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对真丝绸的涂料印花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忠信 方浩雁 +2 位作者 马廷方 余志成 高佩佩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共4页
单因素分析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条件,并探讨了其性能以及在真丝绸印花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热敏微胶囊制备优化工艺为:乳化速度8 000 r/min,乳化时间15 min,阿拉伯胶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1,戊二醛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1,固化时间为1 h;... 单因素分析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条件,并探讨了其性能以及在真丝绸印花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热敏微胶囊制备优化工艺为:乳化速度8 000 r/min,乳化时间15 min,阿拉伯胶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1,戊二醛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1,固化时间为1 h;真丝织物经过制备的热敏微胶囊印花工艺处理后,具有明显的变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变色微胶囊 真丝绸 涂料印花
下载PDF
多级热敏变色纤维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莹雪 刘茜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变色纤维存在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依据减法混合原理,以45℃红色热敏变色微胶囊和65℃黑色热敏变色微胶囊为变色材料、聚丙烯为聚合物纤维基体,利用共混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多级热敏变色纤维,并对其微观形貌、表观颜色、升温/降温变... 针对变色纤维存在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依据减法混合原理,以45℃红色热敏变色微胶囊和65℃黑色热敏变色微胶囊为变色材料、聚丙烯为聚合物纤维基体,利用共混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多级热敏变色纤维,并对其微观形貌、表观颜色、升温/降温变色响应时间、热性能、红外光谱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将2种颜色的微胶囊按1∶1混合,以不同含量的混合微胶囊与聚丙烯共混熔融纺丝可以制备具有多层次颜色变化的热敏变色纤维,该纤维在45℃以下显示为紫色,45~65℃显示为灰色,65℃及以上显示为绿色,且升温/降温变色响应时间范围分别为2.1~3.5 s、6.2~9.7 s;当混合微胶囊含量为10%时,制备的热敏变色纤维具有较好的表观颜色、变色灵敏性和力学性能,此时纤维的升温/降温变色响应时间分别为2.1 s和9.7 s,断裂强度为1.72 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变色 多级变色 共混熔融 聚丙烯 热敏变色微胶囊
下载PDF
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楼焕 刘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热敏变色纺织品个性化与时尚感强,能实现色彩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适应纺织领域对热敏变色材料的要求,微胶囊技术常应用于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开发。文中总结目前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加工方法,对现有国内... 热敏变色纺织品个性化与时尚感强,能实现色彩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适应纺织领域对热敏变色材料的要求,微胶囊技术常应用于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开发。文中总结目前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加工方法,对现有国内外研究者对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制备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热敏变色微胶囊技术广泛用于纺织领域,主要使用印花法和后整理法加工得到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热敏变色纺织材料的色谱拓展是目前研究的新方向;结合其他功能整理或功能材料,可实现热敏变色纺织品的多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变色微胶囊 印花法 后整理法 色谱拓展 多功能纺织品 相变储能调温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伟东 殷允杰 王潮霞 《纺织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30-34,共5页
文章系统综述了香味微胶囊、变色微胶囊、相变微胶囊、驱蚊微胶囊、发泡微胶囊、多色多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香味释放、颜色变化、蓄热调温、驱蚊防蛀等独特功能或织物物理外观上的应用。微胶囊印花作为一种... 文章系统综述了香味微胶囊、变色微胶囊、相变微胶囊、驱蚊微胶囊、发泡微胶囊、多色多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香味释放、颜色变化、蓄热调温、驱蚊防蛀等独特功能或织物物理外观上的应用。微胶囊印花作为一种生态染整技术,在微胶囊制备方法、性能稳定性及反应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微胶囊印花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芳香微胶囊 温变微胶囊 光变微胶囊 相变微胶囊
下载PDF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涛 刘维锦 +1 位作者 杨梅 张巧芳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以环氧树脂做为壁材,咪唑类催化型固化剂进行固化,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对热致变色材料进行微胶囊包封,制得了密封性能、透明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溶剂性能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颗粒。
关键词 涂料印花 环氧树脂 催化型固化剂 热致变色微胶囊 制备
下载PDF
三组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毛冬宇 刘红茹 王晓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80,共5页
以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为原料,制备热致变色复配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者之间的比例为m(结晶紫内酯)∶m(双酚A)∶m(十四醇)=1∶4∶70,搅拌温度为70℃、搅拌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热致变色复配物变色效果最好。以热致变色复... 以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为原料,制备热致变色复配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者之间的比例为m(结晶紫内酯)∶m(双酚A)∶m(十四醇)=1∶4∶70,搅拌温度为70℃、搅拌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热致变色复配物变色效果最好。以热致变色复配物为芯材,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热致变色微胶囊,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为3500r/min、固化时间为3h时,可获得表面光滑的球状微胶囊。制备的热致变色微胶囊变色性能、耐热性能及耐酸碱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凝聚法 结晶紫内酯 热致变色微胶囊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毛冬宇 刘红茹 +2 位作者 王晓春 孙田田 陈晓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以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制备的热致变色复配物作为芯材,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微胶囊。通过对乳化转速、乳化剂浓度和芯壁比这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以包覆率和粒径作为判断依据,确定了制备... 以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制备的热致变色复配物作为芯材,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微胶囊。通过对乳化转速、乳化剂浓度和芯壁比这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以包覆率和粒径作为判断依据,确定了制备微胶囊的优化条件。通过对优化条件下的微胶囊进行DSC、FT-IR和SEM测试,分析了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组成和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热致变色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下载PDF
热敏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萌 王琼 +2 位作者 王新宇 沈兰萍 李丹萌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有机热敏复配物为芯材,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热敏变色微胶囊.探讨了热敏微胶囊芯材组成及其配比对变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以m(结晶紫内酯)∶m(双酚A)∶m(十四醇/十六醇)=1∶4∶70复配物为芯材时,变色... 以有机热敏复配物为芯材,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热敏变色微胶囊.探讨了热敏微胶囊芯材组成及其配比对变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以m(结晶紫内酯)∶m(双酚A)∶m(十四醇/十六醇)=1∶4∶70复配物为芯材时,变色效果最好.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热敏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热敏微胶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颗粒平均粒径为8.14μm,变色灵敏,耐热性以及环境适应性良好,可以用于热敏变色织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复配物 热敏变色微胶囊 结晶紫内酯
下载PDF
热敏变色纱窗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致者 崔凯 +2 位作者 李静怡 张海涛 郭建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共5页
将热敏变色微胶囊材料采用丝网印花的方式印制在纱窗上,制得印花图案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热敏变色纱窗。研究热敏变色微胶囊用量、增稠剂用量、烘燥时间及烘燥温度对印花图案颜色深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当热敏... 将热敏变色微胶囊材料采用丝网印花的方式印制在纱窗上,制得印花图案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热敏变色纱窗。研究热敏变色微胶囊用量、增稠剂用量、烘燥时间及烘燥温度对印花图案颜色深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当热敏变色微胶囊质量分数为7%,增稠剂质量分数为6%,烘燥温度80℃,烘燥时间6min时,制得的热敏变色印花图案得色深,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5级.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红色与黄色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区间分别为24~28℃和3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花 热敏变色微胶囊 变色性能 纱窗
下载PDF
电控热致变色涂层涤纶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汤静丽 刘婷 +3 位作者 贺梦娟 汪逸潮 黄莉茜 王学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采用喷涂法分别将热致变色微胶囊/水性聚氨酯涂料、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到涤纶织物正反面,制得电控热致变色涂层织物,研究变色涂料配比和喷涂工艺对变色涂料分散性、黏度、变色性能及涂层织物电热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色涂料中... 采用喷涂法分别将热致变色微胶囊/水性聚氨酯涂料、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到涤纶织物正反面,制得电控热致变色涂层织物,研究变色涂料配比和喷涂工艺对变色涂料分散性、黏度、变色性能及涂层织物电热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色涂料中变色微胶囊、聚氨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7.2∶80.0∶11.8时,变色涂料黏度适中、微胶囊分散均匀,有利于喷涂加工;水性聚氨酯的加入使涂料升温过程中的变色响应温度升高,但对降温过程中的颜色恢复显色温度影响较小;随着变色涂料喷涂次数的增加,织物变色温度升高,最大色差变大;随着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次数的增加,织物在相同电压下的电热温度升高,达到变色温度所需的外加电压减小;当银纳米线分散液喷涂次数为8时,电热变色织物在外加电压为3 V时颜色迅速由黄色变为无色,实现了良好的电控主动变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热致变色 喷涂法 银纳米线 热致变色微胶囊 功能织物
下载PDF
绿–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赛赛 庞雅莉 +4 位作者 王娇娜 龚䶮 王锐 栾筱婉 李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4-960,共7页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性、优越的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在可穿戴电子纺织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分别将自制的石墨烯浆料和复合热致变色油墨印在聚酯织物的正反面,构筑了一种石墨烯基绿–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采...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性、优越的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在可穿戴电子纺织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分别将自制的石墨烯浆料和复合热致变色油墨印在聚酯织物的正反面,构筑了一种石墨烯基绿–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采用SEM、XRD以及FTIR等分析了织物的结构性质和变色原理,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及全色差色度仪研究了织物的热学以及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厚度约为250μm,在12 V电压下逐渐加热超过45℃,焦耳热主要通过热传导至变色层,结晶紫内酯的闭开环实现绿–黄可逆变色,其变色响应时间约为15s,褪色响应时间约为27s。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经历30°~180°的弯曲角度后,电压–电流曲线保持稳定。经2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性能未发生明显衰退。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颜色在绿–黄之间变化、响应迅速、循环性能良好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石墨烯膜‖聚酯织物‖热致变色膜,在可穿戴显示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致变色织物 石墨烯 热致变色微胶囊 可穿戴显示
下载PDF
热致变色液晶微胶囊化的扫描电镜观察
12
作者 龚培宁 陶朱 马培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热致变色液晶微胶囊的合成条件对微胶囊的状态及热敏特性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和证实这些影响的存在,这对改进合成工艺提供了客观证据。
关键词 热致变色液晶 微胶囊化 扫描电镜 液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