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欣母佩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莫言香 徐红梅 +2 位作者 李娜 舒畅 何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8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引进强力宫缩药物——欣母沛的时间为分界,之前住院分娩的2 773例... 目的:探讨欣母沛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8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引进强力宫缩药物——欣母沛的时间为分界,之前住院分娩的2 773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4例孕产妇为A组;之后住院分娩的1 399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7例孕产妇为B组。比较欣母沛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和积极、有效的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并且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积极作用。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完善的分娩前准备及评估、欣母沛的预防性应用及完善的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欣母沛 出血量
原文传递
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对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忠岩 李玉波 +2 位作者 王瑜 常韬 金宇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05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治疗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局部治疗组术中扩髓前给予2g氨甲环酸溶于20mL生理盐水打入髓腔,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记录术前、术后1、3、5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3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记录术后5、28d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10. 6±120. 5) mL、(750. 7±115. 5) mL、(950. 8±110. 9) mL,隐性失血量(550. 5±42. 5) mL、(575. 5±43. 8) mL、(775. 5±41. 7) m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50. 5±42. 5) mL、(155. 5±43. 8) mL、(170. 5±41. 7) mL,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输血率为分别为8. 5%、11. 4%、42. 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 <0. 05),静脉治疗组和局部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及局部髓腔用药均可明显降低PFNA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率,以隐性失血为主,显性失血降低不明显,且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氨甲环酸 髓内钉 失血量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称重法精确测量剖宫产术中、至术后出血量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爱群 曾蔚越 +2 位作者 周远洋 廖华 杨霄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术中、至术后精确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在四川省7所医院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且未合并明显增加出血疾病的产妇共计339例,采取称重法精确测量术中、至术... 目的探讨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术中、至术后精确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在四川省7所医院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且未合并明显增加出血疾病的产妇共计339例,采取称重法精确测量术中、至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1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285.89±141.47)mL,至术后2 h总出血量为(334.68±159.78)mL,至术后24 h总出血量为(406.78±177.97)mL。剖宫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48%(83/339)。2产次≥2次者,术中出血量、至术后2 h总出血量及至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高于初产妇(P<0.05)。3疤痕子宫组(n=21)术中出血量、至术后2 h总出血量及至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高于非疤痕子宫组(n=318)(P<0.05)。4单持麻醉组(n=286)术后(2~24)h出血量及24 h内总出血量高于双持麻醉组(n=52)(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至术后出血量波动范围较大;经产妇、疤痕子宫和麻醉方式等,均是影响剖宫产出血量的因素。临床应采用称重法精确测定剖宫产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宫产 出血量 称重法
原文传递
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韦壮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6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96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先宫底注射缩宫素20U,再采用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治疗)与欣母沛组(...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96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先宫底注射缩宫素20U,再采用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治疗)与欣母沛组(注射、静滴缩宫素并联合应用欣母沛治疗)各48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与24h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欣母沛组产后2h与24h出血量分别为(191.43±56.53)ml、(296.69±55.91)ml,与缩宫素组(323.65±68.77)ml、(402.82±67.8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子宫收缩总有效率为93.75%,与缩宫素组子宫收缩总有效率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用药后不反应分别为6.3%和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在治疗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显著的疗效,是简单、安全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欣母沛 出血量
下载PDF
无创分娩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25-322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的优点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5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实施无创分娩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无创组),对其会阴完整性及出血量等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30例采用侧切分娩的产妇与之对照。结果:无创组无创...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的优点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5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实施无创分娩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无创组),对其会阴完整性及出血量等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30例采用侧切分娩的产妇与之对照。结果:无创组无创分娩会阴完整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总出血量比较,无创组也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无创分娩较传统的侧切分娩方式优点突出,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分娩 侧切分娩 出血量
原文传递
产后出血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产褥病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霞 丁屹 杨扬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7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产褥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8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措施,...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产褥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8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措施,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统计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治疗效果、产褥病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2.86%(39/42)较对照组73.81%(31/4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病发生率7.14%(3/42)较对照组26.19%(11/4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0.00%(0/42)与对照组4.76%(2/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SF-36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SF-36分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9.52%(4/42)较对照组28.57%(12/4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产褥病及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出血量 手术时间 产褥病
下载PDF
CT对脑出血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和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郭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CT对脑出血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和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患者均行螺旋CT诊断,统计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4例脑干出血(2.67%);16例小脑出血(10.67%);28... 目的分析CT对脑出血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和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患者均行螺旋CT诊断,统计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4例脑干出血(2.67%);16例小脑出血(10.67%);28例丘脑出血(18.67%);102例基底节出血(68.00%)。脑干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小脑出血、丘脑出血、基底节出血患者(P<0.05);小脑出血、丘脑出血、基底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出血量<30 m L(34.67%);67例患者出血量为30~60 mL(44.67%);31例患者出血量>60 mL(20.67%)。出血量>60 mL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出血量<30 mL、出血量为30~60 mL的患者(P<0.05);出血量<30 m L、出血量为30~60 m L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T可有效明确出血位置以及出血量,为临床医师治疗疾病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脑出血 出血位置 出血量
下载PDF
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勇 马爱宁 孙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采用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采用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随访1年,统计2组生存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生存率为95.35%(41/43),对照组生存率为97.78%(4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采用网膜囊外入路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靠,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囊外入路 进展期胃癌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失血量 生存率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假体单侧膝关节置换:静脉注射与关节腔氨甲环酸并用可减少失血量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兴源 张国如 +1 位作者 刘傥 周才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753-5759,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围术期出血,但哪种氨甲环酸使用方式最具优势尚无统一观点,而且给予氨甲环酸后血液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氨甲环酸... 背景: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围术期出血,但哪种氨甲环酸使用方式最具优势尚无统一观点,而且给予氨甲环酸后血液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氨甲环酸给药方法对围术期失血量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利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3组,每组30例,均进行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A组术中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止血,B组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止血,C组术中静脉输注与关节腔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止血。计算围术期患者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并记录输血患者数和输血量;术前及术后1,3,7d,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前及术后1,3,7d,测定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术后1周检查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个月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研究方案经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A、B组围术期总失血量高于C组(P<0.05);3组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前及术后1,3,7d,3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1,3d,各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3组间两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d,各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基本下降至术前水平,3组间两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1周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3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个月,3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例;⑤结果表明与单独静脉注射及关节腔应用相比,二者联合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关节腔内注射 静脉注射 出血量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敏 黎宝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25-302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方法,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有2次削宫产史的产妇240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改良组(第1次剖宫产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方法,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有2次削宫产史的产妇240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改良组(第1次剖宫产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对照组(采用M.Stark新式剖宫产术),两组各120名,两组产妇第2次剖宫产均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在第1次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同时比较第2次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腹壁粘连、盆腔粘连等指标。结果:第1次剖宫产时,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次剖宫产时,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既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又能有效避免M.Stark新式剖宫产术后腹壁、盆腔粘连严重的缺点,便于第2次剖宫产及其他盆腔手术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新式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原文传递
冻干血小板运用于SD大鼠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露露 单桂秋 +2 位作者 马静 耿文艳 李艳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9-702,共4页
目的观察冻干血小板(FDP)对SD大鼠肝出血模型和股静脉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别标号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FDP组,云南白药组,空白对照组,每只大鼠均制作肝损伤出血和股静脉出血模型。以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为监测... 目的观察冻干血小板(FDP)对SD大鼠肝出血模型和股静脉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别标号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FDP组,云南白药组,空白对照组,每只大鼠均制作肝损伤出血和股静脉出血模型。以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为监测指标,观察FDP的止血效果。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肝损伤出血和股静脉出血模型中,FDP组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DP组与云南白药组比较,2组间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DP具有稍优于与云南白药的止血作用,将来它有可能作为1种止血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血小板 肝出血模型 股静脉出血模型 止血时间 出血量
下载PDF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量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良虎 刘典锋 +1 位作者 黄金 刘汉涛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第10期14-16,20,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值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加以评估。方法:将86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在假体安...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值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加以评估。方法:将86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在假体安装完成缝合开始时,给1 g氨甲环酸配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膝关节假体安装完缝合关节囊后,再给1 g氨甲环酸稀释于50 m L生理盐水注入关节腔内;术后3 h再次静脉滴入1 g氨甲环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及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测结果;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后1周行常规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红蛋白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及联合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等,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静脉 凝血时间 氨甲环酸 失血量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对顽固性鼻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出血、鼻腔通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杨一卿 狄悦 +2 位作者 齐正元 李春娇 付志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对患者出血量、鼻腔通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术中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微填塞鼻腔;...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对患者出血量、鼻腔通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术中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微填塞鼻腔;观察组术中使用涂抹湿润烧伤膏的明胶海绵微填塞鼻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和恢复情况、鼻腔通气情况、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14 d、1个月,两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鼻吸气阻力值、鼻呼气阻力值、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质醇(COR)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出血量,有效恢复鼻腔通气功能,并降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鼻出血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阻断术 湿润烧伤膏 明胶海绵 出血量 鼻腔通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介入性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有效性及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哲 晋小祥 +1 位作者 朱国清 赵应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有效性及病人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2组术后5 d... 目的:探讨介入性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有效性及病人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2组术后5 d对病人效果进行评估,术后对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2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结果:无转开腹或者再手术发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进食时间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5 d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E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5 d白细胞计数、CRP、Cor及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5 d QOL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P<0.01);观察组术后5 d生理机能、生理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介入性治疗用于外伤性脾破裂病人中,病人出血量较小,能减轻病人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介入性治疗 出血量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保奇 常炳闯 王明亚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和髋关节活动性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诊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和髋关节活动性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髓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Harris髓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5)。术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PFNA的内部固定手术展现出卓越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所需的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出血量 术后疼痛 髋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经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妊娠结局的影响
16
作者 姜巍 章华 沈丽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23-925,931,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44)和阴道分娩组(n=36),对比两组产妇产时出血率和输血情况,新...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44)和阴道分娩组(n=36),对比两组产妇产时出血率和输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率(11.4%)及输血情况(2.3%)低于剖宫产组(34.1%、18.2%),新生儿体重(3.51±0.34 kg)高于剖宫产组(3.12±0.26 kg),产后24h出血量(250.8±11.6ml)和住院时间(4.0±1.1 d)均低于剖宫产组(295.5±26.7 ml、7.6±1.1 d),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6%)低于剖宫产组(22.7%)(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8.7±1.2分、8.8±1.0分)无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妇产时出血风险,改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和住院时间,提升新生儿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分娩结局 产后出血 妊娠结局 新生儿
下载PDF
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赵琨 庞世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微创、止血效果理想、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胃肠外科手术 微创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中健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宫缩乏力性P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宫缩乏力性P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宫底高度、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PPH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的效果较好,能促使子宫修复,还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有效率,保障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马来酸麦角新碱 缩宫素 出血量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与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长兴 张玉彬 庄红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比较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与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比较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与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优于B-Lynch缝合术,能够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 B-LYNCH缝合术 出血量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20
作者 李圣平 何恺 +2 位作者 汪威廉 霍成龙 王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临床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血管瘤、肝癌和肝胆管结石等100例拟在腹腔镜下... 目的:临床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血管瘤、肝癌和肝胆管结石等10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醋酸DDAVP联合LCVP,于术前1 d、术中及术后1 d静脉滴注醋酸DDAVP 15μ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0 mL),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维持中心静脉压(CVP)<5 cmH2O。对照组给予正常中心静脉压管理,维持CVP在5~9 cmH2O,于术前1 d、术中及术后1 d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 mL。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_(1))、肝叶切除操作时(T_(2))、肝叶切除完成时(T_(3))、术毕(T_(4))时、术后1 h(T_(5))、术后1 d(T_(6))及术后3 d(T_(7))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采集两组T_(1)、T_(5)、T_(6)、T_(7)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PT、ACT、APTT)。结果:T_(1)、T_(5)、T_(6)、T_(7)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4时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5)、T_(6)、T_(7)时的PT、AC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DAVP联合LCVP技术在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可提高安全性,且不对凝血功能形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肝叶切除术 凝血功能 出血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