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被引量:663
1
作者 范剑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81,共10页
本文从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相互的紧密联系出发,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并提高了该区域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陆地区... 本文从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相互的紧密联系出发,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并提高了该区域劳动生产率,进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陆地区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8.8%左右,高于现阶段欧美国家5%左右的水平。同时这一集聚效应在省际之间有存在差异和没有差异两种情况,在非农产业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这都扩大了劳动生产率在各省之间的趋异,将地区差距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被引量:345
2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44,共11页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比重 人均工资 生产率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 被引量:272
3
作者 张车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2,共10页
运用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数据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营养、健康对劳动生产率或者说收入的影响。在控制着营养和健康变量“内生性”的前提下 ,本文估计了不同的营养和健康指标在中国贫困农村的回报和弹性。结果表明 ,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方... 运用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数据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营养、健康对劳动生产率或者说收入的影响。在控制着营养和健康变量“内生性”的前提下 ,本文估计了不同的营养和健康指标在中国贫困农村的回报和弹性。结果表明 ,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方面都影响到农村的劳动生产率 ,其中 ,营养摄入和疾病的影响最为显著。平均来看 ,卡路里拥有量每增加 1 % ,种植业收入会相应增加 0 57% ;而家庭劳动力因病无法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月 ,种植业收入将减少 2 3 0 0元。这些结果说明 ,要想使农民摆脱贫困的束缚 ,投资于营养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贫困农村 营养 健康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253
4
作者 蔡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7,共14页
认识中国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观察改革如何通过改善激励机制、矫正价格信号和拆除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解析中国经济改革及其... 认识中国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观察改革如何通过改善激励机制、矫正价格信号和拆除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解析中国经济改革及其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充分条件、机制机理、结构视角和阶段变化等方面,尝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做出自己的补充。本文从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角度简述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过程和逻辑,从经验角度估算了三个产业总体、分别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揭示高速经济增长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并阐释其对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效应 资源重新配置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70
5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黄玖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8,共13页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会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刻画了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导致企业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会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刻画了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会导致企业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但由于后者的升幅更大,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反而下降了。针对子样本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工会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有着差异。上述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确认了工会是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工会在收入分配中的实际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收入份额 工资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土地资源配置不当与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137
6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1 位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中国农村土地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按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这忽略了农户在农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其生产效率间的错配,造成土地资源配置不当。本文在标准的两部门模型中,引入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安排,从理论... 中国农村土地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按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这忽略了农户在农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其生产效率间的错配,造成土地资源配置不当。本文在标准的两部门模型中,引入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安排,从理论上说明了土地资源配置不当对中国加总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2004—2013年)详实的微观数据评价了土地资源误配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若土地能够有效配置,平均而言样本期间中国农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1.36倍,农业劳动力占比将下降16.42%,加总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1.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不当 结构转型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生产率、新动能与制造业——中国经济如何提高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被引量:129
7
作者 蔡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共14页
与增长减速相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带来了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特有的挑战。这包括: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及其导致的制造业比重下降;低效企业不甘心退出经营而寻求政策保护,导致资源配置的僵化;劳动力从高生产率部门(制... 与增长减速相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带来了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特有的挑战。这包括: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及其导致的制造业比重下降;低效企业不甘心退出经营而寻求政策保护,导致资源配置的僵化;劳动力从高生产率部门(制造业)向低生产率部门(低端服务业)逆向转移,造成资源配置的退化。本文通过对特定发展阶段生产率源泉的理论解释和经验分析,指出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正是由于未能充分挖掘生产率提高的既有潜力,造成中国制造业的减速来得过早、过快,进而制造业占GDP比重早熟型下降。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这些挑战,本文提出稳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的充分理由:有利于创新发展、挖掘资源配置效率潜力、激励人力资本积累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及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后,建议从构建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三足鼎立格局入手,实现提高生产率和获得新动能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重新配置 制造业比重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22
8
作者 梁婧 张庆华 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3-1072,共20页
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 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发现中国被低估的城市已明显减少,大部分城市处于最优规模的附近,但同时被高估的城市数量在增加。此外,与东、中部等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劳动生产率 最优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16
9
作者 都阳 曲玥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5,共11页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优势
原文传递
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研究——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微观实证 被引量:95
10
作者 朱平芳 李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0-102,共13页
本文根据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通过对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检验和分析,得到... 本文根据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通过对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检验和分析,得到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三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比内资企业高,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随FDI转移的无形技术和其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但是三资企业内部转移的有形技术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的贡献。第二,国有企业的有形技术购买对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促进作用强烈依赖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第三,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内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对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出显著作用。本文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判断,近六年来上海市三资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不明显,R&D投入强度不足,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普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企业的科技活动机制上的缺陷,都对技术转移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营商环境优化、人力资本效应与企业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92
11
作者 牛志伟 许晨曦 武瑛 《管理世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9,共17页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宏观层面市场公平竞争...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宏观层面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法制环境及商业信用环境,促进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升级、员工权益保护和提升员工信任度,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拓展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重点关注了宏观制度软环境优化产生的正向人力资本效应,进而改善微观企业生产经营。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拓展了宏微观整合的研究视角,也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优化 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效应
原文传递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82
12
作者 宋旭光 左马华青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54,共10页
本文分析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各省份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及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与... 本文分析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各省份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及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式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短缺会倒逼工业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促使其更多地应用智能化生产来弥补劳动力供给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结构上看,各地区劳动力供给变化与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迥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明显,而东北和西部地区提升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供给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 被引量:81
13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60,共7页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前沿面年均向上移动3.53%;相比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驱动中国TFP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②区域层面,TFP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TFP的提升均体现在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方面。③省际层面,全部省份在样本期内都实现了TFP提升,2005年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省份成为"创新者",而省际之间追赶效应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TFP、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动态趋势。研究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挖潜、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省际发展与赶超等问题,富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技术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 被引量:80
14
作者 郭凯明 王藤桥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73,共23页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拉动了总需求,而且在供给侧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展示了基础设施投资从价格效应、投资效应和收入效应...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拉动了总需求,而且在供给侧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展示了基础设施投资从价格效应、投资效应和收入效应渠道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从集约边际效应和广延边际效应渠道影响生产率提高的经济机制。本文使用上述理论模型量化分析1981-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服务业比重上升,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本文建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提高生产率,但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应当做出调整,向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基础设施投资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被引量:75
15
作者 李燕凌 汤庆熹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1-645,共5页
本文从阶段论、状态论、过程论的视角,阐释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 本文从阶段论、状态论、过程论的视角,阐释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公共财政投入,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土地 劳动生产率 农业资源利用率 农产品商品率 农业集约化 现代科学技术
下载PDF
要素禀赋变化与中国农业增长路径选择 被引量:76
16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152,共9页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展区间。那么,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呢?论文利用1978-2012年农业内部行业层面成本收益数据,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来考察农业的增长路径、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技术变革存在明显的诱致性偏向,即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节约劳动倾向和"资本深化"迹象;2我国农业增长路径可能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正在突破传统的高度人口-土地压力下"内卷化陷阱",从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3由于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地劳配比的结构特性,农业技术变革模式与增长路径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由于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进程是大势所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相应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也必须就劳动生产率导向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未雨绸缪,做出前瞻性规划,这可能包括"要素替代"、"诱致性技术进步"、"机械化"等,以把握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业增长路径 诱致性技术变迁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下载PDF
密度效应、最优城市人口密度与集约型城镇化 被引量:75
17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7,共13页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粗放扩张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的不足,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密度效应及最优城市人口密度,藉此分析了未来中国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粗放扩张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的不足,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密度效应及最优城市人口密度,藉此分析了未来中国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密度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控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后,密度效应的倒U型特征依然显著;以城区总人口比建成区面积核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约为1.30万人/平方公里。基于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的观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当在最优城市人口密度标准下协调推进,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节地潜力,明确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可以从加强土地挖潜、提高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建设紧凑型城镇三个方面出发推进集约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效应 最优城市人口密度 劳动生产率 集约型城镇化
原文传递
工业和服务外包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73
18
作者 姚战琪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本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就中国工业行业的工业外包、服务外包和总体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工业行业外包行为选择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1)工业... 本文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就中国工业行业的工业外包、服务外包和总体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工业行业外包行为选择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1)工业外包、服务外包和总体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都有促进效应,但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大于其他两种外包对生产率的贡献。(2)从对工业产出的贡献角度分析,服务外包对总产出的贡献大于其他两种外包对产出的贡献率。(3)将技术进步与外包的交互作用引入后,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大于工业外包和总体外包的贡献程度。同时,工业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减少了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外包,但是,提高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外包。原因是技术通过改变成本的结构而使企业边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工业外包 技术进步 生产率
原文传递
工商资本下乡、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69
19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1 位作者 李国珍 田红宇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9,共16页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下乡 要素配置 土地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64
20
作者 魏浩 郭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110,共9页
本文利用2001-2010年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并与19个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报酬、小时劳动生产率都表现为日益增加的态势,单位劳动力成本整... 本文利用2001-2010年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并与19个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报酬、小时劳动生产率都表现为日益增加的态势,单位劳动力成本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逐渐增加的态势,2010年调整后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比2001年增加了17%;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不仅远远低于美、日、德、法、荷等发达国家,以及墨西哥、南非、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亚洲四小龙,也低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小时劳动报酬、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亚洲四小龙、其他发展中大国、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目前已经超过了泰国、印尼等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将超过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重要作用,防范"去工业化"倾向,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力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