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林外史》英汉语对比研究:语言与文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珺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文的对比、分析、研究 ,在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将以《儒林外史》原著及其英译本 The Scholars为语料 ,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指导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 ,对二者进行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以期对小说... 对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文的对比、分析、研究 ,在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将以《儒林外史》原著及其英译本 The Scholars为语料 ,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指导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 ,对二者进行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以期对小说翻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并对解读《儒林外史》、对章回小说的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了解中外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对比研究
下载PDF
《儒林外史》英汉语语篇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尝试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珺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共5页
将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章回小说及其英译文的对比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尝试性地对<儒林外史>的英译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探讨的重点是语篇体裁.希望本文的探索会给小说翻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将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章回小说及其英译文的对比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尝试性地对<儒林外史>的英译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探讨的重点是语篇体裁.希望本文的探索会给小说翻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对解读<儒林外史>和对章回小说的英汉语对比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篇分析 《儒林外史》 语篇体裁 吴敬梓
下载PDF
杨执中原型人物考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楚炎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5,共15页
杨执中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性格鲜明且有颇多争议的重要人物,通过出身、经历、科名、家境、癖好、性情等各个方面的比对可以看到,当时在士林中交游广阔且在诗坛颇具声名的诗人王藻应当就是《儒林外史》中杨执中的原型。吴敬梓将王藻诸... 杨执中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性格鲜明且有颇多争议的重要人物,通过出身、经历、科名、家境、癖好、性情等各个方面的比对可以看到,当时在士林中交游广阔且在诗坛颇具声名的诗人王藻应当就是《儒林外史》中杨执中的原型。吴敬梓将王藻诸多方面的个人信息都带入小说并附着在杨执中的身上,同时又在某些方面作出了根本性的改变,最关键的便是对于诗人身份的遮蔽和瓦解。诗人身份的消磨使得杨执中只能徒具名士之表而内里却是一片真空,因此他只能通过种种方式对之进行遮掩,这也带来了人物性格更为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并进一步增加了这一人物在矛盾而混乱的身份中的困窘与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原型人物 杨执中 王藻 叙事意义
原文传递
明清金陵小说中的帝都文化书写——以《儒林外史》为中心
4
作者 张兴龙 徐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明清金陵小说,常以南京为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理场景,以南京社会生活、文化风情等为书写内容。明清金陵小说中的南京书写,留下了帝都文化烙印:一是在城市景观和情感层面上,突出了帝都城市特有的山河险峻、宏伟壮丽... 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明清金陵小说,常以南京为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理场景,以南京社会生活、文化风情等为书写内容。明清金陵小说中的南京书写,留下了帝都文化烙印:一是在城市景观和情感层面上,突出了帝都城市特有的山河险峻、宏伟壮丽的“帝都文化气象”,以及超越了个体性的幽怨感伤,站在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追问帝都文化沉浮;二是在城市制度和文化风尚层面上,突出了祭祀教化、崇尚礼仪的科举文化氛围;三是在城市市民形象层面上,突出了士人云集、儒林风流的士林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金陵小说 帝都文化气象 科举文化 魏晋风流 《儒林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