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 integrity profiling of cast-in-situ piles in sand using fiber-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被引量:1
1
作者 Jing Wang Honghu Zhu +4 位作者 Daoyuan Tan Zili Li Jie Li Chao Wei Bin Sh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3244-3255,共12页
Defects in cast-in-situ piles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load transfer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and pile bearing capacity. In recent years, thermal integrity profiling (TIP)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 ... Defects in cast-in-situ piles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load transfer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and pile bearing capacity. In recent years, thermal integrity profiling (TIP)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 profiles of cast-in-situ piles, enabling the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defects or anomali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construction. However, using this integrity testing method to evaluate potential defects in cast-in-situ piles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hydration heat transfer from piles to surrounding soils. In this study, small-scale model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IP in detecting pile integrity. Fiber-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DT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monitor detaile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long model piles in sand. Additionally, sensors were installed in sand to measure water content and matric suction. An interpretation method against available DTS-based thermal profiles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potential defective regions. It shows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and defective piles is more obvious in wet sand. In addition, there is a critical zone of water migration in sand due to the water absorption behavior of cement and temperature transfer-induced water migration in the early-age concrete setting. These findings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IP testing method for fiel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echnical monitoring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 Pile defect Fiber-optic thermal integrity profiling(FO-TIP) Heat transfer Pile‒soil interface
下载PDF
精确控制回流焊接以提高经济效益
2
作者 Ron Lasky Greg Jones 《电子工艺技术》 2003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目前提高生产率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提高单个机器的性能与整体地提高生产线和工厂的性能。对设备的关注大部分集中在贴装机和丝印机上,它们被公认为是瓶颈和产生缺陷的最大源头。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生产线效率,必须分析和改进... 目前提高生产率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提高单个机器的性能与整体地提高生产线和工厂的性能。对设备的关注大部分集中在贴装机和丝印机上,它们被公认为是瓶颈和产生缺陷的最大源头。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生产线效率,必须分析和改进所有的操作。目前的研究表明,对回流焊接工艺的精确控制以及对焊接工艺的持续自动监测,可提高生产线的产量,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流工艺 热曲线控制 表面贴装技术
下载PDF
非修饰靶点发现细胞热位移分析技术的变革与应用进展
3
作者 刘广苑 李亚慧 +1 位作者 张炜 孔德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了解药物的蛋白靶点研究方法对于新药研发、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疾病的致病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热位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作为无修饰分析的靶点研究方法自开发以来就被广泛应用。经过不... 了解药物的蛋白靶点研究方法对于新药研发、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疾病的致病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热位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作为无修饰分析的靶点研究方法自开发以来就被广泛应用。经过不断地演化,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基于CETSA的技术结合,如基于质谱的细胞热位移分析(mass spectrometry-based 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MS-CETSA)、结合等温剂量反应实验的细胞热位移分析(isothermal dose response-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ITDR-CETSA)、结合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细胞热位移分析(amplified luminescent primity homogeneous assay-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Alpha-CETSA)等。这些技术融合了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扩展了CETSA的应用范围,适用于从药物筛选到监测药物在患者体内的靶点结合和脱靶毒性研究的整个药物开发链。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综述了近年来CETSA和相关结合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靶点发现上的应用、数据处理分析的进展,旨在为CETSA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热位移分析 热蛋白质组分析 靶点发现 技术结合
原文传递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金 梁旭俊 +1 位作者 毕武 张鹏飞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5-282,共8页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 药物靶标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特殊结构,它能与药物相互作用,促使药物发挥疗效。全面识别药物靶标对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副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靶标识别和鉴定技术,如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ompound-centric chemical proteomics,CCCP),需要对化合物小分子进行修饰,这可能会降低甚至改变药物分子的活性。因此,无需对药物分子进行化学修饰的技术,如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细胞热位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和热蛋白质组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逐渐成为药物靶标研究的重要手段。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是鉴定药物靶标蛋白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药物靶标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对药物靶标鉴定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靶标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BPP) 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CCCP)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标稳定(DARTS) 细胞热位移分析(CETSA) 热蛋白质组分析(TPP)
下载PDF
一种热蛋白质组学分析数据的归一化方法
5
作者 甄雪妍 周宝津 +1 位作者 刘静雯 任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小分子靶标蛋白的鉴定方法,即引入索引保留时间(Indexed retention time,iRT)肽段作为非标记热蛋白质组学(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分析定量归一化内标,实现对小分子靶标的准确挖掘.将iRT肽段加入到表征良好的模型药... 建立了一种小分子靶标蛋白的鉴定方法,即引入索引保留时间(Indexed retention time,iRT)肽段作为非标记热蛋白质组学(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分析定量归一化内标,实现对小分子靶标的准确挖掘.将iRT肽段加入到表征良好的模型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处理的293T细胞提取液中,在不同温度加热处理时它们稳定存在,因此可作为定量归一化的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以iRT作为定量校正,不仅对总蛋白含量有良好的校正效果,同时对MTX的靶标蛋白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热熔解拟合曲线也有一定改善.该方法简单方便、经济高效,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推广性,为非标记TPP技术的实施及定量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 索引保留时间 数据归一化
下载PDF
无化学修饰的小分子药物靶蛋白鉴定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婕 刘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138,共8页
鉴定小分子药物的靶蛋白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副作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需要对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共价交联,可能会导致药物活性的改变。目前已经发展多种无需化学修饰便可以对药物靶蛋白鉴定的方法,包括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 鉴定小分子药物的靶蛋白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副作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需要对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共价交联,可能会导致药物活性的改变。目前已经发展多种无需化学修饰便可以对药物靶蛋白鉴定的方法,包括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技术(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蛋白质氧化速率稳定性技术(Stability of proteins from rates of oxidation,SPROX)、细胞热移位分析技术(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和热蛋白组分析技术(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等。文中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另外也介绍了这些技术最新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药物 无共价修饰 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 蛋白质氧化速率稳定性 细胞热移位分析 热蛋白质组分析
原文传递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一种全面评估蛋白质状态的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邱燕华 翟斌涛 +2 位作者 白玉彬 陈树林 张继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28-3637,共10页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是细胞热漂移测定(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与定量质谱(quantitative mass spectrometry,MS)的结合,所以也称为MS-CETSA。热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测量不同加热温度下细胞或...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是细胞热漂移测定(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与定量质谱(quantitative mass spectrometry,MS)的结合,所以也称为MS-CETSA。热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测量不同加热温度下细胞或细胞裂解物中可溶蛋白的含量来确定整个蛋白质组的稳定性。蛋白质可以在与药物或代谢物等小分子、核酸或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或在翻译后修饰时改变其热稳定性,而热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根据有无配体结合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差异来确定靶蛋白。目前热蛋白质组学分析已成功应用于识别药物的靶点和脱靶点,探究蛋白质-代谢物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总体上,国内对这个技术的了解仍然欠缺,对此,文中对热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原理、方法、应用以及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 蛋白质 药物靶点 配体
原文传递
细胞热迁移分析技术及其在靶标发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雨昕 季静静 +2 位作者 张巧艳 秦路平 张泉龙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细胞热迁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是一种在细胞或组织中直接研究配体与蛋白结合的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当靶蛋白与药物分子结合时,靶蛋白通常会变得稳定,不容易发生热变性。该技术可以在细胞裂解液、细胞内及组织中... 细胞热迁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是一种在细胞或组织中直接研究配体与蛋白结合的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当靶蛋白与药物分子结合时,靶蛋白通常会变得稳定,不容易发生热变性。该技术可以在细胞裂解液、细胞内及组织中检测非标记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近年来,将CETSA技术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二维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及定量蛋白质质谱技术相结合,已成功用于药物靶标验证、临床药物靶标发现、脱靶识别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方法还用于生物代谢物、核酸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本文重点综述CETSA技术的原理、方法演变以及在药物靶标发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热迁移分析 热蛋白组分析 药物靶标 蛋白质相互作用 综述
下载PDF
Opto-thermal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Depth Profile Measurements in Organic Materials
9
作者 XIAOPeng GUOXin-xin +2 位作者 CUIYing-xin RobertE.Imhof DaneBicanic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Opto-thermal transient emission radiometry(OTTER) is a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in vivoskin moisture content and skin moisture depth profiling measurements. In present pap... Opto-thermal transient emission radiometry(OTTER) is a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in vivoskin moisture content and skin moisture depth profiling measurements. In present paper, we extend this moisture content measurement capability to analyz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ruit(tomato, grape, etc.) skin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uits ripening process and their surface moisture and moisture depth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Opto-thermal radiometry INFRARED Moisture content Depth profiling Organic material
下载PDF
利用ToF-SIMS和Rf-GDOES深度剖析技术研究柔性衬底上的隔热多层膜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凯 周刚 +3 位作者 余云鹏 刘远朋 王江涌 徐从康 《材料科学》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探究隔热多层膜VG1的层结构和光学性能。方法:利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ToF-SIMS)和射频辉光放电发射光谱(Radio-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Rf... 目的:探究隔热多层膜VG1的层结构和光学性能。方法:利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ToF-SIMS)和射频辉光放电发射光谱(Radio-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Rf-GDOES)深度剖析技术,对PET柔性衬底上的隔热多层膜进行了成分分布和层结构的对比研究。利用Mixing-Roughness-Information (MRI)模型对测量的深度剖析谱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对多层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通过深度剖析的定量分析,确定了所研究隔热多层膜主要组成元素的成分随深度变化的分布为:Nb2O5 (~25 nm)/AZO (Ag) (~10 nm)/Nb2O5 (~50 nm)/AZO (Ag) (~10 nm)/Nb2O5 (~25 nm),整个薄膜厚度约为120 nm。利用深度剖析数据拟合获得的粗糙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估算出ToF-SIMS和Rf-GDOES深度剖析溅射到第二个Ag峰前界面处的粗糙度分别为1.2 nm和4.6 nm。对透过率的表征发现,该多层膜样品较PET衬底可见光的透过率增加了11%,而红外光的透过率降低了66%。结论:利用Rf-GDOES和ToF-SIMS溅射深度剖析定量分析技术,确定了柔性衬底上隔热功能薄膜的元素成分分布、膜厚及膜层间界面粗糙度,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定量确定了该隔热功能多层膜的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多层膜 深度剖析 ToF-SIMS Rf-GDOES 柔性衬底
下载PDF
新型温差能驱动剖面探测浮标的热力学过程分析
11
作者 田振华 路伟 夏青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4-15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海洋温差能驱动的剖面探测浮标,能够利用海表面和深层海水的微弱温度差,驱动浮标并发电供其控制系统使用,实现了浮标能量的自给自足。给出了浮标的系统组成、布置和详细的工作原理。对浮标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 提出了一种新型海洋温差能驱动的剖面探测浮标,能够利用海表面和深层海水的微弱温度差,驱动浮标并发电供其控制系统使用,实现了浮标能量的自给自足。给出了浮标的系统组成、布置和详细的工作原理。对浮标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关键组成蓄能器的压力取值范围和容积最佳值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能 浮标 热力学过程
下载PDF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TH588的靶标蛋白
12
作者 刘宗元 朱松标 +1 位作者 邓海腾 陈宇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961,I0011,共12页
通过对活性小分子靶标蛋白的鉴定,可以建立活性小分子与细胞表型之间的联系,阐明活性小分子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热蛋白组学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是基于蛋白-配体结合可以增加蛋白热稳定... 通过对活性小分子靶标蛋白的鉴定,可以建立活性小分子与细胞表型之间的联系,阐明活性小分子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热蛋白组学分析(thermal proteome profiling,TPP)是基于蛋白-配体结合可以增加蛋白热稳定性这一原理发展的鉴定活性小分子靶标蛋白的新技术,相较于其他小分子靶点鉴定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活性小分子进行化学修饰,极大地拓宽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TH588是7,8-二氢-8-氧鸟嘌呤三磷酸酶(MTH1)的抑制剂,通过抑制MTH1活性,增加肿瘤细胞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前期研究表明,TH588可发挥MTH1非依赖的抗肿瘤功能,因此鉴定TH588的脱靶靶标对理解TH588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相关的分子结构改造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鉴定TH588在细胞中的蛋白靶标,系统地介绍TPP技术的实施和优化;并对鉴定的28个TH588直接靶标和53个间接靶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TH588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蛋白质组学分析 TH588 MTH1 脱靶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