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红与黑》中的于连 |
王梓屹
钟良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1
|
|
2
|
自我实现的悲剧性——《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 |
李有华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8
|
|
3
|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否定之否定人生道路 |
兰守亭
|
《学术探索》
CSSCI
|
2008 |
6
|
|
4
|
于连的悲剧根源与小说主题探微——重读小说《红与黑》 |
范学亮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5
|
激情与虚荣——论《红与黑》的两种爱情 |
范呈彬
|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6
|
时代社会造就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研究 |
刘枚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许渊冲与许钧的学术论争焦点及其启示 |
祝一舒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两次“激情之爱” |
戴孝军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9
|
《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解析 |
柯晓蓉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15 |
1
|
|
10
|
自我、革命与爱情:《红与黑》中的“心灵之爱”与“头脑之爱” |
潘丹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1
|
从反抗到妥协:于连矛盾性格的表现及其社会成因 |
贾华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5 |
1
|
|
12
|
“暗中玩味她那迷人的姿色”:《红与黑》中的 饮食、爱欲与权力 |
肖明文
杨新颖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3
|
于连悲剧的现代意义 |
张婧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4
|
于连·索黑尔的交往与越界——《红与黑》主题再分析 |
马云飞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我看于连 |
罗家财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6
|
真实、自然与自由——浅析《人生》和《红与黑》的幸福内涵 |
刘英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7
|
司汤达在中国的“红”与“白” |
王斯秧
|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
2018 |
0 |
|
18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另眼看于连 |
李华丽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9
|
社会流动的可能与不及——基于司汤达《红与黑》的文本分析 |
朱海忠
何昱杰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20
|
论司汤达与《红与黑》 |
李莹
|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
2001 |
0 |
|