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6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技术与工程 被引量:235
1
作者 谢和平 周宏伟 +1 位作者 薛东杰 高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1-1397,共7页
针对我国煤层低渗透、强吸附的特点,系统分析总结了我国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着重阐释了采动力学及瓦斯增透理论的定量评价理论体系;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了卸压开采抽采瓦... 针对我国煤层低渗透、强吸附的特点,系统分析总结了我国煤与瓦斯共采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着重阐释了采动力学及瓦斯增透理论的定量评价理论体系;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术体系、全方位立体式抽采瓦斯技术体系、深部薄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的技术组成与最新科研进展。进一步指出了建立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体系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展望了煤与瓦斯共采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共采 基础理论 工程技术 最新进展
下载PDF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211
2
作者 贾承造 赵文智 +5 位作者 邹才能 冯志强 袁选俊 池英柳 陶士振 薛叔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7-272,共16页
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领域,勘探潜力巨大。针对中国陆上陆相断陷、坳陷、前陆和海相克拉通等4类原型盆地和砂砾岩、火山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中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通过5年系统研究,在地质理论... 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领域,勘探潜力巨大。针对中国陆上陆相断陷、坳陷、前陆和海相克拉通等4类原型盆地和砂砾岩、火山岩、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中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通过5年系统研究,在地质理论、技术创新与生产实效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①系统建立了4类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②创建了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理论;③创新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程序与技术系列,自主创新21项核心专利;④推动了中国陆上由勘探构造油气藏向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规模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大面积成藏 地质理论 勘探技术 油气重大发现
下载PDF
材料磨损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21
3
作者 温诗铸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阐述了材料磨损理论和抗磨损技术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磨损损伤特征和复杂性,着重讨论了磨屑形成机制,指出疲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今后材料磨损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磨损理论 磨屑形成机制 抗磨损技术 进展
下载PDF
多Agent系统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4
4
作者 胡舜耕 张莉 钟义信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0-24,39,共6页
一、引言分布式人工智能(DAD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散的智能系统如何并行地,相互协作地进行问题求解。DAI是在传统A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分布式问题求解(DPS)和多Agent系统(MAS)两个方向。多Agent系统被看成是人工智能的实验平... 一、引言分布式人工智能(DAD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散的智能系统如何并行地,相互协作地进行问题求解。DAI是在传统A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分布式问题求解(DPS)和多Agent系统(MAS)两个方向。多Agent系统被看成是人工智能的实验平台,成为AI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AGENT系统 分布式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110
5
作者 胡文瑞 魏漪 鲍敬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2)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井位优选技术;(3)完善了定向射孔多缝、多级加砂、多级暂堵、直井多层、水平井等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技术;(4)提出了整体降压、局部增压、聚能冲压解堵、精细分注、温和超前注水等增注保压技术;(5)形成了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储量,必须做好3方面的工作:(1)依靠技术进步,继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低品位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确定主体技术界限并做好超前开发接替技术储备;(2)坚持"低成本技术+低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低成本二元集成创新体系";(3)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渗流理论 体积压裂 注水技术 井位优选 水平井 技术发展方向
下载PDF
液压支架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5
6
作者 王国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3-1908,共6页
在介绍我国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建立历程的基础上,从液压支架架型的开发研制、液压支架设计理论和标准体系、液压支架关键材料和控制系统技术、液压支架先进制造技术开发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薄煤层、中厚... 在介绍我国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建立历程的基础上,从液压支架架型的开发研制、液压支架设计理论和标准体系、液压支架关键材料和控制系统技术、液压支架先进制造技术开发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大倾角和特殊液压支架新架型及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液压支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即继续完善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开发高端材料和关键元部件,创新开发适应各种煤层条件和新采煤方法的液压支架新架型和工况自动耦合型液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技术体系 设计理论 标准体系 制造技术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趋势分析 被引量:94
7
作者 谢志明 张媛 +1 位作者 贺正楚 张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141,共15页
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业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不甚清晰。本文按照情景分析、专利分析以及TRIZ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所构成的技术分析及其技术预见流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和研发基础进... 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业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不甚清晰。本文按照情景分析、专利分析以及TRIZ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所构成的技术分析及其技术预见流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和研发基础进行定性的情景分析;利用技术专利地图,对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种主要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TRIZ技术进化理论,预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化路径,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以及预期的实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专利技术 专利地图 TRIZ理论 技术预见
下载PDF
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在线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被引量:93
8
作者 琳达·哈拉西姆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6,79,共12页
本文认为在线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是在线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在线协作学习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讨论——学习者通过交流和协作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促进知识建构。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五种学习理论,重点... 本文认为在线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是在线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在线协作学习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讨论——学习者通过交流和协作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促进知识建构。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五种学习理论,重点阐述每一种理论如何界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采用什么教学法以及运用何种技术支持这些角色。文章剖析了今天在线教育的两种不同理论路径:在线课件/慕课(个别化、没有教师指导的内容传送)和在线协作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九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投入巨资并大肆炒作,但是效果仍然不如人意。技术驱动的教学法建立在灌输式教学的基础上:内容+测验。学生接收内容,按照要求死记正确答案并在测试中重复所学正确答案。在线协作学习认为学生的讨论和协作是学习的关键,甚至营利性慕课供应商也承认在线协作学习是在线教育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目前,在线教育的主要挑战是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开发者和供应商必须学习在线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懂得如何使在线学习教学法更加有效和如何最有效地吸收协作学习成分。否则,如果在线教师继续灌输式教学,小组论坛仅是"锦上添花",那么技术能够也终将取代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学习理论 在线协作学习 慕课 在线技术 在线中学后教育
原文传递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9
作者 关军洪 郝培尧 +1 位作者 董丽 李雄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各国共同研究的热点。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修复技术、修复生态效益及修复质量评价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各国共同研究的热点。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修复技术、修复生态效益及修复质量评价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工作进行展望:(1)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更应关注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最佳结合;(2)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生态修复技术需要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协作实现进一步创新;(3)需要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体系;(4)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利用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景观营造,实现矿山废弃地重建和景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修复 理论与技术 生态效益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我国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6
10
作者 曹新志 张旺生 孙华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造成深部矿勘查的难度加大。为了减少深部矿勘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人们重视和加强了深部找矿地质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系统、第二矿化富集带、矿床成矿深度厘定、矿床深部成矿特征、矿田深部构造以及深部找矿前景的定量评价等研究内容已成为当前我国深部找矿工作中地质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大深度物探技术和深穿透的化探新方法、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以及大深度的钻探技术等方法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成矿理论 技术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压裂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7
11
作者 赵金洲 任岚 +19 位作者 蒋廷学 胡东风 吴雷泽 吴建发 尹丛彬 李勇明 胡永全 林然 李小刚 彭瑀 沈骋 陈曦宇 尹庆 贾长贵 宋毅 王海涛 李远照 吴建军 曾斌 杜林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142,共22页
我国于2010年实施第一口页岩气井压裂,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了页岩气压裂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发展跨越,创建形成了适合于我国中浅层海相页岩气开发的压裂理论与技术体系。... 我国于2010年实施第一口页岩气井压裂,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了页岩气压裂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发展跨越,创建形成了适合于我国中浅层海相页岩气开发的压裂理论与技术体系。为了助推我国页岩气产量实现新的跃升,在梳理中美两国页岩气压裂技术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在页岩气压裂基础理论与优化设计方法、液体体系、压裂工具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与进展现状,总结了压裂甜点识别、缝网扩展模拟与调控、岩体水化与返排控制、缝网体积评价表征等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少水或无水新型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评价了可钻复合桥塞、可溶性桥塞、大通径桥塞和套管固井滑套等分段压裂工具的发展与自主研发水平;阐述了现场工艺技术的实施状况,包括早期实施的常规分段分簇压裂到目前的“密簇”压裂、暂堵压裂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页岩气压裂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结论认为,我国需要持续开展适合于国内深层—超深层海相页岩气、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压裂理论与技术方法攻关研究,以支撑和助推未来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缝网压裂 压裂理论 压裂技术 液体与工具 深层—超深层海相页岩气 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
下载PDF
优先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8
12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1-243,共13页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它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但最初却没有真正的定义。综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优先流定义、优先流多种表现形式及其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优先流的静态(内在)和动态(...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它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但最初却没有真正的定义。综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土壤优先流定义、优先流多种表现形式及其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优先流的静态(内在)和动态(外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技术,指出开展优先流研究可以有效及充分地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由于优先流运动过程具有非平衡性及区域特点,其自身类型较多,开展优先流研究同时加大了水文过程研究的难度及深度,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到目前为止,对于优先流运动机理尚未明确;开展优先流研究判定标准多样,但缺乏系统成形的判定标准;由于土壤本身就是异质性系统,对优先流研究需综合考虑尺度效应;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开展优先流研究,但缺少已获得国际标准认证的适用于具有快速环绕特性的优先流研究需要的现代仪器设备。同时还探讨了优先流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流 影响因素 基础理论 实验技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大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71
13
作者 王清华 杨海军 +6 位作者 汪如军 李世银 邓兴梁 李勇 昌伦杰 万效国 张银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71,共14页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经历了潜山构造—礁滩相控—层间岩溶—断控缝洞体的勘探历程,近10年来在断控油气藏领域取得了勘探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1)创新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建立坳陷区走滑断裂破碎带连片...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经历了潜山构造—礁滩相控—层间岩溶—断控缝洞体的勘探历程,近10年来在断控油气藏领域取得了勘探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1)创新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建立坳陷区走滑断裂破碎带连片规模成储、分段差异富油的油藏模式,丰富和发展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类型和富集规律认识,实现了坳陷区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2)创新形成了以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小位移弱走滑断裂识别技术、走滑断裂带缝洞体储层识别技术等为核心的超深层走滑断控目标评价技术体系,形成了走滑断裂破碎带钻完井配套适用技术。通过地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与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进入7500m以深的坳陷禁区,落实了约2×10^(4)km^(2)的超深层断控油气藏勘探领域,发现了地质储量规模达10亿吨级的超深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富满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断控油气田 超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勘探 理论与技术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70
14
作者 刘世荣 马姜明 缪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218,共7页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高度凝练出了天然林动态干扰与保育技术、典型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技术和天然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技术等三方面的创新成果,形成了天然林保护与生...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高度凝练出了天然林动态干扰与保育技术、典型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技术和天然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技术等三方面的创新成果,形成了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体系,对今后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经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生态恢复 理论与技术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钢的高性能化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67
15
作者 董瀚 廉心桐 +4 位作者 胡春东 陆恒昌 彭伟 赵洪山 徐德祥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8-582,共25页
高强度化始终是钢的发展主题,同时还需要解决高强度化后导致的韧塑性降低、疲劳破坏和延迟断裂敏感性增加等问题。在获得高的力学性能之后,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与服役性能,达到合适的材料生产-零件制造-服役评价... 高强度化始终是钢的发展主题,同时还需要解决高强度化后导致的韧塑性降低、疲劳破坏和延迟断裂敏感性增加等问题。在获得高的力学性能之后,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与服役性能,达到合适的材料生产-零件制造-服役评价的技术匹配。本文以耐候钢、合金结构钢、紧固件用钢、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为案例,回顾并展望了与耐腐蚀、高强度、高品质等相关的材料发展动向。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技术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从全产业链流程的组织与性能调控进一步转向合金化的再认识与利用,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应该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理论 技术
原文传递
高性能钢的M^3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63
16
作者 董瀚 王毛球 翁宇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共7页
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性能钢的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该项目以提高钢的服役安全性为目标,研究提高钢的性能之组织调控理论和技术。研究内容包括了温度和应力作用下的亚稳... 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性能钢的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该项目以提高钢的服役安全性为目标,研究提高钢的性能之组织调控理论和技术。研究内容包括了温度和应力作用下的亚稳奥氏体相变机制、相变过程中碳扩散、相变组织多尺度特征、相变组织在温度-应力-腐蚀作用下的稳定性、以及获得高洁净度和高均匀度钢坯的化学冶金学和凝固技术基础。建立以"多相(Multi-phase)、亚稳(Meta-stable)、多尺度(Multi-scale)"(简称M3)为特征的组织调控理论,形成以第3代低合金钢、第3代汽车用钢和第3代马氏体耐热钢为代表的高性能原型钢技术,为大幅度提高建筑设施、汽车、能源装备的服役安全性奠定钢铁材料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钢 组织调控 理论与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60
17
作者 康绍忠 杜太生 +1 位作者 孙景生 丁日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1-667,共7页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与农业节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作物生长冗余调控与缺水补偿效应理论、根冠通讯理论、作物控水调质理论和有限水量最优分配理论,分析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的理论基础。对作物生命需水信息的...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与农业节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作物生长冗余调控与缺水补偿效应理论、根冠通讯理论、作物控水调质理论和有限水量最优分配理论,分析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的理论基础。对作物生命需水信息的采集与监测方法及时空尺度转换技术进行了探讨。概括出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技术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分析了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命需水信息 高效节水调控 理论基础 技术体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左其亭 崔国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介绍了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解读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进而系统构架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主要... 针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介绍了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解读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进而系统构架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主要论点、关键理论及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为河湖水系连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理论体系 主要论点 关键理论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中国苹果生产区域变迁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张聪颖 畅倩 霍学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151,共11页
采用GIS技术与重心理论及2005—2015年苹果生产数据,分析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土地产出率、生产集中度与产地集中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及重心移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中国苹果生产区域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采用GIS技术与重心理论及2005—2015年苹果生产数据,分析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土地产出率、生产集中度与产地集中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及重心移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中国苹果生产区域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苹果生产已形成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新疆、四川9省为主的地域分布格局;中国苹果生产重心'西移'特征明显,但'北扩'有待观察;苹果生产布局是温度、降雨量、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技术进步与农业政策,以及种植业内部比较收益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区域内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其政策含义是,应该依托苹果生产区域变迁规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注重发挥技术进步与资源禀赋的双重作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改革 特色农业 苹果生产 驱动因素 重心理论 GIS技术
原文传递
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 被引量:43
20
作者 于景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40-47,共8页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构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这个体系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综合集成体系 系统论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