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沁水盆地西山煤田煤层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勃 姜波 +4 位作者 郭志斌 刘洪林 王红岩 李贵中 赵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65-567,共3页
在分析构造及热演化史基础上,探讨了沁水盆地西山煤田中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和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西山地区煤层具有吸附量大、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大、资源量大和资源丰度高等特点;虽然成藏过程较为复杂,但煤层埋藏史与生烃史配置良好... 在分析构造及热演化史基础上,探讨了沁水盆地西山煤田中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和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西山地区煤层具有吸附量大、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大、资源量大和资源丰度高等特点;虽然成藏过程较为复杂,但煤层埋藏史与生烃史配置良好,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保存,又由于发育有由岩浆诱发成因的煤层构造裂隙而使储层渗透率提高。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成藏 热演化 物性 沁水盆地
下载PDF
绝热保温材料热物性的准稳态法测试 被引量:14
2
作者 沈雅钧 金剑雄 +1 位作者 沈晓群 杨永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根据准稳态平板法测试材料热物性的原理,建立了在温区- 30℃至室温范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的实验测试装置,并通过实验测定了几种常用绝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的数值,可供有关单位实际运行时参考。
关键词 绝热保温材料 热物性 准稳态法 导热系数 比热
下载PDF
P-R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唐迎春 陈保东 +1 位作者 王凯 刘文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5年第2期47-49,71,共4页
西气东输工程是目前我国距离最长、输量最大、设计压力最高的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了合理的生产和输送,实现有效的调度和管理,有必要对输气管进行工况模拟。工况模拟中天然气的热物理性质参数是首先需要求得的参数。在输气管高达10MPa的... 西气东输工程是目前我国距离最长、输量最大、设计压力最高的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了合理的生产和输送,实现有效的调度和管理,有必要对输气管进行工况模拟。工况模拟中天然气的热物理性质参数是首先需要求得的参数。在输气管高达10MPa的高压下,天然气的热物性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分析计算,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采用实际状态方程P -R方程,分析和计算输气管工艺计算中的热物性参数,常数确定简洁,能很好的满足工程计算精度和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模拟 热物理性质 P—R方程
下载PDF
TA16和TA17钛合金热物理性能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强 王理 +1 位作者 周之入 刘思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2,67,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对TA16和TA17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比热容、弹性模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钛合金在100~500℃之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分别为9.638×10^-6℃^-1和9.224×10^-6℃^-1;在500℃以下... 在不同温度下对TA16和TA17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比热容、弹性模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钛合金在100~500℃之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分别为9.638×10^-6℃^-1和9.224×10^-6℃^-1;在500℃以下,两者的线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在50~500℃之间的比热容、弹性模量、热扩散率、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6钛合金 TA17钛合金 热物理性能 温度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对夏季微气候影响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大龙 马岚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下垫面是形成微气候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其对夏季城市局地微气候的影响机制,选择4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下垫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铺面砖地面、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对下垫面热环境参数进行测量.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微气候特征和地表温度... 下垫面是形成微气候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其对夏季城市局地微气候的影响机制,选择4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下垫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铺面砖地面、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对下垫面热环境参数进行测量.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微气候特征和地表温度变化特征,以及下垫面地表温度和气象参数、物理性质的影响关系,对比研究了不同下垫面的微热环境影响,结果如下:不同下垫面地表上方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共同构成的下垫面微气候环境存在差异,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日变化一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形态,沥青地表温度在全天均高于其他下垫面;气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相对湿度与下垫面地表温度的关联性显著;材料热物理性质会影响下垫面地表温度表现,但影响程度不同,由高至低依次为热扩散率、比热容和反射率;四种下垫面热环境舒适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草地、混凝土、铺面砖、沥青.本研究可为优化城市热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微气候 热舒适 热环境 物理性质
下载PDF
强热流量下耐热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志英 张渭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58,66,共4页
利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Nomex、PBI、Kermel、芳砜纶、阻燃棉等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不同的热流量、静止空气层、纤维种类、织物厚度、质量、透气性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纤维的种类、总热流量的大小是影响织... 利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Nomex、PBI、Kermel、芳砜纶、阻燃棉等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不同的热流量、静止空气层、纤维种类、织物厚度、质量、透气性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纤维的种类、总热流量的大小是影响织物热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织物厚度和质量的增加,织物TPP值增大,而随着透气性的增加,TPP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阻燃织物 热防护性能 热流量 物理特性
下载PDF
稠油比热容导热系数及粘温物性参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欣 赵法军 +1 位作者 刘江 谈龙日 《化工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利用Anton Paar MCR301旋转流变仪开展了不同区块稠油粘温性的实验研究,在20~300℃,利用HA-Ⅱ型比热容测定装置及HA-Ⅱ型导热测定装置,测定了岩石、水和不同区块稠油的比热容及不同区块稠油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粘度对温度... 利用Anton Paar MCR301旋转流变仪开展了不同区块稠油粘温性的实验研究,在20~300℃,利用HA-Ⅱ型比热容测定装置及HA-Ⅱ型导热测定装置,测定了岩石、水和不同区块稠油的比热容及不同区块稠油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降低。在20~300℃,稠油的比热容值在1.684 0~4.493 9J/(g.K)变化,变化范围较大。稠油的导热系数都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并且在数值上较为接近,在20~300℃,导热系数在0.119 6~0.165 0W/(m.K)变化,变化范围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粘度 比热容 导热系数 物性参数
下载PDF
石蜡/碳纳米管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元明 丁云飞 吴会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针对太阳能烟囱蓄热单元的应用需求,以石蜡为相变材料,向其中添加碳纳米管,通过两步法制备出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3%、5%的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及循环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的添加可以有效提... 针对太阳能烟囱蓄热单元的应用需求,以石蜡为相变材料,向其中添加碳纳米管,通过两步法制备出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3%、5%的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及循环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和相变过程的传热速率,当添加的质量分数为5%时,其热导率达0.62 W/m2·K,比纯石蜡提高了1.21倍,蓄、放热速率分别比纯石蜡提高了44%、45%;碳纳米管的添加降低了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当添加的质量分数为5%时,其相变潜热为170 J/g,为纯石蜡的81%;石蜡与碳纳米管只是简单的物理复合,且制备的相变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碳纳米管 相变材料 热物性 稳定性
下载PDF
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热除冰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莉娅 熊联友 +2 位作者 刘立强 杨娇萍 杨岩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电热除冰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采用多层材料结构的电热除冰垫技术方案。该电热除冰垫各层均由具有不同热功能的材料构成,其中部分材料为根据性能需要自行制备得到的。采用有限容积法(FVM)对除冰垫的性能进行了...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电热除冰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采用多层材料结构的电热除冰垫技术方案。该电热除冰垫各层均由具有不同热功能的材料构成,其中部分材料为根据性能需要自行制备得到的。采用有限容积法(FVM)对除冰垫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隔热层厚度,验证了加热回路的均匀性。根据所确定的方案制备了电热除冰垫,并利用自行搭建的除冰验证装置对该电热除冰垫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加热热流密度、来流风速、来流与除冰表面间夹角对除冰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电热除冰垫具有良好的除冰性能,除冰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电热除冰 多层材料结构 物性测试 除冰验证装置
原文传递
碳化硅和碳纤维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钱天语 刘春林 +2 位作者 刘杰 董淑强 周开源 《橡胶工业》 CAS 2016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研究碳化硅和碳纤维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和碳纤维能够均匀分散于硅橡胶基体中,不同粒径的碳化硅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在碳化硅填充硅橡胶中加入碳纤维不仅能够在基体内部形成... 研究碳化硅和碳纤维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和碳纤维能够均匀分散于硅橡胶基体中,不同粒径的碳化硅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在碳化硅填充硅橡胶中加入碳纤维不仅能够在基体内部形成串联的导热网链,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还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碳化硅 碳纤维 导热性能 物理性能
下载PDF
改性碳纳米管对三元乙丙橡胶导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琳 马连湘 何燕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0-604,共5页
将未改性及酚醛树脂包覆改性碳纳米管填充到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观察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碳纳米管/EPD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酚醛树脂包覆改性后,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分散良好,复合材... 将未改性及酚醛树脂包覆改性碳纳米管填充到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观察改性前后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碳纳米管/EPD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酚醛树脂包覆改性后,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分散良好,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物理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碳纳米管与酚醛树脂用量比为1∶1时,改性碳纳米管/EPD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高,物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改性碳纳米管 热导率 物理性能
下载PDF
天津岩溶地热田热储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隋少强 汪新伟 +2 位作者 周总瑛 刘金侠 毛翔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6期590-594,569,共6页
从天津大地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入手,综合分析了岩溶热储特征.认为天津地区主要大地构造格局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冀中拗陷、沧县隆起和黄骅拗陷,主要断裂有北东向的沧东断裂、天津断裂以及北西向的宁河-宝坻断裂.岩溶地热田主要分布在沧... 从天津大地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入手,综合分析了岩溶热储特征.认为天津地区主要大地构造格局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冀中拗陷、沧县隆起和黄骅拗陷,主要断裂有北东向的沧东断裂、天津断裂以及北西向的宁河-宝坻断裂.岩溶地热田主要分布在沧县隆起上,发育了王草庄、大城、潘庄、双窑和小韩庄凸起等地热田.研究认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在天津全境普遍分布,岩性为深灰色粗晶白云岩、隧石条带状白云岩,裂缝岩溶发育,孔渗性较好,是主要热储层.寒武系、奥陶系热储在沧县隆起核部大面积缺失,在其他地区广泛分布,是主要热储层之一.沧县隆起的热流值较周围地区高,地热水的来源主要为北部蓟县山区,热水运移的最重要通道是大断裂以及不整合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田 岩溶 热储 物性 天津
下载PDF
影响北京地区粉质粘土和细砂的热导率因素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栾英波 卫万顺 +1 位作者 郑桂森 季鑫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7-1194,共8页
随着能源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浅层地下空间的有限资源得到了快速开发利用,为高效合理使用地下有限热能,有必要研究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在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项目岩土体热物理性质测试和土工试验的基础上... 随着能源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浅层地下空间的有限资源得到了快速开发利用,为高效合理使用地下有限热能,有必要研究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在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项目岩土体热物理性质测试和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对粉质粘土和细砂的热导率影响因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天然含水率条件下,粉砂质粘土的平均热导率为1.74 W/(m.K),细砂的平均热导率为1.55 W/(m.K),两者的热导率均随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孔隙比的变化趋势明显: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热导率逐渐减小,随密度的增加而热导率增大,随着孔隙度的增加则热导率逐渐降低,粉质粘土含水量在20%左右热导率最佳,细砂含水量在15%左右热导率最佳;由于样品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差异影响传热方式组合,因而导致不同地区乃至相同地区热导率与含水量等因素拟合方程形式不尽相同,但变化规律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粘土 细砂 热物理性质 天然含水率 北京地区
下载PDF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phase change emulsion 被引量:9
14
作者 XUHui YANGRui +3 位作者 ZHANGYinping HUANGZhe LINJia WANG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1期88-93,共6页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s (LFTF) are a novel kind of heat storage and heat transfer fluids that in- clud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slurry and phase change emulsion (PCE). They have much greater apparent spec...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s (LFTF) are a novel kind of heat storage and heat transfer fluids that in- clud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slurry and phase change emulsion (PCE). They have much greater apparent specific heats and higher heat transfer abilities in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range than conventional 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 fluids such as water. Thus they are advantageous in the field of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energy transport. In this paper, some thermal physical prop- erties such as viscosity, fusion heat and apparent specific heat (cp) are measur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selection of surfactants, preparation method, temperature, mixing ratio of surfactants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on them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viscosity of the PCE prepared in the present work i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2) its ap- parent specific heat value for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region is high and proportionally increas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乳液 热流体 热物理性质 粘性 表观比热 双相流体
原文传递
页岩陶粒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及热工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穆龙飞 冯竟竟 +1 位作者 杨进波 魏向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将同批次页岩陶粒按粒径1.18~2.36、2.36~4.75、4.75~9.5、9.5~13.2、13.2~16、16~20 mm筛分为6组,取各组陶粒平均值,研究各组陶粒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软化系数之间的关系,... 将同批次页岩陶粒按粒径1.18~2.36、2.36~4.75、4.75~9.5、9.5~13.2、13.2~16、16~20 mm筛分为6组,取各组陶粒平均值,研究各组陶粒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软化系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与混凝土工作性、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热工性能及软化系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陶粒 陶粒混凝土 平均粒径 抗压强度 热工性能
下载PDF
低成本制造C/Si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龙腾 杨晓辉 +2 位作者 王毅 赵新辉 郑道道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1期58-65,共8页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三维针刺C/Si C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其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该低成本制造工艺制备的C/Si 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膨胀系数增大程度逐渐减弱,并且z向的热膨...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三维针刺C/Si C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其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该低成本制造工艺制备的C/Si 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膨胀系数增大程度逐渐减弱,并且z向的热膨胀系数要高于x-y方向,而CVD-Si C涂层的存在会降低其热膨胀性能;C/Si C复合材料比热容、导热率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增加速率逐渐减小。CVD-Si C涂层的存在会提高C/Si C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有利于C/Si C复合材料产品与外界环境的热能交换,但会使材料的比热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制造 C/SIC复合材料 热物理性能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下载PDF
热物理性能对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时圣波 梁军 方国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359,共6页
根据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建立了包括烧蚀退移层、化学反应边界层、液态层、炭化层、热解层、原始材料层的自外向内的物理模型,针对平板烧蚀问题,预报了热导率、比定压热容、驻点焓值等热物理性能对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的表... 根据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建立了包括烧蚀退移层、化学反应边界层、液态层、炭化层、热解层、原始材料层的自外向内的物理模型,针对平板烧蚀问题,预报了热导率、比定压热容、驻点焓值等热物理性能对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的表面烧蚀后退率、壁面温度、气化烧蚀速率、热阻塞效应因子、气化分数等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热导率能使表面烧蚀后退率明显降低,但却使壁面温度、热阻塞效应因子及材料的气化分数升高;而高的比定压热容则能大大降低表面烧蚀后退率和壁面温度;随驻点焓值的增加,表面烧蚀后退率和壁面温度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 热物理性能 烧蚀性能
下载PDF
改性绢云母对顺丁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陶慧 陈双俊 张军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1-207,共7页
采用硬脂酸对绢云母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绢云母用量对绢云母/顺丁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绢云母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硫化速度加快,转矩和门尼粘度增大,加工性能下降;邵尔A型硬度、热导率和介电常数逐渐增大,拉... 采用硬脂酸对绢云母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绢云母用量对绢云母/顺丁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绢云母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硫化速度加快,转矩和门尼粘度增大,加工性能下降;邵尔A型硬度、热导率和介电常数逐渐增大,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撕裂强度、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均先增大后减小,而击穿电压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绢云母 硬脂酸 表面改性 导热性能 电性能 物理性能
下载PDF
热电池材料热物理特性参数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超 刘建青 +2 位作者 兰伟 刘效疆 崔益秀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38,共2页
在搭建热电池热仿真模型的过程中,获取精确的材料热物理特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分别采用热机械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激光闪射法测试了热电池主要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分析了比热容和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并采用... 在搭建热电池热仿真模型的过程中,获取精确的材料热物理特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分别采用热机械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激光闪射法测试了热电池主要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分析了比热容和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并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热物理特性 比热容 导热系数
下载PDF
液相浸渍法制备针刺C/C复合材料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鸿雁 侯卫权 +1 位作者 张晓虎 吴书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9,48,共4页
以T300无纬布与PAN碳纤维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高温煤沥青为浸渍剂,采用和高压浸渍炭化相结合的液相浸渍方式制备C/C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热物理性能测试及扫描电镜下显微结构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引入z向网胎纤维,使材料的z向剪... 以T300无纬布与PAN碳纤维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高温煤沥青为浸渍剂,采用和高压浸渍炭化相结合的液相浸渍方式制备C/C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热物理性能测试及扫描电镜下显微结构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引入z向网胎纤维,使材料的z向剪切及压缩、x-y向拉伸及弯曲强度较整体毡C/C材料提高。同时,材料的线胀系数表现为各向异性,而热导率各向异性程度低于整体毡C/C材料,材料的制备周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针刺预制体 液相浸渍 C/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物理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