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7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维埃时期移风易俗工作述论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果元 李国忠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4-67,共4页
移风易俗是苏维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反对宗教迷信、婚丧习俗、禁毒禁赌、放足剪发、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立法、文化教育、政府与群众团体协作、政治经济等措施配合。在移风易俗过程中,既有过“左”的政策,也有执... 移风易俗是苏维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反对宗教迷信、婚丧习俗、禁毒禁赌、放足剪发、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立法、文化教育、政府与群众团体协作、政治经济等措施配合。在移风易俗过程中,既有过“左”的政策,也有执行中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此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工作极大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风貌,促进了根据地的社会变迁,也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风易俗 苏维埃 文化教育 社会变迁
下载PDF
The Volga River Is Russia’s Lifeline and in Need of Maintenance, Mitigation and Restoration
2
作者 Kenneth Ray Olson Sergey Stanislavovich Chernyanskii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4年第3期159-179,共21页
The Volga River flows entirely through Russia and the watershed includes three of the country’s ten largest cities. The river is the longest in Europe and western Russia’s principal waterway. The Volga River basin i... The Volga River flows entirely through Russia and the watershed includes three of the country’s ten largest cities. The river is the longest in Europe and western Russia’s principal waterway. The Volga River basin is home to approximately half of Russia’s population and occupies almost two-fifth of European Russia. It covers much of the Volga region and stretches 3530 kilometers from its source in the Valdai Hills to the Caspian Sea, the world’s largest inland water body. Its economic, cultural, and historic importance makes it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rivers. The Volga basin makes up 8 percent of the Russian territory. Stalingrad,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Volga River,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site of the greatest de-feat in the history of the German Army. It is often identified as the turning point on the Eastern Front of WWII, in the war against Germany, and in the entire WWII. The meeting point of the Eurasian Civilization was historically the Volga River. The river has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reservoirs and is a major source of livelihood for millions of people. Many factories and cities empty their waste including sewage, industrial waste,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to the Volga River. Pollutants tend to settle in the reservoirs and contain several meters of heavily contaminated muck. The primary objectives are to assess lessons learned, manage, and restore the Volga River system lifeline in Rus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ga River Caspian Sea soviet Union Russia GERMANY WWII Stalin-grad Volgograd
下载PDF
苏维埃革命概念的兴替及其话语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友良 《苏区研究》 2023年第2期13-38,共26页
“苏维埃”是1919年在中国出现的词语,其后在知识界流行,为苏维埃革命的实践展开与话语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中共将苏维埃革命概念运用于中国革命,始于广州起义,其内涵认知与话语表达到1928年夏中共六大时基本成型并继续丰富,成为1927年... “苏维埃”是1919年在中国出现的词语,其后在知识界流行,为苏维埃革命的实践展开与话语形成打下一定的基础。中共将苏维埃革命概念运用于中国革命,始于广州起义,其内涵认知与话语表达到1928年夏中共六大时基本成型并继续丰富,成为1927年至1937年十年间中国革命的政治模式和阶段表征。苏维埃革命概念表达了当年革命面临的危机尤其是中共挽救危机的思考奋争,涵盖了政治制度、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等内涵,真实展现了当年革命的发展空间、实际可能、现实条件和特点性格。作为特定的话语体系,苏维埃革命概念具有不应忽视的历史价值。它在革命实践中所传播和化约的许多核心词汇、精神价值,融入20世纪中国革命逶迤前进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宏大话语中,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面相、生动内容和深刻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苏维埃革命 概念 话语表达 阶段名称 原初形态
下载PDF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意蕴与时代价值
4
作者 金鑫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6,共13页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历史经验值得总结。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制度迥异于历史上的其他监督制度,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民性,带有浓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色彩。它是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直接产物,但又由于极为复杂的历史...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历史经验值得总结。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制度迥异于历史上的其他监督制度,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民性,带有浓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色彩。它是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直接产物,但又由于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并未在创设之始就按照列宁的设想与党的监察机关合署运行,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与磨合,才得以逐步完善。从其主要任务、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和法律地位来看,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虽然承担了一定的检察职能,但它并非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而是苏维埃政权之下的行政机关、纪律监督机关和反腐败机关。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用好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两个答案,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 党的监察机关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海权争霸与俄苏的兴衰及其历史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中民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6,共5页
从海权的角度分析俄苏的兴衰是一个尚未有人进行充分探讨的问题。在数百年的争夺中 ,海权的扩张固然构成了俄苏崛起的一个因素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对海权的过度追求又构成了俄苏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具体说来 ,从俄苏海权扩张西进、南... 从海权的角度分析俄苏的兴衰是一个尚未有人进行充分探讨的问题。在数百年的争夺中 ,海权的扩张固然构成了俄苏崛起的一个因素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对海权的过度追求又构成了俄苏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具体说来 ,从俄苏海权扩张西进、南下和东进 3条线路中 ,西进战略较为成功 ,并促进了俄苏的崛起 ;南下和东进战略虽有所收获 ,但都遭遇挫折 ,尤其是南下的世界扩张战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衰落。从本质上来说 ,地缘政治条件的制约、俄苏海权过渡扩张所导致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俄苏海权战略失败并导致国力衰微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扩张 俄罗斯 苏联 霸权兴衰
下载PDF
Russian Music of the Soviet Era: For Archive or Forever
6
作者 Faura Lechs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present several topics in Russian music of the Soviet era(roughly 1920-1990).The time that has passed since the fall of the Iron Curtain allows us to rethink and revise the cultural tr...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present several topics in Russian music of the Soviet era(roughly 1920-1990).The time that has passed since the fall of the Iron Curtain allows us to rethink and revise the cultural treasures of seven decades and reassess new research of the last decade,carried out both by people who previously gained a reputation as an authority in Soviet culture,and by scientists who came from this environment and began sharing their vision of the subject after acquiring the skills of a Western scholar.The article is based mainly on the latter research and tries to see its subject as a complete picture,albeit with missing details,so to speak,a postmodern picture that requires the reader to participate in its refinement.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this study is working with published sources through the critical len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it has developed and presently loo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STAKOVICH PROKOFIEV soviet cultural doctrine formalism atheistic ideology sacred music
下载PDF
战后初期苏联粮食危机原因探析(1945—1953)
7
作者 高笑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1945—1953年,苏联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苏德战争不仅导致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还对农业生产基础造成了长期损害;与此同时,刚走出战争阴霾的苏联又遭逢了多次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苏联的农... 1945—1953年,苏联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苏德战争不仅导致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还对农业生产基础造成了长期损害;与此同时,刚走出战争阴霾的苏联又遭逢了多次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苏联的农业经济制度强硬、短视且忽视物质激励,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再次,无论是实行粮食配给制还是自由购销制,分配体制内在的弊端未得到有效纠正,导致民众始终无法自由平等地获取足够的粮食。最后,冷战的爆发及升级对国际粮食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素来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终止了粮食进口,并在国内自给困难的情况下仍继续出口粮食,导致了不可逆转的贸易逆差,加剧了国内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粮食危机 农民 集体农庄
原文传递
援助,还是攫取?——1933—1942年苏联对新疆之政策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国芳 杨英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2-57,共6页
1933— 194 2年 ,苏联藉武力帮助盛世才统一新疆之机 ,将其势力大规模地打入新疆 ,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对盛世才政府予以极力援助 ,以帮助盛氏巩固对新疆的统治 ;一方面通过对后者的渗透和控制 ,从新疆获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 1933— 194 2年 ,苏联藉武力帮助盛世才统一新疆之机 ,将其势力大规模地打入新疆 ,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对盛世才政府予以极力援助 ,以帮助盛氏巩固对新疆的统治 ;一方面通过对后者的渗透和控制 ,从新疆获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权益 ,从而使盛氏政权成为实现其利益的工具。这一政策的实质 ,是以对盛世才政权的“友好”援助来换取在新疆的广泛权益 ,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其中虽有善意、慷慨的一面 ,却更有利己、贪婪的一面。苏联对新疆的政策 ,对新疆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盛世才 新疆省政府 对外政策 政治权力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及其教训——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体制的确立与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左凤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66,43,共7页
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以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 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以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举苏维埃代表来实现公民与政权的结合,但实践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本文分析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行不通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政治体制改革 苏维埃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苏维埃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国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戈尔巴乔夫的苏维埃体制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最高苏维埃体制转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而引进总统制,再转而实行总统内阁制的复杂嬗变。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逐渐由完善苏维埃体制走上了废弃苏维埃体制的不归路。政治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苏维埃体制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最高苏维埃体制转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而引进总统制,再转而实行总统内阁制的复杂嬗变。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逐渐由完善苏维埃体制走上了废弃苏维埃体制的不归路。政治体制改革时机选择失当,改革苏维埃体制态度轻率,蔑视宪法和法律,搞垮苏共,全面认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否定苏维埃体制的合理性,在政治斗争中从无原则妥协走向投降主义,凡此种种,都是导致戈尔巴乔夫苏维埃体制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 苏维埃 苏维埃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 苏联剧变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税收法制建设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耀辉 《苏区研究》 2015年第4期61-69,共9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以后,创造性地开展税收法制建设,颁布实施暂行税则和一系列税收制度,建立起了包括商业税、农业税、工业税、关税在内的税收体系,并逐步实行了各项税收征管制度。苏维埃税收法制建设的实践在巩固和壮大人民政权中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以后,创造性地开展税收法制建设,颁布实施暂行税则和一系列税收制度,建立起了包括商业税、农业税、工业税、关税在内的税收体系,并逐步实行了各项税收征管制度。苏维埃税收法制建设的实践在巩固和壮大人民政权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中国税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改进和加强新时期税制建设有诸多启示:税制建设必须实事求是,注重实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依靠群众,加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税收 法制建设 启示
下载PDF
苏区宗族组织与苏维埃革命:基于阶级斗争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朝银 简秋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4-40,共7页
有关土地革命与苏区宗族组织之间关系,学者们不仅注意到宗族阻碍革命的消极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面对苏区存在革命对宗族组织的让步、妥协等现象时,有学者试图从非阶级或非阶级斗争角度来理解。然而,离开阶级斗争的角... 有关土地革命与苏区宗族组织之间关系,学者们不仅注意到宗族阻碍革命的消极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面对苏区存在革命对宗族组织的让步、妥协等现象时,有学者试图从非阶级或非阶级斗争角度来理解。然而,离开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研究革命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有可能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可以从阶级斗争视角来探讨革命与宗族的关系,并从目标与过程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进行分析:从目标指向上看,革命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是明确的,即宗族是封建组织,打击它是绝对的;从具体的过程上看,面对强大敌人时,为了获得更多群众理解和支持,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或作出一定妥协,或利用宗族为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苏区 革命 宗族组织
下载PDF
The Revolution’s Result: The Change of Cuban-American Relations During the 1959-1962 Period
13
作者 XU Chaoj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3年第5期217-224,共8页
Cuban-American relation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bilateral relations since the Cold War era.With historical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Cuban Revolution and... Cuban-American relation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bilateral relations since the Cold War era.With historical method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Cuban Revolution and the change of Cuban-American relations through two issues.One is the Cuban Revolution and the gradual rupture of traditional Cuban-American ties,demonstrating that since Castro’s radical reform of nationalization deeply violate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conflicts and confrontations had already been incurred.At the same time,with Moscow’s intervention,the Cuban Revolution gradually became complicated and sensitive to deal with from Washington’s perspective.The other one is the evolution of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Castro revolutionary regime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uring the 1959-1962 period.The Bay of Pigs Invasion rapidly caused political tensions in Cuban-American relations,and soon,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institutionalized the escalating confrontation and deeply worsened bilateral relations.As a result,the Castro regime had no choice but to rely on Soviet assistance to maintain a delicate balan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for several decades,which indicated the tragedy of the small nations’desti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an-American relations the Cuban Revolution the Castro regime the soviet Union
下载PDF
调查统计对中央苏区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14
作者 《才溪乡调查》统计研习馆课题组 邝接源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3,共10页
调查、统计,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分析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总体数量表现和事实属性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科学。调查、统计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为完善土地政策、成功召开古田会议、巩固... 调查、统计,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分析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总体数量表现和事实属性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科学。调查、统计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为完善土地政策、成功召开古田会议、巩固苏维埃政权,搜集准确的信息,提供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统计 土地 古田会议 苏维埃
下载PDF
试论俄罗斯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内涵
15
作者 何俊芳 董进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当代俄罗斯民族社会学的发展基于苏联时期的学科基础之上,其定位经历了从民族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到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变化,该学科具有跨学科性以及研究内容上的广泛性、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等特点,其研究取向从苏联时期... 当代俄罗斯民族社会学的发展基于苏联时期的学科基础之上,其定位经历了从民族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到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变化,该学科具有跨学科性以及研究内容上的广泛性、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等特点,其研究取向从苏联时期重视民族社会结构研究转向后苏联时期更加重视族际关系、民族心理研究。历经50余年,当前俄罗斯民族社会学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在教材出版和学术发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家政策、社会思想及意识形态方面也都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学 学科定位 学科内涵 俄罗斯 苏联
下载PDF
东江革命根据地财政建设研究
16
作者 周云 胡鹤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8-106,共9页
财政建设是革命根据地巩固政权和开展军事斗争的物质前提与保障。东江革命根据地作为全国最早建成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从成立初期便高度重视根据地财政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随着东江苏区的扩大和发展,根据地逐渐形成了“以没收... 财政建设是革命根据地巩固政权和开展军事斗争的物质前提与保障。东江革命根据地作为全国最早建成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从成立初期便高度重视根据地财政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随着东江苏区的扩大和发展,根据地逐渐形成了“以没收反动派财产、募捐、临时征发、税收为主要财政来源,以政权与军队建设、改善工农生活、根据地建设为主要财政支出”的财政收支体系,为后续东江抗日根据地财政建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革命根据地 苏维埃 财政建设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密植经验的形成及推广--以杭州市络麻种植为例(1952—1957)
17
作者 訾夏威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8,共14页
传统中国关于农业种植密度即有争议。受米丘林等学说影响形成的密植经验,随着苏联农业专家来华而传入中国,并被推广至各种农作物。在总结劳动模范、典型合作社丰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试验,杭州在1955年初步形成了络麻密植经验。最初推广... 传统中国关于农业种植密度即有争议。受米丘林等学说影响形成的密植经验,随着苏联农业专家来华而传入中国,并被推广至各种农作物。在总结劳动模范、典型合作社丰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试验,杭州在1955年初步形成了络麻密植经验。最初推广时,农民出于经济收益以及劳动力等因素考虑,对密植有所抵触。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成立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密植经验的推广。由于积极听取农民实践意见,杭州市政府意识到密植需要与肥料、劳动力等保持协调,不可过多增加络麻株数,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密植要求。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密植经验的推广较为稳妥,虽带有较强的非经济因素,但较为注重农民实践,不应一律否定。然而,密植经验所蕴含的“愈密愈好”倾向则为农业“大跃进”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络麻 密植 农业合作化 肥料
原文传递
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对苏维埃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国良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4,共5页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的产物。在革命过程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都积极参与了苏维埃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但在理论上,它们认为苏维埃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政权机关,如果说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代行了政权的部分职能,那么当合法的政权组...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的产物。在革命过程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都积极参与了苏维埃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但在理论上,它们认为苏维埃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政权机关,如果说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代行了政权的部分职能,那么当合法的政权组成之后,苏维埃就应当“功成身退”。对苏维埃地位的这种认识直接影响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对苏维埃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孟什维克 社会革命党
下载PDF
“前苏联"之称谓值得推敲
19
作者 余方平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83-85,共3页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关键词 苏联 前苏联 原苏联 俄罗斯
下载PDF
1921—1979年苏联与伊拉克、库尔德关系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1921—1979年间,苏联与伊拉克、库尔德关系的变化是以1958年为分界线的。1958年前,苏联欲以中东为跳板,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伊拉克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库尔德人力图建立独立的国家,苏联亲库反伊。1958年后,苏联的大中东战略没有改变,但... 在1921—1979年间,苏联与伊拉克、库尔德关系的变化是以1958年为分界线的。1958年前,苏联欲以中东为跳板,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伊拉克是西方阵营的一员,库尔德人力图建立独立的国家,苏联亲库反伊。1958年后,苏联的大中东战略没有改变,但伊拉克采取亲苏政策,三方关系重组,苏联亲伊反库。苏联、伊拉克、库尔德之间关系的变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各自利益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伊拉克 库尔德 中东 全球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