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式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才庆祥 姬长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49,共5页
依据安家岭露天煤矿实际,提出了可行的采区转向方案,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确定最佳采区转向方式,保证露天矿从一个采区向另一个采区过渡时期矿山生产的正常接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对类似矿山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露天矿 采区 剥采比 露天煤矿 采矿
下载PDF
浅埋深高强度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俊杰 南华 +2 位作者 闫伟涛 郭文兵 邹友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8-162,共5页
为了掌握浅埋深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以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407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的特性,得到了相关动态移动变形参数,并分析了该地质条件下动态移动变形呈现特殊规律的原... 为了掌握浅埋深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以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407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的特性,得到了相关动态移动变形参数,并分析了该地质条件下动态移动变形呈现特殊规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埋深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下沉过程异常剧烈,移动变形更加集中,下沉盆地快速形成。在地表持续移动变形过程中,活跃阶段地表下沉量达到总下沉量的81.4%,最大下沉速度系数为1.73,最大下沉速度达700.5mm/d,超前影响距为82 m,超前影响角为57.8°,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57 m,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变形 浅埋深 高强度开采 神东矿区
下载PDF
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动地面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秉亮 范立民 杨宏科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第3期44-47,71,共5页
以神府矿区大柳塔煤矿1203 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地面下沉变形的过程及有关参数,为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煤柱留设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面变形 浅埋煤层 神府矿区 变形规律 采煤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 TIRS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岳辉 刘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0-205,共6页
为研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之间的异同,以神东矿区为例,以Landsat 8 TIRS为数据源,利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基于影像算法(image-based method,IB算法)、单窗算法(mono-window algorithm,MW算法)和单通道算法(single-channel method,SC算法)分... 为研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之间的异同,以神东矿区为例,以Landsat 8 TIRS为数据源,利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基于影像算法(image-based method,IB算法)、单窗算法(mono-window algorithm,MW算法)和单通道算法(single-channel method,SC算法)分别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并用MODIS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辐射传导方程法、MW算法和SC算法分别高于MODIS LST数据0.19 K、0.03 K和0.58 K,IB算法低于MODIS LST数据0.65 K,四种算法与MODIS LST数据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其中MW算法与MODIS LST数据相关系数为0.971 1,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算法比较 神东矿区 LANDSAT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和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预计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勇发 左小清 +2 位作者 麻源源 熊鹏 杨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5-851,共7页
针对传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易受大气相位延迟和失相关的影响以及传统BP算法依赖于初始权值和阈值问题.本文采用了(PS-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并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A)对神经网络(BP)算法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筛选.... 针对传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易受大气相位延迟和失相关的影响以及传统BP算法依赖于初始权值和阈值问题.本文采用了(PS-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并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A)对神经网络(BP)算法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筛选.首先利用PS-InSAR技术获取矿区地表沉降范围和沉降值,然后将其部分结果作为遗传神经网络(GA-BP)算法的训练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参数.选取宿州市矿区19景Sentinel-1A雷达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技术能够很好监测矿区地表沉降,最大沉降速率为45 mm/a.分别取训练样本数为1000、2000、3000和4000利用GA-BP算法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得到最大残差分别为6.8 mm、0.44 mm、0.36 mm、0.28 mm;均方误差分别为3.85 mm、3.26 mm、2.98 mm、1.61 mm,表明本文提出的GA-BP算法能有效预测矿区地表沉降,并且在训练样本数量较多时预测效果和预测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矿区地表 沉降监测 GA-BP算法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IFZ与NDVI的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晶 焦利鹏 +1 位作者 申莹莹 刘乾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22-2829,共8页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时空规律,可以为定量研究区域或全球生态进程和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阿巴拉契亚地区韦兹县煤田区为例,基于22期Landsat TM/ETM+影像,应用综合森林特征指数(IFZ)和归一...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时空规律,可以为定量研究区域或全球生态进程和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阿巴拉契亚地区韦兹县煤田区为例,基于22期Landsat TM/ETM+影像,应用综合森林特征指数(IFZ)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结合的遥感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重建了1984年以来27 a间该地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LUCC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识别了持续森林覆盖(PF)、持续其他植被覆盖(POV)、持续无植被覆盖(PNV)、采矿扰动(EM)、其他扰动(OD)等类型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85.9%,Kappa系数为0.852;PF,POV,PNV,OD和EM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66.68%,5.15%,0.24%,3.63%和23.67%;伴随开采规模缩减,EM面积增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时序遥感 露天矿区 采矿扰动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下载PDF
浅埋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杰 贾新果 陈清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0,115,共4页
为研究浅埋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在万利矿区某综放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观测,通过分析地表移动变形实测数据,得出了该区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深小、开采范围大,地表移动和变... 为研究浅埋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在万利矿区某综放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观测,通过分析地表移动变形实测数据,得出了该区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深小、开采范围大,地表移动和变形值较大,其地表移动盆地的分布特征基本符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其综合下沉系数为0.78,主要影响角正切为2.8,拐点偏移距系数为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综放开采 地表移动 概率积分法模型 万利矿区
下载PDF
晋城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孟召平 李国富 +2 位作者 杨宇 李超 乔元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0-247,共8页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重要资源之一。基于晋城矿区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分布特征,通过地质分析、采空区煤层气成分、浓度试验和资源量模型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地面抽...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重要资源之一。基于晋城矿区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分布特征,通过地质分析、采空区煤层气成分、浓度试验和资源量模型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地面抽采关键技术,揭示了采空区煤层气赋存规律,给出了不同赋存状态下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模型和方法,探索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煤矿采空区煤层气来源于煤柱及残留煤层、邻近未采煤层和围岩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根据吸附气和游离气资源量计算模型计算寺河井区煤层气总资源为213.016×10^(8)m^(3),其中游离气资源为0.102×10^(8)m^(3),吸附气资源为212.914×10^(8)m^(3)。采煤方法和采空区密闭性对采空区煤层气的来源和富集程度有重要影响。针对采空区上部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将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井身结构由二开优化为三开结构,实现了二开固井封闭断裂带上部含水层,三开下入割缝套管护壁,有效解决了采空区上部含水层涌水对钻井井身稳定性影响及抽采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潜孔锤+压缩空气(氮气)钻井工艺,用氮气取代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形成了安全揭露含气断裂带钻井工艺技术,为采空区煤层气安全抽采探索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煤层气 赋存特征 地面抽采 晋城矿区
下载PDF
山西采煤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成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山西省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土地荒漠化程度、范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5年煤矿区的土地破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49—2004年间,山西省因采煤... 以山西省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土地荒漠化程度、范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5年煤矿区的土地破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49—2004年间,山西省因采煤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面积累计1 151.9 km2,其中采煤塌陷面积1 113.8 km2,废弃物压占面积15.1 km2,露天开采破坏面积23.0 km2。在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地中,耕地占42.8%,未利用地占43.2%,其他已利用地占14%。采煤塌陷土地破坏程度的比例为轻度42.6%,中度39.0%,重度18.4%。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山西省煤矿区的土地破坏总面积将达到1 853.9 km2,其中塌陷地1 811.7 km2。研究结果为山西省煤矿区土地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地表塌陷 预测 煤矿区 趋势
下载PDF
露天煤矿采区接续方案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光伟 李成盛 于渊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大型近水平及缓倾斜煤田露天开采时,通常划分多个采区依次开采。在新旧采区接续时,存在采区转向过渡方式选择、采区接续位置确定、接续期间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接续期间工程量搭配等技术难点。本文以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二号露... 在大型近水平及缓倾斜煤田露天开采时,通常划分多个采区依次开采。在新旧采区接续时,存在采区转向过渡方式选择、采区接续位置确定、接续期间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接续期间工程量搭配等技术难点。本文以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二号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4种采区转向过渡方式,确定采用直角缓帮转向的过渡方式进行采区转向过渡。采用露天矿SMCAD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交互式设计工作帮,模拟工程位置,精确计算相应的工程量,提出了4种两个采区间的接续方案,揭示了4种方案的工程量搭配和过渡时间等变化规律,综合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区接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三维地质建模 采区接续
原文传递
榆神矿区基岩顶面土层缺失机理分析及其防治水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智学 李明培 +1 位作者 申小龙 鲁文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榆神矿区局部基岩顶面中新世—中更新世土层缺失的机理及其与矿井涌水灾害的关系,采用地质钻探、野外观测、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基岩顶面标高与残留土层厚度的关系,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分析了土层成因及剥蚀机理。结... 为研究榆神矿区局部基岩顶面中新世—中更新世土层缺失的机理及其与矿井涌水灾害的关系,采用地质钻探、野外观测、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基岩顶面标高与残留土层厚度的关系,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分析了土层成因及剥蚀机理。结果表明:榆神矿区土层剥蚀是降水、风和线状流水地质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线状流水是土层颗粒冲蚀以及土层纵向剥蚀直至缺失的主要因素。榆神矿区基岩顶面标高与残留土层厚度呈正相关线性耦合关系,土层缺失可以作为古河流发育的直接标志,据此恢复了与基岩顶面连通的古河流形态、分布范围及古分水岭。基岩顶面古河床充填的含水层是煤矿涌水的主要充水来源,将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 基岩顶面 古河流 防治水 榆神矿区
下载PDF
煤矿区水体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策 钟宁宁 +2 位作者 师玉雷 王飞宇 陈党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煤矿区水体溶解有机质进行分析测定,探讨特殊环境条件下水体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类富里酸荧光峰(峰Ⅰ)和类腐殖酸荧光峰(峰Ⅱ)最为显著,类蛋白荧光峰(峰Ⅳ)强度较弱。地下水体溶解有机质荧光峰强度普遍低于地表水水...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煤矿区水体溶解有机质进行分析测定,探讨特殊环境条件下水体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类富里酸荧光峰(峰Ⅰ)和类腐殖酸荧光峰(峰Ⅱ)最为显著,类蛋白荧光峰(峰Ⅳ)强度较弱。地下水体溶解有机质荧光峰强度普遍低于地表水水体同类荧光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炼焦区域和采煤区水体荧光峰强于污灌区域和农业区域水体同类荧光峰。矿区人类活动剧烈,煤矿开采加工活动容易把煤中的大量烃类物质分散到周围环境中去,地表水体接受矿井排水、洗煤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地下水体则相对不容易受到污染。整个石龙区水体溶解有机质荧光集团来源较多,峰强度受pH影响不大,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水体中Ca2+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地下水 地表水 溶解有机质 煤矿区
下载PDF
大型露天煤矿地表扰动的温度分异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苗苗 白中科 +2 位作者 付梅臣 周伟 袁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以平朔矿区1987年、1996年、2001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依据地表形态与采矿功能划分5种地表扰动类型,以单通道普适性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空间统计和面积加权的增温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地表扰动类型的温度分异特征和对矿... 以平朔矿区1987年、1996年、2001年和200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依据地表形态与采矿功能划分5种地表扰动类型,以单通道普适性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空间统计和面积加权的增温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地表扰动类型的温度分异特征和对矿区增温的贡献程度及动态:露天采坑和工业场地的地表平均温度最高,高出矿区最低温度5~10℃,具有强烈的增温效应;未复垦排土场地表温度处于中等水平,受到排弃物类型和堆置特征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时空分异特性,在矿业开发初期具有较高的增温效应;剥离区和已复垦排土场的地表温度较低,具有最低的增温效应,已复垦排土场的增温效应随着恢复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的显现呈逐年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地表扰动 地表温度 复垦 平朔矿区
下载PDF
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接续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常全胜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大型煤田露天开采通常采用分区开采方式,然而采区转向接续成为采区临近终了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几个大型露天煤矿转向接续实践的前提下,总结了几种典型的采区转向方式:连续式过渡和间断式过渡,分析了转向方式选择的影... 大型煤田露天开采通常采用分区开采方式,然而采区转向接续成为采区临近终了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几个大型露天煤矿转向接续实践的前提下,总结了几种典型的采区转向方式:连续式过渡和间断式过渡,分析了转向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供类似露天煤矿在采区转向接续生产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转向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矿区流域不同水体同位素时空特征及水循环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龙 刘廷玺 +2 位作者 段利民 张文瑞 郑国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5-815,共11页
为了探究平朔矿区所在流域不同水体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采煤活动下区域水循环规律,于2020年8月和12月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进行采样,测试样品的D和^(18)O同位素组成,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计算了矿井水不同来源... 为了探究平朔矿区所在流域不同水体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采煤活动下区域水循环规律,于2020年8月和12月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进行采样,测试样品的D和^(18)O同位素组成,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计算了矿井水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地表水和矿井水δD和δ^(18)O夏季较冬季高;地下水δD和δ^(18)O季节差异不明显。地表水氢氧同位素值沿程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受到矿井水的补给,出现贫化;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沿径流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②采煤区氢氧同位素值较非采煤区明显增加。受季节效应影响,在空间分布上8月浅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高值区域较12月明显增多。③δ^(18)O与δD关系图表明,地表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之后受到了蒸发分馏作用的影响;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复杂,深层地下水由于采煤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受到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矿井水受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补给。④MixSIAR模型揭示出深层地下水是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占61.60%~67.20%,且补给比例冬季大于夏季;浅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补给存在明显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 地表水 地下水 矿井水 MixSIAR模型 平朔矿区
下载PDF
湘西古丈烂泥田锰矿区地表水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伍鹏 舒倩 +1 位作者 罗小芳 伍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4,79,共6页
[目的]研究古丈县烂泥田实施无尾矿库锰矿综合治理后地表水质量,以期掌握研究区地表水安全状况,为锰矿区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采集水样的pH值,Mn,Pb,Hg,As,Cu,Cd,Cr6+,化学需氧量及氨氮含量进行测定。运用水质综合污染评... [目的]研究古丈县烂泥田实施无尾矿库锰矿综合治理后地表水质量,以期掌握研究区地表水安全状况,为锰矿区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采集水样的pH值,Mn,Pb,Hg,As,Cu,Cd,Cr6+,化学需氧量及氨氮含量进行测定。运用水质综合污染评价法与健康风险评价法对样品结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古丈烂泥田锰矿区地表水中仅S3(涵洞出口上游),S4(恒源矿业下游)与S5(烂泥田河流末端)号采样点的Mn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②受张氏锰业外排废水的影响,各样点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S3(涵洞出口上游)>S4(恒源矿业下游)>S5(烂泥田河流末端)>S1(锰矿渣库上游)>S2(涵洞出口);③S1—S5号采样点水环境总健康风险(RT)分别为7.73×10^-6,1.19×10^-5,4.23×10^-5,2.64×10^-5,2.40×10^-5,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结论]水环境的总体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非致癌物质。减少水环境中的铅和铜,可以有效地控制饮用水带来的总体健康风险。从总体上看,古丈县烂泥田无尾锰矿实施一体化管理已达到目标,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古丈烂泥田 水环境质量 锰矿区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临汾矿区采空区类型划分及综合勘查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廉玉广 李文 +6 位作者 李宏杰 舒宗运 孙庆先 李江华 陈凯 陈健强 豆晓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2,127,共4页
为查明临汾矿区采空区分布范围,基于综合勘查应用实践,研究了临汾矿区采空区类型,开展了采空区调查与踏勘,提出了三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勘查技术。结论表明:临汾矿区分属于河东煤田、霍西煤田... 为查明临汾矿区采空区分布范围,基于综合勘查应用实践,研究了临汾矿区采空区类型,开展了采空区调查与踏勘,提出了三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勘查技术。结论表明:临汾矿区分属于河东煤田、霍西煤田和沁水煤田,42座煤矿长壁采空区分布清楚,房(巷)柱式采空区多分布不详,顶板未垮落或部分垮落;采空区多位于2、3号煤层,为连片、多层、近水平~缓倾斜、浅层~中深、大面积采空区;调查与踏勘封闭不良井口或小窑142个,蓄水池等333个,泉207处,地表裂缝或塌陷区158处;综合物探勘查实践及案例表明,综合物探结果可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类型划分 综合物探 调查与踏勘 临汾矿区
下载PDF
露天矿相邻采区间内排压帮高度及重复剥离深度的综合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光伟 李鹏 +3 位作者 李成盛 王桂林 白润才 付恩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30,共8页
分析了不同压帮方式的内排运距特点与计算原理,建立了内排压帮高度及重复剥离深度的数学模型,得出通用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有效判据。以黑岱沟露天矿为例,采用费用补偿法确定最优的内排压帮高度,利用最小重复剥采比确定最佳的重复剥离深度... 分析了不同压帮方式的内排运距特点与计算原理,建立了内排压帮高度及重复剥离深度的数学模型,得出通用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有效判据。以黑岱沟露天矿为例,采用费用补偿法确定最优的内排压帮高度,利用最小重复剥采比确定最佳的重复剥离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开采露天矿相邻采区间内排压帮高度与重复剥离深度需同时确定,以费用补偿法建立的数学模型简单且可靠,研究成果对露天矿相邻采区间生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相邻采区 内排压帮高度 重复剥离深度 费用补偿法
下载PDF
榆神府矿区采煤地表裂缝发育规律及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晓深 侯恩科 +6 位作者 冯栋 从通 侯鹏飞 陈秋计 王建文 李民峰 谢永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榆神府矿区是陕北一个重要的原煤产地,煤炭开发利用规模大、强度高,但区内生态环境脆弱,采煤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尤为显著.为全面掌握榆神府矿区采煤地表裂缝“静”、“动”态发育规律、揭示其形成机理,以榆神府矿区的安山煤矿、柠... 榆神府矿区是陕北一个重要的原煤产地,煤炭开发利用规模大、强度高,但区内生态环境脆弱,采煤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尤为显著.为全面掌握榆神府矿区采煤地表裂缝“静”、“动”态发育规律、揭示其形成机理,以榆神府矿区的安山煤矿、柠条塔煤矿和小保当一号井的典型工作面为对象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裂缝分为台阶型、挤压隆起型、滑动型和拉张型4种类型以及“塌陷槽”、“平行并列”2种组合方式;(2)榆神府矿区地表裂缝平面展布规律具有相对统一性,而地表裂缝表现特征具有差异性,且与采深采厚比呈负相关关系;(3)极浅埋煤层开采、浅埋煤层开采以及中深埋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分别具有滞后回采位置1.0 m、超前回采位置8.5 m和滞后回采位置30.14 m的动态展布规律,且地表裂缝滞后距与采深采厚比之间存在多项式的函数关系;(4)边界裂缝和面内正向坡裂缝具有“只开不合”的活动特征,面内逆向坡裂缝具有“先开后合”的活动特征,面内平坦区裂缝则具有“先开后合再开”和“先开后合”两种裂缝活动特征,平均活动时间3.7~7.0 d;裂缝“先开后合再开”的活动受覆岩运移控制,“只开不合”和“先开后合”的裂缝活动受地表移动变形控制,而斜坡裂缝活动机理则与坡体滑移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榆神府矿区地表裂缝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地表裂缝 发育规律 形成机理 榆神府矿区
下载PDF
煤矿区地表土中烷基多环芳烃的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雅慧 汪婷 +2 位作者 洪秀萍 罗钟庚 梁汉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8-177,I0003,共11页
我国土壤中关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母体多环芳烃(16PAHs)的分析方法已较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烷基多环芳烃(a-PAHs)的测试和定量方法研究则较少。本研究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扫描模式同时测定土... 我国土壤中关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母体多环芳烃(16PAHs)的分析方法已较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烷基多环芳烃(a-PAHs)的测试和定量方法研究则较少。本研究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扫描模式同时测定土壤中51种a-PAHs及16PAHs的方法。通过分析质量色谱图和质谱图,并结合NIST谱库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采用相对响应因子法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7种多环芳烃混合标准液在0.05~0.8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优于0.99,基质加标回收率在73.11%~119.8%之间,精密度(RSD)为1.07%~14.3%。对来源于4个煤矿区的地表土样进行测试,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Cs)的平均浓度为24543μg/kg(10606~36414μg/kg)。其中,a-PAHs总量均值为18815μg/kg(7059~26810μg/kg),是16PAHs均值(5728μg/kg)的3.3倍,表明煤矿区中的a-PAHs污染值得关注。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成本较低,适合土壤中a-PAHs及16PAHs的检测,并可为今后研究和评价煤矿区多环芳烃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烷基多环芳烃 地表土 煤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