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热蓝细菌高温适应机制及生物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孙绘梨 +3 位作者 齐凤霞 毛绍名 栾国栋 吕雪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2-1775,共24页
嗜热蓝细菌是一类具有独特耐热特征的蓝细菌,可以作为研究光合生物高温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系统解析嗜热蓝细菌的高温适应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光合生物及其他微生物响应和适应高温环境的分子机理,同时还具有指导耐热作物培育和构建微... 嗜热蓝细菌是一类具有独特耐热特征的蓝细菌,可以作为研究光合生物高温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系统解析嗜热蓝细菌的高温适应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光合生物及其他微生物响应和适应高温环境的分子机理,同时还具有指导耐热作物培育和构建微生物耐热细胞工厂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全面综述了嗜热蓝细菌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其生态分布、形态特征、组学研究和耐热机制挖掘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对嗜热蓝细菌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深入了解蓝细菌光合生理与代谢特点,特别是嗜热蓝细菌在高温适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高温适应机制 光合微生物 抗逆资源 组学特征
原文传递
Substitution of Nitrite Reductase of 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BP-1 by the Homologous Gene of Phormidium laminosum 被引量:1
2
作者 Maite Buxens Juan L. Serra María J. Llam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3年第6期69-79,共11页
Even though the nitrate assimilation operon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Phormidium laminosum, some aspects still remain unclear.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this cyanobacterium is problematic that hinders the eluc... Even though the nitrate assimilation operon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Phormidium laminosum, some aspects still remain unclear.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this cyanobacterium is problematic that hinders the elucidation of further aspects of nitrogen metabolism. To circumvent this, 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BP-1 was selected as a surrogate host and its nirA gene was substituted by the homologous gene of P. laminosum. This process, based on Long Flanking Homolog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natural competence of T. elongatus BP-1, required an intermediate T. elongatus BP-1 ΔnirA::kat mutant, which carries a gene encoding a thermostable kanamycin nucleotidyl transferase in place of nirA_Te. In the presence of nirA_Pl, nirA defective mutants of T. elongatus BP-1 recovered the ability to grow with nitrate as the sole nitrogen source, and showed a phenotype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wild-type cells. The procedure could be useful to substitute other genes from T. elongatus BP-1 with the homologues from P. laminosum in order to study this particular operon. Furthermore, it may be used as a general tool to explore phenotypic changes due to the exchange of a single gene between cya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philic cyanobacteria Long Flanking HOMOLOG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ITRITE REDUCTASE Gene TRANSFERENCE
下载PDF
两株采自惠州的细鞘丝藻亚科(Leptolyngbyaceae)嗜热蓝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细胞组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婷 江东 +5 位作者 唐杰 雒义凡 梁园梅 MD Mahfuzur R.Shah 金鹏 Maurycy Daroch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93,共13页
【背景】随着CO_2排放增加,全球变暖愈发严峻,嗜热蓝细菌作为能够在45°C及以上环境中生长并实现生物固碳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的】对从广东惠州地区采集的藻种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2株嗜热蓝细菌,研究其生长特性,为... 【背景】随着CO_2排放增加,全球变暖愈发严峻,嗜热蓝细菌作为能够在45°C及以上环境中生长并实现生物固碳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的】对从广东惠州地区采集的藻种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2株嗜热蓝细菌,研究其生长特性,为嗜热蓝细菌的后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16SrRNA基因、藻蓝蛋白链A基因(PhycoA)序列分析确定从惠州地区采集到的菌株的分类学位置。对PKUAC-GDTS1-24和PKUAC-GDTS1-29两株嗜热蓝细菌进行形态观察和主要细胞成分(灰分、糖类、脂质、蛋白质和色素)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2株嗜热蓝细菌,其中PKUAC-GDTS1-24和PKUAC-GDTS1-29菌株,形态上呈蓝绿色球形毛状体,是由细胞形成密集的簇,彼此附着形成的。两株嗜热蓝细菌的主要细胞成分是糖类,分别占细胞干重的36.42%和28.46%。PKUAC-GDTS1-24的灰分、脂质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41%、21.40%和26.64%。PKUAC-GDTS1-29的细胞中,灰分、脂质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72%、23.92%和12.93%。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在PKUAC-GDTS1-24和PKUAC-GDTS1-29中的含量分别为157.29 mg/g DW和374.86 mg/g DW,类胡萝卜素分别为65.13 mg/g DW和18.87 mg/g DW。【结论】基于系统发育树研究,本实验的2个分离株属于细鞘丝藻亚科(Leptolyngbyaceae),与研究较少的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菌株相近,可能是广东和四川温泉中存在的一种新型丝状轻度嗜热蓝细菌属或Leptolyngbya新种。嗜热菌株PKUAC-GDTS1-24和PKUAC-GDTS1-29的形态和细胞组成相似,通过比较,2个菌株的藻胆蛋白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研究报道的Leptolyngbya蓝细菌,尤其是PKUAC-GDTS1-29可以作为藻蓝蛋白生产的潜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 鉴定 细胞组分
原文传递
不同光质对嗜热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CC6715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凯 宫一玮 +3 位作者 李兴康 张艳婷 Maurycy Daroch 金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9-744,共6页
使用光合有效光量子数密度(PAR)均为100μmol/(m^2·s)的白光(对照)、红光和蓝光,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蓝细菌PCC6715进行培养,以期探明不同光质对不表达藻红素的蓝细菌光适应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质培养对数生长期PCC6715... 使用光合有效光量子数密度(PAR)均为100μmol/(m^2·s)的白光(对照)、红光和蓝光,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蓝细菌PCC6715进行培养,以期探明不同光质对不表达藻红素的蓝细菌光适应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质培养对数生长期PCC6715的过程中,与白光相比,干重在蓝光下明显增加,红光下明显减少;红、蓝光质对光合色素合成产生影响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蓝光下明显提高,红光下明显降低,培养6天后,红、蓝光条件下的Fv/Fm均趋于稳定。蓝光有利于PCC6715的生长,红光不利于PCC6715的生长;同时,PCC6715在红、蓝光质中均产生适应性生长,藻蓝素的减少使PCC6715在红光中发生适应性生长,蓝光中PCC6715发生适应性生长是由于藻蓝素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嗜热蓝细菌 光质 光适应生长 藻蓝素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四川温泉的嗜热鞘丝藻新种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玫锦 唐杰 +1 位作者 Md.Mahfuzur R.Shah Maurycy Daroch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9-752,共14页
为了确定分离自四川甘孜地区温泉的嗜热丝状菌株B121的分类信息,为探索其应用价值提供遗传学分析基础,对其进行基因组分析、系统发育分析、二级结构预测、形态学鉴定以及结合菌株钠盐耐受性和固氮能力的整体分析。在16S rRNA的系统发育... 为了确定分离自四川甘孜地区温泉的嗜热丝状菌株B121的分类信息,为探索其应用价值提供遗传学分析基础,对其进行基因组分析、系统发育分析、二级结构预测、形态学鉴定以及结合菌株钠盐耐受性和固氮能力的整体分析。在16S rRNA的系统发育分析中,发现菌株B121与菌株Thermoleptolyngbya oregonensis PCC 8501,Thermoleptolyngbya albertanoae ETS-08和Thermoleptolyngbya sp.O-77等嗜热鞘丝藻属菌株有较好的聚类。在16S-23S ITS二级结构预测分析中,菌株B121的D1-D1'区域与属内参考菌株有一定的相似性,序列同一性也较高,但都没有到达广义的同种物种标准,并且V2,BoxB及V3区域与其他对照菌株的差异较大。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菌株B121是Thermoleptolyngbya属下的一个新种。菌株B121可在最高浓度为0.5 M的NaCl和NaNO_(3)培养基中生存,也可在浓度为1 M的NaCl培养基中存活。当气相条件为Ar:N_(2):CO_(2)=79:20:1(体积比)时,菌株B121的乙炔还原速率可以达到2564.1 nmol/(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16S rRNA 16S-23S ITS 系统发育分析 二级结构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嗜热蓝细菌生长及活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雒义凡 李俐珩 +2 位作者 李玫锦 梁园梅 Maurycy Daroch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嗜热蓝细菌的生长特性,文章设置了不同的温度和NaHCO3浓度,研究不同条件对分离所得的两株嗜热蓝细菌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KUAC-SCT E111和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KUAC-SCT E732的生长以及活性物质积累的影... 为了探究嗜热蓝细菌的生长特性,文章设置了不同的温度和NaHCO3浓度,研究不同条件对分离所得的两株嗜热蓝细菌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KUAC-SCT E111和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KUAC-SCT E732的生长以及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从而预估其固定烟道气中的CO2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嗜热蓝细菌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二者均可在高温环境下生长,最佳生长温度均为50℃,其中,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KUAC-SCT E732可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缓慢生长;适宜的NaHCO3浓度会促进两株蓝细菌的生长,当NaHCO3的浓度为0.1 mol/L时,两株蓝细菌的生长情况最佳,当NaHCO3的浓度为0.3,0.5 mol/L时,两株蓝细菌能够正常生长,当NaHCO3的浓度达到1 mol/L时,两株蓝细菌均无法存活;提升温度和NaHCO3浓度,能够促进蓝细菌内活性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加藻胆蛋白的合成量,改变脂肪酸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温度 NAHCO3 藻胆蛋白 脂肪酸
下载PDF
嗜热蓝细菌PKUAC-E542藻蓝蛋白耐热性以及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俐珩 梁园梅 +4 位作者 李玫锦 陈鹏宇 肖萌 崔逸璇 Maurycy Daroch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9-535,共7页
对PKUAC-SCTE542藻蓝蛋白的耐热性进行测试,探究其热稳定性能。同时,在不同光周期和不同光质光源组合条件下培养嗜热蓝细菌PKUAC-SCTE542,研究其生长情况和藻蓝蛋白含量,探索适用于藻蓝蛋白生产的光照条件。选取30℃,40℃,50℃,60℃,65... 对PKUAC-SCTE542藻蓝蛋白的耐热性进行测试,探究其热稳定性能。同时,在不同光周期和不同光质光源组合条件下培养嗜热蓝细菌PKUAC-SCTE542,研究其生长情况和藻蓝蛋白含量,探索适用于藻蓝蛋白生产的光照条件。选取30℃,40℃,50℃,60℃,65℃,70℃,80℃,90℃为实验组,25℃和4℃为对照组,放置时间设为5小时和14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藻蓝蛋白全光谱图,考察不同温度和放置时间对藻蓝蛋白的影响,再将E542-PC的α链和β链与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中藻蓝蛋白进行比对,深入了解其耐热机制。分别在光波长为白光(400~800 nm)、红光(654 nm)、绿光(511 nm)和蓝光(454 nm),光周期为8L/16D,12L/12D和16L/8D的条件下培养蓝细菌,测定其生物质干重以及藻蓝蛋白含量。结果表明,PKUAC-SCTE542藻蓝蛋白在65℃环境可以保持稳定,60℃放置14天仍表现出60%的热稳定性。光质为红光、光周期为16L/8D的条件下,藻蓝蛋白绝对产量最大;光质为红光、光周期为8L/16D时,藻蓝蛋白产率最高。实验结果表明PKUAC-SCTE542藻蓝蛋白的耐热性能较好,经过光照条件筛选,藻蓝蛋白产量可提高近100 mg/gDC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藻蓝蛋白 热稳定性 光照条件
下载PDF
嗜热蓝细菌碳酸酐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娟 李俐珩 +3 位作者 张海若 李玫锦 陈鹏宇 Maurycy Daroch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0-458,共9页
【背景】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H)因其高效催化CO2转化为HCO3–的能力成为当今碳减排工艺中的研究热点,但因工厂烟道气的温度较高,因此寻求热稳定性高的嗜热碳酸酐酶是碳酸酐酶仿生学固碳的关键所在。【目的】克隆嗜热蓝细菌Th... 【背景】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H)因其高效催化CO2转化为HCO3–的能力成为当今碳减排工艺中的研究热点,但因工厂烟道气的温度较高,因此寻求热稳定性高的嗜热碳酸酐酶是碳酸酐酶仿生学固碳的关键所在。【目的】克隆嗜热蓝细菌Thermosynechococcuselongatus PKUAC-SCTE542和SynechococcuslividusPCC6715的碳酸酐酶基因Ecah、Pcah,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异源高效表达,并进行初步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碳酸酐酶基因cah,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_pETM11_CAH,利用IPTG诱导方法高效表达蛋白,表达产物(CAH)经Ni-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E542、PCC6715中克隆得到大小均为534 bp的碳酸酐酶基因,以CO2为底物,酶催化CO2水合的活性分别为42.6 WAU/mg-protein、47.6 WAU/mg-protein。碳酸酐酶ECAH 50°C处理30 min后,酶活提高了8%,而PCAH却下降了10%。Zn2+、磺胺对两种碳酸酐酶有显著抑制作用,Ca2+对ECAH有轻微激活作用,对PCAH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E542嗜热蓝细菌表达的碳酸酐酶比PCC6715的热稳定性强,符合处理工业高温点源烟道气的CO2的基本要求,丰富了碳减排的嗜热碳酸酐酶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蓝细菌 嗜热碳酸酐酶 异源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