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芳喜 张增一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5,共6页
科学家形象影响着公众对科学家社会贡献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关系到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科技工作者的不良形象,可能使得许多青少年拒绝选择科学技术职业作为其未来的就业方向,从而削弱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科学家形象的研究已引起国... 科学家形象影响着公众对科学家社会贡献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关系到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科技工作者的不良形象,可能使得许多青少年拒绝选择科学技术职业作为其未来的就业方向,从而削弱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科学家形象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政府和科技界的重视,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和多种不同的观点,但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整理。本文对科学家形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可以厘清科学家形象的概念和内涵,评价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家形象研究的现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女科学家形象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 社会性别
原文传递
电视商业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传播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坎 詹琰 《科普研究》 2013年第6期78-85,共8页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对于大众认识和理解科学家和科学事业产生着重要影响。电视商业广告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由于其商业目的性,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方面,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广告商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期待,...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对于大众认识和理解科学家和科学事业产生着重要影响。电视商业广告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由于其商业目的性,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方面,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广告商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期待,利用其对科学家及科学的信赖和崇拜,进行说服传播。由此塑造的科学家形象遵循一定的范式,具备一些共性的特点。本研究从科学传播角度,分析电视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特点,试图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深入研究电视商业广告中科学家形象对科学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商业广告 科学家形象 民科气质 科学传播
原文传递
话语视域下的袁隆平媒介形象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春晓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从革命话语到技术话语到人民话语,从集体主义的呈现到个人特色的凸显,袁隆平媒介形象的生产与演变,真实地映射着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对科学家的态度变化。《人民日报》对袁隆平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鲜明特色,其话语生产模式包括:以意识形... 从革命话语到技术话语到人民话语,从集体主义的呈现到个人特色的凸显,袁隆平媒介形象的生产与演变,真实地映射着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对科学家的态度变化。《人民日报》对袁隆平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鲜明特色,其话语生产模式包括: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价值宣传、以英雄原型为根基的形象塑造和以集中报道为主要的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话语 科学家形象 袁隆平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与女性参与:民国女性期刊中居里夫人形象演变研究
4
作者 张会丽 杨海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居里夫人是民国女性期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女性科学家之一,对其形象演变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塑造科学家形象背后的深层动因。民国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领域几经波荡,人们追寻现代化的步伐逐渐走向深入,作为具有现代性特征、萌发自... 居里夫人是民国女性期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女性科学家之一,对其形象演变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塑造科学家形象背后的深层动因。民国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领域几经波荡,人们追寻现代化的步伐逐渐走向深入,作为具有现代性特征、萌发自清末的女性解放思潮也随着社会历史变革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民国女性期刊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家庭对事业的影响、职业独立对性别独立的价值、战争对女性社会参与的影响等不同侧面展开。总之,居里夫人形象演变为研究民国时期中国女性解放思潮与社会参与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观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解放思潮 女性期刊 居里夫人 科学家形象
下载PDF
科研人员纪实微视频对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洁 顾洁燕 +1 位作者 娄悠猷 余智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年第4期270-277,共8页
为提高公众对科研人员研究过程的了解,提升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上海自然博物馆制作了“螺俚螺说”系列纪实 微视频.以上海市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和文字两种不同干涉方式,采用科学家形象绘图测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 解其... 为提高公众对科研人员研究过程的了解,提升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上海自然博物馆制作了“螺俚螺说”系列纪实 微视频.以上海市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和文字两种不同干涉方式,采用科学家形象绘图测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 解其对改变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观看纪实微视频在改变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识中起积极作用, 且效果比文字阅读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形象 微视频 科普教育
下载PDF
《妇女杂志》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
6
作者 张会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妇女杂志》作为1915—1931年畅销海内外的综合性期刊,内容整合了家事、医疗卫生、女性解放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将重点关注其中介绍科技工作者生平的部分。该刊物作为女性期刊,不仅刊载有坚持独身及平衡家庭和科研的女性科学家,又涵盖... 《妇女杂志》作为1915—1931年畅销海内外的综合性期刊,内容整合了家事、医疗卫生、女性解放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将重点关注其中介绍科技工作者生平的部分。该刊物作为女性期刊,不仅刊载有坚持独身及平衡家庭和科研的女性科学家,又涵盖了为数众多的男性科学家,对他们的描述虽有外貌上的差异,但又在勤勉、细心观察、淡泊名利等科研品格上具备相似之处。这表现出《妇女杂志》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编著者们既宣传女性可以从事有限的科学事业,又无法掩盖其对近代中国女性整体形象的固有之见,进而折射出科学家并非多数女性所追求的职业这一历史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杂志》 科学家形象 女性职业
原文传递
国内外科学家形象研究的计量与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郝君婷 詹琰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97,共8页
从科学计量角度出发,运用关键词共现、著者共被引和研究机构与区域可视化分析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科学家形象研究文献的热点主题和学术群体进行计量与比较。研究发现,国外科学家形象研究的热点主题更具多样性和系统性,学者较多地关注科... 从科学计量角度出发,运用关键词共现、著者共被引和研究机构与区域可视化分析对WOS和CNKI数据库中科学家形象研究文献的热点主题和学术群体进行计量与比较。研究发现,国外科学家形象研究的热点主题更具多样性和系统性,学者较多地关注科学家形象背后的"科学",已形成核心著者,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国内科学家形象研究的热点主题较为单一,集中体现在"科学家形象"这一本体,核心著者仍处于初步形成阶段,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研究 热点主题 核心著者 研究机构 计量 比较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正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中小学生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小学生科学家刻板印象调查分析
9
作者 林静 韦文婷 袁婷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1,共9页
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其科学本质观的重要体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研究均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存在刻板印象,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对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样本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科... 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其科学本质观的重要体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研究均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存在刻板印象,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对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样本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外在形象的刻板印象比以前更深,并依旧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生对科学家内在形象的认识整体上是积极的,更多地谈及科学家认知方面的特点;学生主要从互联网或参观科技馆等校外教育渠道了解科学家;学生对当代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并不熟悉。建议当下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拓宽学生了解国内科学家的途径,让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促进小学生对科学家的了解、对科学本质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科学家形象 刻板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