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人”与他的后代——《地洞》与《地下室手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1,共6页
卡夫卡《地洞》创作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的影响,两个作品在形象特征、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最重要的相似性存在于两个作品都形象地展现了"地下室"概念的多重象征意味。由于卡夫卡是主动接受并消... 卡夫卡《地洞》创作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的影响,两个作品在形象特征、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最重要的相似性存在于两个作品都形象地展现了"地下室"概念的多重象征意味。由于卡夫卡是主动接受并消化了陀氏的影响,所以《地洞》无论是在描写的侧重点,还是在艺术形象的深层意蕴上,都已经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洞》 《地下室手记》 地下人 后代 比较研究
下载PDF
An Existentialist Study of Notes from Underground
2
作者 刘晓华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X期213-214,共2页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otagnist the underground man in Notes from Underground from a new angle-existentialism.Through the analysis it display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existence in modern ...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otagnist the underground man in Notes from Underground from a new angle-existentialism.Through the analysis it display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existence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existence and the social exis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ES from underground the underground man existen
下载PDF
从思想者到行动者的嬗变——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和“超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琼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一方面用"以头撞墙"的勇气诘问一系列理性的逻辑:当理性遭遇生活本身,用理性的规律、科学的逻辑、统计学的方法是否能够丈量、计算生活的真理,体验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发出个性与自由的呼告:他不...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一方面用"以头撞墙"的勇气诘问一系列理性的逻辑:当理性遭遇生活本身,用理性的规律、科学的逻辑、统计学的方法是否能够丈量、计算生活的真理,体验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发出个性与自由的呼告:他不惜以病态的呐喊、牙痛般的呻吟体验挑战的快感。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某种程度上则似乎从地下室走出来,用行动演绎地下室人的理论,真切见证人的利益不能用统计方法计算。但二者在争取自由和个性道路上的态度却一致,拉斯科尔尼科夫从地下室人开启的那扇虚掩的门后走出来,将这种精神发展到极限,从而上演绝对自由的悲剧。本文分析"以头撞墙"的思想者到"举起斧头"的实践者变化的原因,以此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非理性、自由与个性的界限、道德抉择等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人 拉斯科尔尼科夫 理性 自由 个性
原文传递
从毕巧林到"地下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段艰难历程
4
作者 陈瑞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从社会、人性和审美三个层面,审视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中的两个主人公:毕巧林和"地下人",可以看出二者的反叛皆因对自身恶的纵容而步入歧途。他们身上那种十分相似的恶... 从社会、人性和审美三个层面,审视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中的两个主人公:毕巧林和"地下人",可以看出二者的反叛皆因对自身恶的纵容而步入歧途。他们身上那种十分相似的恶魔气质,既体现了两位俄罗斯作家审美旨趣的内在联系,也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现代性审美历程中的矛盾和曲折。从毕巧林到"地下人",俄罗斯民族走过了一段艰难的精神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巧林 “地下人” 恶魔气质 艺术现代性
下载PDF
JYR井下运人车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朝东 《矿冶》 EI CAS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JYR井下运人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性能要求是操作方便、灵活、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本文阐述了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并将设计结果用于实践、整车在安庆铜矿投入使用 ,其转向灵活 ,运行平稳 ,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 井下运人车 转向液压系统 设计 JYR
下载PDF
《地下室手记》多重叙事的伦理内涵:“分裂的”自我与“爱人如己”
6
作者 俞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结束流放生涯后所创作的"分水岭"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他探讨了现代主体的分裂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爱人如己"圣训的解决方案。作为戏剧化的叙述者,地下室人可靠性不足的叙事...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西伯利亚结束流放生涯后所创作的"分水岭"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他探讨了现代主体的分裂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爱人如己"圣训的解决方案。作为戏剧化的叙述者,地下室人可靠性不足的叙事使其难以承担隐含作者代言人的角色。与此同时,作品的创作背景则展现了隐含作者真正的伦理意图。《手记》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事与隐含作者的话语交融,使其呈现出多重叙事的特征,并蕴含了丰富的伦理内涵。这种伦理内涵不但在陀氏长篇小说中得以延续,同时还具有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手记》 不可靠叙事 文学伦理学 现代主体
原文传递
浅析光纤传输在矿井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伟忠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24期119-121,共3页
以开滦(集团)林南仓煤矿在安全监控系统改造以及井下人机定位系统中使用光纤传输为例,分析了光纤在矿井井下信号传输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指出在安全监控系统和井下人机定位系统中采用光纤传输,可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完整性以及抗干... 以开滦(集团)林南仓煤矿在安全监控系统改造以及井下人机定位系统中使用光纤传输为例,分析了光纤在矿井井下信号传输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指出在安全监控系统和井下人机定位系统中采用光纤传输,可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完整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 矿井信息化 安全监控系统 井下人机定位系统
下载PDF
井下运输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被引量:8
8
作者 景国勋 冯长根 杜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9,共4页
为了分析与评价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状况,笔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了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状况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多层次安全综合评判模型。通过对影响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的人、机、环境的11 种因素进行的实际分析与计... 为了分析与评价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状况,笔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了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状况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多层次安全综合评判模型。通过对影响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的人、机、环境的11 种因素进行的实际分析与计算,指出了井下不同运输子系统的安全状况及其薄弱环节。该方法使评判结果更具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而且为进一步搞好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运输 人-机-环境系统 灰色关联度 安全评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