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城盆地11kaBP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与湖面波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艳宏 吴瑞金 +2 位作者 王强 朱育新 潘红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通过黄土区湖泊沉积研究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 ,是对黄土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补充和检验。通过山西运城盆地硝池湖泊沉积物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结合史料记载 ,探讨了该地区 11ka BP以来古气候演化和湖面波动的历史。研究表明 ,该... 通过黄土区湖泊沉积研究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 ,是对黄土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补充和检验。通过山西运城盆地硝池湖泊沉积物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结合史料记载 ,探讨了该地区 11ka BP以来古气候演化和湖面波动的历史。研究表明 ,该地区存在 YD(Younger Dryas)事件 ,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有变湿的趋势 ,最高湿润度发生在 7.88~ 5 .15和 5 ka BP后 ,气候逐渐变干。湖面波动与气候波动相关 ,全新世早期湖面开始上升 ,湖泊扩张 ,5 ka BP后湖泊萎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湖面波动 全新世 运城盆地 湖泊沉积物 环境指标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运城盆地洪积扇全新世时期的野火与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曹艳峰 黄春长 庞奖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2-696,共5页
通过对运城盆地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洪积扇全新世野火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 B.P.),气候向温湿过渡,但仍较干旱,炭屑含量较高,野火活动比较频繁,说明气... 通过对运城盆地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洪积扇全新世野火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 B.P.),气候向温湿过渡,但仍较干旱,炭屑含量较高,野火活动比较频繁,说明气候干旱是野火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除夏商文化时期外,炭屑含量在整个全新世时期居于最低,野火活动最为微弱,与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密切相关.但在夏商文化时期(3800~3500 a B.P.)炭屑浓度出现峰值,野火活动较为频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的结果.全新世晚期(3100~0 a B.P.)炭屑含量大幅度增加,野火活动最为频繁,一方面与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干旱的气候背景条件下,人类活动加速了野火的发生频率和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洪积扇 全新世时期 野火 环境 干旱化 人类活动 古气候学
下载PDF
运城盆地地下水同位素年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和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9
3
作者 Matthew Currell 韩冬梅 +2 位作者 Ian Cartwright 曹国亮 宋献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运城盆地地下水的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水化学特征,揭示了盆地深层承压地下水的补给期为22~3 ka BP(现代碳百分比(a14C)6~38 pmC)。浅层地下水(71~89 pmC)由现代水或现代水和老水混合组成。深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δ18O... 通过分析运城盆地地下水的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水化学特征,揭示了盆地深层承压地下水的补给期为22~3 ka BP(现代碳百分比(a14C)6~38 pmC)。浅层地下水(71~89 pmC)由现代水或现代水和老水混合组成。深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δ18O~-10‰;δ2H~-70‰)表明地下老水在气候较冷的环境下受到补给,而浅层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8‰;δ2H~-51‰)特征与现代西安降水组成相似。浅层地下水NO3-平均含量(31mg/L)比深层地下水(1.8 mg/L)高,硝酸盐的δ15N-δ18ONO3组成(0‰~5‰)揭示了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综合肥料。此外,浅层地下水的TDS由于蒸散发、矿物溶解,可达8.5 g/L(平均2.0 g/L),深层地下老水TDS可达1.8 g/L(平均1.1g/L)水质相对较好。研究区目前主要开采深层地下水,受断裂带影响,浅层地下水已经侵入中深层地下水并与之发生混合,严重影响了中深层地下水的水质。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浅层地下水与中深层地下水混合,会造成中深层地下老水的NO3-、TDS等含量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地下水 同位素测年 硝酸盐
下载PDF
运城盆地高砷区地下水-沉积物中砷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勇 高旭波 +2 位作者 张鑫 罗文婷 胡钦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5期68-74,共7页
山西运城盆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高砷高氟地下水污染区。在对运城盆地七级镇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地下水和钻孔沉积物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中砷的物质来源以及控制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 山西运城盆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高砷高氟地下水污染区。在对运城盆地七级镇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地下水和钻孔沉积物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中砷的物质来源以及控制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盐、碳酸盐矿物以及少量铁氧化物和黄铁矿等,沉积物中砷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碳酸盐结合态/吸附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是地下水中砷富集的主要物源;研究区地下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属于典型的氧化性弱碱性高砷地下水,在此环境中沉积物中微量黄铁矿的氧化性溶解成为地下水中砷的主要物源,此外由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的风化和水解作用使地下水中富集大量HCO^-_3,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HCO_3-Na型,而地下水的弱碱性环境和较高浓度的HCO^-_3会通过竞争性吸附导致沉积物中吸附态砷的溶解或解吸附,促进了地下水中砷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沉积物 地球化学过程 水-岩相互作用 氧化性溶解 运城盆地
下载PDF
浅谈运城盆地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小虎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
通过对运城盆地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探讨,确认高氟是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富含氟化物的包气带土体、碱性的地球化学环境及独特的水文地质构造确定,并详细地揭示了区内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地下水 运城盆地 氟含量
下载PDF
晋南运城盆地龙山时期遗存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力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6,共9页
由于可供比较的资料较少,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晋南运城盆地龙山时期的文化属于三里桥类型。近年来,随着周家庄等遗址的发掘和运城盆地区域调查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了运城盆地龙山时期的文化面貌更为接近临汾盆地,而不是... 由于可供比较的资料较少,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晋南运城盆地龙山时期的文化属于三里桥类型。近年来,随着周家庄等遗址的发掘和运城盆地区域调查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了运城盆地龙山时期的文化面貌更为接近临汾盆地,而不是同于中条山以南地区,特别是在纹饰和器类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龙山时期 文化遗存
原文传递
运城盆地漏斗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 王金生 林学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8,共6页
该文通过对运城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的分析,利用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型NETPATH模拟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整个模拟的水流路径上,石膏和石盐的溶解在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萤石和... 该文通过对运城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的分析,利用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型NETPATH模拟盆地漏斗区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整个模拟的水流路径上,石膏和石盐的溶解在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萤石和云母接近平衡状态。这种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说明,从漏斗区边缘到漏斗中心,地下水沿途溶蚀含水层中的石膏、石盐等含盐矿物,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根和钠离子含量沿水流路径逐渐升高,地下水水质逐步恶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盆地漏斗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有明显的变化,地下水对方解石有从溶解状态向沉淀方向演化的趋势,整个水流路径上,方解石总交换量由1990年的+14 565变为2000年的-10 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漏斗区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地下水 石膏 石盐 含盐矿物 氯化物
下载PDF
运城盆地地裂缝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继山 庄会栋 +1 位作者 唐东旗 李注苍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运城盆地受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裂缝灾害较为发育。文章总结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发育特点,并从地垒-地堑构造运动和断陷带基底活动两方面入手,尝试性地探讨了引发运城地区地裂缝的成因机理。研究运城盆地地裂缝... 运城盆地受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裂缝灾害较为发育。文章总结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发育特点,并从地垒-地堑构造运动和断陷带基底活动两方面入手,尝试性地探讨了引发运城地区地裂缝的成因机理。研究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展布特征、形成机理、致灾作用,对于更好地总结和认识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预测与防治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地裂缝 成因机理 地垒-地堑 山西断陷带
原文传递
运城盆地尉郭地裂缝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乔建伟 彭建兵 卢全中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尉郭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南部的中条山断裂上盘,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变形、道路错断和农田变形龟裂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以尉郭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表... 尉郭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南部的中条山断裂上盘,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变形、道路错断和农田变形龟裂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以尉郭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表测绘,详细的描述了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利用一系列的地质勘探如探槽、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分析了地裂缝与构造断裂的关系,发现该地裂缝与下部隐伏断裂相连,地裂缝是隐伏断裂的延伸,隐伏断裂是尉郭地裂缝的控制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尉郭地裂缝的诱发因素,表水的入渗潜蚀是地裂缝的扩展因素。最后,概化了尉郭地裂缝的成因机理为断裂控缝,抽水诱缝和潜蚀扩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地裂缝 基本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中条山北麓断裂解州段晚更新世滑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春杉 李文巧 +3 位作者 田勤俭 徐岳仁 杜朋 刘双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6,共14页
中条山北麓断裂是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运城盆地南缘主边界断裂,控制运城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滑动速率是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断层活动方式和强度的直接反映,该段滑动速率值对运城盆地的地震危险性评估、中长期预测有... 中条山北麓断裂是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运城盆地南缘主边界断裂,控制运城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滑动速率是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断层活动方式和强度的直接反映,该段滑动速率值对运城盆地的地震危险性评估、中长期预测有着重要意义。以中条山北麓断裂解州段为重点,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无人机测量、断层剖面分析以及地层年代测定等方法,对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地貌面变形以及活动速率开展详细研究,获得以下三点认识:①中条山北麓断裂解州段存在一系列与主断层相平行的次级断裂,越靠近盆地内部,断层发育时间越晚,活动性越强;②晚更新世以来盐池一带主要发育三期洪积扇,最早一期洪积扇废弃年龄为14.1~15.7 ka,地貌面上的断层陡坎平均高度为10.2~11.7 m;断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65~0.83 mm/a;③小李村南(15.7±2.5)ka以来断裂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5~0.62 mm/a;(107.4±18.6)ka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 mm/a,晚更新世断裂的活动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中条山北麓断裂 晚更新世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富钾土壤施钾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亢青选 孟晓民 《山西农业科学》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富钾褐土上增施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量用好钾肥,可实现棉花增产增收。每公顷施K2O75kg,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公斤K2O可增产皮棉0.92kg,产投比2.74。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富钾褐土棉... 富钾褐土上增施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量用好钾肥,可实现棉花增产增收。每公顷施K2O75kg,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公斤K2O可增产皮棉0.92kg,产投比2.74。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富钾褐土棉花钾肥用量以75~150kg(K2O)/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钾肥 棉花 增产
下载PDF
运城盆地重污染特征及天气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婉莉 李冬梅 +1 位作者 张倩倩 贺钰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6期76-84,共9页
利用2015-2018年气象局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分析了位于汾渭平原中心区运城盆地的污染特征及天气形势。结果表明:(1)采暖期运城盆地主要污染物(PM_(2.5)、PM_(10)、SO_(2)、 CO)... 利用2015-2018年气象局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分析了位于汾渭平原中心区运城盆地的污染特征及天气形势。结果表明:(1)采暖期运城盆地主要污染物(PM_(2.5)、PM_(10)、SO_(2)、 CO)月均浓度高于非采暖期的月均浓度;秋冬季SO_(2)、NO2和CO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PM_(2.5)、PM_(10)浓度下降不明显甚至反弹。(2)运城盆地重污染天数1月最多,12月的次之,11月的最少。(3)根据重污染个例环流形势分析结果,将500 hPa环流形势,分为宽广低值型、两槽一脊型和槽前西南气流型,将地面形势分为高压前底部型、均压场型和高压底后部型(出现频率分别为71%、25%和4%)。高空形势及地面气压场配置与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有关。(4)中低层逆温抑制大气垂直运动,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在运城盆地易引发重污染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重污染特征 环流形势 天气模型
下载PDF
大西客运专线运城盆地沿线地裂缝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海江 刘聪 +1 位作者 黄强兵 卢全中 《铁道建筑技术》 201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我国是地裂缝灾害严重的国家,尤其是汾渭盆地,地裂缝发育最为典型,灾害较为严重。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穿越地裂缝灾害区将不可避免,这给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建成后的安全运营留下重大安全隐患。以大西客运专线运城盆地沿线具... 我国是地裂缝灾害严重的国家,尤其是汾渭盆地,地裂缝发育最为典型,灾害较为严重。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穿越地裂缝灾害区将不可避免,这给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建成后的安全运营留下重大安全隐患。以大西客运专线运城盆地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地裂缝作为研究对象,对沿线地裂缝的工程地质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活动性强弱、危险性等级以及随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针对其潜在影响范围内高铁线路的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运城盆地 地裂缝 评价
下载PDF
运城盆地和峨眉台地地裂缝基本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俊彦 王海刚 +1 位作者 卢全中 乔建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58-67,共10页
运城盆地和峨眉台地(以下简称运城盆地),位于汾渭地堑系的南部,是汾渭盆地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40年代在该地区发现地裂缝至2013年,在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和万荣县共6县区累计发现地裂缝119条(带),发育... 运城盆地和峨眉台地(以下简称运城盆地),位于汾渭地堑系的南部,是汾渭盆地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40年代在该地区发现地裂缝至2013年,在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和万荣县共6县区累计发现地裂缝119条(带),发育规模大,灾害严重,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在运城盆地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地裂缝的发育概况,详细研究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运城盆地地裂缝具有沿断裂带集中发育,顺地貌分界线展布,与地面沉降伴生的空间分布特征;平面展布具有定向性、成带性和延伸性;地裂缝在剖面上表现为浅表部倾角较陡,向下延伸逐渐变缓,下盘靠近主裂缝发育同倾向次级裂缝、上盘远离主裂缝发育反倾裂缝;运动特征表现出垂直差异运动、水平拉张运动和水平剪切运动三种形式,活动特征表现为受地下水开采影响明显;地裂缝对地表的垂直剪切、水平剪切和拉张三种破坏形式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倾倒、道路错断开裂、农田出现陷坑,给地裂缝沿线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基本特征对于土地规划、防灾减灾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地裂缝 发育特征 灾害特征
下载PDF
运城盆地峨眉台地前缘黄土塌陷现状及地质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振宏 姜博宇 +3 位作者 董晓朋 杨勇 崔加伟 公王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8,共8页
运城盆地峨眉台地前缘新庄村一带地表黄土塌陷严重,其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是评估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及时限性急需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以地表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遥感资料解译及三分量共振成像技术,综合分析了新庄村黄土塌陷区近10 a... 运城盆地峨眉台地前缘新庄村一带地表黄土塌陷严重,其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是评估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及时限性急需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以地表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遥感资料解译及三分量共振成像技术,综合分析了新庄村黄土塌陷区近10 a来的发展过程及现今的内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峨眉台地前缘处于黄土与湖相沉积的过渡地带,地层序列兼具湖相与黄土沉积特征,纵向上砂层与黄土间互出现,奠定了黄土塌陷区的物质基础;遥感资料解译结果表明黄土塌陷区自2011年开始,经历了一个孕育至快速发展的过程;三分量共振成像技术对黄土塌陷内部结构监测数据表明,黄土内部已形成纵横交错的孔洞系统,说明新庄村一带地质结构奠定黄土塌陷的物质基础,峨眉台地前缘断裂活动形成的地表裂缝加速黄土塌陷的进程,该区已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研究成果为峨眉台地前缘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塌陷 遥感解译 三分量共振 峨眉台地 运城盆地
下载PDF
运城盆地鸣条岗地裂缝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16
作者 郭春杉 李文巧 +1 位作者 徐岳仁 闫小兵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6,共17页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道路开裂、农田毁坏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地裂缝空间...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道路开裂、农田毁坏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地裂缝空间展布及位错数据,该地裂缝延伸超过15km,走向58°,最大深度2.5m,最大宽度5m,垂直滑动速率6.25~8mm/a。判定鸣条岗地裂缝属于构造与非构造综合结果,其中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是其主要诱因。由于断层两侧沉积厚度不同,地下水采集导致沉降差异,所以鸣条岗南缘断裂对地裂缝展布起到控制作用,而降雨及黄土湿陷性对地裂缝的形成具有扩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鸣条岗地裂缝 基本特征 成因模式
下载PDF
运城盆地洪积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侵蚀阶段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根据山西运城盆地中条山洪积扇全新世剖面的磁化率、粒度分析研究,揭示了全新世以来运城盆地的环境演变和面状流水侵蚀堆积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盆地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而全新世晚期气候比较干旱。... 根据山西运城盆地中条山洪积扇全新世剖面的磁化率、粒度分析研究,揭示了全新世以来运城盆地的环境演变和面状流水侵蚀堆积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盆地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而全新世晚期气候比较干旱。由于全新世气候的波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运城盆地洪积扇地表出现过4个比较明显的面状流水侵蚀一堆积作用阶段,时间分别在11500—11000aB.P.、3850~3300aB.P.、2200~2000aB.P和1300—800aB.P.。其中,11500—11000aB.P.间的侵蚀一搬运阶段是由气候变化引起,后三个阶段则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为探索黄土高原侵蚀历史演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全新世 环境演变 侵蚀阶段
下载PDF
运城盆地小麦丰产年特征分析及丰产策略
18
作者 王健 卫晓东 +4 位作者 杨娜 王珂 席吉龙 张建诚 席天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360-1369,共10页
运城盆地小麦产能约占全省56%,其小麦产量的提高关乎山西的粮食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运城小麦的单产呈逐年升高趋势,2022年小麦单产更是突破了历史峰值。分析不同年份下的小麦丰产原因,以期为今后小麦高产创建提供指导。从2001—... 运城盆地小麦产能约占全省56%,其小麦产量的提高关乎山西的粮食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运城小麦的单产呈逐年升高趋势,2022年小麦单产更是突破了历史峰值。分析不同年份下的小麦丰产原因,以期为今后小麦高产创建提供指导。从2001—2020年间小麦单产的波动式升高趋势看,2004、2008、2012、2015、2017、2020、2022年,运城小麦平均单产显著高于相邻年份,对小麦播期、秋季降雨量等因素比较可知,小麦高产年份7—9月降雨量明显高于相邻年份,受播前降雨影响,播期相应推迟10~15 d,冬前积温显著减少。7—9月的高降雨量不仅可踏实土壤,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丰产奠定良好的苗情基础,也为来年小麦丰收累积丰富的底墒;推迟播期减少冬前积温,避免了冬前旺长造成的养分水分前期无效消耗,减少了病虫发生基数,同时,使生育进程适当延后,降低了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发生风险。越冬期平均气温、极端低温升高,极端低温天数减少,也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返青拔节期积温降低,降雨增多,也适度延缓了拔节期,提高抗晚霜冻能力;春季灌水提前,“一喷三防”提早增次等措施,为晚播高产群体创建提供了保障。灌浆成熟期积温降低、日照时数增加,延缓了叶片衰老,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平均温度初期升高、中期降低,更有利于小麦灌浆,提高灌浆速率,后期平均温度升高,使籽粒灌浆提早结束,避开了干热风,提高了小麦千粒质量。气候变暖的特征还在持续,依据高产年份的共同特征,形成以“适度晚播,平衡冬春生长;春水提前,平抑生育进程;氮肥后移,平衡养分需求”的栽培策略,使小麦生长状态与高产年份相吻合,既能适应气候变化的趋势与特征,降低气象灾害风险,也为小麦在不同年型下产量稳定提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年份 气候特征 应对策略 运城盆地
下载PDF
运城盆地人类活动氟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文婷 张鑫 高旭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氟(F)污染是严重影响人类及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型环境氟污染的来源之一。调查了运城盆地不同类型工农业污染源中氟的浓度水平,并研究了固体工业污染源中氟在淋滤作用下的环境释出行为。结果表明:采集的固体... 氟(F)污染是严重影响人类及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型环境氟污染的来源之一。调查了运城盆地不同类型工农业污染源中氟的浓度水平,并研究了固体工业污染源中氟在淋滤作用下的环境释出行为。结果表明:采集的固体工业污染源样品中总氟含量最高为1 479.9 mg/kg,平均含量为763.21mg/kg,远高于我国土壤氟含量的平均水平;农药和化肥样品中氟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可达1 161.21mg/kg。氟淋滤试验结果显示:化工厂污染源中的氟溶解性较好,氟释出浓度高达11.0mg/L,具有较大的环境氟污染风险;两种碱性电解质淋滤液Na_2CO_3和NaHCO_3均对氟离子(F^-)的释出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CO_3^(2-)和HCO_3^-对F^-的竞争性解吸附和离子浓度(主要为Na^+)增加对F^-的络合性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污染 人类活动 工农业污染源 环境效应 运城盆地
下载PDF
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地层序列及地质意义
20
作者 南德斌 李振宏 +2 位作者 董晓朋 寇琳琳 韦利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7-511,共15页
古汾河改道是运城盆地新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地表巨变过程,对于古汾河改道时限目前仍存在着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种观点,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以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为调查对象,在光释光测年的基础上,厘定了沉积序列转换的... 古汾河改道是运城盆地新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地表巨变过程,对于古汾河改道时限目前仍存在着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种观点,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以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为调查对象,在光释光测年的基础上,厘定了沉积序列转换的关键时限;结合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了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的成因及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运城盆地栲栳塬晚更新世沉积序列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下部为一套河流相砂体,上部为一套风成相黄土,二者之间的界限大约在7.6~6.3万年;碎屑锆石年龄序列对比分析认为,栲栳塬晚更新世早期的河流相沉积与运城盆地汾河古河道的沉积特征基本一致,晚更新世中期,由于峨眉台地的区域性抬升,古汾河发生改道进而退出运城盆地,栲栳塬早期的河流相沉积之上开始接受持续的风成相沉积;运城盆地晚更新世中期的构造抬升事件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均有响应,预示着青藏高原在该时期存在一期明显的构造隆升,其远程效应是造成汾河改道退出运城盆地的主要动力。该研究成果从沉积角度为运城盆地古汾河的改道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风成黄土 古汾河 晚更新世 运城盆地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