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实践类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与实践——以《普通地质及工程地质野外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子泉 唐辉 +1 位作者 李鹏飞 朱洪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8,共4页
社会实践类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明显优势。信阳学院社会实践类课程《普通地质及工程地质野外教学》从抓好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专业素养;结合校内丰富的地质现象和景观,推动学生理解协调与绿色发展理念,了解信阳茶文化,... 社会实践类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明显优势。信阳学院社会实践类课程《普通地质及工程地质野外教学》从抓好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专业素养;结合校内丰富的地质现象和景观,推动学生理解协调与绿色发展理念,了解信阳茶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弘扬不畏艰苦的工匠精神;滑坡勘察结合土木工程建设成就,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传承大别山精神,培养爱国主义从五个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途径的探索,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统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建设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库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质 工程地质 课程思政 工匠精神 大别山精神
下载PDF
红安精神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林 《苏区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红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革命精神,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以及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割裂同大别山精神的联系... 红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革命精神,属于大别山精神的范畴。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传承路径以及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割裂同大别山精神的联系、深度与广度不够、视角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红安精神纳入大别山精神的范畴,拓展红安精神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多视角对红安精神进行探究,把红安精神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开拓红安精神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大别山精神 红安精神 红色文化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大别山精神内涵的分析视角及其表达研究
3
作者 崔现强 叶展铸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探究大别山精神形成的机理,并从中分析和研究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旨在拓展和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对于阐释和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空间、主体等三个维度分析大别山精神形成的主... 探究大别山精神形成的机理,并从中分析和研究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旨在拓展和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对于阐释和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空间、主体等三个维度分析大别山精神形成的主要脉络及探寻内涵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大别山精神文本表达应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伟大建党精神的主体性、伟大建军精神的补充性和大别山人民革命精神的特色性原则。同时,寻找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大别山人民等三类主体在大别山地区开展革命斗争所表现出来精神气质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尊重现存关于大别山精神表达的文本习惯,将大别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大局、勇当先锋、紧跟党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主要内涵 分析视角 文本表达
下载PDF
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丽 史梓潭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大别山精神作为我们民族、我们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要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发挥大别山精神的引领作用,依托信阳的优秀红色资源,借助互联网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 大别山精神作为我们民族、我们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要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发挥大别山精神的引领作用,依托信阳的优秀红色资源,借助互联网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当代大学生切身感受大别山精神的魅力,从而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弘扬 内涵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大别山英烈坚强党性的突出表现及现实启示
5
作者 丁俊萍 杨亚婷 《廉政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的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大别山英烈的坚强党性。大别山英烈的坚强党性突出表现为坚定理想信念、秉承为民宗旨的使命担当,胸怀全局、维护团结统一的革命品质,顽强斗争、无私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的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大别山英烈的坚强党性。大别山英烈的坚强党性突出表现为坚定理想信念、秉承为民宗旨的使命担当,胸怀全局、维护团结统一的革命品质,顽强斗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秉持优良传统的组织生活和群众工作等。大别山英烈坚强党性的光辉典范启示我们:要在加强党组织建设中增强党的领导的实践自觉,要在严肃党的政治生活中遵循强党性的内化规律,要在学习革命前辈奋斗业绩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在学史增智中增强历史自觉与主动精神,从而使大别山精神的丰碑屹立不倒,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性 大别山英烈 突出表现 现实启示
下载PDF
革命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大别山精神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华 田永健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1年第2期74-80,共7页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开展革命精神教育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别山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出以革命精神、团结精神、斗争精神、忠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大别山精神。新时...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开展革命精神教育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别山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出以革命精神、团结精神、斗争精神、忠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大别山精神。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资源、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理并讲清楚大别山革命历史、加强对大别山精神的提炼和传播、在大学生群体开展大别山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教育、引导组织区域内大学生参观实践等方式,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精神 大别山精神 理想信念教育
下载PDF
2020年大别山精神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林 《天中学刊》 2022年第2期13-20,共8页
202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的感召与指引下,大别山精神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围绕大别山精神的来源、内涵、特征、价值和传承路径等问题,对大别山精神进行了集中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 202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的感召与指引下,大别山精神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围绕大别山精神的来源、内涵、特征、价值和传承路径等问题,对大别山精神进行了集中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学术界应逐步克服研究中的不足,拓展研究大别山精神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红色题材油画创作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探究——以皖西大别山红色文化为背景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清润 李顺庆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结合浪漫主义相关理论,浅析新中国建国初期部分革命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以油画创作中所阐述的革命精神起头,并着眼于油画作品中的景观营造、个人形象与群像的运用手法、对于儿童与青年人形象的创造性使用。我国老一辈油画创... 结合浪漫主义相关理论,浅析新中国建国初期部分革命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以油画创作中所阐述的革命精神起头,并着眼于油画作品中的景观营造、个人形象与群像的运用手法、对于儿童与青年人形象的创造性使用。我国老一辈油画创作者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际,描绘战争中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创作鼓励一代青年人的优秀作品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革命浪漫主义 油画创作 大别山精神
下载PDF
“大别山精神”内涵研究的逻辑检视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运贵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2-36,共5页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幸福,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对此给予充分关注,鄂豫皖地区的地方党委...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幸福,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对此给予充分关注,鄂豫皖地区的地方党委也非常重视,纷纷提出一系列关于“大别山精神”之内涵的文本表达,取得了不少共识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在具体的文本表达上尚未达成一致性意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大别山区分属鄂豫皖三省,研究成果各有侧重;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持续时间长,28年红旗不倒;大别山地区非党中央首脑机关驻地,影响力有限;“大别山精神”的本体具有复杂性。因此,只有在巩固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才能更好地凝练出尊重历史、符合实际、独具特色,并为社会广泛认可的“大别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内涵 文本表达 逻辑检视
下载PDF
大别山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10
作者 金玉霜 俞海 +1 位作者 鞠芳 郭燕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2-76,共5页
地处鄂豫皖苏区的地方高校在发挥大别山精神育人效果上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思政教师守正创新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让大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 地处鄂豫皖苏区的地方高校在发挥大别山精神育人效果上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思政教师守正创新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让大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及针对性。地方高校应抓住课堂、校园及实践三个要素,立足课堂主渠道,将大别山精神融入理论教学;坚守校园主阵地,将大别山精神寓于隐性教育;打造实践主平台,将大别山精神引入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地方高校 思政课教学 融入路径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大别山精神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印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成为党内法规正式要求。凝炼大别山精... 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印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成为党内法规正式要求。凝炼大别山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本质要求。大别山精神的坚守初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勇担使命是新时代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紧跟党走是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的必须,不胜不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大别山精神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信阳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类型、分布及时代价值
12
作者 张金林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1,共5页
信阳市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富集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主要类型有革命战争旧(遗)址(群)、烈士墓(群)、陵园(墓地)、故(旧)居(宅)、纪念地(碑)、重要革命史迹。在时间上,呈菱形分布。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具有集聚性特征。在时... 信阳市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富集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主要类型有革命战争旧(遗)址(群)、烈士墓(群)、陵园(墓地)、故(旧)居(宅)、纪念地(碑)、重要革命史迹。在时间上,呈菱形分布。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具有集聚性特征。在时代价值上,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的抓手、讲好革命故事的依托、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时空分布 时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
下载PDF
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三个问题
13
作者 吴太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深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是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董必武是鄂豫皖边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播火者,中国共产党在该区域创建的鄂豫皖根据地在极盛时期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深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是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董必武是鄂豫皖边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播火者,中国共产党在该区域创建的鄂豫皖根据地在极盛时期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大别山精神。因此深入研究董必武在鄂豫皖边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加强凝练大别山精神,对于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弘扬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董必武 大别山精神
下载PDF
大别山精神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兴刚 曾祥明 《苏区研究》 2019年第4期33-41,共9页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及历史贡献、现实意义、弘扬路径、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几大研究主题,对大别山精神展开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大别山精神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及历史贡献、现实意义、弘扬路径、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等几大研究主题,对大别山精神展开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大别山精神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如研究队伍弱小、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广度和深度亟待拓展、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等。今后,应在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寻找新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研究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红色文化 革命精神
下载PDF
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别山精神育人研究“三缘”回溯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全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在新时代,“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如何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将大别山精神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培养造就一代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成了教育的重要实践命题... 在新时代,“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如何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将大别山精神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培养造就一代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成了教育的重要实践命题。基于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项目之“大别山精神育人研究”结题成果的《大别山精神立德树人概论》一书,旨在以学术揭示此命题。重点回溯了该成果成书的“三缘”:第一,“地缘”——“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红,大别山精神获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地缘“属地性”构成了是书写作的第一个缘起;第二,“校缘”——皖西学院有逾百年红色校史底蕴,并以学校升本以来的“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实践嬗变之路为主线,解构“以红扬特”之路越走越宽的实践探索进路,校缘“实践性”构成了是书写作的第二个缘起;第三,“项目缘”——受命担纲领衔“大别山精神育人研究”课题,策划设计架构,组建团队,分章落实推进,项目缘“驱动性”构成了是书写作的第三个也是最直接的缘起。最后还概要梳理了是书书稿的总体框架及部分章节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立德树人概论》 时代新人 地缘 校缘 项目缘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逻辑联系及时代传承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笑寒 伍廉松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21-2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刻诠释,并指出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大别山精神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想火炬、原则底线、革命血脉和价值立场,是党的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建党精神在历史逻辑、理...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刻诠释,并指出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大别山精神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想火炬、原则底线、革命血脉和价值立场,是党的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建党精神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高度统一。新时代的青年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贯彻“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坚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发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大别山精神 逻辑联系 时代传承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及其时代启示--以皖西大别山区抗战为考察对象
17
作者 王蔚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9,共6页
“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多次被提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皖西大别山区首开区域合作,推动民众动员,进行军事抗敌,建设党的组织,这些抗战实践彰显了... “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多次被提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皖西大别山区首开区域合作,推动民众动员,进行军事抗敌,建设党的组织,这些抗战实践彰显了丰富的历史主动精神:化解对抗、缓和矛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承担使命、开创未来。这种历史主动精神给予我们深刻的当代启示:一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三是发扬斗争精神,奋进新征程;四是推进党的建设,引领民族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抗战 皖西大别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