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6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冬春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66
1
作者 赵晨曦 王云琦 +2 位作者 王玉杰 张会兰 赵冰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8-427,共10页
北京2012~2013年的冬春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可吸人颗粒物(PM10)污染严重.而PM2.5作为PM10中粒径较小的部分,在PM10中所占比重越高,污染越严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能够覆盖北京所有区县的30个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监测点,对该地... 北京2012~2013年的冬春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可吸人颗粒物(PM10)污染严重.而PM2.5作为PM10中粒径较小的部分,在PM10中所占比重越高,污染越严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能够覆盖北京所有区县的30个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监测点,对该地区的PM2.5和PM10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其空间差异特征和时间性变化特征.普通克里格插值(OriginalKriging)法得到的北京地区冬、春季颗粒物浓度分布图显示,颗粒物浓度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地区逐渐递增,在中心城区处,西部高于东部,且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颗粒物浓度月变化曲线呈单峰单谷型,1月最高,4月最低;逐日变化反映了PM2.5和PM10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日变化呈双峰趋势.本文选取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级)、降水量(mm)等气象因子,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各个气象因子对大气PM2.5和PM10浓度的影响.北京冬季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分别与气温、相对湿度正相关,与风速负相关,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PM10 污染水平 时空分布 气象条件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被引量:244
2
作者 侯增谦 莫宣学 +4 位作者 杨志明 王安建 潘桂棠 曲晓明 聂凤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大陆成矿作用是当代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大前沿,增进对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是孕育和建立大陆成矿理论框架的核心和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对系统完整地记录大陆碰撞过程的典型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碰撞造... 大陆成矿作用是当代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大前沿,增进对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是孕育和建立大陆成矿理论框架的核心和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对系统完整地记录大陆碰撞过程的典型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碰撞造山过程及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和成因联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导致了对碰撞成矿阶段以及各阶段动力学过程认识不清,引发了较多争议。青藏高原造山带,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为系统地研究大陆成矿作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印度-亚洲主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目组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历时3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青藏高原重要成矿事件的时空坐标,初步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或构造控制模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大陆碰撞带成矿理论新框架,包括三大成矿作用和12种矿床类型:同碰撞造山成矿作用(65-41 Ma,4种矿床类型),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40-26Ma,4种矿床类型),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25-0 Ma,4种矿床类型)。其主控因素分别为:碰撞造山背景、壳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剪切变形;陆内转换背景、幔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后碰撞伸展环境、壳/幔岩浆作用和热液对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主控因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8
3
作者 高清竹 李玉娥 +5 位作者 林而达 江村旺扎 万运帆 熊伟 王宝山 李文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5-973,共9页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以及遥感数据特征,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藏北地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藏北地区近24年的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藏北地区草地...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以及遥感数据特征,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藏北地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藏北地区近24年的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现状(2004年)十分严重,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8.0%和1.7%,区域草地退化指数(GDI)为1.86,接近中度退化等级;其中藏北地区冰川与雪山及其周围等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区域和交通要道沿线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区域的草地退化相对严重;从1981年到2004年的近24年以来,藏北地区及其各个区域草地退化较为严重,其草地退化等级分布比例和草地退化指数年际波动较大,草地退化等级在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等级之间波动;近几年藏北全地区总体草地退化情况及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的草地退化具有更加严重的趋势,而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状况则略有减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遥感监测 时空分布特征 藏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4
4
作者 刘晓永 李书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19,共19页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还田利用状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仍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官方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年代各省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还田利用状况,为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不同地区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还田利用状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仍不清楚。该研究基于官方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年代各省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量及其还田利用状况,为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化肥零增长下作物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从1980s到2010s,中国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总量分别增长了85.5%和10~4%,西北地区以及西藏、黑龙江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地区的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的2/3以上。到2010s秸秆资源和氮磷钾养分资源分别达到9.01×10~8和2 485.63×10~4 t,相当于单位耕地面积上6 665.52和183.91 kg/hm^2,比1980s分别增加1 601.18和56.85 kg/hm^2。各种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所占比例各地区差异较大,2010s谷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分别占全国的69.86%和56.47%,东北地区谷类作物秸秆比例最高;果蔬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分别占9.67%和21.99%,东南地区果蔬类作物秸秆比例最高;豆类、薯类、油料类、棉麻纤维类和其他类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比相对较小。从1980s到2010s,秸秆直接还田量持续增加,燃烧还田量从1980s到2000s增加,2010s则下降。然而,秸秆养分还田量持续增加,氮磷钾还田总量从1980s的583.92×10~4 t(N 97.81×10~4 t、P_2O_5 40.10×10~4 t和K_2O 446.01×10~4 t)增加到2010s的1 770.66×10~4 t(N 574.53×10~4 t、P_2O_5 105.53×10~4 t和K_2O 1 090.60×10~4 t),相当于单位耕地面积从60.89 kg/hm^2(N 10.20 kg/hm^2、P_2O_5 4.18 kg/hm^2、K_2O 46.51 kg/hm^2)增加到131.02 kg/hm^2(N 42.51 kg/hm^2、P_2O_5 7.81 kg/hm^2、K_2O 80.70 kg/hm^2)。1980s、1990s、2000s、2010s秸秆氮磷钾养分还田率分别为47.92%、56.16%、60.11%和71.24%。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省秸秆养分还田率增加明显,但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秸秆养分还田量占全国秸秆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作物 养分 秸秆还田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臭氧污染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3
5
作者 程麟钧 王帅 +2 位作者 宫正宇 杨琦 王业耀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的臭氧(O_3)污染情况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80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O_3污染状况整体呈加重趋势,其中2014年污染状况最为严...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的臭氧(O_3)污染情况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80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O_3污染状况整体呈加重趋势,其中2014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13个城市中O_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为北京和衡水,连续3年均超标,且处于上升态势中。区域内不同城市O_3污染趋势并不相同。京津冀区域O_3浓度变化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末和夏季的O_3污染最严重。O_3-8 h(臭氧日最大8 h均值)年均值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北部、承德和衡水等,2013—2015年第90百分位O_3-8 h的高值区均集中分布在北京。O_3的浓度峰值时间要晚于NOx2~5 h。O_3在春、夏季呈单峰分布,白天15:00左右出现最大值,在秋、冬季浓度较低,全天波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臭氧 时空分布
下载PDF
1950—2010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19
6
作者 苏立娟 何友均 陈绍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6,共9页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状况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特征,结合灾情指标对全国各省进行评价并分类,并定量分析风险水平。【结果】1)1950—2010年间,年均发生火灾12 683次,年均火场面积67.48万hm2,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灾面积7.95万hm2,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67.5万m3,没有明显年际变化;1988—2010年间年均伤亡214人,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80%以上,烧荒烧炭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用火火源(38.47%),上坟烧纸是最主要的非生产性用火火源(19.92%)。3)华东、西南地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火灾次数明显较大,东北地区火场面积明显较大。4)按照一般和较大火灾次数、重大和特大火灾次数、火场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成林蓄积、幼林株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8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火灾状况进行评价并排序,然后根据主成分得出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受灾程度将31个省区按照严重、较重、中度、一般和轻度分为5类,其中,湖南受灾最严重,其次是黑龙江、贵州和云南等。5)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分析,全国每年发生3 000~9 000次一般和较大火灾的概率较大(〉0.482 4),每年发生0~30次重大和特大火灾概率较大(〉0.430 2),每年受灾森林面积在15万hm2以下概率较大(〉0.407 2)。【结论】我国森林火灾频发、面积大,火灾高发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 风险分析 科学防控
下载PDF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被引量:108
7
作者 常静 刘敏 +3 位作者 许世远 侯立军 王和意 Ballo Siaka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4-1002,共9页
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功能区监测降雨事件,研究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变化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为TSS和CODCr,超出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四倍多;总磷超出Ⅴ类水质标准两倍以上,氮素营养盐也有不同程度的... 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功能区监测降雨事件,研究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变化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为TSS和CODCr,超出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四倍多;总磷超出Ⅴ类水质标准两倍以上,氮素营养盐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含量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显示出相似的分布趋势,交通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其次为商业区和工业区,居民区情况较为良好。降雨强度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强度较大的降雨冲刷效应较为明显;不同功能区之间,商业区初始冲刷效应较强,其次为居民区和工业区,交通区冲刷强度较弱;TSS和CODCr在商业区和工业区冲刷强度要大于氮磷污染物质;而在交通区和居民区分异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时空分布 初始冲刷效应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京津石三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12
8
作者 李文杰 张时煌 +2 位作者 高庆先 赵凌美 周兆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2-1400,共9页
依据2001年-2010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从季节平均和月平均、空气污染等级和空气污染过程3个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结果... 依据2001年-2010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从季节平均和月平均、空气污染等级和空气污染过程3个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在2001年-2010年期间逐步改善,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北京春季受沙尘的影响、天津和石家庄冬季受取暖的影响导致对应季节的空气质量最差;②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存在较大时空差异,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月均尺度的API与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最高气压、水汽压和最大风速4类气象要素存在一致的相关关系,大部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天津>石家庄>北京;季均值尺度下,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差异性较大,但3市的API与水汽压存在一致的相关关系;和季节与月份均值处理分析的相关性相比,基于空气污染不同级别分析的相关系数明显偏低,可能与较大的样本量和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影响机制的复杂性有关;基于空气污染过程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均值和级别分析结果的中间,但是3个城市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相关系数仍显不足;③根据不同风向上污染日数的分布统计分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分别主要受西南和南西南、北西北和北以及东南和东东南方向上极大风速和最大风速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机理性和普适性,更好的服务于空气污染未来预报,仍需进一步开展包括上述多种方式的联合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时空分布 京津石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87
9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13-117,共5页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组合加权主成分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中国BIF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 被引量:83
10
作者 沈保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6-1395,共20页
BIF型铁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55.2%。BIF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其次在扬子陆块。在华北陆块鞍山—本溪,密怀—冀东,五台—吕梁矿集区中铁矿床尤为集中,约占全国铁总探明储量41.5%。BIF型铁矿床在古... BIF型铁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55.2%。BIF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其次在扬子陆块。在华北陆块鞍山—本溪,密怀—冀东,五台—吕梁矿集区中铁矿床尤为集中,约占全国铁总探明储量41.5%。BIF型铁矿床在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均有产出,但主要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BIF型铁矿床可划分为阿尔戈马型和苏必利尔湖型两类,其中以新太古代阿尔戈马型最为重要。BIF型铁矿床主要是贫铁矿石,富铁矿石极少。富铁矿均产在贫铁矿体中,以(火山)沉积-热液交代改造型最为重要。BIF形成与海底热液喷流作用有关。在中国BIF型铁矿的资源潜力大,远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型铁矿床 时空分布 矿床类型 富铁矿 矿床成因 资源远景 中囯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2
11
作者 李亚娟 陈田 +1 位作者 王婧 汪德根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7-1485,共9页
古村落是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乡村聚落,选取古村落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来分析中国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分布原因,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国乡村地区的同步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表明:①我国历史文... 古村落是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乡村聚落,选取古村落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来分析中国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分布原因,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国乡村地区的同步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表明:①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是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塞和文明的发祥地,并形成了3大集中区、3大相对集中区和4大过渡扩散区,孕育了6个文化区;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造时间跨度较大,但多集中在唐宋明清4个朝代,明朝保留下来的古村落最多,分布范围最广;③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有资源禀赋特点、评定标准的局限、依托腹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区域政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82
12
作者 刘晓永 李书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共14页
为准确掌握中国不同地区畜禽粪尿量、畜禽粪尿氮磷钾量及其还田利用随时间变化特征,该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估算各地区畜禽粪尿量、养分量及各种畜禽粪尿所占比例,分析不同时期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的地区间差异。结果表明:1980s,1... 为准确掌握中国不同地区畜禽粪尿量、畜禽粪尿氮磷钾量及其还田利用随时间变化特征,该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估算各地区畜禽粪尿量、养分量及各种畜禽粪尿所占比例,分析不同时期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的地区间差异。结果表明:1980s,1990s,2000s和2010s全国畜禽粪尿(鲜质)资源量分别为276 177.41×10~4,391 083.29×10~4,445 885.84×10~4,423 422.87×10~4 t,30多年增长了53.32%,其养分资源分别为2 523.86×10~4 t(N 1 249.47×10~4 t,P_2O_5 230.64×10~4 t,K_2O 1 043.75×10~4 t),3 686.59×10~4 t(N 1 820.79×10~4 t,P_2O_5 327.13×10~4 t,K_2O 1 538.67×10~4 t),4 296.77×10~4 t(N 2 124.13×10~4 t,P_2O_5 401.29×10~4 t,K_2O 1 771.35×10~4 t)和4 089.40×10~4 t(N 2 017.66×10~4 t,P_2O_5 421.17×10~4 t,K_2O 1 650.57×10~4 t),30多年增加了62.03%,其中东北地区增幅最为明显。河南、四川、山东、湖南、云南和内蒙古的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约占全国的40%。全国不同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占总量的比例依次为:牛>猪>羊>家禽>马>驴>骡,但各地区有一定差异。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牛粪尿及其养分占比较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猪粪尿及其养分占比最高,西北地区羊粪尿及其养分占比最大,东南地区禽粪及其养分占比最高,马、驴、骡粪尿及其养分在各地区占比都相对较小。1980s,1990s,2000s和2010s全国畜禽粪尿氮磷钾总养分还田量分别为1 132.73×10~4,821.36×10~4,1 860.52×10~4和1 709.19×10~4 t,还田率分别为44.88%,22.28%,43.30%和41.80%,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内蒙古、四川、云南和广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约占全国还田量的50%。2010s全国畜禽粪尿N,P_2O_5和K_2O还田量分别为615.91.91×10~4,297.70×10~4和795.58×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3%,70.68%和48.20%。该研究为中国和各地区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化肥零增长下畜禽粪尿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养分 畜禽 养分还田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81
13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2 位作者 陶慧 李玏 王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5-1228,共14页
城市休闲商务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分类、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分异成因等方面上还缺... 城市休闲商务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分类、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分异成因等方面上还缺乏一定的实证和定量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重新定义RBD,并依据城市RBD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为大型购物中心、休闲商业街、城市休闲区三类。选取1990年、2000年、2014年三个时间截面对北京各类城市RBD点进行统计,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北京城市RBD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时序上看,北京城市RBD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增速变快,不同类型的RBD出现不同幅度的空间扩张;2北京城市RBD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RBD,存在一定的增幅和增速差异;3北京城市RBD的整体空间结构呈"单核聚集—双核发展—网状扩散"的发展模式;4城市RBD多选址在交通便利、临近旅游景区、居民和游客密度较高、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5游客密度对各类型的城市RBD规模均有较大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RBD,各因素对其规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RBD 时空格局 分布特征 成因 北京
原文传递
40余年来中国地区季节性积雪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79
14
作者 王澄海 王芝兰 崔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利用全国700余个气象站的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季节性积雪年际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北部,东北-内蒙古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南和南部地区为我国季节性积雪的3个高值区,也是积雪年际变化变化大的地区,也即为中国积雪年际... 利用全国700余个气象站的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季节性积雪年际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北部,东北-内蒙古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南和南部地区为我国季节性积雪的3个高值区,也是积雪年际变化变化大的地区,也即为中国积雪年际异常变化的敏感区.综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3种变化类型:1)增加和减小同步,主要在新疆天山以北、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到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区,减少区大体在内蒙古西部、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积雪深度增加但积雪日数减少,主要在东北平原东部的部分地区,长江上游的部分地区;3)积雪深度减小而积雪日数增加,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部分地区.中国地区积雪总体上呈现出平缓的增长趋势,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呈现为稍有增加;70年代有所下降;80年代又增加;90年代又有略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累积深度和日数 时空分布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被引量:74
15
作者 沈保丰 翟安民 +1 位作者 杨春亮 曹秀兰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年第4期196-206,共11页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铁矿床 铁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77
16
作者 沈静 向澄 柳意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全球化背景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国和跨地区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2000~200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发现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其呈现"S"型的时间发展特征和"分散-集中-分散"的空间发展特征,说明广... 全球化背景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国和跨地区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2000~200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发现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其呈现"S"型的时间发展特征和"分散-集中-分散"的空间发展特征,说明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空间转移的现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产业空间转移的影响机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采取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形式,而非FDI;二是环境管制是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由珠三角地区向非珠三角地区转移的重要驱动因素;三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机制是地方政府的管制,如迁入地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条件、服务水平和优惠政策等;四是低人力资本不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因子。最后,本研究也说明广东省仍然是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污染避难所",而非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污染避难所",因此要加大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 产业转移 时空演变 面板数据模型 广东省
原文传递
中国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被引量:66
17
作者 丰成友 张德全 党兴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100,共8页
文章概述了中国钴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最新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现状 ,指出世界上共 (伴 )生主要钴矿床类型在中国均已发现 ,可归纳为 4大类 ,其中以岩浆型Ni_Cu_Co硫化物矿床、热液及火山成因钴多金属矿床最为重要 ;中国钴矿的形成可... 文章概述了中国钴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最新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现状 ,指出世界上共 (伴 )生主要钴矿床类型在中国均已发现 ,可归纳为 4大类 ,其中以岩浆型Ni_Cu_Co硫化物矿床、热液及火山成因钴多金属矿床最为重要 ;中国钴矿的形成可分为 6个重要成矿期 ,划分出 7个重要成矿带 ;尽管钴多以伴生组分产在镍、铜、铁等矿床中 ,但近年来中国先后发现了一些不同元素组合、不同成因类型的独立钴矿床。鉴于中国当前钴资源比较紧缺和钴消费快速增长 ,建议既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外资源 ,又要加大钴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力度 ,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时空分布 地质学 矿床类型 伴生组分
下载PDF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73
18
作者 张艳红 吕厚荃 李森 《气象科技》 2008年第5期596-600,共5页
将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作为干旱识别指标,对其在我国不同农区适用性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1971~2000年全国18个气象站的逐日滚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以及春、夏、秋、冬各季节和逐年平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初步分析了该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以... 将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作为干旱识别指标,对其在我国不同农区适用性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1971~2000年全国18个气象站的逐日滚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以及春、夏、秋、冬各季节和逐年平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初步分析了该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距平为干旱监测指标,对代表站典型干旱年的干旱时段进行分析验证,与实况基本吻合。该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各站主要生长季作物水分亏缺与农业干旱情况,对监测不同区域的农业干旱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时空分布 农业干旱
下载PDF
中国冰雹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3
19
作者 张芳华 高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3,共7页
基于1971—2000年中国614个台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发现我国冰雹频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大部分测站年雹日超过10 d;江南和华南地区雹日主要集中在2—4月,其他地区集中在5—9月。在长江中下游... 基于1971—2000年中国614个台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发现我国冰雹频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大部分测站年雹日超过10 d;江南和华南地区雹日主要集中在2—4月,其他地区集中在5—9月。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以外的地区,冬季和夏季分别是降雹日数最少和最多的季节。近30 a来我国冰雹日数有显著减少的趋势;冰雹发生时刻主要集中于午后至傍晚,但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他时刻发生冰雹的频率相对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日数 时空分布 气候态特征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被引量:72
20
作者 印红玲 袁桦蔚 +2 位作者 叶芝祥 李世平 梁金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6-393,共8页
对成都市2011—2012年期间大气中的VOCs在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及不同高度的浓度和组成进行了SUMMA钢罐采样法监测与实验室分析,并讨论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大气中VOCs的季节变化为:秋季(106.0μg·m-3)>夏季(... 对成都市2011—2012年期间大气中的VOCs在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及不同高度的浓度和组成进行了SUMMA钢罐采样法监测与实验室分析,并讨论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大气中VOCs的季节变化为:秋季(106.0μg·m-3)>夏季(74.5μg·m-3)>春季(54.1μg·m-3)>冬季(45.8μg·m-3).烷烃、酯类、醇类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峰值在8:00出现,与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烯烃和芳香烃的日变化规律则呈双峰型.烷烃、烯烃、芳香烃、醇类在不同功能区的浓度顺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而醛酮类则为:工业区>交通居民混合区>风景区.在垂直方向上,距地面78 m处TVOCs浓度最高,这可能与当时采样期间大气为逆温层结有关,其中,烷烃、芳香烃为主要组分.不同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及其贡献率排序为:芳香烃(75.5%)>烯烃(23.8%)>烷烃(0.8%);不同功能区的OFP排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时空分布 功能区 臭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