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大鼠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建国 彭周全 +4 位作者 杜朝晖 叶小丰 周青 贾宝辉 王焱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迷走神经切...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切后电针组、M受体拈抗组、N受体拮抗组、N受体α-7亚单位拈抗组和胆碱酯酶抑制组10组,每组10只。采用股动脉间断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即刻(Omin),以2~4V和3H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min。刺激开始前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MAP,0min和43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和足三里组(处理与以上前4组相同)4组,观察生存状况,除此以外不作其他干预,记录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休克组MAP持续较低。43min时的乳酸值较0min明显上升,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均〈0.01);而非经非穴组上述情况与休克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均〉0.05);但电针足三里穴后MAP迅速显著升高,43min时的乳酸值较0min显著下降,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均〈0.01)。电针足三里前离断迷走神经,上述作用则完全消失。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阿托品,仍可产生与足三里组类似的保护效应,但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六烃季胺或α-BGT,均可完全抵消上述保护效应。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具有潜在的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并且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穴 休克 失血性 胆碱能抗炎通路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大鼠感染性休克 被引量:34
2
作者 袁翔 李建国 +3 位作者 黄越 杜朝晖 贾宝辉 周青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迷走神...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切电针组、M受体拮抗组、N受体拮抗组和N受体-α7亚单位拮抗组9组,每组7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法制备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后即刻,以2 V和3 H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于刺激开始前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MAP,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足三里组和迷切电针组4组,处理同上相应各组,除此不作其它干预,观察生存状况。结果:休克组MAP持续降低,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均显著降低。非经非穴组与休克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改变(均为P>0.05)。而足三里组在电针刺激后MAP明显高于休克组,生存时间及相应时间点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电针足三里前离断迷走神经,则上述作用完全消失。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阿托品,不影响保护效应,但静脉注射六烃季胺或-αBGT,则可完全抵消上述保护效应。结论:电针足三里对感染性休克动物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拮抗全身性炎性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感染性休克 胆碱能抗炎通路
下载PDF
足三里穴“烧山火”配合腹部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玉龙 高希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8-379,共2页
目的:老年性便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疑难病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且目前治疗方法和措施并不理想。方法:采用足三里穴“烧山火”配合腹部推拿手法,治疗2~3个疗程。结果:90例中,治愈22例占24.5%,有效53例占58.9... 目的:老年性便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疑难病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且目前治疗方法和措施并不理想。方法:采用足三里穴“烧山火”配合腹部推拿手法,治疗2~3个疗程。结果:90例中,治愈22例占24.5%,有效53例占58.9%,无效1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该方法对原发性老年性便秘患者的治疗结果显著,且对合并有心源性、脑血管源性、胃肠道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无药物源性和毒副作用等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老年人 足三里 腹部推拿 烧山火
下载PDF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犬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索小燕 杜朝晖 +2 位作者 李建国 王焱林 陈为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TNF-α及乳酸值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犬的潜在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迷切后电针组5组,每组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TNF-α及乳酸值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犬的潜在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迷切后电针组5组,每组6只。采用股动脉快速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制模成功即刻(0min),以10-15V、30Hz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或非经非穴30min。刺激开始前经右颈外静脉置入5FSwan-Ganz漂浮导管连续监测MAP、CO、PAWP和CVP,0min、120min和180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TNF-α,在休克前、0min和180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结果:制模后休克组、非经非穴组和迷切后电针组MAP、CO、PAWP和CVP持续较低,血浆TNF-α含量和乳酸值逐渐上升(P<0.05);与休克组、非经非穴组和迷切后电针组比较,足三里组制模成功120min及180min时MAP、CO、PAWP和CVP均显著提高(P<0.01),180min时血浆TNF-α含量和乳酸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犬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足三里穴 血流动力学 电针 非经非穴
原文传递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卜永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安全性和护理措施。方法:90例肺癌化疗后I-II°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升血细胞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常规升血细胞药物...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安全性和护理措施。方法:90例肺癌化疗后I-II°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升血细胞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常规升血细胞药物同时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前患者血细胞计数、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髓抑制 足三里 穴位注射
下载PDF
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鹏 丁志翔 于亮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配合单纯超声治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配合单纯超声治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足三里单纯超声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吴茱萸膏剂贴敷足三里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可以加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确切,值得借鉴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吴茱萸 足三里穴
下载PDF
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易华 兴伟 +1 位作者 徐志峰 李录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3-593,596,共2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在2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足三里穴 中药敷贴 通肠散
下载PDF
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肿瘤放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永健 潘春辉 +1 位作者 李敏 刑大卫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因放疗导致白细胞减少肿瘤患者73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行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因放疗导致白细胞减少肿瘤患者73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行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36例行rhG-CSF皮下注射,7d后查血常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按照疗效判断标准,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对放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具有用药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 放疗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艾灸足三里穴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9
作者 葛云鹏 嵇波 +4 位作者 苏杭 刘翼天 戴健 路雅雯 赵国桢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95-99,共5页
综述近5年国内利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及机理的研究,从消化系统疾病、抗癌作用、运动损伤、治未病和免疫系统等方面阐明艾灸足三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 艾灸 足三里穴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现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贴敷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欣源 贺雅琪 +4 位作者 陈洁 王陵军 杨忠奇 袁天慧 冼绍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腹泻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贴敷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腹泻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贴敷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限定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索有关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选穴及用药规律。【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64篇,包括27个穴位、 80味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神阙、天枢、中脘、足三里等穴为主穴,以任脉、胃经、膀胱经穴为主;用药上,以吴茱萸、肉桂、丁香、白术、干姜为多,其功效以散寒止痛为主,药性多呈辛、温、热,归经多属脾、胃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常用单穴为神阙,常用配穴为天枢、中脘、足三里,多使用温阳散寒药物,总体体现了散寒止痛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腹泻 选穴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温阳散寒 散寒止痛 神阙穴 天枢穴 中脘穴 足三里穴
原文传递
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月芳 李倩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每周2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每周2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每次治疗间隔1~2 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尿失禁的疗效、阴道前壁脱出及子宫脱垂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正常者占88.89%(48/54),对照组为65.45%(36/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正常者占90.74%(49/54),对照组为69.09%(38/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尿失禁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为80.0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阴道前壁脱出及子宫脱垂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为81.82%(45/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PISQ-12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ISQ-12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可明显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异常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 针刺 足三里 盆底康复 性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NEEDLING THREE POINTS AROUND THE KNEE-JOINT FOR TREATMENT OF 138 CASES OF INFRAPATELLAR FAT PAD STRAIN
12
作者 舒洪文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6年第3期51-53,共3页
Infrapatellar fat pad strain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is referred to the chronic cumu-lative lesion of the knee joint, manifested mainly as arthralgia. The author treated 100 cases ofthis disease by noedling Neixiyan(E... Infrapatellar fat pad strain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is referred to the chronic cumu-lative lesion of the knee joint, manifested mainly as arthralgia. The author treated 100 cases ofthis disease by noedling Neixiyan(EX-LE 4), Waixiyan and Zusanli (ST 36) and other 38 caseswith combined therapies of acupuncture(of the same three points) and infrared radiation, achiev- ing cure rates of 68% and 71. 1 %,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93.0% and 92.1% respectively.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cure rate show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patellar FAT PAD STRAIN Acupuncture therapy Neixiyan-Waixiyan-zusanli points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胡森 宋琪 +6 位作者 王海滨 吕艺 于勇 王磊 周国勇 石现 盛志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于尾静脉注射革兰阴性(G^-)菌Olll:B4脂多糖(LPS)5mg/kg制备大鼠肝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①假手术组、②LPS组、③电针...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于尾静脉注射革兰阴性(G^-)菌Olll:B4脂多糖(LPS)5mg/kg制备大鼠肝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①假手术组、②LPS组、③电针治疗组、④迷走神经切断(迷切)组、⑤迷切后电针组、⑥α7亚基阻断组、⑦α7亚基阻断后电针组7组,每组10只。组④和⑤于制模后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干;组⑥和⑦制模后经尾静脉注射胆碱能N受体α7亚基阻断剂α银环蛇毒素(α—bungarotoxin,α—BGT,1μg/kg);组③、⑤和⑦在制模后和(或)切断迷走神经,或静脉注射α—BGT后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各电针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1.5h,强度为2mA,2~100Hz。于注射内毒素后2h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结果:电针足三里可显著降低静脉注射内毒索引起的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和血浆ALT活性升高(P均〈0.05);电针前切断迷走神经或阻断胆碱能N受体α7亚基能显著减轻或消除电针足三里的上述作用。结论: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是电针足三里发挥抗炎和肝损伤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电针刺 足三里 内毒素 大鼠 机制
下载PDF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霞 张雅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予清胰汤鼻饲,C组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D组予清胰汤鼻饲及...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予清胰汤鼻饲,C组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D组予清胰汤鼻饲及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4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血钙及腹部胃肠道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B、C、D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A组,且时间快。B组、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B组、C组胃肠功能恢复快,疗效更好。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更能有效缓解胃肠道麻痹,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足三里 穴位注射 清胰汤 重症胰腺炎 胃肠麻痹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防治肺癌化疗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武百强 陈福春 +2 位作者 潘琦 薛洁皓 鲍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406-408,共3页
目的:呕吐是肺癌化疗常见并发症,危害严重,必须予以预防,而中医对呕吐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针刺治疗呕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对于化疗呕吐的防治正好发挥其优势,值得我们去发现、总结。方法:课题拟选择80例... 目的:呕吐是肺癌化疗常见并发症,危害严重,必须予以预防,而中医对呕吐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针刺治疗呕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对于化疗呕吐的防治正好发挥其优势,值得我们去发现、总结。方法:课题拟选择80例肺癌化疗病人,均采用顺铂化疗方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呕贝、胃复安、地塞米松等常规止吐方案,试验组于化疗第1天开始予以针刺双侧足三里,直到化疗结束。观察化疗过程中呕吐的次数及程度。结论:试验组在减轻肺癌化疗呕吐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足三里防治化疗呕吐具有起效快,副反应小,安全可靠等优点,不会增强病人的额外痛苦和负担。是治疗肺癌化疗呕吐又一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化疗呕吐
下载PDF
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后血浆ET、NO、CGRP和EGF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24
16
作者 秦蔚 顾炳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ET、CGRP、EGF的水平... 目的探讨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ET、CGRP、EGF的水平,用生化法测定NO水平。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ET及EG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和NO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d较针刺1d,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导致患者ET、CGRP、EGF和NO水平变化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刺 足三里穴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表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志发 罗超元 吴小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肾健...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直肠癌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益气法 穴位埋线 足三里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穴对腹腔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及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胡森 张立俭 +1 位作者 白慧颖 包呈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CLP+电针足三里(CLP/EA)组、CLP+假电针(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CLP+...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CLP+电针足三里(CLP/EA)组、CLP+假电针(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CLP+SEA(VA/CLP/SEA)组、VA+CLP+EA(VA/CLP/EA)组,每组8只。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min,刺激强度为2~3mA,2~100Hz;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cm)30min;VA组于CLP前切断迷走神经。各组大鼠于CLP后6h测定空肠黏膜血流量(JMBF),处死动物取空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组织含水量。结果与CLP/SEA组比较,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增加,XOD和MDA及肠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均〈0.05);VA/CLP/SEA组和VA/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降低,XOD和MDA水平显著升高,且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CLP/EA组(P均〈O.05)。VA/CLP/EA组与VA/CLP/SE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显著增加CLP大鼠JMBF和DAO活性,减轻肠组织水肿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切断腹腔迷走神经能减轻或消除电针的作用,增强小肠组织过氧化反应,加重肠组织水肿和黏膜细胞损害。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电针 足三里穴 小肠 氧自由基 胆碱能神经
原文传递
足三里穴化脓灸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丁邦友 施征 +2 位作者 张微微 周艳丽 陈春兰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化脓灸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3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扶正抑瘤肠方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化脓灸治疗,观察周期为80 d。检测患...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化脓灸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3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扶正抑瘤肠方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化脓灸治疗,观察周期为80 d。检测患者的免疫学指标,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维度评分升高(P<0.05),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精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WB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脓灸足三里穴结合中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足三里穴 灸法 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足三里穴位免疫疗法防治过敏性哮喘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良良 李安生 +2 位作者 陶建宁 陈卫星 唐蓉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用足三里穴位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进行防治研究。临床观察69例患者,结果:足三里穴位免疫组不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脱敏对照组,且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IgE值,促进特异性抗尘螨IgE转阴,使SIgA值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 用足三里穴位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进行防治研究。临床观察69例患者,结果:足三里穴位免疫组不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脱敏对照组,且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IgE值,促进特异性抗尘螨IgE转阴,使SIgA值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肺功能恢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穴位免疫疗法较单纯脱敏组和生理盐水组更有效地延长豚鼠过敏性哮喘的引喘潜伏期,抑制过敏介质组织胺和乙酰胆碱的致喘作用。本研究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阐述了足三里穴位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免疫疗法 过敏性 哮喘 穴位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