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刈割冬牧70黑麦地上生物量动态与草群再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多立安 赵树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4-307,共4页
通过刈割冬牧 70黑麦研究一、二茬草地上生物量动态特征及草群的再生效应 ,结果表明 :从返青至初夏 ( 6月 7日 )的生长期内 ,冬牧 70黑麦可收获两茬草 ,地上最高总生物量可达1 0 0 4 .2 0 g/m2 ,表明其具有强的光合生产效率。通过一、... 通过刈割冬牧 70黑麦研究一、二茬草地上生物量动态特征及草群的再生效应 ,结果表明 :从返青至初夏 ( 6月 7日 )的生长期内 ,冬牧 70黑麦可收获两茬草 ,地上最高总生物量可达1 0 0 4 .2 0 g/m2 ,表明其具有强的光合生产效率。通过一、二茬草生产性能比较可以看出 ,在最高总生物量中 ,二茬草占 57.1 1 % ,生长天数占总生长天数的 42 .0 6% ;一茬草鲜干比相对较大 ,茎叶比则相对较低 ,说明一茬草更适合用作青饲或制备青绿饮食品 ,二茬草则更利于制备干草饲用或纤维食品。AGR与RGR的比较可进一步证明一茬草后期的管理对草群总生物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最大限度发挥冬牧 70黑麦生产性能及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冬牧70黑麦 一茬草 二茬草 地上生物量 再生效应
下载PDF
蕲春蕲艾头茬艾和二茬艾的产量及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卫东 颜鸿远 +2 位作者 陈盛秋 陈中文 陈昌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781-1787,共7页
目的:比较蕲春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片品质的差异。方法: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其出绒率,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艾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 目的:比较蕲春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叶片品质的差异。方法: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其出绒率,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艾叶挥发油中的共有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头茬艾与二茬艾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的含量。结果:二茬艾的株高和茎粗与头茬艾相比分别降低了50.26%和37.66%,叶片产量降低了38.46%,叶茎比升高47.46%;二茬艾的出绒率比头茬艾提高了66.34%,总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2.9%,艾叶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90%,相似度较高;从6批蕲艾叶片挥发油中选取31种共有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头茬艾与二茬艾叶片中挥发性组分无明显差异且主要药用成分桉油精的差异较小,但有16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二茬艾中除隐绿原酸的含量低于头茬艾外,各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或上升或变化不明显,整体来说二茬艾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高于头茬艾。结论:蕲艾头茬艾与二茬艾的产量、质量比较结果,可以为蕲艾二茬艾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头茬 二茬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川南地区杂交高粱泸糯8号1种2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思根 罗利 +3 位作者 潘世江 刘灏 张正荣 杨齐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29-30,39,共3页
在川南地区进行杂交稻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发现泸糯8号在川南地区于3月上旬播种,苗期在30~35d、叶龄不超过5叶时及时移栽,密度90 000~99 990株/hm2,头季高粱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头季高粱收获当天立即用快刀砍秆,留桩高度3~5cm、保留近地... 在川南地区进行杂交稻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发现泸糯8号在川南地区于3月上旬播种,苗期在30~35d、叶龄不超过5叶时及时移栽,密度90 000~99 990株/hm2,头季高粱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头季高粱收获当天立即用快刀砍秆,留桩高度3~5cm、保留近地第1节位,促进休眠腋芽及时萌发为健壮再生苗,可使再生季高粱获得较高产量,从而实现在一年中"栽种1次收获2季"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高粱 头季 再生季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LAI和ET同化的冬小麦遥感估产方法比较 被引量:27
4
作者 黄健熙 马鸿元 +2 位作者 田丽燕 王鹏新 刘峻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7-203,共7页
为了评估同化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产品对冬小麦产量估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文选择陕西省关中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SWAP为作物生长动态模型,利用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遥感观测和S... 为了评估同化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产品对冬小麦产量估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文选择陕西省关中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SWAP为作物生长动态模型,利用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遥感观测和SWAP模拟LAI、ET趋势变化信息构建代价函数,以SCE-UA作为优化算法最小化代价函数,重新初始化SWAP模型中的出苗日期和灌溉量2个参数。重点比较了基于向量夹角和一阶差分2种代价函数的冬小麦单产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同化MODIS LAI和ET后,冬小麦产量的估测精度比未同化精度(r=0.57,RMSE=1 192 kg/hm2)有显著提高,并且基于向量夹角代价函数法同化策略的单产估测精度(r=0.75,RMSE=494 kg/hm2)高于一阶差分代价函数法(r=0.73,RMSE=667 kg/hm2)的估测精度。该方法为其他区域的水分胁迫模式下遥感与作物模型双变量数据同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模型 向量夹角 一阶差分 数据同化 产量估测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玉米生殖期冷害致灾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玉平 王石立 李维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42-1649,共8页
利用东北玉米生长模型(NEC_MaGM)结合历史冷害数据分析了东北玉米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的发生规律,探讨了两者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与实际冷害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灌浆期间较易出现15~16℃以下的急剧降温天气... 利用东北玉米生长模型(NEC_MaGM)结合历史冷害数据分析了东北玉米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的发生规律,探讨了两者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与实际冷害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灌浆期间较易出现15~16℃以下的急剧降温天气,对籽粒灌浆影响很大;出现在发育指数(DVS)为1.9之前且日平均温度连续5d低于16℃的低温将对玉米贮存器官干重(WSO)积累造成重大影响,其出现年份与实际冷害发生年份符合度较高,是发生大面积冷害的致灾因子之一;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各地初霜冻日和新玉米品种的成熟期均在推迟,但初霜冻日的年际波动不断增大。模拟显示,初霜冻发生在玉米成熟前的频率也在增加,初霜冻对玉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初霜冻对WSO积累影响严重的年份与历史上出现冷害的一些典型年份比较一致,也是重要的冷害致灾因子之一。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出现时间以及由此导致WSO的损失程度可以作为基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玉米冷害监测预测的重要指标。同时,作物生长模型可以成为研究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冷害 灌浆期低温 初霜冻 作物生长模型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干物质积累运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鸿飞 林瑞余 +3 位作者 梁义元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 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株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移栽大田后,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比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尤其显著,分别高10.77%和63.2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群体干物质累积总量在头季稻整个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83%-38.17%,茎鞘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10.60%和13.88%,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比常规栽培模式多21.43%,穗粒数多1.88%,产量比常规栽培模式高2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常规栽培模式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绿素含量
下载PDF
播期对融水、三江超级稻头季稻及再生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日 杨桂芬 +2 位作者 龚志宏 李前琦 韦凤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适时播种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光、温、水资源,指导山区农民适时播种,合理衔接超级稻、再生稻与油菜生育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比融水、三江两县不同播期对超级稻头季稻及再生稻生物学、经济学性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适时播种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光、温、水资源,指导山区农民适时播种,合理衔接超级稻、再生稻与油菜生育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比融水、三江两县不同播期对超级稻头季稻及再生稻生物学、经济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超级稻播期每推迟5d,头季稻叶龄、基本苗、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增加,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后推1~4d,全生育期缩短1~4d,成穗率、穗粒数、实粒数、产量降低;再生稻生育期延迟,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均呈退化趋势;在气候条件允许情况下,留低桩,延长营养生长期,有利于获得高产。【结论】海拔140m以下地区,超级稻宜在3月中下旬早播,最迟不超过4月8日,再生稻留10-20cm低桩,通过促大穗大粒获得高产;海拔250m以上中稻地区,超级稻宜3月19-24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3日,再生稻留高桩,保留倒2节,通过提高有效穗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头季稻 再生稻 播期 性状
下载PDF
中旱3号旱稻试种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道远 黄振曼 +8 位作者 覃凯旋 覃德斌 朱汝财 罗同平 覃耀冠 覃瑞德 陆岗 秦学毅 杨峻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从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旱稻新品种中旱 3号进行试种 ,试验其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 ,探索其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 :中旱 3号耐旱耐寒性强 ,中抗稻瘟病 ,适应性广 ,产量潜力较高 ,米质较好。旱种旱管、水插旱管栽培 ,一般单产... 从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旱稻新品种中旱 3号进行试种 ,试验其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 ,探索其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 :中旱 3号耐旱耐寒性强 ,中抗稻瘟病 ,适应性广 ,产量潜力较高 ,米质较好。旱种旱管、水插旱管栽培 ,一般单产达 4 5 0 0~ 5 0 0 0 kg/hm2 ,比巴西旱稻增产 10 %~ 2 0 %。穗大粒多 ,一般每 667m2有效穗 16万 ,水插旱管基本苗 8万 ,旱播旱管播种量 3 .0~ 3 .5 kg容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种试验 旱稻 中旱3号 引种试种 节水栽培
下载PDF
甘蔗机械化收获条件下1.3m行距试验表现 被引量:7
9
作者 晏祥玉 郭兆建 +5 位作者 康宁 陈寿宏 杨洪岂 张永港 杨光琴 张荣荣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21-22,25,共3页
通过1.3m行距与1.1m行距1年新植、1年宿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4233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48875kg/hm2)减产6540 kg/hm2,减4.4%,甘蔗含糖分增0.39个百分点,含糖量减285 kg/hm2、减1.5%;1年宿根蔗1.3m... 通过1.3m行距与1.1m行距1年新植、1年宿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4233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48875kg/hm2)减产6540 kg/hm2,减4.4%,甘蔗含糖分增0.39个百分点,含糖量减285 kg/hm2、减1.5%;1年宿根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2694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30335 kg/hm2)减产3390kg/hm2,减2.6%,甘蔗含糖分增0.6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330 kg/hm2、增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收获 新植 1年宿根 行距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鸿飞 梁义元 +3 位作者 林瑞余 郑履端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73-379,共7页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 试验研究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头季稻分蘖动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头季生育期间,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分别高出20.60%~38.65%、5.16%~23.26%、18.91%~63.29%、18.22%~76.76%、34.88%~48.35%、1.25%~17.94%和4.09%~17.87%,有效分蘖期缩短5d,低节位分蘖多51.61%;不同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模式氮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43~2.44倍,磷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21~1.48倍,孕穗期后的钾素累积量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55—2.21倍,为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群体光合效率,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稻-再生稻 头季稻 超高产栽培模式 细胞保护酶 氮磷钾累积 分蘖动态 节位产量
下载PDF
生茬地蚕豆平衡施肥试验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桂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54-158,共5页
未曾种植蚕豌豆的莆田山区黄泥田生茬地 ,因蚕豆根瘤菌族的先天不足 ,新植蚕豆根系无根瘤。若照搬平原地区蚕豆老茬地的施肥水平 ,则蚕豆的鲜荚产量只能在 7t· hm-2 低水平上下徘徊。通过生茬地蚕豆三要素最优回归试验表明 ,近期... 未曾种植蚕豌豆的莆田山区黄泥田生茬地 ,因蚕豆根瘤菌族的先天不足 ,新植蚕豆根系无根瘤。若照搬平原地区蚕豆老茬地的施肥水平 ,则蚕豆的鲜荚产量只能在 7t· hm-2 低水平上下徘徊。通过生茬地蚕豆三要素最优回归试验表明 ,近期内掌握施 N 86.1~ 87.5kg· hm-2 、 P2 O565.7~ 66.1kg· hm-2 、 K2 O 12 3.9~ 12 6.8kg· hm-2 的推荐施肥量 ,一般可获得 9.6t· hm-2 的鲜荚产量 ,以及约 2 .99万元·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茬地 蚕豆 推荐施肥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