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 被引量:297
1
作者 林坚 吴宇翔 +1 位作者 吴佳雨 刘诗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其中的连接点;(2)自然资源监管可以区分为载体使用许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3个环节;国土空间首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应资源载体使用许可,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3)空间规划服务并作用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现实类型多,但内容、管理逻辑基本相同,产生的冲突是因土地发展权管理权力之争带来的;(4)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表明,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级土地发展权管理,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二级土地发展权管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容也将包括"建还是种"、"种什么"、"建什么"、"建多少"等;(5)未来两级土地发展权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求空间规划管理既要管好全域国土空间的重要控制边界,也得管住微观的用地、用海行为,这对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承担起基础性、指导性、约束性的功能;结合"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用"前提,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保护开发边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自然资源监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土地发展权
下载PDF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被引量:184
2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5,29,共10页
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首先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不同系... 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首先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不同系列规划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种类繁多、发展不均衡、法制化建设落后、协调性差等问题,最后从明确目标、确立基本策略、确定基本框架、调整部门职责和权限、理顺规划层级关系、推进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城乡建设规划 发展规划 国土资源规划 中国
原文传递
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被引量:113
3
作者 许景权 沈迟 +2 位作者 胡天新 杜澍 张晓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1,共7页
构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工作。基于此,文章从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内涵与演变入手,在客观评价我国现有各类... 构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工作。基于此,文章从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内涵与演变入手,在客观评价我国现有各类空间规划体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经验,结合当前国家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合理设定目标,提出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以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多规合一
下载PDF
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112
4
作者 刘彦随 王介勇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9-536,共8页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加剧,资源短缺性及其配置低效性日益凸显,"多规合一"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区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构...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加剧,资源短缺性及其配置低效性日益凸显,"多规合一"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区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多规不一"现实问题,总结了"多规"矛盾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多规合一"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三主三分"的"多规合一"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三步走"多规逐步调适的技术途径及其长效机制。"多规合一"的核心在于从区域空间优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项规划,科学引导城乡土地优化配置,实现"多规"在空间上的同一性、在功能上的融合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性。"多规合一"的重点是推进形成一个总分有序、层级清晰、职能精准的区域规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 空间规划体系 主导功能 县域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规划的维度和温度 被引量:86
5
作者 庄少勤 赵星烁 李晨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3,23,共6页
从“网红城市”现象分析入手,指出传统工业化规划运行体系存在的局限,着重探讨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何把握时空新趋势、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发挥行业新作用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过程中,需把握时空演变的六个... 从“网红城市”现象分析入手,指出传统工业化规划运行体系存在的局限,着重探讨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何把握时空新趋势、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发挥行业新作用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过程中,需把握时空演变的六个驱动维度;在数字化新时空生态中,应加快构建现代空间治理体系,建立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规划者应强化有机思维、用户思维、设计思维,在实践中丰富规划专业生态的维度,传导美好生活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数字化 国土空间规划 治理体系 行业发展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初论 被引量:81
6
作者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7,共9页
国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与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改革,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产品供给过程... 国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与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改革,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产品供给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城市总规发挥宏观的导控作用,城市详规发挥底层的管控作用,将城市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引领城市高质量犮展提供规划保障;相应地,要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支禕,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战略指引。此外,要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发展城乡规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 规划体系 规划教育
下载PDF
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基本逻辑与设想 被引量:75
7
作者 邹兵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0,共6页
国家机构改革将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体现了当前国家空间治理的基本逻辑:整体性治理思路、根除多个空间规划的冲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文章认为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要维护空间系统的整体性,注重... 国家机构改革将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体现了当前国家空间治理的基本逻辑:整体性治理思路、根除多个空间规划的冲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文章认为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要维护空间系统的整体性,注重规划的基础性、约束性、综合性与战略性的平衡,区分不同层级空间规划的职能,吸收原有规划体系各自的优势。在此认识上,文章提出了重构新型空间规划体系的设想和建议,展望了规划学科和行业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 治理 自然资源
下载PDF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与规划改革构想 被引量:72
8
作者 张衍毓 陈美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共11页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调机制和空间规划与公民权利协调机制,提出协调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空间利用冲突的新思路;(3)按照国家"一级政府、一个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国家、区域、县域三级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别突出空间保护、空间协调和空间管制功能,搭建"全国规划重保护,区域规划谋发展,县域规划促落实"的国土空间管护新制度。研究结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系统认知能力,创新规划思维和体制机制,需要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立足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自主创新与集成,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理论、技术、制度、法律体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国土空间大格局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空间系统认知 空间规划 管理体制 协调机制 编制体系 改革创新
下载PDF
我国空间规划协调问题探讨--空间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68
9
作者 林坚 陈霄 魏筱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21,共7页
与多数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融合在一个体系中不同,我国的制度特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规划体系内部构成的多元化,一个行政层级往往有不同的空间规划并存,是一种并行体系。因此,空间规划协调不仅要考虑不同层级规划的上下衔接,还应该... 与多数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融合在一个体系中不同,我国的制度特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规划体系内部构成的多元化,一个行政层级往往有不同的空间规划并存,是一种并行体系。因此,空间规划协调不仅要考虑不同层级规划的上下衔接,还应该考虑同一层级不同种类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经验,结合我国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所在,提出加强我国空间规划协调的原则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协调 并行体系 国际经验
下载PDF
对机构改革背景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66
10
作者 郝庆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8-1946,共9页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自然资源部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整合空间规划、保障空间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在借鉴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适应中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基础、适应未来空间开发和空间治理变化的需求,提出构...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自然资源部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整合空间规划、保障空间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在借鉴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适应中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基础、适应未来空间开发和空间治理变化的需求,提出构建层层传导的空间规划体系确保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得以落实;提出在微观尺度空间规划进行空间开发权与土地利用权的分配,作为实施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保障地方多样化、灵活化的发展;通过构建"宏观政策性/指导性规划—中观衔接性规划—微观实施性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为国家建立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体系 空间治理 空间开发权 自然资源部
原文传递
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再认识 被引量:67
11
作者 杨保军 张菁 董珂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4,共6页
城市总体规划应起到兼顾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的引领性作用,兼顾资源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综合性作用,兼顾政府事权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作用,在城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城市总体规划应不断保持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为... 城市总体规划应起到兼顾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的引领性作用,兼顾资源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综合性作用,兼顾政府事权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作用,在城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城市总体规划应不断保持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量质并重、坚持差异发展、坚持多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
下载PDF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40年的变迁与改革 被引量:66
12
作者 张京祥 林怀策 陈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基于治理理论,从府际关系以及政府—市场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总体趋向。认为中国空间规划的发展演变呈现四方面的特征:(1)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2)从服务单一目... 基于治理理论,从府际关系以及政府—市场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总体趋向。认为中国空间规划的发展演变呈现四方面的特征:(1)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2)从服务单一目标转向服务多元目标;(3)其角色从不断反复走向全面重构和规范化;(4)从促进增长的工具转为实现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的公共政策。基于历史经验以及当前改革的整体环境,指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承载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空间规划体系不仅需要承担政府间利益与权力的制衡与协调,更要发挥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空间规划 国家治理 体系 府际关系 中国
原文传递
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趋势与行业应对 被引量:58
13
作者 罗彦 蒋国翔 邱凯付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和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空间规划"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现状将得到逐步转变。建构和完善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自然资源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现行规划体系之所以产生各类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长期行政...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和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空间规划"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现状将得到逐步转变。建构和完善新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自然资源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现行规划体系之所以产生各类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长期行政管理条块分割产生的自然资源认知差异以及行业法规不同导向下的技术与政策差异。未来空间规划要满足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突出资源资产化和空间资源管理,理顺与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强化其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机构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城乡规划行业带来影响和冲击,城乡规划行业需要主动作为,变革技术方法、改革规划教育,主动融入和参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 被引量:46
14
作者 钟镇涛 张鸿辉 +2 位作者 洪良 刘耿 罗伟玲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5-2427,共13页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二者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体现,构建二者的联动方式,服务于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及治理的全过程"。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共同组成底线管控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开展底线管控的基础,后者是底线管控的路径和手段,两者皆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的重要工具,需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双评价” 监测评估预警 “一张图”
原文传递
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44
15
作者 黄凯迪 许旺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3,共13页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有规划体系中交通规划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城乡规划的联系,分析了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交通规划的变革要点:首先,交通规划的变革要认识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交通规划的作用,厘清交通部门与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其次,确定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发展,即交通规划既需要在管控层面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分级管控和划定的"三区三线"相协调,也需要在发展上充分体现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需求。最后,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厦门对于建立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探索,分析了厦门交通系统规划与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适应性,以期为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交通规划 交通强国 三区三线 体系适应 规划变革
下载PDF
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宏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对话——来自国家四部委“多规合一”试点的案例启示 被引量:44
16
作者 何冬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推进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国家四部委自2014年开始推行28个市县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文章通过对此次试点的梳理与回顾,分析了试点工作中的本位主义障碍,反思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纵向脱节问题,明确要加强宏... 为推进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国家四部委自2014年开始推行28个市县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文章通过对此次试点的梳理与回顾,分析了试点工作中的本位主义障碍,反思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纵向脱节问题,明确要加强宏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协同,梳理中央与地方的规划事权关系;提出宏观层面的综合规划与地方层面的发展规划的协同对话机制,倡导建立宏观发展、区域协调与地方发展方面的共识,强调"三区三线"空间管控到"一张图"管理的上下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规划事权关系 多规合一 国家四部委试点
下载PDF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和框架 被引量:43
17
作者 杨荫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130,共6页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虽具雏形,但不明确、不健全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适应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既损害了空间规划的形象和效力,也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研究表明,国外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有四个共同点,分别是:配套法律的完备性、协调机构的权...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虽具雏形,但不明确、不健全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适应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既损害了空间规划的形象和效力,也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研究表明,国外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有四个共同点,分别是:配套法律的完备性、协调机构的权威性、规划层级的系统性、制定实施的开放性。建立完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应加强法制建设,明确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对空间开发行为的统筹协调;理顺层级关系,明确各类空间规划的地位作用;创新实施机制,保障规划任务目标的实现;鼓励公众参与,着力夯实科技支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空间规划体系 区域经济战略
下载PDF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困境与模式重构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金岩 吴殿廷 常旭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8,共7页
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成形于计划经济时期,虽伴随国家公共政策的变化经过多次调整,但规划体系仍不完善,规划的运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规划的有效性,并且浪费了大量运行成本。空间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成形于计划经济时期,虽伴随国家公共政策的变化经过多次调整,但规划体系仍不完善,规划的运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规划的有效性,并且浪费了大量运行成本。空间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必须实现规划行政体系整合、规划编制体系整合和规划法规体系整合。本文提出了整合模式的初步设想,试图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体系 区域 整合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研究——以阜新市为例 被引量:38
19
作者 林佳 宋戈 张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研究目的:探索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演化的仿真,将仿真模型中测算的"‘三生’功能指数&qu... 研究目的:探索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演化的仿真,将仿真模型中测算的"‘三生’功能指数"动态变化值作为关键变量带入哈肯模型中,从而实现序参量的识别和协同演化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1)"驱动—反馈"机制和"协同作用—序参量—支配原则"机制,共同组成了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的协同演化机制,序参量的产生是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形成的标志。(2)1990—2016年,在成立的运动方程中,γ_1为0.204,γ_2为0.697,γ_2>γ_1,说明土地生产功能是土地生活功能的序参量;a和b均大于0,说明二者形成具有偏利共生关系的协同演化机制;但二者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并未形成协同演化机制。(3)2017—2030年"三生"功能形成了三者协同演化机制,但其中未形成土地生产功能子系统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的直接协同演化机制,这是未来进行协同演化机制优化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整体功能稳定发展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也将是未来国土空间统筹规划实践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系统 “三生”功能 协同演化机制 阜新市
下载PDF
德国空间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2
20
作者 周颖 濮励杰 张芳怡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4,共6页
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的概念、规划原则、规划体系及其法律基础等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了德国空间规划的特点。德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相关法律体系结合紧密,清晰完善,既有法律规定的三大层面的综合空间规划,又有针对不同问题受不同相关法律约束... 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的概念、规划原则、规划体系及其法律基础等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了德国空间规划的特点。德国空间规划体系与相关法律体系结合紧密,清晰完善,既有法律规定的三大层面的综合空间规划,又有针对不同问题受不同相关法律约束的专项规划,既有具法律效力的正式规划,又有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的非正式规划;各层面和各类型规划责任与目标明确;与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在整个规划体系中,贯彻可持续空间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并且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注重公众参与。德国空间规划的这些特点,对我国的规划有借鉴意义,对目前我国规划体系中存在的如法律基础不完善、规划体系比较混乱、各种规划间缺乏协调与整合、区域间空间发展及规划间同样缺乏协调以及规划缺少公众参与等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可能性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专项规划 规划体系 正式规划 非正式规划 德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