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玉润生平事迹及著述辑证——兼论《诗经原始》的诗学观 被引量:3
1
作者 冯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83,共13页
方玉润是清代著名诗经学家,其《诗经原始》一书对后世诗经研究影响极大。在详细考辨方氏生平事迹及著述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其学术渊源,并还原其诗学观的本质。
关键词 方玉润 《诗经原始》 诗经学 诗学
下载PDF
上博竹书《诗论》与《诗经》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春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8,共7页
上博竹书《诗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论诗之作。它的发现 ,对解决《诗经》文本的形成和传流及儒家诗教的传承和流派问题 ,特别是对解决《毛诗序》和《毛诗传》的渊源问题 ,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许多学者已就此作出一... 上博竹书《诗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孔门论诗之作。它的发现 ,对解决《诗经》文本的形成和传流及儒家诗教的传承和流派问题 ,特别是对解决《毛诗序》和《毛诗传》的渊源问题 ,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许多学者已就此作出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研究和推断 ,其中 ,李学勤、廖名春、江林昌三位先生各自的研究观点很有代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诗经》学 《毛诗序》 孔门诗教
下载PDF
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
3
作者 李冬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39,共6页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 ,《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著作 ,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治学态度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 ,对于《诗序》的作者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 ,《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著作 ,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治学态度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 ,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 ,对于《诗序》的作者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性的看法 ,并主张废序言诗 ,这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苏辙在《诗集传》中对于《毛诗序》的辩驳 ,以正视苏辙在《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毛诗序》 辩驳论 诗学思想 诗经研究 创新意识
下载PDF
清代《诗经》学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派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宁宇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的派别,意在为清代《诗经》研究描绘出一个轮廓和线索,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经 诗经学
下载PDF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论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康国章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和传承规律的。《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合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不同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和传承规律的。《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合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不同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互差异的文化子系统。同化和异化是《诗经》文化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决定力量,遗传和变异是《诗经》文化发展演进的表现形态。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审视《诗经》学的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可以为《诗经》文化传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经》学 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诗经》评点与《诗经》传播——以晚明时期为中心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5,176,共10页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试需求,而且其批评样式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在明清两代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乐此而不疲,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为《诗经》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诗》学宝藏与文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评点 《诗》学 以“经”解《诗》 以“诗”解《诗》
原文传递
再论朱熹《诗经》学发展阶段及特点
7
作者 刘育 《朱子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6-152,共17页
朱熹《诗》学思想的变化伴随着其理学思想的成熟而发生。宋绍兴二十年(1150)至淳熙四年(1177)为朱熹《诗经》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尊重前贤、循《序》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五年(1178)至淳熙十三年(1186)为朱熹治《诗... 朱熹《诗》学思想的变化伴随着其理学思想的成熟而发生。宋绍兴二十年(1150)至淳熙四年(1177)为朱熹《诗经》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尊重前贤、循《序》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五年(1178)至淳熙十三年(1186)为朱熹治《诗》的第二阶段,以经传分离、以《诗》发理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淳熙十四年(1187)至庆元五年(1199)为朱熹《诗经》阐释的第三阶段,以省察践行、以“理”解《诗》为其《诗》学思想的具体特征。朱熹的《诗经》学观是把握其专经思想的基础,也是弥合专经研究于理学思想的关键,朱熹对《诗经》的反复涵咏、解读,也对其理学思想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朱熹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解《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可以体现由崇序到斥序以至废序的“正反合”的过程,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朱熹诗学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诗经》学 《诗集解》
原文传递
王质《诗总闻》中的“因情求意”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雁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宋人经学新说,多自刘敞《公是匕经小传》开始,王质的《诗总闻》有推波助澜之功。王质对陶潜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有时影响到对经典的解读。王质《诗总闻》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论说是“以意细推”,细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方法值得注意,一... 宋人经学新说,多自刘敞《公是匕经小传》开始,王质的《诗总闻》有推波助澜之功。王质对陶潜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有时影响到对经典的解读。王质《诗总闻》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论说是“以意细推”,细推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方法值得注意,一是将《诗经》“降格”、纳入历史中,以与后世的史事和文学作品建立联系,二是以当时的风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诗经》,以显示古今虽隔而人情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总闻》 王质 《诗经》研究
原文传递
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文本转译的理论基础
9
作者 杨思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59,100,共7页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 在积极建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体系的背景下,以提供区域性的基础支持为目的,对区域性当代建筑进行以省域为单位的深入化、特性化理论研究。针对这种研究的路径,以及研究中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转译的理论基础展开探讨,借鉴微观史学的研究、叙事路径及诠释学、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以文字文本、建筑作品、建筑观念为研究对象的深入化、特性化研究路径,明确了建筑作品与建筑理论之间转译的诠释学、图像学基础。提出了转译中应注意的建筑图像文本的阐释具有多样性、图像文本的客体解读具有与主体信息不同的可能性、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的建筑理论诠释方式等三个问题,为以省域为单位的区域性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明确了研究路径,阐明了转译问题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筑理论 区域性 研究路径 文本转译
下载PDF
刘绍攽《诗经》学阐释思想初探
10
作者 张煜婧 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 刘绍攽《诗逆志》作为其研究《诗经》的主要著作,其《诗》学以“陶性情,劝善恶”的儒学传统诗教为要旨,中和汉宋二家,旁举博征清人论说,体现出汉宋兼采的审慎态度。同时刘绍攽以训诂音义来疏解文本表义,并以考据史实与探阐义理来挖掘圣人深旨,以文本语境与历史语境的双重考证来深化《诗经》教化育人、移风易俗的社会性功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解《诗》非“汉”即“宋”的偏颇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攽 《诗经》学 《诗逆志》
下载PDF
魏源《诗古微》论《诗经》二《南》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志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8,共6页
魏源所著《诗古微》是清代《诗经》学史上阐发三家诗微言大义的一部力作。魏源重新诠释了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从而否定毛、郑以"后妃"、"夫人"解二《南》的迂腐之见。关于世次,魏源否定二《南》... 魏源所著《诗古微》是清代《诗经》学史上阐发三家诗微言大义的一部力作。魏源重新诠释了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从而否定毛、郑以"后妃"、"夫人"解二《南》的迂腐之见。关于世次,魏源否定二《南》皆西周盛世乐章的说法。《诗古微》说解二《南》诗旨新颖独特,体现了二《南》的国风特色,但作为经学家固有的经学意识,魏源说诗也存在论述武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诗古微》 诗经研究
下载PDF
“诗教”传统的当代转化
12
作者 刘利侠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精神的不合时宜之处,如“温柔敦厚”的教育目标、“宜室宜家”的女性意识等,应予以必要的反思和批判。以上观点,应充分融入到《诗经》教育中的目标确立、篇目筛选、文本解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教 诗学 温柔敦厚 兴于诗
下载PDF
汉四家《诗》说大义浅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前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4-32,共9页
汉四家《诗经》学在经文用字和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上有差别,但要旨并无不同。它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围绕"礼",具体阐发了儒家关于夫妇、父子、君臣等的等级伦常思想及乐的功用。
关键词 汉代 《诗经》学 四家诗 礼治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经》研究新方法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宪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此...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此。新《诗》学方法为《诗经》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它的总结亦可为今天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学术研究方法
下载PDF
《诗经·甘棠》研究史述评——兼论《诗经》研究的困境与对策
15
作者 李金钉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95-104,共10页
自古以来,围绕《甘棠》一诗有五处较大争议,这是由于古今中外的学者因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立场而造成的。通过辨析《甘棠》研究史,可知此诗应为武王时诗,诗旨在于赞颂召伯“听讼于甘棠”,召伯是召公奭而不是召伯虎,甘棠是雌性的杜梨树... 自古以来,围绕《甘棠》一诗有五处较大争议,这是由于古今中外的学者因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立场而造成的。通过辨析《甘棠》研究史,可知此诗应为武王时诗,诗旨在于赞颂召伯“听讼于甘棠”,召伯是召公奭而不是召伯虎,甘棠是雌性的杜梨树而不是社树,“蔽芾”当作“盛貌”而非“小貌”,“拜”字当作“拔”解。《甘棠》研究史也反映了当代《诗经》研究存在的困境与问题。重视传统《诗经》学,慎重引用国外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合理利用出土文献以及从细节入手或是促进《诗经》研究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棠》 《诗经》 《诗经》学 《诗经》研究
下载PDF
方玉润著目考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莉 《陇东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方玉润是清代著名诗经学家,其《诗经原始》一书对后世诗经研究影响极大,但学界对其生平思想及著述情况的系统研究一直付之阙如。详细考辨方氏生平著述,对廓清其生平及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方玉润 著目 《诗经原始》 诗经学
下载PDF
“以诗解诗”与《诗经》的祛魅——王夫之《诗经》研究方法管窥 被引量:1
17
作者 纳秀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两千多年的诗经学历程中,经生注《诗》与理学家说《诗》的结果,使《诗经》逐渐脱离其诗性,而被赋予经学内涵和理学思想,异化为教化工具。《诗》被一代代的诗教"魅影"层层包裹,成为言说政治的载体。基于此,王夫之提出了"... 两千多年的诗经学历程中,经生注《诗》与理学家说《诗》的结果,使《诗经》逐渐脱离其诗性,而被赋予经学内涵和理学思想,异化为教化工具。《诗》被一代代的诗教"魅影"层层包裹,成为言说政治的载体。基于此,王夫之提出了"以诗解诗"的阐释方法,以诗歌艺术的角度审视《诗经》,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意之美、艺术之美,并以此祛除厚重的《诗经》政治教化之"魅",从而恢复《诗经》活泼的诗歌生命。"以诗解诗",不仅是《诗经》研究方法的尝试,亦是推动《诗经》文学阐释进程的动力,在诗经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王夫之 诗经学 以诗解诗 祛魅
下载PDF
日本汉儒对中国诗经学的继承性接受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小敏 《日本研究》 2017年第4期89-94,共6页
自公元五世纪《诗经》传入日本,即开始长达千余年的日本《诗经》接受史。日儒对《诗经》的接受大致可分为继承性接受与改造性接受两种方式。而继承性接受的特征更为显著,是日本诗经学的主流接受方式。继承性接受思维主导下的日本《诗》... 自公元五世纪《诗经》传入日本,即开始长达千余年的日本《诗经》接受史。日儒对《诗经》的接受大致可分为继承性接受与改造性接受两种方式。而继承性接受的特征更为显著,是日本诗经学的主流接受方式。继承性接受思维主导下的日本《诗》著带有鲜明的注疏表征,与日本自古以来重传统、重家学的传经模式一脉相承,在保存《诗经》古本与承传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诗经学 继承性接受 海外汉学
下载PDF
《诗经》研究四类型说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7-62,共6页
《诗经》研究史上出现过四种研究类型:礼乐《诗经》学、经学《诗经》学、文学《诗经》学和文化《诗经》学。礼乐《诗经》学隶属于礼乐制度,包括乐语、赋诗、用乐规则等。经学《诗经》学主要体现在西汉三家诗的师法、家法和《毛诗序》等... 《诗经》研究史上出现过四种研究类型:礼乐《诗经》学、经学《诗经》学、文学《诗经》学和文化《诗经》学。礼乐《诗经》学隶属于礼乐制度,包括乐语、赋诗、用乐规则等。经学《诗经》学主要体现在西汉三家诗的师法、家法和《毛诗序》等方面。文学《诗经》学主要研究《诗经》的创作、阅读和审美。文化《诗经》学从文化学角度解读《诗经》篇章及其文化现象。四种类型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应当互相否定,可以并行发展,共同促进《诗经》研究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学 类型 问题
下载PDF
元代《诗经》学与元人诗歌“性情”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元人对《诗经》审美与政教两种特质的看法,正对应其不同的诗歌“性情”论。一方面,元人以《诗经》发乎自然的审美特质为榜样,强调“性情之真”,认为诗歌应发乎淳正之真情,不求于工而自工。另一方面,元人以《诗经》止乎礼义的政教功用为... 元人对《诗经》审美与政教两种特质的看法,正对应其不同的诗歌“性情”论。一方面,元人以《诗经》发乎自然的审美特质为榜样,强调“性情之真”,认为诗歌应发乎淳正之真情,不求于工而自工。另一方面,元人以《诗经》止乎礼义的政教功用为楷模,强调“性情之正”,认为诗歌应有补于世,辞义并重,注重在抒情与教化之中寻找平衡。基于这两种“性情”论,元人主张以学问涵养性情,并认为元诗诞于盛世,可追《诗经》。元人关于《诗经》与诗歌“性情”的讨论,对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诗经》学 诗歌 性情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