in different neurological diseases,and although most studies focus on its effects on neuronal cells,the contribution of nonneuronal cells to the improvement trigge red b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se diseas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suggested.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ffects of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non-neuronal cells two online databases.Web of Science and PubMed were searched fo r the effects of high-frequency-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ow-frequency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intermittent theta-bu rst stimulation,continuous thetaburst stimulation,or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non-neuronal cells in models of disease and in unlesioned animals or cells.A total of 52 studies were included.The protocol more frequently used was high-frequency-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and in models of disease,most studies report that high-frequency-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led to a decrease in astrocyte and mic roglial reactivity,a decrease in the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 kines,and an increase of oligodendrocyte proliferation.The trend towards decreased microglial and astrocyte reactivity as well as increased oligodendrocyte proliferation occurred with 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 and continuous theta-burst stimulation.Few papers analyzed the low-frequency-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tocol,and the parameters evaluated were restricted to the study of astrocyte reactivity and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repo rting the absence of effects on these paramete rs.In what concerns the use of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unlesioned animals or cells,most articles on all four types of stimulation reported a lack of effects.It is also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 studies were developed mostly in male rodents,not evaluating possible diffe rential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between sexes.This systematic re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CYTE GLIA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inflammation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MICROGLIA neurologic disorders OLIGODENDROCYTE repetitive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ta-burst stimulation
下载PDF
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健康人双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的调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修齐 陈颖 +2 位作者 吴军发 胡瑞萍 吴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研究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双侧大脑运动皮质M1区兴奋性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20例青年健康受试者分为左侧小脑iTBS组和右侧小脑iTBS组,每组10例。所有受试者在进行所属组别... 目的研究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双侧大脑运动皮质M1区兴奋性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20例青年健康受试者分为左侧小脑iTBS组和右侧小脑iTBS组,每组10例。所有受试者在进行所属组别的刺激模式干预前,先测量双侧大脑M1区静息运动阈值(RM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于刺激后40 min内的8个时间点(5、10、15、20、25、30、35、40 min)分别测量双侧大脑M1区MEP,并分析MEP波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①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可引起右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该作用在刺激结束5~15 min内开始出现,至少可以持续到刺激后25 min(P<0.05)。刺激后35 min的MEP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上升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右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仅刺激后30 min时的ΔMEPN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ΔME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S作用于小脑可引起对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效果可维持至刺激后25 min;可使同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下降,且其效果可持续至少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 小脑 大脑运动皮质
原文传递
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兆宇 沈悦娣 张淑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80-184,共5页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在我国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有关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刺激参数的选择还存在争议...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境障碍,在我国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有关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刺激参数的选择还存在争议。本文就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刺激参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描述及讨论,为临床应用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双侧小脑间歇性θ爆发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曹月姣 陈伟观 +6 位作者 黄志东 徐倩 曹芳 朱冬燕 吉桧媛 许德慧 卢红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6-711,共6页
目的观察双侧小脑间歇性θ爆发刺激(iTB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TBS组, 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营养指导, iTBS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侧小脑iTBS刺激(i... 目的观察双侧小脑间歇性θ爆发刺激(iTB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TBS组, 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营养指导, iTBS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侧小脑iTBS刺激(iTBS治疗每日1次, 每周6次, 连续治疗3周),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侧小脑假性磁刺激。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对2组患者的吞咽情况进行分级和临床疗效评估, 同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 并检测其下颌舌骨肌MEP的潜伏期和波幅。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SSA评分与下颌舌骨肌MEP波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 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 且iTBS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Z=-2.207, P<0.05)。治疗后, iTBS组临床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 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iTBS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后, iTBS组患者下颌舌骨肌MEP的潜伏期和波幅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只有波幅较组内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2组患者治疗后的SSA评分与其下颌舌骨肌MEP波幅不相关。结论双侧小脑间歇性θ爆发刺激可显著地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爆发刺激 小脑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rTMS与iTBS模式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子财 温馨 +3 位作者 彭阳 钟立达 李芳 刘惠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TBS)两种模式的经颅磁刺激作用小脑部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9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rTMS组(30例)、iTBS...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TBS)两种模式的经颅磁刺激作用小脑部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9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rTMS组(30例)、iTBS组(24例)、对照组(35例);rTMS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小脑部位,iTBS组给予经颅磁的iTBS模式刺激小脑,对照组给予rTMS假刺激,3组患者均在标准吞咽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以纤维内镜下吞咽困难严重程度评估量表(FEDS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评价3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的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rTMS组、iTBS组、对照组的FEDSS评分和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rTMS组、iTBS组的FEDSS评分和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TMS组的FEDSS评分高于iTBS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iTBS组在SSA评分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结论rTMS模式、iTBS模式均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iTBS不劣于rTMS,在吞咽疗效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 小脑刺激
下载PDF
cTBS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胡瑞萍 范顺娟 +6 位作者 俞岑妍 吴军发 田闪 汤昕未 沈莉 吴毅 朱玉连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4期401-403,41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outinuous theta-burst stimulation,cTBS)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cTBS组和对照组。cTBS组在语言训练基础上接受cTBS干预,干预部位为右侧... 目的探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outinuous theta-burst stimulation,cTBS)结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cTBS组和对照组。cTBS组在语言训练基础上接受cTBS干预,干预部位为右侧额下回后部,对照组仅接受语言训练。在入组时和干预2周后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评定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cTBS组和对照组的失语商和功能独立性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BS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失语商cTBS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改善,但由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而不能明确这种改善是否与cTBS干预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失语症 脑卒中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洪 杨琪 +6 位作者 刘静 唐茜 罗静 艾海波 靳棋卒 巩文艳 刘远明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TBS)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疗效。方法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64例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TBS)语言双模通路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疗效。方法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64例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tDCS联合cTB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刺激,假刺激部位、治疗模式、治疗时间都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均治疗1次/d,每周6次,连续5周。治疗前后均使用汉化版西方失语成套量表及功能独立性量表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失语商(AQ)、操作商(PQ)和大脑皮质商(CQ)评分变化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AQ、PQ、CQ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都有效,但治疗组治疗后的AQ、C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功能独立性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改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cTBS刺激语言双模通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持续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失语症 语言通路
原文传递
不同模式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思杏 纪运 马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3-567,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伤害性感受器敏化、传入神经元异常的异位兴奋性、脊髓后角促伤害感受的易化等有关。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非侵入性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手段,可以有效缓...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伤害性感受器敏化、传入神经元异常的异位兴奋性、脊髓后角促伤害感受的易化等有关。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非侵入性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本文就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不同模式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θ节律爆发式磁刺激
下载PDF
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淑睿 李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观察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3月至12月,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和康... 目的观察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3月至12月,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并行悬吊运动训练,包括躯干控制训练、分离运动强化训练、双下肢交替训练。观察组在悬吊运动训练前,采用小脑iTBS模式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每丛3个脉冲,丛内频率50 Hz,丛间频率5 Hz,刺激2 s,间歇8 s,共600个脉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并比较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康复训练,依从性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4周后,两组FMA-LE、BBS、MBI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10.053,P<0.001),观察组MEP潜伏期显著下降(t=5.326,P<0.001),且FMA-LE、BBS、MEP潜伏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029,P<0.01)。结论小脑iTBS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悬吊运动训练 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下载PDF
健侧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邓罗义 陈彦 +5 位作者 曾妮 黄璞 张兴 胡康杰 郑鹏 吴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97-1802,共6页
目的探讨健侧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假对照研究。共纳入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Sham组各25例。iTBS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健... 目的探讨健侧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假对照研究。共纳入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Sham组各25例。iTBS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健侧小脑iTBS刺激,Sham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健侧小脑iTBS假刺激。对治疗前及治疗21d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下肢FMA评分、Berg评分、Brunnstrom下肢分期、H/Q比值、MBI评分,步态分析参数以及TMS测得的MEP值,评估小脑iTBS对卒中后步行功能康复的有效性。结果治疗21 d时,iTBS组下肢Brunnstrom分期、Holden分级、Berg评分、下肢FMA评分、6 min步行距离、NIHSS评分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Sham组(P<0.05);治疗后iTBS组H/Q比值较前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BS组步速、步频、步宽、患侧单支撑相及GDI评分均较Sham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BS组治疗后患侧大脑皮层MEP波幅较前降低(P<0.05)。结论健侧小脑iTB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间歇θ短阵脉冲刺激 三维步态分析 步行功能
下载PDF
rTMS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蔚倩 齐钢桥 +2 位作者 齐文耀 曹敏敏 凌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8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连续θ爆发式刺激(cTBS)抑制辅助运动区(SMA)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由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确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TS患者20例.所有患者双侧SMA区均给予磁场强度为8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连续θ爆发式刺激(cTBS)抑制辅助运动区(SMA)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由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确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TS患者20例.所有患者双侧SMA区均给予磁场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刺激模式为cTBS、1200脉冲/(侧·次)、1次/d、5次/周、共计4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及治疗4周末分别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21)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入选TS患者经rTMS治疗4周后,总体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TS伴强迫症(OCD)患者YGTSS和YBOCS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过程,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rTMS cTBS抑制双侧辅助运动区对于顽固性TS治疗总体安全、无明显治疗效果,但对于其中顽固性TS伴强迫症亚组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抽动秽语综合征 θ爆发式刺激 辅助运动区
下载PDF
小脑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小脑经颅磁刺激调控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翁雅婧 吴毅 +3 位作者 刘罡 程会兰 谢鸿宇 田闪 《康复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279-284,共6页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异常运动,其特征是由于持续或间歇的肌肉收缩而导致不自主运动、姿势异常,或两者兼具,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心理和康复治疗、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和脑深部刺激手术等综合措施。已有的动物实验数据显...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异常运动,其特征是由于持续或间歇的肌肉收缩而导致不自主运动、姿势异常,或两者兼具,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心理和康复治疗、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和脑深部刺激手术等综合措施。已有的动物实验数据显示小脑至少通过3个机制影响肌张力障碍的发病:(1)小脑传出信号模式异常;(2)小脑和基底节核团之间的联系出现异常;(3)小脑细胞形态或结构出现异常。人类研究主要从临床及病理、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3个方面探索小脑在肌张力障碍发病中的具体作用。以往观点认为小脑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及协调运动,而肌张力障碍主要是基底神经节区的一种功能紊乱。近年来随着“小脑-丘脑-大脑皮质”环路的提出,小脑被认为是与肌张力障碍有关的一个新的节点。随着小脑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以及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发展,针对小脑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也逐渐展开。经颅磁刺激(TMS)是人类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生理学技术之一。利用强度不断变化的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从而脑皮质层产生局部电流。rTMS是TMS的传统刺激模式。低频磁刺激(≤1 Hz)抑制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高频刺激(>1 Hz)提高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θ节律爆发刺激(TBS)是一种新型的rTMS方式。间歇性TBS(iTBS)提高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连续性TBS(cTBS)抑制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基于“小脑-大脑抑制”理论发现,TMS可以通过调节“小脑-大脑抑制”改善症状。iTBS对小脑皮层的兴奋抑制了运动皮层随后的联合可塑性的发展,而cTBS对小脑皮层的抑制则增强了运动皮层随后的可塑性。因此小脑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高级脑功能刺激调控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小脑 经颅磁刺激 小脑-大脑抑制 θ节律爆发刺激 间歇性TBS 连续性TBS
下载PDF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匡宇星 夏锐 +7 位作者 谢静 吴紫怡 李星捷 刘俊 戴雅岚 王梦阳 王单 陈尚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目的探究单次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选取MCI患者40例,随机分为iTBS真刺激组和iTBS假刺激组,每... 目的探究单次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选取MCI患者40例,随机分为iTBS真刺激组和iTBS假刺激组,每组20例。iTBS作用靶点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基线期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在两组单次干预前后,分别采集5 min静息态脑电图(resting-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rsEEG),计算脑电功能连接的相位延迟指数(phase lag index,PLI),并绘制功能连接矩阵图。统计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数据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MoCA、MMSE、ADL、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S真刺激组中,与治疗前[0.140(0.133,0.144)]相比,治疗后β频段PLI[0.146(0.136,0.1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增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央区(C3/C4-T7/T8)。iTBS真刺激组iTBS治疗后α频段PLI[0.286(0.241,0.359)]与iTBS治疗前[0.251(0.232,0.299)]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iTBS可使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增加,iTBS作用于左侧DLPFC可以有效地调节MCI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这可能揭示了iTBS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功能连接 相位延迟指数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原文传递
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对氧糖剥夺/再灌注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17
作者 王碧茹 黄海龙 +2 位作者 曹文玥 刘晶莹 廖维靖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iTBS作用于BV2小胶质细胞OGD/R体外模型,1次/d,连续干预3 d,在第4天收集所有样本进行检测。采用光学显... 目的:研究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iTBS作用于BV2小胶质细胞OGD/R体外模型,1次/d,连续干预3 d,在第4天收集所有样本进行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形态学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M1/M2标记物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总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p65)、总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R损伤后,BV2细胞由梭形向阿米巴样转变,但经iTBS干预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与假刺激组相比,iTBS明显降低了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NOS和Mcp-1的mRNA表达水平(P<0.05),升高了抗炎因子TGF-β1、IL-10和Arg-1的mRNA表达水平(P<0.05)。此外,iTBS显著降低了M1标记物CD16/32、CD86的表达(P<0.05)和增加了M2标记物CD206、CD163的表达(P<0.05)。同时,经iTBS干预后,BV2小胶质细胞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iTBS可减轻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相关神经炎症,其中的机制可能是iTBS通过抑制p-p65和上调p-STAT3的表达参与调控NF-κB和STAT3通路,进而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诱导其由促炎型M1向抗炎型M2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氧糖剥夺/再灌注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极化
原文传递
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对情绪加工脑网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琦 曹丹 +1 位作者 李颖洁 唐莺莹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8,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 TBS)干预对情绪加工脑功能网络的影响。我们采用c TBS技术对10名受试者的左前额背外侧皮质(DLPFC)区域进行干预,同时记录干预前后受试者进行情绪面孔性别识别任务时的头皮脑电(EEG)信号,然后采用EE...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 TBS)干预对情绪加工脑功能网络的影响。我们采用c TBS技术对10名受试者的左前额背外侧皮质(DLPFC)区域进行干预,同时记录干预前后受试者进行情绪面孔性别识别任务时的头皮脑电(EEG)信号,然后采用EEG信号相位同步值来衡量两个脑网络节点间的连接强度,并运用网络效率来描述脑区的信息传递效率。研究结果发现,经由c TBS技术干预受试者脑区,再采用情绪面孔图片刺激后,100~300 ms时间窗内的EEG信号的β频段的事件相关功率明显增强;不同的情绪图片刺激下,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EEG信号全局相位同步值比正性情绪刺激下更高;情绪加工脑网络小世界特性增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左侧DLPFC活跃性改变对情绪加工脑网络的影响,初步探索了情绪加工脑网络机制,为以后的情绪加工脑网络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谱扰动 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脑功能网络 小世界特性 效率
原文传递
持续短阵脉冲刺激抑制一侧初级运动皮层后脑功能连接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青 胡瑞萍 +6 位作者 吴军发 杜小霞 朱玉连 汤昕未 范顺娟 田闪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4-1398,1404,共6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健康被试者一侧初级运动皮层经持续短阵脉冲刺激抑制后与全脑其他灰质区域的功能连接变化。方法:采用持续短阵脉冲刺激(cTBS)对21例健康被试者的右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进行抑制。在cTBS干预前...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健康被试者一侧初级运动皮层经持续短阵脉冲刺激抑制后与全脑其他灰质区域的功能连接变化。方法:采用持续短阵脉冲刺激(cTBS)对21例健康被试者的右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进行抑制。在cTBS干预前和干预后即刻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右侧M1区受抑制最明显的区域作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灰质区域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比较右侧M1区种子点在cTBS干预前后与全脑其他区域功能连接的变化。结果:右侧M1区种子点在cTBS干预前与大脑广泛区域存在较强的功能连接,在cTBS干预后功能连接范围缩小、连接强度减弱,以右侧扣带回中部和左侧中央后回减弱最为明显,具有显著性意义(单个体素P<0.001, GRF校正P<0.05)。结论:健康被试者一侧运动皮层受到抑制后,与全脑灰质功能连接普遍减弱,尤以与同侧扣带回中部及对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减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运动皮层 功能连接 持续短阵脉冲刺激
下载PDF
θ短阵快速脉冲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婧 郭银淼 +6 位作者 李梦楠 高炬 方新宇 周超 陈玖 张付全 张向荣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模式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r... 目的探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模式下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r-TMS治疗组24例,r-TMS伪刺激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以TBS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部位选择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对照组予以同部位伪刺激。治疗前后采用精神病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评估精神症状,Mattis痴呆评定量表-2(Mattis-dementia rating scale,MDRS-2)和社会适应性功能评价(social adaptation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分别评估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PANSS量表[(60.17±3.73)分,(56.67±3.12)分]、阴性症状分量表[(20.88±2.94)分,(17.96±2.33)分]、一般病理症状分量表[(30.67±1.66)分,(30.25±1.45)分]及SANS量表[(59.33±4.00)分,(54.21±5.32)分]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PRS量表(t=3.513,P=0.001)、PANSS量表(t=6.048,P<0.01)及其阴性症状分量表(t=6.610,P<0.01)、SANS量表(t=8.239,P<0.01)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MDRS-2量表及其各分量表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DRS-2量表(t=6.216,P<0.01)及其注意(t=4.596,P<0.01)、起始/保持(t=6.424,P<0.01)、概念形成(t=3.974,P<0.01)、结构(t=2.194,P=0.033)、记忆(t=3.162,P=0.003)分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SAFE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0.142,均P>0.05)。结论TBS模式rTMS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慢性精神分裂症 老年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