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至今已有十余年。近年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该书的重要性。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及远见之处: 1)...1.引言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至今已有十余年。近年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该书的重要性。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及远见之处: 1)一反隐喻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展开更多
Charles Forceville将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视野,意义深远。本文结合Charles Forceville的理论,认为在"超语言"环境中,多模态隐喻的哲学基础是Lakoff等提出的体验哲学。基于不同的体裁与模式,多模态隐...Charles Forceville将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开拓了隐喻研究的视野,意义深远。本文结合Charles Forceville的理论,认为在"超语言"环境中,多模态隐喻的哲学基础是Lakoff等提出的体验哲学。基于不同的体裁与模式,多模态隐喻的两域之间存在可逆性。与纯粹的文字隐喻相比,多模态隐喻意义的表征方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给人的印象更直观与深刻。同时,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多模态隐喻中文字文本和非文字文本之间的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1.引言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至今已有十余年。近年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该书的重要性。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及远见之处: 1)一反隐喻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