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放对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贡献
1
作者 马嘉鸿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7-106,共10页
高放教授的理论研究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学理论等多个学科范畴。他通过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使中国的科社与共运等学科逐渐摆脱苏联的范式与定见,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致力于探索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道... 高放教授的理论研究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学理论等多个学科范畴。他通过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使中国的科社与共运等学科逐渐摆脱苏联的范式与定见,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致力于探索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道路。他初步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学科建制。他的问题意识具有高度的现实感。他用坚定的信仰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他丰沛的学术成果和厚重的学科贡献,始终如一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探索的学养品格,以及对国家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饱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弥足珍贵。今天,我们应从高放教授的历史遗产中汲取精神之力,创造性地开展和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 中国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载PDF
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政治学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再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9-24,共6页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样式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是政治学原理课程...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样式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是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重心。其课程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形式,研究性和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它的实施依赖于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依赖于全方位地学习支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 课程教学 远程开放教育 实践性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政法理论述要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文艺 《行政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4,共18页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科学化、体系化的新时代政法理论,标志着我们党的政法理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时代政法理论是由党的绝对领导、平安中...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科学化、体系化的新时代政法理论,标志着我们党的政法理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时代政法理论是由党的绝对领导、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范畴新命题构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引领新时代政法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政法理论 平安中国 法治中国 政法改革
原文传递
探寻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之“道”与“路”——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俊毅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6期16-22,100-101,共9页
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但是这一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建设在学界还缺乏明确的界定。民族政治学不应该是将政治学的概念、范畴简单转换并套用于民族学,而是应该将民族理论的既有研究范式、成果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机... 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但是这一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建设在学界还缺乏明确的界定。民族政治学不应该是将政治学的概念、范畴简单转换并套用于民族学,而是应该将民族理论的既有研究范式、成果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称呼更为确切。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从政治哲学角度,应该聚焦于民族政治文明等价值、理念,研究民族政治之"道";从政治科学角度,应该聚焦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政策、方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之"路",总体上,应以"道"为本,"道""路"结合。本文将以族格、民族政治身份、民族精神共同体等创新性概念做出示例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 政治哲学 政治科学 族格 民族身份
下载PDF
当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政法学说的误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川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4-30,共7页
西方现代政法学说的"基础文化隐性化"以及中国学者学术上的"以己度人"和"想当然"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政法学说的误读,导致政治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出现方向性错误。只有实现中国现代政... 西方现代政法学说的"基础文化隐性化"以及中国学者学术上的"以己度人"和"想当然"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政法学说的误读,导致政治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出现方向性错误。只有实现中国现代政法学说与中国文化、中国实践和西方基础文化的三结合,才能从误读走向正读,从而纠正中国政治学、法学学科发展在某些方面的方向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界 西方现代政法学说 基础文化隐性化 误读 方向性错误
下载PDF
战后中日关系研究的概况与问题——以中日两国的学术专著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平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40,共7页
中国的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基本上在历史学领域中展开,但实证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日本学者注意到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采用,强调了国际政治结构对中日关系的制约,但在史学研究方面还有不断把新史料纳入视野、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自... 中国的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基本上在历史学领域中展开,但实证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日本学者注意到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采用,强调了国际政治结构对中日关系的制约,但在史学研究方面还有不断把新史料纳入视野、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等方面的发展空间。相信整体性的过程研究和实证经验理论总结将使我们能够有基础和有信心尝试建立一些规范的分析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对历史和思想演变的深层规律进行某种程度的哲学分析,即所谓理论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中日关系 实证研究 国际政治结构 国际政治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