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植作品引《诗经》考论 |
张晓庆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8 |
5
|
|
2
|
《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
王有景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 |
6
|
|
3
|
古诗十九首与中国文学的抒叙传统 |
董乃斌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4
|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
刘涛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4
|
|
5
|
从汉末交游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
胡大雷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6
|
汉末魏晋诗人的时空慨叹 |
田彩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7
|
仿《古诗十九首》译莎翁商籁十九首 |
刘晓艺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
2024 |
0 |
|
8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取象思维方式 |
于春海
夏玉玲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
9
|
论《古诗十九首》的悲怨情调及其文化意蕴 |
邵之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0
|
二陆的取法观念及其实践 |
蔡伊玮
|
《铜仁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探析 |
张晓芳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10 |
3
|
|
12
|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
孙明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3
|
《古诗十九首》与中国古代文人用情态度 |
方蕴华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4
|
《古诗十九首》孤独意识探析 |
戴红梅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5
|
充满张力的情思——《古诗十九首》情感思想论析 |
陈斯怀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6
|
由民间性到文人性——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貌 |
陈斯怀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7
|
《古诗十九首》中动物意象的情感意蕴 |
杨红丽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3
|
|
18
|
论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以《古诗十九首》为例 |
李青唐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3
|
|
19
|
试论曹丕为部分《古诗十九首》作者之可能性 |
夏洵若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23 |
1
|
|
20
|
曹植甄后恋情的心理学阐释及与五言诗形成之关系——以木斋相关研究为基础 |
廖俪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